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由于国家财政的往来收支,包括税金和拨款,都将以大额银票的方式进行划转,这就减少了很多仓储运送的麻烦。可以想见,这样的制度一旦通行数年,则市面上的白银、黄金,将陆续被银行与钱庄所有。纸币的正式流通,也就近在咫尺。
在这里,杨嗣昌又添加了一个小小的花活儿,可以说,正是这个概念,使得旧党通过皇商推广银行地所谓‘新法’彻底破产。那就是:熔铸金银双铤。
金铤、银铤这种物件,自古就有。长得跟猪腰子似的,正反两面印上花纹,重量衡定,一直是古代中国的官方结算器形。
但随着冶炼技术提高。以及西方铸币技术引进,目前的双铤制度,终于出现了新地生机。
首先,密度增大。以前地银两熔铸,实体内部气泡很多,杂质也多,时间不长,就会出现腐蚀现象。现在这个问题基本解决,金银器物变得光滑密实,保储期得到了加强。
其次。花纹更加繁复漂
:、梅花鹿、寿桃、喜鹊、鱼、鲤鱼、鱼等等可以非常精美的进行展现。
再有就是重量了,密度增大之后,同样大小地器形,重量自然增加很多。
新炼铸的金银双铤,正面是统一的文字:
“敕造铸铤,纯金(银)十两。”
反面则是多种花纹,分别按照不同的地区,进行不同的搭配,什么福禄寿喜、五福同寿、贵利连连、马上封侯。
紧接着国家将出台法令重申。金银双铤,只做部门交割使用。民间不得流通。在纸币面额不可能降低的条件下,国家货币体系分为四种:金银双铤、银票、银币、铜板。

各家钱庄、银行之间进行划转的金属货币,金银双铤;国家收支划拨款项时,大额银票;商户之间的大宗交易,定额银票;民众日常地购物,多数是铜板,少量散碎银两;对外贸易结算货币,海事银币。
金银双铤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可不是小事情,为此。杨嗣昌对外做如下解释:
“散碎银两、元宝,形制各异,不利于钱庄和银行之间的结算。统一熔铸为金银双铤之后,点算盘存。相对更为方便一些。铸铤火耗,国家担负。”
旧党的人,一直以为杨嗣昌是投诚过来的软骨头。自然认为杨嗣昌这个方法是在为他们考虑。也就都同意了。
但这个方法的最大好处,对于国家的最大好处,就是国家无形当中,切实掌握了经济命脉。
金银双铤的熔铸技术,目前属于高尖端科技,炼制成本非常高,因为国家拥有纸币技术,这个成本可以通过发行纸币来弥补。
同整个国民经济相比,弥补炼制成本的纸币数量,又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涉及到商家自身,又觉得火耗归公,对他们自身有极大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但不出一年,这些商家就会发觉,自家手中地散碎金银越来越少,金银双铤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这东西再多也没个屁用,因为国家不让你在市场上流通。如果私自融化成散碎银两,火耗成本国家又不再补贴,只能由自己承担。试问谁能承担地起?
再说了,金银双铤代表的是纸币发行数量,明明一张纸就可以解决全部的问题,谁会背着一箱子金银去逛大街?
一旦人们(主要是富户)对纸币产生依赖心理,则国家财政的春天,也就正式到来。
最无耻的做法,就是国家一旦某家票号的银票,不再纳入银行结算体系(包括大票额拆换成小票额)。钱庄这时候一定抓瞎,因为他们的资金,全变成金银双铤了,国家可以全部退还,但却用不了,干瞪着一堆金银,却得被活活穷死。高密度的银铤,却要砸碎成低质量的碎银,这个损失是非常大的,储户也未必愿意!
有了这么狠辣地手段,谁还敢不听国家的?
