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家军、许家军都是金声桓不共戴天的仇敌,一旦这两支队伍被惊动,金声桓必死。
在敌情不明,战局有变的情况下,金声桓当机立断,抢钱而还。
定陶库存放着定陶工坊的全部现金,由于“国家没钱”,所以这边全是纸币。什么户部蛤蟆本票、虎山童子票、甚至还包括一部分桃花票,都是成箱的存放在大库中央,只要两、三个手脚麻利的男子动作快点,几箱子纸币还是很容易带走的,更何况金声桓带的800人,全是精兵锐卒。
带不走的,放火烧掉!再把定王慈炯的军旗、孙传庭的帅令旗、冀乐华的将令旗卷吧卷吧,都带回去。一场偷袭战,完美落幕。
沿途回返时,金声桓也不忘了派人换上民装,去打探一下虚实:自己偷袭定陶,完全依靠情报的准确。但为什么在节骨眼上,两边的侧翼方向会突然多出来好多人马呢?
却原来,定陶工坊养着很多民壮,这些人是需要发薪水的,所以通常是夜间取钱,然后第二天一早发工资。发工资这天通常不上班,老百姓们会像过节一样,领到薪水,然后回家跟老婆、父母、孩子们一起数钱、喝酒、睡大觉。
一切,都天衣无缝。
张缙彦是值得继续信任的,他的情报,也是准确滴!盘点库存,人马不多,大佬全在。非常便于一击得手。
但正因为盘点库存,所以后半夜会有人前来接应,因为是战时,又是工人的薪水,所以一定会有军队随行。
这样,留给金声桓的时间并不多,老金又足以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反正只要抢到钞票,就不算空手,又不是非要杀了定王、孙传庭等人(老孙是清官,杀了不好;慈炯是王,杀了更不好),吓唬吓唬就行了。
不过有个意外,定陶工坊的“总会计师”越其杰先生,居然被毒烟给薰晕了,然后倒在地上,竟然被乱马踩踏而死!
“完美无缺!”
丘慧荣忽然在黑暗中冷笑了一声,这场偷袭战太完美了,完美到南京方面足以因此而获得喘息,定陶那边也没什么损失,只不过死了一个无足轻重却早已该死的贪官越其杰。
正是因为完美,才引起丘慧荣高度怀疑,并且他前两天得到的一个消息,这个消息是刘茂遐借着递送挽联的机会,传过来的:
“因定藩战败,遗失童子票过巨、且致(越)其杰殒命,不宜再领兵马,应交有司论责。兼有兵加亲藩,于国不详之兆,是故天子御笔行旨,召定王北上,赴香山探母。”
这个消息非常非常微妙。
首先,三皇子慈炯素有侠王之称,而且侠王之名是在南京时期获得的。所以如果由慈炯牵头的大通君子营,在平叛战斗中获胜,则侠王之名在黄河以北的民间,也同样高涨。
再一个,尽管慈炯现在是庶民,官方正式的称呼是国姓贵子慈炯。但他终究是皇子,而且是曾经宠妃所生,尽管礼妃现在被禁足香山,但从种种迹象来看,礼妃返宫之日,已经不远了。如今的香山,已经快成为紫禁城分部了,宫里的很多人都隔三差五的过去逗留。再加上慈炯的姥爷田国丈,现在南洋拥有商业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他田家的远房堂兄田笑天,目前是南洋举足轻重的军事将领。
最重要的是:大通君子营的建军理念,是在定陶一带大力开发农业、商业、工业基地,以此来完成兵源与后勤上的补充。这种模式的反向特征,就是抛开了国家财政,独立发展。
一旦慈炯有钱、有兵、有地盘、有威望。则将来的争储大戏,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因此说,按照丘慧荣的理解,这是孙传庭在导演的一场好戏。
兵不血刃,却让定王北顾。既保全了皇家颜面,也规避了将来风险。然而却以一场很可能血本无归的军事溃败为赌盘,如此从容与冒险,让丘慧荣嗤之以鼻。
“这就是这些政客的嘴脸,丝毫不考虑平头百姓的死活。如果不是金声桓出身寒末,大开杀戒的惨剧一定出现。哼哼!”
