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侦察兵-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顿时齐声道:“臣等附议!”
    李世民见状,微微一笑,身旁的刘贤处拿过几张纸,然后笑道:“朕昨日收到一封奏章,上面记载的便是关于这突厥的安置问题,诸位爱卿可以传阅一下!”
    说着,又递给刘贤,让他送至阶下。
    于是,张允文手书的五张纸便在众臣之中慢慢传阅开来。
    众臣看了这纸张之后,或是闭口不言,作高深莫测之状;或是轻轻一笑,不置可否;或是冷笑一声,随手递给下一人。就这样,薄薄的五页纸很快就在众大臣手中传完了。
    张允文也做了个样子看了一下,然后便将纸张递给下一人。
    这时候,张允文感觉有人在看自己,抬头一瞧,顿时瞧见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二人意味深长的目光。
    “诸位爱卿,看了这奏章,可有何看法啊?”李世民笑问道,见众臣不言,他咳嗽一声,沉声说道,“此本奏章,共献三策。其一,拔突厥之中健者编练成军。其二,迁突厥之众于江南。其三,凡突厥未嫁之女子,皆嫁汉家男子,男子皆娶汉家女子。其四,令突厥皆习汉话汉文,不得说突厥语,书突厥文。其五,凡突厥十岁以下者,须集中起来教授儒家典籍!呵呵,诸卿以为这五策如何啊?”
    见李世民又问了一遍,那温彦博顿时出列道:“微臣以为,此策谬矣!其一,那编练突厥成军,其军何人可控,何人能驭?其二,为何迁突厥于江南,而非燕赵,要知江南之地,气候大异于塞外,如是水土不服,其必生乱。其三,通婚嫁娶之事,若是由官府强行要求,恐怕会有后患啊!”
    此言一出,那魏征也出列道:“若是远迁江南,所费巨靡,恐得不偿失啊!”
    李世民沉吟片刻,向其他大臣问道:“众位卿家的意思呢?”
    长孙无忌捻须笑道:“微臣对着五策倒是挺赞同的。尤其是后面三策,与突厥通婚,禁其文字,教其幼子,几十年之后,这些突厥人那里还会记得突厥,只会说汉话、写汉字,只记得自己是大唐人!此三策甚妙,微臣赞同!”
    房玄龄也说道:“选江南之地,看似遥远,却是非常合适!有运河之便利,二十万众数月即可到达江南。虽说其间会阻绝航道,但若欲求长远,断这短短的数月又有何妨?至于水土不服,生出乱子,我大唐既然能在草原上灭了突厥,难道还害怕那些离开草原的突厥人么?况且其精壮已在军中,他们有何能力可乱?待到婚姻一通,风俗文字一变,谁还会去乱?所以微臣亦是赞同此五策!”
    李世民闻言,不由微微颔首。
    张允文听得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如此支持自己,心头当下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李世民却点名道姓的说道:“张允文张爱卿,你且说说你对这五策的意见?”
    顿时间,朝堂中众人的目光尽数集中在张允文身上。许多人开始猜测,为什么李世民别人不叫,偏偏叫这个张允文呢?
    张允文心头暗暗叫苦,昨夜你还通过汝南之口,让自己少掺和朝廷中的事,今日怎么把自己给推上前台来了?心头虽是叫苦连连,但脸上却无半点异色,口中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此五策尚有不足之处!”
    李世民顿时颇感兴趣的说道:“哦,那你且说说,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应该每隔一段时间便由当地组织一场忆苦思甜大会,让突厥人好好回忆一下当初他们在草原上是如何的吃不饱,每年要靠掠夺粮食维持生计,而如今,到了大唐,顿顿有饭吃。要让他们不要忘了大唐的恩德。在每次吃饭之前,都得高声说道:‘我是大唐人,我深情的爱着大唐!’之类的话语。这样反复的做下去,五年十年即可见效!”