在整个金银双铤制度的出台期间,还真是只有新党的人,才隐约想到了这一层危险。旧党中人,确实已经被彻底忽悠住了。他们眼中,只看到了‘火耗归公’‘通存通兑’‘收取兑换手续费’‘收取金银保管费’,等等一大堆地好处。钱财动人眼嘛,人只要被欲望征服,智商很难有多高明。
“启禀皇上,”贺逢圣、郑三俊今天联袂而来,“《敕造金银双铤》,详案已出,请吾皇过目。”
“嗯,”小朱没顾上这个,因为他早知道这个制度一定会被顺利通过,他关心的是另外的事情。
“洪承畴提出地官修史论,卢象升提出的增补《永乐大典》,现在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回皇上,铤制若成,纷乱势必再起,因此目前还没有定论。”
“唉。”小朱一叹气,没得法子。
现在已经定制了,乾清门右书斋,是天子在工作时间之外,接见大臣的地点。这里即不属于后宫,大臣们来此不算违制。又不算正式的办公室,私隐性好、随意度高、气氛也相对更加自由一些。有点像乾清宫的对外联络处。
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贺逢圣趁着天子挠头冥想地空档,忽然想起一事儿:
“皇上,臣听人说。您最近忽然下发内旨,命东厂雇用民壮,将煤山的槐树全给伐去,可有此事?”
“啊,是啊,”小朱脸有点红。
这是这小子最近干得最傻的一件事儿。
随着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的越来越近,小朱越来越心惊肉跳,因为这个日子是他的心理阴影。尽管他未见得知道确切的日期,但不知为什么,他这两天总是会在梦中。梦到一颗老槐树。歪脖子的老槐树上,凄楚的悬挂着一具尸体。散发覆面。只着中衣。在幽暗的月色下,分不清是正脸儿,还是后背?
他知道,这是命运在跟他开一个玩笑,或者说是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在提醒着:
“熬过那个日子,你才算真正的战胜自我。好好想想,你将如何应对?”
小朱地应对,就是找人,把煤山上所有超过一人高的树木。全部伐倒,没有了歪脖子树杈,还怎么上吊?
这个私密的想法,小朱没敢跟任何人谈起。他自己在想。也许过了今年中秋,我就算真正成为这个世界的一员了。
今天贺逢圣提及此事后,小朱就觉得一道冷气。从尾巴根儿,一直凉到了后脖颈,那叫一个难受,随即竟然有要晕厥的迹象,把贺逢圣、郑三俊吓得赶紧跑过来,
“皇上,皇上?”
“呃,没事儿,没事儿。”小朱强打精神,摇了摇手。
“贺先生有所不知,朕最近经常夜惊,常常梦到槐树,正所谓木下有孤魂野鬼,想来是受到邪灵蛊惑了,为此,才特意命人,把煤山的槐树全部伐倒的。”
“哦,啊!”
尽管现在已经步入科技时代的门槛了,但迷信宿命这种论调,还是让两个内阁大佬非常严肃。
“皇上,单破字面,尚嫌不足,干脆,寻人做个道场吧!”
“是啊,皇上,郑相说得对,
圣也同意,“既然三坛大会都办了,一个道场无关紧皇心宁,才是国家之福啊!”
“嗯,算啦,”小朱快被气死了,这他娘的什么跟什么啊!但这话毕竟是他自己说出来的,又不好再咽回去,只能乱摇手了。
“对了,皇上,”郑三俊忽然跳出一个灵感,“北方属水,水又生木,煤山上种植槐树,自然会促成灵邪。不如,改种银杏吧,此树向称摇钱,金又生水。这就是引水生木,而木又从银,自可生生不息,国家财运长存。真真好彩头啊!”