正在丘慧荣的冷笑还挂在嘴角时,院外匆匆走进来一名青衣劲装的壮汉,隔着窗户,可以看见来人无声穿行在月光下的碎石小径之上,双腿幅度很大,速率很快,但上身却僵直着一动不动。看起来很是滑稽。
“公子,侯老先生请您过去,说是明日大殓,要与您商议些事情。”
“少帅呢?”
“少帅在灵堂守灵,那儿都不去。我们,我们叫不动。”
“…”
丘慧荣点点头,左梦庚这些天一直是哭晕了睡,睡醒了哭。作为左兵少帅,这样任性很有些问题。但对老父的这份孝心,却足够统御的资格了。
这就是现在的军队弊政。父传子,翁传婿,弟弟接哥哥。如果接班人是个孬种,将来怎么打仗?
想到这里,丘慧荣双手伏案,一纵身,身子如狸猫一般从面前的小窗户中窜了出去,同样无声的落在来人面前。
“小六,”(公子)“为了宗业司的金银,你我都犯下了诛九族的不赦之罪。你们可怪过我?”
“荣哥,”既然说到了私隐之事,小六的称呼也变得亲近起来,“这些年您做的,兄弟们都看着、敬着。跟着您就是了,哪里会怪您!”
“嗯,”丘慧荣背手抬头,那弯新月好似一个钩子,被钓上,就脱不了身。
“侯恂找我,无非就是要宗业司的金银,这些钱财,我本打算留给咱们左兵的。现在交出去嘛…”
“荣哥,”看见丘慧荣说了一半就沉吟不语,小六试探着开口,“大帅归西,左兵一分为二,兄弟们都知道怎么回事儿,如果将来成功了,钱又回来了不是?再则,既然咱们已经跟侯公子他们搭伙了,兜里有没有钱,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丘慧荣垂下头,看着脚下湿漉漉的碎石,一只小虫摇摇晃晃的飞过去,紧接着又一只大蜻蜓追过来,意头非常不好。但由不得他再做拖延,现在就必须做出决定。
“好吧,既然上了贼船,就要同舟共济。那边我就不去了,你替我回个话,就说宗业司金银仍在南京刑部,我来之前已经交待过,让张应京去找十三要钱。”
“是。”
说完,小六转身就走,仍然上身僵直,行动果决。
左良玉死后,形势紧迫,每个人都随身带着武器,但大殓之礼,又不得显露凶兵,所以他们每个人都只能这样走路。
以“大殓之礼,用度繁浩,南京理应承担,以告慰左帅”为理由,侯恂满口答应出钱表示表示,但核心层的人都清楚,这只是南京方面的借口,侯恂是希望以桃花票做抵押,拆借一部分宗业司金银出来。
这种拿别人钱替自己挣荣光的事情,丘慧荣早就腻烦了。但目前如此绝望的境地下,又必须协同一致,互相押上自己的全部身家,好做完这场赌局。输赢其实都没有关系了,因为这是一种由不得你不同意的无奈。
葬礼花销再大,也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只要先开一个口子,后续的金银就都算有了着落。唯一的缺陷,或者说侯恂等人唯一忽略的,就是小六为代表的基层官兵们的利益。
可是在这场叛乱中,大家都是炮灰,只不过大炮灰的死路是自己闹出来的,小炮灰则是被动的走向灭亡。因此小六才会说出那句话:
“既然搭伙了,有没有钱也都没区别了。”
“…”
如果外人来看左兵,一定会非常奇怪,既然左梦庚率领徐勇等三总兵向国家投诚,已经成为定局,那么就意味着丘慧荣等人也不看好自己亲身参与的反叛行动。
既然如此,丘慧荣干嘛还要这么往死里扎呢?
