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跟他们说,这事儿我不可能作主,但我答应他们,向天子禀告。”
“…”
不用哈伊格尔再翻译了,李定国看到前面地大胡子们,都高兴的在连连点头。
“将军,他们希望能通过这座小小的林场,跟咱们大明做生意,他们喜欢中国的丝绸、瓷器、棉布、毛呢、毡子,还有一些红白薯。前几天的那些战利品,就是样品,如果将军同意,将来就用这些东西,做为易货贸易。那些黄金则是订金,做为以后购买货物的预付款。”
“?,易货应该没问题,但不是林场,而是守林人的小屋。至于前几天的战利品,你跟他们说,我已经备案兵部了,所以,充当样品没问题,但订金,却绝无可能。”
“…”
这次,李定国看到对面的大胡子们,冲自己弓起右臂,用左手拍了拍二头肌,但并没有过多的表示,显然他们尽管很愤怒,但也没什么其他的法子。
李定国这么个聪明人,当然感觉到对方在辱骂自己,不过没当回事儿,又叫哈伊格尔问了问,对方究竟有什么东西,可以跟物产丰富的大明帝国做易货贸易。回答很恶搞:
主要是木制的雕刻品、骨雕、石雕、加里宁托尔若可的羊毛刺绣,沙皇克里姆林宫里的窗帘、地毯,都是‘托尔若可’地区制作的。还有镶嵌乌拉尔孔雀石和大理石的十字架,打造精美的军刀。但很显然,这些东西很难入汉人的法眼,因此他们最后抛出三个李定国不得不正视的商品…木头做底帮的皮靴,木头做的蜂房人,西伯利亚软玉。
皮靴用木头做底,轻便、防潮、防寒,是雪原中最好的装备。
蜂房人,嘴巴眼睛等五官,可以供蜜蜂进出,背部可以取蜂蜜,在现如今的人文背景下,大明也有类似的技术,但并不是很完善,蜂房主要是木桶。所以蜂房人的出现,其实意味着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这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农民副业。
西伯利亚软玉的矿脉,被哥萨克探明了,但他们是不会公开这个发现的,他们负责开采原矿石,然后贩卖给中国人,以满足中国人博大精深的玉文化的市场需求。
易货贸易的交易日,定为12个,基本上一个月一次,每限,如果不是李定国制止,大胡子们的初衷是十五天。
具体日期很热闹,中国人的春节、端午、中秋,他们的圣诞节、圣母领报节、主领洗节、举荣圣架节、主升天节等等等等。
李定国不敢怠慢,连忙写奏报过来,接到报告的大明君臣,都觉得十分好笑:一个国家的军人,居然不想作战,只想做生意,完了,还敢用一座守林人的小木屋,充当城池去跟沙皇那边穷对付。居然还有这样的事儿?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易货贸易,在中国文献上的记载,将变成这样:
“崇祯十五年,正月二十,西历422月,西方有国罗刹,于北海双堡,面陈望海堡主李定国,言语恭顺,仰慕天朝之威仪,请朝贺入贡。天子恩准,并赐国号为俄罗斯,准其于北海代汉家护林,距双堡500,允其修木屋一座,定员20互市开于布里亚特城。”
这,就是曹变蛟要连夜回返的前因后果,毕竟罗刹人并非易与之辈,必要的防范措施,还是要的。因为曹变蛟答应明天过来喝酒的,所以连夜过来向黄得功辞行。大家听完曹变蛟的讲述后,哈哈大笑。笑声中,曹变蛟忽然想起什么来:
“小冀,我学了他们一招回旋刀法,叫什么马穆鲁克刀法,可以在一刀之间,先后斩落手指、臂膀、头颅,来来来,时间不多,我现在教你。你们也都跟着看看啊!”
“好,走。”
看着月光下,两个老兄弟练刀的身影,端着茶碗的黄得功,幸福的笑了起来,朴素而又真实。??
