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偿过失。所以,每当我们遭受了苦难,不要怨天尤人。”

    元老们都俯首在地,天地间,只有刘备,管宁等少数几个人站着。

    “风雨雷电,只是父神创造这世界的一个产物,而我们,却是他最爱的孩子。”刘备喘了一口气,大声宣布:“今日,我们在此盟誓,父神再显天地之威,借雷电表示他对我们的关爱,表示他对我们的赐福。雷从雨动,青州已经两个月未下雨了,田地干旱。现在雷来了,雨还远嘛?”

    正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起来。雷雨中,刘备高声宣告:“今日,我们与诸部族、各郡县元老在此盟誓,父神驾雷电而来,赐福于我们。我宣布:这一誓言命名为雷誓。愿我们的子孙千秋万代牢记这一刻,愿我们的子孙千秋万代牢记我们的誓言:诸生,皆是父神的孩子,我们今天站着这里,一起盟誓,愿我们的子孙千秋万代永为兄弟。”

    一别于汉代以前诸部族的完全归降,这一次,青州只是要求诸部族作为自己永远的兄弟,而不是奴隶,或者被统治者。这一刻,诸部族忘记了恐惧,忘记了雷电,流着热泪同声回答:“永为兄弟。”

    一簇闪电劈中了最高的雷塔,在青铜瓦片发出阵阵电光缭绕中,刘备高声招呼:“入塔签约。”随即转身,昂然直入。

    张飞毫不犹豫,尾随刘备而去,关羽略一沉吟,也迈步追随。

    在文官们面面相觑之时,高堂隆长身而起,坚定地走入塔内。

    闪电,再一次劈中塔顶,众元老发出一声惊恐的尖叫。与此同时,管宁微微一笑,从容地举步望塔里走去。

    雷声再次响起,似乎酝酿着下一次闪电。沮授一咬牙,一横心,尾随刘备而去。随后,众武将蜂拥而入。

    一名部族元老高声大喊:“这是神灵赐福之地,这是神灵为我们选择的‘天单于’,神灵已借闪电之威告诉了我们。每一个青州高官入内,都有一次闪电,这就是赐福。兄弟们,让我们也享受天之赐福。”

    众部族元老如梦初醒,争先恐后地挤入雷塔。

    雷塔最高处,灯光豁然亮起,这灯光照亮了阴沉的天空。在不断的闪电中,显得格外刺眼。

    按照古传说,黄帝生九子,这九子繁衍成不同的部落,大洪水来到后,许多部落四处避难,遂相互分隔,繁衍出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成为不同的部族。雷电中,刘备站在摆放盟书的桌前,每个部族长老签约后,经过刘备身边,刘备都给一个热情的熊抱,连声说:“兄弟,欢迎回家。”

    所有听到这话的长老顿时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青州邦联体系既然完成,各长老们剩下的问题就是与青州商量:派遣多少行政官员帮助自己管理部族,以及确定自己部族每年应缴纳的“兵税”额度。由于有了回家的感觉,加上雷塔前震撼心灵的一幕,原先预计会受到点抵制的派遣官员工作,反而成了最受欢迎的事情。看到青州的繁荣,想到按照邦联约书,这些官员名义上属于自己管理,各部族长老巴不得多请一些回去,好一夜之间拉近与青州的差距。于是,官员派遣的名额成了最受欢迎的东西,各部族为此相互争执不休。

    按照盟约,以兵税(血税)的形式向青州缴纳税收的部族,需士兵自备青州制式铠甲,兵器,战马,部族还需负担这些兵士的薪水。这薪水统一向青州缴纳,由青州统一发放。不过,依据《战功奖赏法》,兵士的战利品大多归自己,有了战功还可以获得爵位封赏,准许今后在富饶的青州自由定居。另外,这些兵士们在军营还可以学会简单的汉话,基本的军械常识。这一诱惑使那些想安排子弟在青州定居的元老心动不已,于是,兵税的名额多少也成了元老们相会争执的热点。

