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阳,编列难民,为他们发放琅邪地契。传令,各郡县立刻解送储备的冬衣,一部分运到连云给军士御寒,一部分运送洛阳,分发给百姓。”

    主公接连采纳了自己的建议,让徐庶意犹未尽,遂大胆陈述:“主公,平原方向,袁谭坚守不出,高鸣雷(高顺)寻找不到战机,依我看,若主公想解决平原之事,就速速向平原添兵,若不然,不如我们退兵吧,冬季战斗,非战斗减员严重,高鸣雷依*骑兵在野外机动,所耗粮草甚多,不如撤军休整,明春再战,如何?”

    高顺屡战屡胜,出云兵已养成一股傲气,袁谭依托平原城高大的城墙,龟缩不出,让高顺无法下手。使出种种诱敌之计后,奈何袁谭不管真假,坚持不出城。让高顺暴跳不止,遂转向平原周边诸县,攻城掠寨,使平原成为一座孤城。这时,撤他下来,高顺一定不甘心。

    “还是撤吧。袁绍退入清河郡,死心不驰援。袁谭困守平原,坚决不出战。若想硬攻平原,必然伤亡惨重。求战不能,可留下机动巡逻兵力,监控平原,大军退往乐安休整。告诉鸣雷,明年开春再战,也不迟。”刘备点头答应。

    徐庶意气风发,道:“其实,平原留着不打,比攻取它更加有用。弃置平原,让主公治下百姓明白,一旦不尊崇主公,为主公所弃,会获得什么待遇,如此,青州方能上下一心。我军已经教训了袁绍,我认为目的已经达到,不如就此罢休。”

    刘备围着堂中的桌椅赚了两圈,问:“元直,袁绍的威信已被我打击的荡然无存,为何我听说抛弃袁绍的谋士,宁愿躲入民间也不入青州?”

    徐庶答:“主公尚武,若无半点勇力,士子们必然担心来青州不受重用;青州等级森严,自持才高的士子恐怕进入青州,划分等级时难堪。还有,青州虽地广人稀,然而土地均有所主,主公身边之人,已自成体系,外人很难立足,这是士子们不愿入青州的三大理由。”

    说得好呀,道义在士子们的眼里,不算回事。青州的富饶人所共知,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实力都引不来名士的投奔。原因不在于青州的律例不合儒家古训等等,儒家思想在这乱世已经衰微,历史上士子们连异族征服都争先效力,外在条件如何根本不是阻碍,关键是他们看不到可能获得的利益。

    没有利益,让他们如何出卖?

    汉代,是汉民族最后一个有血性的王朝,可惜这时代仍然是趋炎附势者众,但愿这时代的血性能够在我们民族中长久留存。正是为了彰显这种血性,刘备设立了种种律例,同时,刘备决不会容忍因噎废食。

    “昔日,光武(帝)重铸大汉,设定律例,强项(县)令董宣不赦光武之妹,为的是律法初立,不能自毁长城。即使如此,大汉(东汉)律令也在100余年后,威信荡然无存。青州律法,出自我等多年摸索筹划,虽多有严苛,然而却获得了青州大治。如今,或者流现弊病,却与我青州无害。再等等,等到律法弊病有害于青州时,我们再考虑修改。现在嘛,虽然士子不入青州,但我们仍需维护律法尊严。”

    徐庶也是青州政策的利益获得者,当然不会反对。

    “陶谦明日来连云,与主公商议统一货币之事,徐州现在物价飞涨,百姓不堪忍受,陶恭祖已经受不了了。”徐庶得意地笑着。

    当然他会受不了。青州已禁止私钱流通,商贾所收的私铸小钱,都是以烂铜烂铅的金属价格抵值新币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青州商户都把私铸小钱运往徐州,疯狂收购各类物资。而全国其余郡县的商人都学乖了,他们在徐州采购青州商品。随着青州货币政策的逐渐严苛,青州商人不再收私钱,负责转手贸易的徐州商人收取私钱后,立刻采购物资规避损失。

    这样,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折腾,徐州,这个富饶的大州几十年的积蓄都进入青州商户的腰包。徐州商户纷纷抱怨,徐州市面上物资粮食极度匮乏,丰收之年百姓却无以果腹。此种情况下,陶谦若还不屈服,他就不是个忠厚之人了。

    征服的手段多种多样,货币政策也是其中之一。“只是,陶谦引以自傲的粮草储备,都已到了青州商户手中,不知这次他拿什么和我们谈货币统一的事”,刘备面无表情地说。

    徐庶回答:“据报,他这次带了徐州几大客商,来与主公商谈?”

    “徐州几大客商?那么,肯定有糜竺了,不知道他受到损失没有?”糜竺的妹妹是著名的糜夫人,是历史上刘备转战南北,未曾丢弃的妾室之一。

    徐庶对刘备的态度琢磨不透,这次青州商户的“私下”行动,背后又或多或少地有刘备的影子,故此不敢置评。低下头来,假意整理着桌上的文件。

    “对了,文台兄(孙坚)盘点洛阳残余百姓,是否发现了张嫣儿小姐的踪迹?”刘备心犹不死,问。

    “据子义(太史慈)回报,文台在洛阳整修宫室,曾分兵出新安、渑池以追击董卓。突然之间退兵洛阳,现在已开始回军太谷。”

    “整修宫室?突然回军?孙文台整修宫室时,发生了什么变故?”刘备疑惑。

    传国玉玺?刘备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个词眼。

    中国人用印信来表示信用,始于周朝。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根据汉代的记载,皇帝有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六玺的用途都不同,由符节令丞掌管。然而,传国玉玺不在这六玺之内,因为这个玉玺是用来代表正统的,所谓“真命天子”必须拥有这个玉玺,否则只能是草鸡大王而非真龙天子。