“再有,”开玩笑,贺逢圣也是知识分子,中国古代地文化人,对五行八卦是最精通的。
“煤山从火,正好冲克,此山名也应改了,而更名应以时节,方为至理。《岳阳楼记》有言,至若春和景明,如今三月初十,不若就叫景山吧。”
“…”
小朱彻底无语。
这个小插曲,造成了两个有趣地事实:煤山,或者万岁山,正式更名为景山。银杏树,成为了政府投资的绿化树种。
后续十多天里,躲过那个‘命中注定’之日的小朱,并没有感觉良好。因为听闻皇上或感灵邪,新党、旧党的一些人,都发自内心的上奏本,对他表达了,他根本不需要的关心。让他很有一种自作自受的感觉。
其中吴三桂,还特意亲手磨制了一副红玉髓材质的大念珠,送进了宫里。
“唉,”小朱晃着这幅手珠,真是哭笑不得。
“都说吴三桂巧手磨珠,但从来都是敬献父母,想不到,朕跟他年龄相仿,倒成了他干爹了!”
哗啦,旁边听到这句话的洪承畴,险些把茶杯给打翻了。自从右书斋开放之后,每天来这里汇报工作的人,已经不再局限在贺、郑二人了。当然,贺逢圣、郑三俊是每天都必须来,其他人没有一个硬性指标。
听到皇上说话这么不着调,洪承畴当然有点晕了。因为就是洪老夫人,也亲自去了趟云蒙山,替小朱请了一个唐卡回来。吴三桂是孝敬干爹,难道老夫人便是关爱子孙吗?这问题可就大了。
小朱见洪承畴满脸尴尬,也感觉自己又失言了。连忙把手珠收起来,正正神情坐好。
“皇上,由这几日地情形来看。不论新党、旧党,对吾皇的忠心敬意,还是发自肺腑啊!”
“嗬嗬,洪先生说得是,虽说大家在如何治国上存在歧义,但对朕地这番心意,我也是满高兴的。”
“…”洪承畴一低头,他还是不太习惯皇上自称‘我’。
随后君臣二人,就探讨起国事来。在新旧两股势力,因为“货币新制”而相对休战地闲暇时日里。国家各地的庶务报告,也都陆续汇总而来。但因为最近气氛和缓。所以洪承畴整个人都很轻松,甚至有一种‘太平岁月里,闲谈语家常’的状态。
洪承畴谈起了一件事儿,一件看似非常不起眼,更像是趣闻轶事地小段子。却引起了小朱的警觉!
很多人都没想到,国家此时的西南方向,竟然出现了波动。就好像一套多米诺骨牌,开始的推到并没有引人瞩目,但随着量级的逐渐积累,事态会越来越严重。
而且这个时机也不好。国家因为新旧交锋,造成内部技术性分裂。使得外界产生错觉:这个庞大地东方帝国,无暇顾及其他事件了。因此,虽说还远远没到图穷匕见的时刻。但也快了。
事情来龙去脉是这样:
如果在大明崇祯年间(西历28~/寻找一个词汇来形容西南次大陆,那只能是一锅粥了。
首先,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西南一线。除了中国,还存在着六个国家:不丹、尼泊尔、印度、拉达克、锡金、古格。而中国拉萨方面与这六个国家都保持着经济、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流。路线有三条:
拉萨向西经阿里地区的扎达县,进入克什米尔、印度地区。
拉萨向西南经日喀则、定日进入尼泊尔境内。
拉萨向东南经江孜县,进入锡金或不丹,在印度境内的大吉岭中转,终点是加尔各答。
然后是这些地区的宗教信仰:锡金、不丹红教为主,其中锡金法王更是出身西藏的红教贵族家庭。尼泊尔密宗为主,印度境内存在多种宗教的信徒和源头,拉达克以红教和什叶为主。
最后是地缘政治,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不在于参与者地大小,重要的是参与地国家数量。这些小国之间的斡旋与争斗,往往更加血腥且复杂。
先是拉达克:在三代王族……国王森格南吉,太子德列南吉,太孙德丹南吉……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征服,将已经传承28的古老王国……克什米尔的古格王朝……彻底灭国,由此疆域面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北到喀喇昆仑山,东到中国境内盐湖;西到巴尔蒂斯坦的伊斯兰堡,南到纳吉纳(距离印度首都,步行仅需要半天)。
在这个无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