    这次,青州都督府下达的兵税额度为骑兵一万人,服役年度子当年六月至三年后五月。他们将根据体能与技能分散编入重骑兵(冲锋骑兵)、轻骑兵(格斗弓骑)、游骑兵(弓骑巡逻兵)。三韩部族(当作三个部族计算)、北公牛部族、天马部族、白羊部族、飞鹰部族作为老牌附属部族,他们的名额上限是1000左右,具体多少由自己确定。剩下不到3000名额由新归附的库莫奚部族、夫余部族、秽貊部族、沃沮部族分配。

    至于南公牛部族,经过五年的碣石定居生活,圈养饲牛,他们的养殖业已走向了大发展,繁殖的牛群作为耕牛,在青州供不应求。虽然,富足起来的南公牛部族,依旧保持自己强悍的体力,但是,他们现在宁愿正常缴纳税收,或者在本乡本土作为警卫部队服役,也不愿远离自己的牛群。

    鉴于这种情况,南公牛部族已完全同青州郡县一般,实行了义务兵制。故此,这次兵税名额中不包括南公牛部族。

    盟约签订完成后,青州的军械销售向盟誓部族全面开放。为了装备自己的血税士兵,这几天,兵器店成了最热销的店铺。同时,由于草原部族多数没有自己的货币,又比较穷困,他们只好用优良的战马来付账。大量的马匹涌入青州,使马匹的价格直线下降。由此,马车的销售也立刻兴旺起来。

    马车销售的兴旺,又带动了车轮行业,车厢制作行业,车灯制作行业,琉璃行业,木材加工行业等等,28个行业的兴旺。这年夏秋之际,成了很多人收获的季节。

    有了先进的军械辅助,再加上青州官员先进的管理技术,相信这些部族会很快的在草原上崛起。他们,将成为中原百姓的北方屏障,大汉民族再也不需经历几百年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他们,也将是青州功伐草原的引路人和先遣队。

    有了精确的经纬度定位系统,即使山川变化,沧海桑田,士兵们因战功获得的封赏田野不会改变。按照《战功奖赏法》,没有确定统治者的土地都是无主之地,依照谁征服谁拥有的原则,青州只要统治权,只要土地的新主人确认青州的统治权利,青州就承认他的拥有权。新占土地,在头十年内,只要领主在那块土地上付出了与土地等值的劳动或者开发,他就可以获得免征土地税的待遇。

    未开发过的土地,地价很低廉,这相当于头十年内基本免税。装备了先进军械的部族立刻掀起一轮扩张浪潮。始料不及的是,这浪潮也席卷到了青州,以至于某一年,青州除了常备兵外,无兵可用……

    刘备忙忙碌碌度过了整个六月,此期间,虎牢关袁绍又派遣过三波信使,一波比一波傲慢,一波比一波言辞急切。在孔融的再三催促下,七月初一,刘备接见了陈琳。

    “国士楼已经启用,青州即将开始全面教化,各地学馆学堂急需大量的教化(教师),孔璋兄有没有兴趣屈就?”一见面,刘备劈头就问。

    “只是一个教化之席”,陈琳暗中撇一撇嘴:“我名动天下,只给我一个教化之席,太小看我了吧。”

    陈琳义正言辞地回答:“我即追随本初公,岂能不为本初公尽力,为人臣不善始善终,岂不遭天下耻笑。”

    这回轮到刘备撇嘴了:自古以来,儒士叛国都是争先恐后的。寡妇人数本来就少,可历史上守节的儒士比守贞寡妇还少。说得这么冠冕堂皇,不过是想把自己卖个好价钱而已。可惜,陈琳最擅长的是吟诗作赋。吟诗作赋嘛,没听说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对科技的进步,对战争的胜负等等有什么作用。让他教别人识字,已是自己对他最大的容忍了。就这样,自己还怕他毒害了学生,让学生失去了血性。

    罢罢罢,养不熟的鸟由他去飞吧。

    刘备摇摇头,再也不谈招揽陈琳的话题,脸色一沉,命令道:“呈上书信来。”

    陈琳脸上掠过失望之色,恭恭敬敬地呈上书信。刘备看也不看,翻过信纸,提笔写了几个大字:“要粮,求我吧,汝敢来取么?”