第十卷:第三章:海阔天空
碗居于第二天正式开业。堂堂虎山大帅黄得功,一身店忙前忙后。来的客人很多,涵盖了百姓官场军界,多数人都兴高采烈的跑过来混吃混喝,其中甚至包括孙承宗的长子孙。当然,作为小德、小满两兄弟的授业恩师,孙算得上自家人滴。
在一片喧嚣中,孙忽然拉住了正托着一个大木盘子的黄得功。
“爵爷,冀乐华呢?”
“嗯?”黄得功一边把焖酥鱼、芥末墩等小菜往桌子上摆,一边抬头张望了一下,
“才刚还在呢,许是到后面拿筷子去了?”
“呵呵,爵爷,坐下喝一点吧,咱们聊几句。喂,你们帮着把这些菜给传一下。”
后半句是对着邻桌说的,坐得都是当地官员,但这些人怎么能同孙阁老的公子比?大家连忙响应孙的号召,把那个大木盘子给接过去。黄得功抱了抱拳,连忙坐下。
“孙先生,您是不是想问小冀升迁的事情?”
“呵呵,”孙很满意黄得功的表现,也就开门见山。
“爵爷想必听说过‘国子监十九小子’的事情吧?”
“嗯!”
“十九小子再是紧要,也没有官职在身,而松江那边,不单有上海府尹马世奇,也有征北将军冀乐华,爵爷啊,为避免掘地见母的旧事重演,必会有人未雨绸缪。这才是微妙所在,爵爷可要谨慎才是。”
“请先生示下。”
说着,黄得功习惯性的一抱拳,被孙连忙按住。两人的交谈,本来就属于耳语。这时候,孙的声音更加低了。
“盛服期间,多去南京。”
说完,孙向后挺直腰板,把酒碗一举,同黄得功对饮而尽。
这话的意思不难理解,昨天下午,关于迁灵松江地事情,已经正式行文下旨意了。定王离宫,对于太子储君之位。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问题是,松江那边的一文一武,却叫所有人心中打鼓,万一闹出个(唐初)秦王故事,就不好办了。最佳的途径,就是让南京的官场介入进来,尤其是让史可法、黄道周二人监管,大家也就都放心一些。
想通之后的黄得功,立刻起身。他要尽快找到冀乐华。而人头攒动之中,所有的人都冲他笑。却看不到小冀,因为这个时候的冀乐华,正在对着一根筷子发狠。
酒肆北面,是一小片菜地,此时田垄上,只冒着一丛从的新芽,还看不出黄大娘种的什么。菜地边上有个石头碾子,一个四、五岁的娃娃,正坐在上面。
“噶尔丹,冀叔叔昨晚学会了一种刀法。可以把筷子变成四根,想看看吗?”
“嗯!”
才四、五岁地孩子,还没有学会掩饰情绪,小狼一般的眼睛中。甚至冒出道红光。
小冀看着孩子渴望而又怯生生的脸庞,忽然间冒出一个想法:恨也好,爱也好。再是极端的情感,在一个人的心中,也是完全可以共生共存的。谁说将军会看不透眼前的这个小娃?也许将军正是希望通过他的真心,来消弭杀孽呢!
但为了保险起见,小冀还是决定按原计划来,他把一根筷子,轻轻抛向空中,随后穆刀出鞘,一刀三斩。这是马穆鲁克刀法。
他用昨夜才学会的刀法,将一根筷子,凌空削成了四段。别的刀法小冀也能做到这点,但那属于对阵之术,讲究实用迅猛,远远没有回旋刀法来地绚烂夺目,尤其在阳光下。
小冀将四截筷子依次捡起,转身蹲在噶尔丹的面前,摊开手掌给孩子看,孩子敬畏地伸手摸了摸,随即立刻缩回去,两只手按在肚子上,甜甜的笑了一下。
“呵呵,”小冀看着孩子天真的表情,也跟着笑了笑,随后很郑重的,将四截筷子放进孩子的皮囊中,两手扶着小娃的肩膀,叹了口气:
“你以后会明白的,我为什么要送你这根筷子。但你现在就要记住一句话,冀叔叔的刀下,除了筷子,还杀过狼。记住了吗?”
“嗯!叔叔杀过狼!”
