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还是隆冬,然而小朱的寝殿内,却已经是春意盎然!这一夜,田妃除了持续不断哼着“谢皇上”之外,便没有第四个字了。
风寒夜冷花未眠,
粉妆玉砌酒红樽。
暗香一脉染纸沉,
只为明晨笑迎君。
小朱与田妃的感情,增长迅速,自那夜不尽缠绵后。接下来的六天,小朱都召阿萝在乾清宫伺寝。
同时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腿脚麻木的情况出现,小朱还特意恩准她用红色披风代替锦被。
她们两人的亲昵程度,在后宫之间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应。高起潜、张彝宪等人又重新昂扬起不大的脑袋瓜子。
但小朱真的是爱上了这个聪明、美丽、活泼、超前的女孩子了。真有一种,为了阿萝什么都肯付出的想法和冲动,这样的痴迷,阿萝同样具有。为了能整日的见到小朱,阿萝甚至不出乾清宫一步,每天中午,小朱就急急的从文华殿跑回来,两个人似乎分开一刻都觉得漫长。甚至有一天,小朱想让阿萝身穿宫女的服装陪着去文华殿,结果被王承恩给冒死栏下。甚至,原本那天想连夜召见的大舅哥田怀彝,竟然也忘了个干净。
这样疯狂的日子,直到那天的早晨,小朱正和阿萝躺在锦被中互相呢喃着情话的早晨。
“启禀皇上,午门外朝臣百官还有在京的勋戚藩镇,共计432人,都在跪叩圣阶。”
“什么?什么意思?”');
第二章:田妃风波(下)
“小的也不知道,听高公说,他们是想冒死弹。。。弹劾皇上,流连花丛,不事早朝的事情!”
因为这个世界实在没什么娱乐方式,因此大家睡觉的时间都很早,加上小朱前段时间起早朝养成了习惯,所以,尽管他和田妃风光绮旎,但现在仍保持很早的时间醒来,看看时刻,仿佛只是卯时左右。
“哼!反了天了,让朕勿忘国嗣的是他们,现在又拿这事指责朕的还是他们。”正所谓下床火,小朱腾的跳下了地,高声喊道:“曹化淳呢?高起潜、方正化,所有会玩刀的,都跟朕一起出去,竟然跑到皇宫前静坐示威!还反了他们了。”
曹化淳倒还冷静,借口御辇仪驾没准备好,来拖延时间。高起潜和张彝宪却很兴奋,大臣百官的矛头隐隐指向了田妃,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方正化忽然不见了,王承恩则以头抢地,苦苦哀求皇上不要拿着刀兵出午门。
等小朱拿着王坤昨天才呈上的穆刀,在乾清宫门前跳脚闹的时候,忽然传来一声哀婉的叫声。
“陛下,臣妾祈请陛下,息雷霆之怒!”
是田妃,在方正化的搀扶下,拦到了小朱的前面。猩红色的大披风,掩映着妖娆婀娜的身子,跪倒在白色的雪地上,是那么的动人,那么的惹人怜爱。
“陛下,群臣叩阶,乃是忠直之举,陛下应为有如此众多的良臣而高兴才是,臣妾恳请陛下,赏赐列位臣工。”
“阿萝,你赶紧起来,傻瓜,这么冷的天,你别冻坏了身子。再有,你知道吗,他们这也是在指责你啊!”
“阿萝知道,阿萝只想告诉皇上,国事为重。愿吾皇早定辽东,恩泽四野(音牙),复兴大明,海内承平。万勿为了臣妾一人,而使得朝纲动荡!”
听着这声嘶力竭的话语,小朱完全冷静下来。‘是啊,我如果真为了她好,就要振兴国家,让她和她的家人永远享受安宁的生活。就不能逞一时的义气,去得罪群臣,这样的话,无疑把她推上了奸妃的位置。’
“也罢!也罢,阿萝你起来吧,我答应你,我记下了你的话。”
一旁的宫女和高起潜他们连忙簇拥着田妃进入乾清宫里面去了。小朱则在王承恩、曹化淳还有方正化的陪伴下来到午门外。
午门外,钱谦益灰头土脑的跪在前列,他是次辅嘛!