    刘备掷还信函,大声说:“还有三波使者,出言不逊辱及青州百姓,虽然,两国交恶不斩来使,但却不能不罚。命令:把那三个使者满嘴的牙给我拔光,乱杖打出。”

    刘备发雷霆之怒,大堂内其余官吏鸦雀无声,不敢相劝。陈琳讪讪地拾起书信,默然鞠躬告退。

    时间一晃,到了七月末,各部族选派的士兵逐渐到位。海上风暴过去了,东莱降兵编制完成,刘浑准备启程前往倭国,刘备亲来送行。

    “先在日出城立住脚跟,然后,逐步扩展自己的影响,进而掌握整个九州岛,等九州岛全在手中后,逐步向北侵袭。”刘备叮嘱道:“拿下了九州岛,半个东海全在我们手里,青州的海域防卫圈就健全了,拿出你治国的本事来,让我看看。”

    刘浑这次真的觉悟了,流着热泪回应道:“父亲,浑儿屡犯错失,要不是父亲维护,浑儿早在九岁前就已毙命。如今,浑儿远去,不知今生能否再见到父亲,父亲,保重啊,父亲,记得来看我。”

    刘浑跪倒在地,重重的叩了三个响头,额头见血。

    刘备一把搂住刘浑,道:“你出去,要独当一面,再也不要孩子气了。你面对的是天下最穷凶极恶的蛮族,犯一次错误,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切记切记。”

    刘浑抹一把眼泪,问:“父亲还有什么交待?”

    刘备伸出指头,一字一句的说:“八字方针:杀光男人,抢光女人。殖民,他的诀窍就是用最少的人控制最可能多的人。人多,反而花费过多,成本过大,当地百姓抵抗情绪就重。殖民的人越少,他们掠夺的成果就丰厚,越会有殖民的动力,越会不遗余力地推行我们的殖民动作。要在领地内推行柔性政策,但总的大方针就是:杀光男人,抢光女人。不能抢,就买光女人,贩到青州来。青州青壮男女比例失调,我们正好借此促进‘民族大融合’。”

第四章 群雄割据 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三十五节 诞生

    第四章群雄割据第三十五节诞生

    八月初,经过几个月的筹备,《邸报》正式在青州发行。

    《邸报》最初出现的目的,是传达官府的政策,解释官府的律法,同时,刊登各地审案判案的案例,以便司法官相互学习。故称为《邸报》。

    然而,《邸报》的出现仍然带给人们很大的冲击。

    首先,是这份报纸首次采用了标点符号进行断句,并由大儒管宁执笔,写了一篇经过标点符号断句的经文辨义,这一下子挑起了儒生的兴趣。随后,浪潮般的文章涌入《邸报》报馆,各地儒生们纷纷写文章,按自己理解的方式对古籍经文进行断句,并由此引发激烈的争论。

    《邸报》有选择地挑一些观点刊登出来,并为作者支付了稿酬,一时间,儒生们争论的兴趣更加浓厚,也因此,标点符号的作用深入人心。随着青州新版古籍典章的推出,这一争论越发激烈。

    中国历史上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在这种考据之争上,在中国,只要一个人对某句经文发明了一种新的断句方式,他就会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尊为一派开山学者。这导致儒生们埋首太玄经,就为了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断句方式——虽然这种断句对生产力发展,对科技进步毫无作用。历代无数精英前仆后继埋首于经文研究,导致中国的生产力极端滞后,标点符号的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