    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秦王子婴杀死赵高,子婴“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和氏璧成了天下的象征,类于“九鼎”,被称为“传国玉玺”。何进诛除中常侍,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仓促间未带此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已不知去向。

    《三国演义》描述孙坚隐匿玉玺,在回江东途中被刘表袭击毙命,孙策后来拿他换取袁术扣押的孙坚士兵。而史书上描写,孙坚阵亡后,袁术属下扣押孙坚灵柩,逼迫孙坚之妻交出了玉玺。现在,很可能孙坚已获得玉玺,那么,他下一步行动可想而知。

    童子军怎么办?尾随孙坚回到江东,在与刘表的战斗中伤亡过半,然后再被袁术扣押——刘备显然不舍。提前召回青州童子军吧,自己要背上失信的名声。怎么办?

    正在此时,门外一片喧哗,典韦进门急报:“主公,码头上出事了。”

    目前本书已经开始提前预定活动,喜欢的朋友现在就可以拿起手里的电话,拨打邮购咨询电话:021…63174943或021…63170956联系人:张林林、孙尤其。

    如果觉得打电话不方便的,可以直接汇款到以下地址:上海唐风图书有限公司(上海市天目西路547号恒基不夜城广场逸升阁21层)邮编:200070,收款人:何依萍。

    起点的朋友将统一享受8。0折的优惠价,整套书是80元,邮寄费用等由上海唐风图书公司负责。

    也可以发邮件咨询。mailto:raogeng…qatbo…2001@tom

    raogeng…qatbo…2001@tom。

    前500位预定的读者,可以得到赤虎的亲笔签名,心动不如行动;大家一定要支持赤虎啊!

第四章 群雄割据 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四十二节 奇香

    第四章群雄割据第四十二节奇香

    典韦确实笨嘴拙舌,几番解说,连比划带描述,然而刘备与徐庶仍是一头雾水,面面相觑。

    “他到底说了什么?你听懂了吗?”刘备问。

    “好大鱼,巨大鱼,天大的鱼,什么意思?”徐庶半梦半醒地说。

    没办法,谁让典韦汉语词汇量平乏,用平瘠的词汇描述一件古怪事,已经超出了典韦的智力范围。

    “既然是码头上发生的事,我们到码头上看看不就清楚了嘛”,刘备站起身,取下佩剑拿在手中。

    典韦眼珠转动,发现扔在椅子上的披风,遂一溜小跑地跑过去,取来披风为刘备披上。刘备静静地站着,典韦一个个为他扣上胸领间的披风扣,稍稍整理了一下披风,典韦退入刘备身后。

    码头人山人海,小雪花仍在飘着,然而众人却毫不在意,全都伸长脖子,向码头眺望。刘备所过之处,众人纷纷让出路来,行礼声响成了一片。

    刘备一路缓缓地走着,是军礼则回以军礼,是民间鞠躬礼,刘备则颔首示意,恢复以微笑。不久,刘备闻到了一股恶臭,一不小心,差点吐了出来。

    “什么东西,如此旷古绝今的臭不可闻?”刘备眼前一亮,走出了人群。忍住怒骂,举目打量让码头上让众人议论纷纷的物体。

    它倒真是个“好大鱼,巨大鱼,天大的鱼”,面前,一条十余米长的巨型大鱼横陈,仿佛一座肉山耸立,刘备个子高大,然而,走近这条发着恶臭的大鱼尸体,整个人却显得如火柴棍般细小。

    “这是,这是鲲嘛?”徐庶惊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这是我国古代对“好大鱼,巨大鱼,天大的鱼”的描述,其中诗意盎然。

    刘备没有回答,转到巨鱼的头部,上下打量着巨鱼。

    巨鱼长相十分怪异,头重尾轻,宛如巨大的蝌蚪,庞大的头部约占体长的三分之一,整个头部仿佛是一个大箱子。它的鼻子也十分奇特,似乎只有位于左前上方的左鼻孔畅通,右鼻孔是堵塞的。整个庞大的身体成浅灰色,略有花斑。尸体的部分皮肤已经腐烂,那恶臭正是从其中发出。

    哈哈,赚了,赚了,这是抹香鲸。

    “怎么捕到的?”刘备眉开眼笑地询问尾随的船主。

    “回使君大人的,我们在运送货物来连云的途中,发现海上漂浮着这个巨鱼,它不知已死去多久,部分尸体已经腐烂,此等大鱼小民从未见过,只为图个新鲜,就把它拖来连云。”

    “死了好,死了好”,刘备兴奋地回答:“100个金币,我买下它了。”

    一条大船值10个金币,刘备付的钱足够船主买10条船。船主不知道这条巨鱼的用途,只认为刘备买着好玩,不敢接受如此巨款,谄笑着回答:“我等小民能有今日,全赖使君大人做主,使君大人若是喜欢它,随便上几个小钱,小民就送给大人,何必那么多?”

    刘备摇着头,道:“强买强卖,不是我刘备的习惯,你若不收钱,这东西我不要了。”

    船主眼巴巴地看着刘备,答:“使君大人喜欢,随便给几个钱吧,这些钱,小民不敢接受。”

    刘备瞪起眼睛,道:“你莫非嫌少,这样,我再添十个钱,如何?”

    不知什么时候,张飞从人丛钻了出来,暴喝道:“大哥,这肉好吃嘛?”

    刘备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就知道吃,它都腐烂了,如何能吃?”

    徐庶在旁,本想劝解刘备不该花这么多钱玩物丧志,可是听到刘备愿意加钱,又否定了张飞吃的打算,遂沉默不语:“主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