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互相吹捧赞扬,实在是人间享乐的极致了。
吃饱喝足之后,便是舞姬表演时刻,期间,年轻人的任务是消化食物,和寻找今夜的伴侣。主人、嘉宾们,则躲进后面的温凉明轩之中,相互交流一些军政秘辛、朝政动向、以及一些最新的书籍、科研成果、商业信息,总之,社交,已经成为富贵阶层最佳的交流方式了。
朱廷鄣办筵宴的地方,是羊皮市胡同的宗人会馆,属于藩王宗人在京的办事处,一个三进的宅门,最里进是‘宿舍’,最外面是日常办公的场所。中间的院落,才是举办宴会的。
等舞姬上来之后,朱廷鄣拉着几位贵宾便来到了一间小书房之中。这几位贵宾,分别是马世奇、一体堂宅仁医会的现任会首郑保御、郑保御带来的一位道士姜世襄,除了这主客四人外,还有一位朱廷鄣从江南带来,做道姑装扮的一个小姑娘,卞赛赛。看样子,只有十一、二岁的模样。
朱廷鄣在书房中,布置了一张小圆桌,和马世奇等四人围坐在小桌周围,小道姑卞赛赛则在另外的一张小几上,给他们沏茶。
美人香茗,知己促膝,此情此景,确实叫马世奇很放松。但马上,马世奇就发觉,原来今天的主角不是朱廷鄣,也不是医会的会首郑保御,今日的主角是姜世襄。
而且,显见得马世奇今日的到访,对于朱廷鄣和郑保御来说,是一个意外中的大惊喜。因为从神色之间,这些人显然有事要相求与马世奇。
马世奇一边品评香茗,一边暗自揣摸,朱廷鄣虽只有贵子身份,但却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他的背后,可是大明80多家王府。崇祯皇帝对于自己的这位亲族,也是很尊重的。这样的人能有什么事情找他帮忙?
旁边的道士姜世襄,身材高大,手长脚长,面容俊朗,双目如炬。一看就是非常人物。当然,也只有像郑保御这样的高士名流,才能有资格进入朱廷鄣的书房。
想到此,马世奇自信心忽然爆棚,内心中,存下了几分得意。索性将精力全部集中在海侃神聊上,反正他们如果真有事相求,也不能由自己来主动问明。
“马郎果真才高八斗,不愧是状元之才啊!”
终于,道士姜世襄有些沉不住气了,在马世奇评述完一段茶经之后,连忙出声赞扬。准备用这句恭维来切入正题。直面称呼一个年轻人为郎,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中国历史上能叫‘郎’的人,好像只有一个周郎吧?
“那里,那里,道长过奖了。”
“哎!马郎年少有为,乃文乃武,状元及第,监军兴隆,马郎酒闻名天下,马郎散救死扶伤,真真是后进翘楚!”
听着姜道长的夸赞,马世奇实在难以隐藏得意之情,洒金翠竹扇一展,嘴角也微微翘了起来。一边捻须旁观的郑保御,笑眯眯的接口道:
“马大人,前日您与在下言及,想寻求提取蟾酥的便捷之道?不知最近于西学院那边,可有精研?”
蟾酥是马郎麻醉散剂的五味主药之一,药品又属于皇族宗业。宅仁医会又是当今最高医术的代表团队,所以,马世奇也没觉出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接口道:
“唉,惭愧,惭愧,在下才疏学浅,至今仍不能寻到良方。”
“哈哈哈,”郑保御故作姿态的朗声大笑,用手一指姜世襄,大声地说道:
“这位善友教的舵主姜道长,正是取蟾酥的行家里手,今日马郎赴会,可不是缘分嘛!”
“噢?善友教?”
