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如今戴羲之事,确实是臣的昏渎,臣理当受罚,但臣有两个最后的要求,还请皇上应允!”
“好,先生请说,莫说两个,便是20个,朕也一概应允
“谢皇上,其一,臣想担当今年主考,钱谦益首辅六载,却连当了三届主考,臣不想在这点输他太多。”
“好,这条没问题!”温体仁的眼光,要比钱谦益独到,这点小朱是认可的。
“其二,臣这许多年来,贪污了不少银子,臣已经命家人‘温保’整理成册,待明年,皇上可凭借此册,治臣贪赃枉法、结党营私之罪,但臣的家人,还请皇上多多照顾!”
“什么?”小朱又惊又怕,“温先生,何出此言?”
“启禀皇上,大明吏治,虽经皇上妙手缓治,近年已经有改善迹象。但积重难返,而吾皇施政,略嫌宽柔软弱,如若没有杀伐,又岂能乾坤一扫?臣愿以此残败之身,为吾皇行霹雳之威!”
“胡闹!你是朕的好首辅,你是朕的好先生,朕不奖赏你也便罢了,何苦还要杀你?”
“呵呵,吾皇啊,为国,为民,纵使海瑞都可以杀的,又何况臣这一身骂名地奸相呢?”温体仁忽然一摆手,不让小朱开口。自顾自的说下去:“当年,严嵩父子以贪污罪而身败名裂,而其身后,竟无长物。为何?实在是,为吏治而亡,为变法而亡。臣愿效法神宗故事,甘愿成千古第一奸相,只求慰吾国吾民,不求那笔墨虚名!臣恭请吾皇恩准!”
“混账,温先生此言。朕断断不……”
‘准’字未出,温体仁已然飘然而出,离开了文华殿东暖阁,透过玻璃窗,温体仁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小朱的眼中,溢满泪水,视线模糊,失声哭了起来!
……
缓解政治风波地最佳手段,是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地方式。有很多种,比如随后几天里。仿佛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般的温体仁,递交了一个报告:
《平等国民待遇之制》
这篇法案,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国际法概念。同时,也首次提出了,如何面对外国人的问题。
“古籍典藏,向有北狄、西戎、南蛮、东夷之说,而千年之下,又有西洋番夷、东洋倭奴之贬鄙字句。吾华夏泱泱大国,自命不凡与世。确无不妥。但数此恶俗之语,刊载于史册官文之中,宣唱于庙堂圣贤之口,实在有损斯文。于大明形象,毫无一丝一毫之可取之处。因此,恳请吾皇。全罢此无聊陋字。非如此,国人种族歧视之心,何时方灭?非如此,华夏辉煌灿烂之辉,何时鸣放?
今又有戴羲之事,想我大明天朝上国矣,国之正使,出行万里之遥,竟成囚奴仍可指斥之黯墨,何也?非国力不强,非兵锋不盛,非民望不兴,非使者忘形,实在乃冤冤相报之故也!
古有‘犯强汉者,虽远而必诛杀也’之语,震烁古今,千载之下,读之犹觉豪迈之气,充沛于天地。今折辱戴羲之固始汗,已身首异处,埋尸乡外千里。何也?虽有天朝上国之威,却亦有未能善待之故也!
今起,望我大明,刊旨四海,昭告天下:
吾国民,行走世界,万邦诸国,应待之亦如尔国民。
尔国民,行走中国,官民诸省,待之亦应如吾国民。
自此之后,凡有敢伤吾国民之邦,天兵骤降,斩其君,倾其国,罪其民,夺其财。
凡吾国民,行走世界,但有听闻化外有敢辱吾国之声名也,慨声争辩者,赏义士之赏,执刃争斗者,赐千金之赐。
蛮、夷、狄、戎、番、倭、奴、酋、鬼、色目,等粗鄙歧视之语,亦自此悉数罢去,若有言之者,罚银掌嘴。”
这篇稀奇古怪地文章,小朱很想当场拍板就给定了,但是大家都明白,早定晚定的效果,其实是大不一样的。于是,国子监、午门外的皇榜处、北京四城九门处,都连夜张贴了温体仁《平等国民待遇之制》的文章抄版。学子们的热血,原本就是沸点,现在看了之后,更是到达熔点,但这足以将天地点燃地热度,却已经发生了巧妙的转变。
“温体仁此说,虽有些败兴,但也不无道理,想那些化外殖民,究竟同是天下生民,何苦要贬斥人家呢?”