    “嗯,还有,安置时一定要彻底的限制突厥人的习俗,取消继婚,甚至不允许他们放牧,只准其耕作。至于那支突厥军队,只要大唐将其亲眷家属掌握手中,就不怕他们怀有异心。况且可以派遣军事学院毕业的学员在其中担任低级军官,这样就可以牢牢控制住这支军队!”
    张允文说道这里,便讪讪住口:“呃,陛下,微臣能想到的就这些!”
    李世民点点头,还没说话,一边的孔颖达却是冷冷说道:“挟人亲眷而逼其作战,此乃不仁之举!难道张将军要让陛下背上不仁之名么?”
    张允文听得这种那个言论,不由哂笑一声:“孔大人此言严重了。将士在外作战,亲眷留质国内乃是必须之事,怎能算得上不仁呢?再者说了,这突厥军乃是做募兵之用,专司战斗,岂能不留着一手?”
    孔颖达自知此言难以驳倒张允文,也不再言语。
    而这时,温彦博却道:“突厥风俗岂是那般易移?一个不好,即要造成动荡!”
    张允文看了一眼温彦博,又看看房玄龄:“房大人刚才说过,突厥当年身在草原,我等便不惧,如今在江南,又岂会怕突厥?微臣认为此言很有道理。自古一乱一治,大乱之后方得大治!不要怕出现动荡,只要能扑灭动荡之后,雷厉风行,力行大治,那社稷昌盛,国家富强便指日可待!”
    张允文说完,大殿中顿时寂寂无声,可闻针落。众臣也无人再行辩驳这五策。
    李世民见状,顿时说道:“允文此言,确实在理啊!既然诸位爱卿没有异议,那朕便下旨,按这五策来处置突厥降众!”
    长孙无忌、房玄龄顿时带头一揖:“陛下圣明!”
    于是,贞观四年关于突厥安置的问题,便告一段落。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二百二十九章 迁移
     更新时间:2010…6…18 15:46:31 本章字数:2638
    虽然这五策是张允文提出来的,但是所有的行动都是在幕后进行的,知道是他出谋划策的人却是不多。即使朝堂之上李世民专门询问张允文的意见,众臣看出了些蛛丝马迹来,但仅仅是猜测,并不是肯定。
    当日廷论之后,李世民将张允文招了过去,让他列出安置突厥于江南的具体措施。张允文在一张几案之后,思忖良久,才蓦地开始动笔,龙飞凤舞的写了两个多时辰,足足二十页纸,直到天色将暮,这才初步完成。上面以五策为中心,详细阐述每策需要做的措施,将每个步骤都一一分解,甚至还做了初步的支出估算。
    当张允文将这份文件递给李世民时,李世民拿起一看,顿时便被上面文字给吸引了自顾在旁边看着,不去管张允文。
    张允文工作了一下午,本是有些饥渴。四下一望,却见几案之上放着一碟子嫩红色的糕点,当下偷偷的瞅了李世民一眼,见后者毫无察觉,便伸出手来,拿起一块糕点,放在嘴中慢慢的吃了起来。甫一入口,仿佛是嚼到了一掬梅花,只觉满口尽是梅花香气,丝丝滑腻的香甜在口中化开,当真是回味无穷啊!
    猛地看到旁边一盏洁白如玉的酒壶壁上荡漾着一层暗红,张允文一手抄过,打开一闻,不出所料,果然是葡萄酒。于是,他毫不客气的就着这葡萄酒吃起了碟中糕点。那毫不客气的样子看得周围的侍女们掩嘴轻笑。
    当他吃完碟中糕点,意犹未尽的舔舔嘴,准备再找些吃食的时候,李世民放下手中纸张,轻叹一口气,对张允文道:“允文啊,你这份文书可是事无巨细,尽数记载其上啊!若是我大唐官吏人人都按允文这般做法,恐怕天下之间会是井井有条啊!”
