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气色不是很好,但目光清亮,神态如常,很多人欢欣鼓舞,甚至有激动落泪者。当然也有一些人内心黯然,已经明了自己的下场了。
随后,小朱就坐文华殿中,宣读了刚刚写好的一道旨意和两道诏书。
“着高起潜奉御赐飞云刀主理,詹事府少詹事刘鸿训、京师五军营副将惠安伯张庆臻协理,择选刑部、大理寺、督察院臣吏若干,彻查逆党,一应人犯下刑部狱,非旨不得擅杀。家人非旨不得擅离府门,钦此!”
“现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黄立极、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施凤来、张瑞图,詹事东阁大学士李国普,辅政预机,劳苦辛勤,特恩准明年致仕返乡。着明日早朝,廷推能臣,待朕签卜后,选入阁预机务,钦此!”
“朕御极继统,惶惶恐负先帝圣恩。体念先帝情怀,战兢恐负百官。夜奠列祖列宗,忐忑恐负百姓。特下诏谕,召九边镇将依序入京议饷,首觐者东江总兵左都督毛文龙是也。召各省牧狩按列入京考绩,首觐者巡抚浙江佥都御史潘汝桢是也。另,各边镇守内臣即日返京述职。钦此!”
原本这样的宣旨是不符合规矩的,一来,广场宣旨要么在皇极门,要么在午门。二来,内廷的旨意直接发送。凡有关外廷臣僚的旨意,是需要经过内阁或者通政司的审阅的。但,因为四个阁臣已经被皇上劝退了,又才出了投毒行刺的大逆案件,加上如今皇上好容易在昏迷多日后醒来,有险些殡天的大背景。同时,这三道诏旨又多是作为皇上的份内权力,所以百官也没敢太挑错。更多的人是在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天启一朝尤其是后期,朝中大臣和魏逆多有联络,如今魏忠贤做出了如此大逆的事情来,皇上行霹雳手段,眼瞧着大家都要跟着吃瓜落儿,那还有心思跟皇上讨论礼仪的问题?
宣读完旨意,皇上又开声了,只是皇上的声音很低,只有近前的阁臣和九卿能听个大概,只好在征得皇上许可之后,由身边的太监张彝宪大声转述。
“传皇上口谕,明日皇极门早朝,除廷推阁臣外,南直隶地震安抚、朝官欠俸、九边欠饷、陕西赈灾,所费弥巨,着户部拿一个方略出来,万勿拖延。”
自新皇登基以来,张彝宪还是头一次这么威风,顿时感觉到快飞天上去了。不是很健硕的胸膛越挺越高,以至于喊到最后,连声音都有些走样。一旁的阁臣九卿都皱起了眉头,大家心说‘这形象也太逊了’看着面前众人的表情,小朱心中了然,不禁噗哧一声乐了出来,招手让张彝宪过来。
“魏忠贤这个家伙曾害了不少忠良,抢了不少钱财和家人,这些也让吏部那边,在明日早朝上,拿一个议案出来吧。”
张彝宪弯腰听完,怔了怔神,连忙转身高喊:“魏逆横行朝纲,致国之股肱忠良多有诬逮,今恩免诸臣赃,释其家属,明日由吏部一并提方略于朝堂。”
先前的口谕因为是多年来的老问题,群臣还反响不大,但这个口谕一下,下面立刻起了变化,多数文臣武将均神情振奋起来,这等于是新皇公开进行翻案了。看着群臣的反映,年轻的皇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冲着正偷瞄试探的张彝宪点了点头。后者立刻得意的谄笑起来。别看人家张彝宪荒腔走板的乱喊,但这将白话口语翻译成文言文的本事,还挺厉害不是?