“是啊,戴大人此番折磨,若按温体仁冤冤相报之说,倒也不差太多。只是苦了戴大人罢了。”
“如果按温体仁的说法,今后再有人敢把正使抓起来,咱大明就要征伐他们是吗?”
“岂止是正使,就是平民之身,如果受到不平等对待,大明也是要打的。”
“如此,那还张榜干什么?直接刊行世界,不就结了?”
“呵呵,温体仁现在不敢独断纲常了,他要听听咱们的意见哩!”
“如此,你我便联名上书,求皇上尽快刊行便是!”
……
就这样,注意力被成功的扭转,温体仁的名声也逐渐地,变得好了一些。但如果说学子们的注意力这么容易就被扭转,那也太小瞧人家了。于是,小朱这边,又连续出台了几个问卷给他们。
1。辽东袁崇焕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呢?但这是非公开的,毕竟人事任命地问题,是国家的权力,学生再有影响力,也不能太过分了。只是通过小道消息传递出去,好叫他们有点事儿干。
2。建城地问题。。帝,但高杰有自知之明,不可能彻底脱离大明的管辖。于是,这行政地架构,该如何安排呢?
类似的问题,还有北边贝加尔湖城的问题。当年苏武牧羊就在那里,现在曹变蛟从罗刹人手里给夺回来了,确实需要建设一个完备的大府衙制度,好永镇北海。那么,这名字是叫北海郡呢?还是叫北天府?或者叫苏州?汗!要么叫牧羊城?总之,这个问题你们替国家想想吧。还有,东边库页岛也一样如此。
这条,属于公开问卷,
过小道消息,告诉大家,因为战事结束的后续问题太推迟一个月举行,届时。策论的考题,就是关于怎样建城。
这下子。广大学子们的注意力,才彻底地从戴羲身上移开。一考定终身啊!国家现在早早公布了考题,目的只有一个,选出真正可行的方案来,就看你们这些学子,有没有这个本事喽!
给城池起名字,是可大可小地事情,但如果上升到政治角度,就绝对大了。圣弗朗西斯科,是什么意思?哈巴罗夫斯克。是什么意思?就是告诉世界,这地方是谁谁谁地,如果有人想提主权问题,好啊。你先说说这城市之前叫什么名字啊?
你说你找不到资料?那你凭什么说这地方是你们的!你说资料都被我们给销毁了?笑话!你说我们销毁,我们就销毁了?证据呢?
国际政治,很多时候就是这么无赖的逻辑圈套。一环套一环,最后,变成了‘现实利益归实际占有一方’地国际通行法则。
3。温体仁要辞职了,但皇上答应了温体仁,要等到明年才会予以考虑,因为皇帝似乎想把内阁变成任期制,每任7年。
这条是非公开问卷,同样属于小道消息流传。目的,其实就是探问一下学子们,对官制的看法。既可以转移矛盾,又可以听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多好的办法啊!
……
上面那几条,虽然有混淆视听,回避矛盾的嫌疑,但总体上来说,是非常巧妙地一种处理方式。不仅彻底转移了学子的注意力,而且国家这边,还闹个听取民意地美名,又能从中得到想要的建议。毕竟学子们是单纯的,只有单纯的人,才更有创造性思维。也就是灵活的活力。
公开温体仁明年退休,摆出三个挠头问题,这样绝的方法,还就出自温体仁的创意,老温这个人啊,性格上确实有缺陷,满朝文武都跟他较劲,有小朱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原因。他太狂了,他太独了,他也太瞧不起别人了。
最重要地,是他对自身的要求,又不是很严格,一妻四妾之外,还有很多的小老婆。名士风流,原本也无伤大雅,但像他这样的畸形家庭,确实很不被正统文士所尊重。而这么多地老婆孩子一大家子,花销太多,不贪污又怎能保证?