他现在是郁闷到了极点,原本他还挺高兴的,皇上听他的劝诫,跟一后三妃亲近的不错,还没怎么耽误国事。挺好,挺好!
然而,据宫里的消息称,只跟田妃一夜,这皇上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早朝也不上了,文华殿的会议也敷衍了事了,奏折也不看了,整天就和田妃厮混在一起了。
群臣、言官都害怕皇上被狐媚所惑,加上‘酷暑祈寒可免早朝’的消息也传出来是他老钱出的主意,现在群臣都在指责他,怎么给皇上出了这么个馊主意?
言官弹劾皇上的同时,自然就把他也给参了。就连温体仁,也因为恩许令迟迟没推行,也胆敢再次公开弹劾他,所以他现在的压力是很大的。
眼见钱谦益的倒霉相,小朱心中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钱谦益原本在历史上的名声是没骨气、大汉奸的骂名,估计现在要换一个骂名了‘指使皇上欺骗臣子,耽搁酒色’呵呵!
想到了此,小朱非常不合时宜地呵呵笑了起来。也许是被皇上这么不负责任、不顾礼仪的微笑所刺激,群臣突然暴走起来。
“皇上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勤勉国政,想不到,竟然被小人、狐媚所惑,臣等万死,请皇上清君侧!”

等等不一而足,其中温体仁的老下级,礼部的一个清吏司主事,竟然高喊着,让小朱查处钱谦益,并且将田妃打入冷宫。
“好了,好了,朕今日便下罪己诏,众卿至诚斯言,朕安能不察。今后,朕非事故,定日临早朝,御国事文华殿。朕定当与众卿休戚一体,共振国家。早定辽东,威震四野,复兴大明。”
说到后来把田妃的话都给重复上了,偏偏脑子不好使,最后一句还是给忘了。不过小朱还算的上诚恳的态度,倒是平息了事态进一步恶化。群臣明白,皇上还算清醒,又是年轻人,只不过才18、9岁的年纪,出现这样的事情也情有可原。所以,对于皇上的攻击到此为止。
但是,身为次辅的钱谦益,实在是有负圣望。田妃的父亲,平时跋扈嚣张,得罪了不少人。部分言官又开始调转枪口,高声要小朱罢免钱谦益,削爵田弘遇,降田馨萝贵妃为女官。奶奶的,当小朱什么人了?连自己的小弟和家人都保护不了,还当什么老大?
“午门跪阶,毕竟于礼不合,列位臣工,不若一同至皇极门如何?”皇极门听政,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参与,所以这么一来,就散了大部分的人,小朱临走还不忘交待曹化淳,赶紧去内帑取银子,今天每个来的大臣都赏二十两银子。
‘妈的,这钱花的,真冤!’小朱心里叨叨咕咕的,别提多肉痛了。
等进了皇极门正殿,都冷静下来的君臣,便开始了艰难的讨价还价:
首先,老钱脑子里的文人思想作怪,自认为自己的确犯了错误,所以才主动要求辞职和罚俸禄。但俸禄好说,至于罢免他次辅的职位,那除非小朱疯了,新年第一次早朝就罢免副首相?这傻事谁能干?