马世奇略做沉吟,善友教他是知道的,原属白莲教分支,因明廷禁止,所以于海外发展,现在是后金那边的第一大教。坊间多有流传,善友教其实是由东厂扶植的间谍组织。但既然有了这层关系,马世奇反倒放下心来。毕竟善友教也算大明的触角,多交往交往,也不时什么坏事。想到此,马世奇折扇一拢,拱手说道:
“哎呀,姜道长果真擅提蟾酥的话,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功臣了。!先前多有怠慢,还请道长原谅则个。”
“哈哈,马郎说的哪里话,贫道不才,无非是旁门左技罢了,况且道家推崇采补,蟾蜍又是七仙品之冠,所以,道家经典之中,对蟾酥的提取,还是颇有典籍记载的。”
说着,姜世襄还不忘瞄一瞄旁边的卞玉京。卞玉京虽然只有12岁,但在妓家长大,很多事情都知道,见姜道长色迷迷的样子,不由得脸上一红,垂下头去。
蟾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也和蛇、蝉一样会蜕壳。蟾蜍蜕下元壳俗称蟾蜍壳,或名蟾蜕、蟾衣。蟾衣就是提取蟾酥前的重要步骤。因为脱衣后的蟾蜍,皮肤的腺体裸露,更容易提取蟾酥。
而且道家认为,蟾酥使用得法,对于壮阳一事最为灵验。所以,姜世襄掌握蟾衣与蟾酥的提取秘法,倒也不算奇怪的事儿。
“那敢问道长,不知这蟾酥的产量,每年可控制在多少?”
马世奇的精神头确实提起来了,如果蟾酥的产量能够保证,马郎散的价格也就可以迅速下降了。
“呵呵,贫道不才,座下有弟子八百,这八百弟子每年可供应蟾酥三千斤。”
“啊呀!”马世龙惊喜出声,连忙起身,长揖施礼。“道长可真是救世神仙啊,现在边军鏖战,伤员太多,如果蟾酥可以大量供应,马世奇愿奏请圣上,将马郎散更名为姜道散。”
“哈哈!”
其余三人均抚掌大笑,一旁的卞玉京一双妙目,凝神注视着马世奇,小小的姑娘,海地样的心,其中的微妙,只能看马世奇将来能否领会了。
等大家笑完,重新落座喝茶,姜世襄忽然神色一紧,轻声的问道:“不知马郎对蟾衣入纸,可有兴趣?”
“蟾衣入纸?”
马世奇很莫名其妙的重复这话,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此时,朱廷鄣忽然冲卞玉京,悄悄地做了一个手势,卞玉京立刻乖巧的站起身,端起一个铜壶茶海,微微万福,便退了出去。临出门前,还望了马世奇一眼,但马世奇正全神贯注的聆听姜世襄的解释,没有发觉。
“……蟾衣重整后,可以薄如蝉翼,而宣纸抄晒时,也多用竹网,层层叠加,方才成品,若在此间,加入蟾衣,不但不影响宣纸的质量,还可以防虫哩。
“蟾蜍脱皮后往往即刻就把脱下之壳自行吞服,故此物甚难寻求。历代本草及中医典藉中未收载蟾蜕这味药,但民间流传蟾蜕药性蟾辛凉微毒。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消肿利尿之功,对多种疑难杂症有效。
“所谓能脱衣的蟾蜍,通常为个头硕大的老蟾蜍,一般8~10只重约1Kg。从外表看,背部疙瘩多、皮肤粗糙、老化程度高,且无光泽。腹部皮肤松弛、粗糙,并且在皮肤表层有许多凸出的黑色斑点。黑色斑点凸出越多越好,用手触摸有明显感觉,这样的蟾蜍3~5天可脱衣。
“蟾蜍脱衣时,通常是便脱便吃,因此,当人工从蟾蜍嘴里掏出蟾衣时,通常要对破碎的蟾衣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是拼补。首先,用少许食用油擦在20cm×;20cm金丝编成的小网板上,然后将金网板放入水中,再把蟾衣轻轻地放在金网板上,用镊子拉出蟾衣的基本形状,再把金网板和蟾衣一起拿出水面。
“被蟾蜍或人工弄坏的地方,可用其它蟾衣根据需要补上,整理蟾衣时不能用力过猛。整理好的蟾衣在避光处阴干,八九成干时,轻轻将蟾衣取下夹入书中压平。过几天再取出完全阴干,装入白草纸袋待售。
“蟾衣中含有蟾毒内脂,砷盐等。这些既是有毒物质又是有效物质。所以对于蚊虫的防护最为有效,很多小虫在闻到蟾衣散发出来的气味之后,便立刻退避三舍。
“因此,很多富贵人家,通常会在书中夹上一两张蟾衣,用以规避蚊虫。
“现在皇族宗业中,有刊印一项,贫道日前,便推荐贵子爵爷一个法子,将蟾衣放入封面和封底之中,这样的书籍,可以不再怕书虫的啃咬了。”
说到这里,姜世襄才算是把关于蟾衣的事情解释清楚。马世奇听的如醉如痴,良久,方才从迷思中醒来,他这时才奇怪的发觉,刚才伺候茶水的美道姑忽然不在了。他忽然醒悟:
‘奇怪,蟾衣封书,虽属奇闻,但绝非秘事,为何贵子爷要屏退下人呢?’