贪财、好色、孤傲,有了这三条,他的人缘可想而知。
但不能否认的是,温体仁地智商,应变的能力,识人用人的敏锐,理财的天分,对时局把握的游刃有余,这一切,都是一名首辅必要的本事。
现在更狠了,温体仁竟然给自己划定了一条死路,他要用自己的性命,为国家清理吏治,而打开局面。虽说皇上这边没表态同意,但老温死念已定,小朱越要保护他,他就越要以国士的心态回报主恩,国士以死明志,是《史记》列传中的主旋律,凡是真正读过的人,都会理解温体仁这种举动。所以,明年的温体仁,是身首异处,还是荣归卸任,真的很难讲。
“皇上,这是今天的民论总卷,请万岁御览!”
“放着吧。”
小朱没抬头,只是手中把玩着一把‘质洁镇尺’出神。一旁的曹化淳眼见如此,便将‘民间舆论调查’放在御书案上,向外退,但刚退了两步,胖子曹忽然双膝跪倒。
“万岁爷,温相劳苦功高,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求您万万不可行那万难之事啊!”
小朱吓了一跳,曹化淳跟温体仁的关系好,这是公开的事实,但好到为了回护朋友,而主动找死的程度,还真是叫人很感动他们的友谊。内臣不得干政,虽说名存实亡,但谁也不敢公开就这么干。更何况,曹化淳参与的,是皇帝与首辅之间的问题,绝对的死罪。
“你起来吧,此事不该你说,也不该你管!起来!”
说到后来,皇上的声音,少见的严厉起来。曹化淳一哆嗦,赶紧爬了起来,但眼泪依然垂落。小朱见此,又放缓了态度。
“化淳啊,这把尺子,你知道吧?”
“知道,是万岁爷赏赐给大人们的。”
“嗯,但朕登基以来,只赏出去四把。如今,该是第五把喽!”
“啊?皇上莫非是要赐给…”
“曹化淳!有些事儿,不该你问,也不该你说,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明白了!”
一时间,东暖阁内出现了死一般的寂静,皇上开始翻看舆论调查,曹化淳则慢慢找出一把蒲扇,轻轻扇动,开春之后,风沙较多,玻璃窗紧闭之后,屋内又觉得闷热,所以,通常会有专人给皇上扇风。
小朱随便看了看民间舆论,大同小异,无非是赞同温体仁下台,赞同对戴羲进行丰厚的奖励,赞同于海外建立大府衙,赞同平等国民待遇,赞同对袁崇焕继续重用。没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小朱对于前面的事情无所谓,因为这些已经是必然趋势了,不是任何人能轻易挽回的。倒是如何对待袁崇焕,一直是摆在心头的另一件大事。
老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却被他一力维护的属下算计,实在很可悲!然而,老袁后续的表现,却展现了只有具有高贵品格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情,非但极力替吴三桂开脱,还倾尽心血,来帮助吴三桂完成战事的后勤工作。这样高风亮节的品格,又岂能不赏呢?
但问题出来了,袁崇焕心灰意冷,已经公开上表,提请致休了。老袁的辞职,让所有的人感到为难。大家都想挽留袁崇焕,而挽留袁崇焕的政治前提,就要惩罚吴三桂。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吴三桂刚刚进为东平侯,这时候怎么可能惩罚?
头疼啊!小朱放下舆论调查,将双手按着太阳穴,闭目不语。也就喃喃出声:
“戴羲、温体仁、袁崇焕,我该拿你们怎么办才好?”
……??
第九卷:第三章:忙碌的大臣们
阳光斜斜地照进暖阁,映在地上是窄窄的、亮亮的一条。东西两边各是双层木架的隔断,让屋子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