所以最后的结果:钱谦益这边自己主动提出辞职,然后由小朱否决。随后钱谦益再提出扣一年俸禄的惩罚,小朱可以批准,注意,这一套形式主义的来来往往,都是要记录在案的。
小朱看了看瞪着斗鸡眼的群臣,心中逆反心理作怪,只扣了老钱半年的俸禄。群臣这边也不愿意把老钱一棍子往死里头打,毕竟是东林钜子嘛,于是谈判双方就都捏着鼻子同意了这样的结果。
第二,田弘遇方面,要说起来,田妃风波的前前后后,跟人家老田屁事儿也不挨着啊,但小朱也算看明白了,全是勾搭连环,敲山震虎。
但关键是田家的人的确有好出风头的遗传基因,一群人都憋着机会踩他呢。加上平日里老田为人处世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小朱如果不借此机会敲打敲打,以后也确实不好给他们家皇商的身份。
所以这项上,小朱让步了。
下旨饬斥田弘遇,降世袭敬候为流爵(不再世袭)敬候。罚俸一年。
但田妃方面,小朱却进行了反击,田妃这事情,说白了还是小朱自己的错,现在要她替自己背黑锅,本身就不可能心理平衡。于是,小朱故意决定,给她加个尊号为“礼”,也就是说,她不仅没狐媚惑主,还谨守礼仪,理当是礼贵妃。
还是温体仁激灵,眼见皇上这边有打有赏的,知道小朱的让步已经接近红线,加上还有罪己诏垫底儿,不能再逼了。于是赶紧出面打了圆场。他一出面,他的搭档周延儒也连忙出来声援,刘鸿训也不想再纠缠下去,也接受了这个结果。于是,新年外朝的第一个风波算是就此平息下来。
当天,皇太嫂亲自过来乾清宫,跟田妃私下说了好一会子话,才把哭的双眼都快肿成一条线的田妃,给劝回了她自己的承乾宫。然后又跟小朱说了一些贴己的话,尽管这个太嫂比崇祯小朱顶多大个三、四岁的模样,但对于事态炎凉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她最后的话语是:
“皇上既然想用田家做皇商,哀家支持。只是皇上要想到东汉旧事,提前打算。为避免这点,最好的法子是让皇后先产下麟子,即便事有突然,也要注意国嗣传承上不能凭心而为啊!”
意思就是,既然田家是皇商了,如果再让田妃的孩子成为储君,将来外戚干政的事情将不好避免,早做打算的法子就是让皇后先别人一步,尽快怀孕生子。
连生孩子都是政治,可见政治这东西有多无情。由于小朱的一时不慎,竟然永远决定了田妃一家今后在政坛上的地位和命运,这个时候的小朱别提有多难受了。于他赌气的说:
“怀孕生产,乃是上天所赐,难道我还能控制吗?”
“哀家倒是认识一个师太,在这方面很有专研,皇上如需要,可以让她明天来找皇上。”
‘我靠,这种事不找过来人问,竟然找尼姑?这也行?’可是看着懿安张皇后业已通红的脸颊,小朱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答应她,起码最近这两个月内,多往坤宁宫跑跑就是了。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皇后怀孕之前,谁也不能怀孕。说白了皇上他现在只有三个老婆,所以这条就是针对田妃设定的。
总算平息事端之后,小朱当夜就住在了坤宁宫。……
第二天,神情尴尬的一众君臣再次聚首,很多事情异乎寻常的进展顺利,小朱听从田妃的劝告,首先表明‘恩许令’这东西,只是为了解决财政的权宜之计,并且也是处理祖制中逻辑死弯的一个变通之法,以后绝对不会滥用,不仅不滥用,还保证已经交钱购买恩许令的人绝对不会再掏钱,因为这个‘恩许令’有世袭的功效。想想也是,楼台、堂匾、祠堂这些东西,哪能说拆就拆的啊?但以后的新晋商人,仍要缴纳金牌银。
至于价格上,温体仁狮子大开口,3万两白银一块牌子,全套下来要十五万(他又加了一块车马牌)。比小朱最初设想的3千两高出了许多许多,引得群臣对他们两个都侧目而视。因为一个太贪婪,一个太小器。恩许金牌的发行价格被最终定为1万两白银一块,全套五块金牌打九折销售,4万5千两白银就可以了。
最后散朝时,小朱还有意无意叮嘱了这些人一句,“官俸尚低,而多有余财,其中曲折,宁不知之。定以三年为限,国之俸禄,拟增至现有的五倍之余,三年后,可不任污墨的事情出现了。”
用小朱的白话来说就是‘我知道你们贪污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工资太低嘛。那好,我给你们涨工资,三年之内涨到现在五倍左右,三年之后,再有贪污的事情,就别怪我整顿吏治了。’
现在小朱的内阁很微秒,刘鸿训是主审逆案,国事上他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来,用他只是用他的威信,好镇场面。群辅中,孙承宗精通军务,国家东北、西北、西南都不安宁,他更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