“好,走,”小冀起身,顺势把噶尔丹抱了起来,“咱们找你干爹讨酒喝去!”
尔丹有些受宠若惊的涨红了小脸,开心的笑了笑。

“娘娘放心,虎山大帅那边,小地已经办妥当了。护卫炯哥儿的,已经定下征北冀乐华了。”
“嗯,黄得功的为人确实不错,他们家的大碗居,回头你们可要多照应照应。”
“放心吧,娘娘!小地已经交待下去,今后吃酒,只能去黄大娘那边。”
“啐!”阿萝笑着点了点曹德辛,略显刻薄的说:“你们去大娘那边,还不把人家的房子给掀了?今后只许将酒菜包好拿回去吃,不许打扰人家。”
“嘿嘿嘿,是,娘娘教训地是。”
曹德辛是曹化淳的侄子,如今胖子曹退休了,小曹为了保住军工皇商的身份,必须要跟礼贵妃搞好关系,更何况他本来就是礼妃这一系的人。也正因为他工作的便利条件,才对各个军系的人员比较了解。
选择征北冀乐华的原因是非常精细的,首先要功夫好,其次要读过书,人品也很重要,还要没结婚的,现在是低调万岁,扈从越少越好。如果是已婚人士,则按照规矩,那边的夫人孩子,就都要算在扈从的名额里。麻烦事儿太多,所以必须单身。
并且身份也不能太低,人际关系上,还要跟自家人没太多瓜葛,但也要相知相交。冀乐华同孙诚并
过两次,兴隆山和宰桑泊,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
眼见贵妃娘娘的神情大好,曹德辛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来两件玻璃制品。
“娘娘。炯哥儿出门在即,小的也没什么可送地,听闻说,殿下一直想要一个引火奴,小的便给挑了一个成色最好的,您看,还是金彩玻璃做的呢!”
“呵呵,还是免了吧,他一个小孩子,回头再走了水。你的这份情。本宫替定王谢了。”
“不敢,不敢!哪,小的告退!”

曹德辛谢完之后,立刻告辞,他的任务结束了,剩下的事情,他不想知道,也没必要知道。因为这就是宫里的规矩,让干嘛干嘛,千万别好奇心太盛。
“淑娥。赶紧出宫去找银英,今天就把这些事儿都给定了。不可再耽搁了。”
“是。”
“哎,还有,把昨天准备好的药品给她带过去,最近累着她了,记着叫她一定养好身子。”

当下午徐银英地拜表上来时,小朱正气急败坏地,忙活着几件空前绝后的事情:
首先是准噶尔盆地,土地肥沃,地理优越,北有咏归城。南有天山堡,是目前西北一带,最为安定富庶的土地。宰桑泊会战结束后,原本划给了土尔扈特部。毕竟人家是归国眷属的身份,安排一块好牧地,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问题很快就出来了。土尔扈特部的人口不多,前些年因为饱受俄罗斯、绰罗斯的摧残,目前的部众,不过才8人左右。8人是个什么概念?后世的综合型大学,人数也比这多。
既然地广人稀,动歪脑筋的人就多了起来,这里既可以放牧牛羊,成为毡子、毛呢地原料基地,也可以种植棉花,成为棉布的原料基地。还可以种植一种花草,用来生产西域特产,白色蜂蜡。
如此一块地广人稀地土地,盯着的人自然海了去了。内省有限田令,大家都把眼光放在了外省,原本他们瓜分的已经不少了,但人心哪有满足的时候?于是很多人都把算盘打到了这里。
在这件事儿上,小朱和新一届内阁的看法是空前一致的,新省的土地,被那些‘买办’折腾的差不多了,准噶尔盆地,一定要收归国有。他们只是头疼,找个什么理由呢?
“回禀皇上,干脆以土尔扈特部敬献天朝的名义,将此等地方,收归国田如何?”郑三俊。
“嗯!”
小朱抬头看了看次辅大人,心中很满意,他当初决定留下郑三俊,看来是一步正棋。至于土尔扈特部,是否愿意‘敬献’,大家都懒得操这个心,不服就打呗。
但接下来的事情,争吵又开始了。因为匪患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