“万岁爷,小的斗胆请陛下回宫歇息。”提前揣摩出领导者的心思,并仅仅提前一点点儿的时间提出来,正是马屁的最高境界。见小朱再次点头,张彝宪清了清嗓子,高喊“皇上起驾回宫。”
随着一众朝臣伏地高呼“恭送陛下”,小朱作为年轻的皇帝在这个世界里第一次接见群臣便圆满结束了。

第三章:暖脚丫头
乾清宫的东暖阁内,小朱自文华殿回来后,便一直在这里批阅奏章,他的那个便宜兄长熹宗皇帝,留下的不仅是一个敢于谋刺的魏忠贤,还有一个糜漏百出的国家和已经积压上千份的各类奏折。看着这些正题小楷书就的各类本子,小朱仿佛回到了幼年时在父亲的皮带下苦练书法的光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找来了张彝宪、方正化等几个识文断字的太监,让他们把奏章分了分类:各地上报的请银赈灾的、各边、各卫所请发饷银的要钱折子全在批票上红批“已着户部拟就方略。”
凡是各种弹劾攻讦的,全批“留中酌办”,反正今晚就大清洗了,批什么都不影响结果了,边关镇将,尤其是毛文龙的问题,下午已经宣旨召他觐见了,一切也可以等见完面再说。
剔除了这两大类,剩下的折子就没几个了,可见天启朝有多乱,根本就是在百官吵架和朝廷财政危机中渡过的。
还有一些计议上尊号的折子,其中皇太嫂的尊号,礼部拟的是懿安皇后、孝仁皇后和慈安皇后三个封号,看到后一个,吓的小朱一激灵,历史的重合实在是神奇的事情,如果张皇后被封慈安皇后,估计以后也就没有慈禧了吧?想到这里,小朱随手在懿安的尊号下画了一个红圈,他可不想把那么个滥封号送给自己的嫂子,看着还算圆的红圈,他嘿嘿的笑出声来。
一旁的张彝宪看他高兴,连忙放下笔,上前给御案上的香炉里填了块龙涎香,这才沙哑着嗓子开口说道:“万岁爷,御体刚好,还是早些歇息吧?”
其实倒不是年轻的皇帝不想睡觉,只是因为这几天一直在床上装神弄鬼,睡眠实在有些过剩,加上今天看见群臣朝拜,正式领略到这个世界繁华富贵的一面,大脑兴奋,着实的不困。
“朕看这些折子今夜都差不多能批好,今天就不睡了,明天再说吧。”
“哎呀,皇上可怎么好这样子啊!国事重要,万岁的龙体更重要啊!”
“可朕偏偏不困啊!这样吧,朕和你们就再批一个时辰吧。”眼见皇上实在没有睡意,张彝宪也不好多说。回去继续批折子去了。
从这些折子中,他倒是找出来四个比较有意思的折子,准备明天选好了阁臣,大家一起商量一下。这四个折子分别是:
春闱将于崇祯元年一开春儿开始,这可是他一直在梦中畅想的大事情,想想,状元郎要由他来钦点,实在是一种幸福。
还有一个,福建布政使上奏传报海匪郑芝龙猖虐,请朝廷派兵派饷剿灭的事情。并且他的全部家底,这份奏折中也做了一个汇报。大小船只五十余艘,人数三千。现驻扎在厦门沿海一带。原本折子早就递上来了,但是因为政局混乱,到现在也没什么下文。郑芝龙的大名,小朱可是早有闻名。凭借记忆中的理解,如果肯耗一些时日与郑家沟通,郑芝龙还是有意接受招安滴。
第三个,工部某清吏司主事徐光启,上了一个编练新军的折子,想从京师三大营里抽调士兵,自边关镇将中挑选主将,在北直隶里进行训练,里面详尽的介绍了武器配置的问题,甚至提出一种偏厢车改进版的概念。看的小朱很是兴奋,然而内阁的票拟却认认真真的写了这么一句话:“挚忠良方,然练饷何以出?”还是老话,朝廷现在没钱练新军。
最后一个是提议加征辽饷和裁撤驿站的折子,因为辽饷只是增加一亩三厘的税银,裁撤驿站也有节省30万开支的意思,所以内阁拟了同意,但小朱却要好好琢磨琢磨,这么干也增加不了多少钱,却给人以口实,成为小人攻讦的证据,索性不这么干了,想别的方法敛钱就是了。
拿着这四个折子,小朱特意指示方正化他们,明天上朝的时候一起带到文华殿,然后在张彝宪等人的陪伴下,上楼到他的寝殿去了,这乾清宫上下两层,共有20多间寝殿,每间寝殿还各有三张大床,每天睡那里都由皇帝随心而定,在每天酉时,乾清宫基本就落锁闭殿,为的是防备有人刺杀。
“万岁爷!如今已是戌时三刻了,要不要小的给您传些晚膳啊?”