因为他的命运早就定了,金声桓的那句话具备充分概括性:他是大帅的影子。
既然是影子,就不得不充当大帅的炮灰。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一切。没有阴,也就没有阳。没有太阳,月亮也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丘慧荣继续反叛到底,左梦庚的投诚才会更有意义。而投诚时所交换的条件,也会更加的容易得到批复。
这才是左良玉“伏章,就拜托给你了”这句遗命的真正涵义。让丘慧荣继续行走在黑暗的、没有未来的逆旅之中,好帮助左梦庚走上未来光明的坦途。
从这个遗命来看,左良玉最爱的,显然是自己的亲儿子。但左良玉最了解的,恰恰是自己的干儿子。
他知道义子丘慧荣,一定会为了义父的威名,为了身为武人的尊严,而甘心走上不归的绝路。不论怎么说,这都是丘慧荣的命运。
是的;谁愿意做炮灰呢?你去问那些在历史上当炮灰的人,他们有谁是自愿去当炮灰的?都是历史注定了他们会在情势所迫之下,不得不做炮灰。
宗业司的金银虽说是将来安身的老本儿,但现在既然是炮灰了,就要拿出“甘当炮灰”的精神,身家性命、钱财本事,统统交出去,只不过在交出去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保留尊严罢了。
现在的情况,全装在丘慧荣的脑子里面:
八百人,就搅动十几万大军严密布防的定陶大乱,不仅抢夺50万两童子票,还驱定藩北顾,再考虑到这场偷袭是在两大血仇(许尔安、曹平安)的辖区夹缝中进行的,这就让金声桓的武名,一时无双。
军事上的顺利,可以说大大缓解了南京方面的压力。同时政治上也给了他们一个反击的借口:
“是故天子御笔行旨,召定王北上,赴香山探母。”
大明法纪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中比较严格的,虽说从建立那天开始就出现松懈,但毕竟条条框框都在哪里摆着,慈炯虽为皇子,却已经被贬为庶民。因此战败、丢钱、致越其杰殒命,都是罪过。现在皇上以“探母”之名保护下曾经的宠妃之子,这就是公开的徇私枉法。
当然,这条政治反击的借口,现在还暂时用不上。万一南京这边刚有动静,北京那边立刻把定王给法办了,不就更被动了嘛!再等等吧。
之所以侯恂、丘慧荣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借口,来准备政治上的反击,是因为南京旧党忽然预警到一个问题:
定陶大胜,这是孙传庭有意为之,在这点上明眼人都看得真亮,只不过大家现在急需一场胜利来刺激自己颓废的心情,这才假装愚钝,而大肆宣扬什么威武之名。
但孙传庭为什么要这么干?在侯恂等人看来,原因有二:
头一个前面已经说过了,为了太子殿下的地位。
第二个就显得阴险了:定藩领兵平叛,本来是混乱之局。但现在被召回北京了,也就意味着一切走入正轨。那么下一步,就该按照旧有传统,重新选派一名“督师”之类的官员过来。
孙传庭是死缓重犯,国家能减免他的罪刑,再送他一个总兵官的职位,就到达极限了。并且素来重大监军多以内阁担纲,这也是定例。所以除了孙传庭、马世奇、史可法、黄道周这些著名文臣之外,还需要一名朝堂隆臣前来压阵。
谁?只有三个候选:洪承畴、杨嗣昌、卢象升。
其余像熊文灿、李邦华、郑三俊等人,不是能力不行,就是与南京关系太密切,容易产生问题。
但杨嗣昌在南方的名声很臭,卢象升在山东的威望也施加不到南方。唯独洪承畴最为人称道。当初山陕剿匪,李自成等人四处乱窜,骚扰的南方百姓也是苦不堪言。所以,对这位当年的洪盐酒,很多南方百姓还是很喜欢的。
老洪过来平叛,对南京是比较大的打击。
除了“监军“之外,丘慧荣还获得了一个危险信号,那就是从四处游逛的西洋人嘴里,他的手下截获一个消息,
西洋人送终(钟)天子,皇上“小”怒,指派奉国太子出面斡旋。太子非但很好的平息了此事,还希望聘请一些欧洲的狙击士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