    张允文顿时说道:“陛下过誉了!此等计划虽然详尽,下属执行起来也是有案可循,但是,若是皆照此法,久而久之,难免会让下属头脑僵化,失去活力,办事尽照章程,不顾实际!所以此法之用却还是要视情况而定。”
    李世民沉思片刻,点点头道:“允文此言在理!”说着连翻了几页纸张,又指着上面的数字道,“那这些数字又是如何估量出来的?”
    张允文笑了一笑,说道:“这些数目不过是草草估计,仅仅是给陛下做个参考而已。至于详细的预计支出情况可以请户部派专门掌管度支的官员前来估算!”
    李世民摸了摸唇下的髭须,片刻之后,抚掌笑道:“允文此法甚妙!不光是此次迁民,凡民事,如开河挖渠,修岸筑堤,皆可用此法!事前估量大概支出,事中派专人监督使用情况,事后统计总结,寻找利弊。这样下来,民事支出一目了然,这财钱的使用效率恐怕会大大的提高啊!”
    张允文顿时高声赞道:“陛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真是一代英主啊!”
    听得张允文的话,李世民顿时得意的笑了两声。
    “既然允文已经定出条目,那朕明日便公诸朝堂,集思广益,拾漏补阙,待众臣已定完毕,朕便下诏行于天下!”李世民站起身来,满是豪气的说道。
    “陛下英明!”张允文再次赞道。
    李世民哈哈一笑,眼睛瞟了一眼几案上空空如也的碟子和酒壶,顿时大声说道:“来人啊!上酒宴,今日朕要和允文爱婿好好的喝上一杯!”
    张允文顿时一滞,摸了摸有些鼓胀的小腹,刚想找个借口拒绝,还没等话说出口,便见两名一名名宫女端着盘盘珍馐,盏盏美酒,鱼贯而入,认命似的坐在李世民对面,彻底放开肚子,和李世民对饮起来。
    贞观四年三月十二,李世民颁下诏令,令于二十万突厥降众之中,拔其健者三万,组成骑兵,号“游骑军”。设大将军一名,由阿史那思摩担任。将军三名,由执失思力、康苏密以及程名振担任。于军事学院骑兵系选拔百名学员担任旅正、团正。令十余万降众迁欲河北,然后沿运河顺水而下,直达江南。十余万降众分诸江南十府,与汉民土著杂居。令突厥间不得相互通婚,突厥诸人婚姻,须是汉胡联姻。令禁突厥语、继婚等一切突厥风俗。令江南各府县,加设学馆,所有突厥稚子,须得如学馆学习儒家典籍。
    这连续的诏令一下,突厥内部掀起滔天巨浪。那些普通牧民倒还不觉,而那些突厥中的有识之士,顿时大声疾呼,这大唐分明就是想断我血缘,灭我种群,其用心之狠毒,实在让人惊心。号召突厥降众起来抵制大唐的这些命令。
    但是,手无寸铁的突厥牧民面对的全副武装的大唐士卒时,他们选择了沉默,继而接收,开始默默地往河北道迁移。
    而这一次,他们没能带走自家的牛羊,唐人告诉他们,在江南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农具,这些牛羊根本就带不上,并且每头羊出钱五百文,牛出钱七百文,马出钱一贯,强行收购牧民手中的牲畜。凡是不从者二日便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不见。于是,这场收购进行得异常顺利。
    十余万突厥降众的迁移不是一个小的工程。从关内道、河东道到河北道、河南道,再到淮南道、江南道沿途官府民众皆被提前通知,令其做好准备。大运河上也集结了各式船只,几乎将宽阔的大运河水面给遮住了。这些船只大部分是官府征召的,还有一部分是大唐水军的战船。
    这场迁**动从贞观四年三月一直持续到贞观五年四月,历时一年多,所耗财货高达三百万贯。但经此一次,江南平添人口二十万,对于江南的开发具有莫大的作用。
    而在迁移途中,出现过大小百余次逃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