想到此,马世奇又拱手而言:
“听道长一席论述,马世奇盛读十年之书。只是,不知这蟾衣入纸,与马某可有什么关系?”
“呵呵,马郎果真冰雪聪明。一言中的。”
朱廷鄣连忙出面解答了。
“当今圣上,仁武睿达,多年前,整顿币制时,户部宝钞司曾提出印制纸币交子,但苦于无法防伪,是以才未能成事,现如今,姜道长的蟾衣入纸,不是可以成为防伪的标记了吗?”
马世奇听到此,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姜世襄拥有蟾衣入纸的技术,而这项技术如果只是用于保存书籍,未免太过浪费,因此,他们想通过马世奇,能够说服皇上,将这项技术用于纸币印刷上。
此时,姜世襄,已经从怀中,掏出了一卷纸张,展开之后,一共有十数张之多,姜世襄将这些纸,分交给朱廷鄣、郑保御、马世奇的手上。
“此十张蟾衣影纸,便是贫道做的样品,请贵子爵爷、郑会首、马大人过目!”
马世奇接过五寸宽、七寸长的纸张,两面看看,平整光洁,雪白无瑕,抖一抖,厚实、坚韧。举起来,对着烛火一看,只见白纸之中,一张蟾衣之影,赫然显现。
“太好了,太好了,”
马世奇很激动,他很清楚手中蟾衣影纸的价值了,这样的防伪标记,除了姜世襄以外,这时间没人可以仿做,如果作为纸币交子发行,那大明的财政体系,将得到革命性的飞跃。
“只是,”
马世奇很是奇怪的看了看在座的三个人,这件事摆明了是件大功劳,姜世襄没有资历面陈皇上,但朱廷鄣、郑保御却绝对有这个资格,为什么他们要央自己呢?
仿佛看出来马世奇的心事,郑保御呵呵笑着解释道:
“马大人,在下为医会会首,而医药行,如今归口宗业统辖,贵子爵爷身为宗业襄理,又兼管着刊印一事儿,如果由我们提出,将来,这项产业,怕就被别家皇商取代了!因此,吾等只能求人代告,希望马大人能够明了个中原委。”
马世奇是个聪明人,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朱廷鄣想再揽下一项宗业:印刷纸币。
想想也是,蟾衣属于药行,与刊印同为宗业。如果再由宗人提出防伪纸币的发行一事,皇上那里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印刷纸币的行当交给宗人了,避嫌嘛!所以,他们现在急需一名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的人,这个人还要自命清高,不会与他们争利。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承揽到印刷纸币的业务,又能保证姜世襄的专利不被外人所知。
要知道,虽说皇上很不在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纸币防伪技术,却一定要保密,因为这是纸币嘛,那么好了,姜世襄掌握的技术,究竟是交还是不交?交了之后,就等于两个人知道这项技术了,那么姜世襄会不会被皇帝灭口?
不交,呵呵,在现如今这个世道,皇帝叫你交,你敢不交吗?
所以,马世奇今天临时决定赶赴朱廷鄣的筵宴,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天赐良机。
接下来的五、六天,马世奇如同消失一般,躲在朱廷鄣的府上和姜世襄一同研究纸币的疏奏问题。早朝他没资格上,廷讲还轮不到他,西学院不用天天点卯,唯独翰林院编撰一职,需要天天上班的,但翰林院对于马世奇的旷工行为,却非常理解!
“名士风流,大家风骨,岂能以俗务羁绊马郎之?”
呵呵,第八天,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