“大宪,还别说,朕的确是有些饿了,夜膳都有什么啊?”
“回皇上话,照例,今儿个的夜膳应该是四色糕点和安神汤。”
说完张彝宪先指使剩下的两个小太监,一个来来回回搬几个火盆摆在床边,另一个去传膳,然后把小朱安顿在大床上,再盖上一床锦被。
借着那个小太监出去搬火盆的功夫,张彝宪忽然摆出一副神秘的笑脸:
“刚才万岁批阅奏章的时候,田娘娘特意传人交待小的来着,说是万岁爷有双足畏寒的底子,所以,专门给万岁选了一个暖脚的宫女,皇上,要不要小的把那个丫头给带进来啊?”
呦呵!还有这样的好事儿啊?这不就是美女足疗嘛!呵呵,不过想想也是,如今咱们的小朱可是皇上,这宫里宫外不都靠他的脸色活着嘛!不错,田妃今天白天看的也不是太清楚,但绝对是个小美人的胎子,就是太年轻了才十六岁,但这么小就知道疼人了!哈哈,以后可是有福享受喽。再说了,现在这可是没有暖气的数九天,这脚上还别说,凉凉的,冰冰的说不出来的难受。心里快活,面上自然也就露了出来,
“传,传,快传进来!”
“哎,皇上慢等啊!”说完话,张彝宪乐呵呵地退出去了,小组看着随后搬着火盆进来的小太监,忙来忙去的身影,心中不由得一阵伤感,他们要是知道这样的承平岁月只有短短的十七年,随之而来的便是战乱和流离,他们该做何想?这大明的天下,能在他的努力下坚持多久?还是更短?唉!想到这小朱又不由得叹了口气,叹息声在空旷的寝殿内,传来隐约的回声效果。那个小太监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偷眼看了他一下之后,立刻又跑了出去。
不想了,一会先好好享受一下美女足疗吧,嘿嘿嘿!小朱心中邪念一生,立刻暂时忘却了自己刚接手的烂摊子了。
然而,然而!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张彝宪领进来给他暖脚,让他在寒冷冬夜抱有炽热幻想的宫女。竟然是个又胖又丑又黑,年龄只有八、九岁的小丫头!!!
这个田妃啊!小朱心中苦笑连连!不愧传说中玲珑心窍的聪明丫头!她一定早知道皇上要励精图治,不好女色,可又想争宠后宫,便找了这么个由头来逗弄他,即异常体贴地关心他双脚畏寒的毛病,又避免他临时起意幸了这个丫头,才故意寻这么个层次的过来。张彝宪以前是伺候田妃的老班底,如今她们主仆二人倒是配合的挺合拍!
果然,张彝宪小心的观察着小朱的脸色,一面小心翼翼的掀开锦被下沿,然后直接让小姑娘跪在御榻上,敞开衣襟把他的双脚放在了她的怀里。隔着轻薄的丝绸中衣,小姑娘温暖细致的身体,让他寒冷的双脚一点一点热了起来。
“你叫什么名字啊?”隔了一会,小朱心中怜悯渐起,这样的姑娘,原本还是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龄,如今大冬天的跑男人床上给暖脚,尽管是皇上的御足,但也依然饱含着屈辱和艰辛。
“回…回万岁爷话,奴婢只有一姓,奴婢姓费。”
“皇上,这丫头是前儿个从陕西流难过来的,父母双亡,她的兄长卖了20两银子给咱宫里头,十五天前才进的宫。”
哦,这就对了,田妃祖籍刚好是陕西,找人自然要从老乡里挑选。
“哼!你兄长真忍心,20两银子就卖吗?”
“万岁息怒,20两银子足够奴婢的兄嫂一家五口,活过明后年的冬天了,奴婢能进宫伺候田妃娘娘和万岁爷,也算咱们村里最幸运的了,兄嫂他们往后还不知道怎么着落呢!”小费丫头口齿清晰,情绪平稳,尽管说的苦涩,但面上却依然露着笑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