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9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四阿哥冷着脸,心情不佳的模样,但是也没罗嗦。开门见山问起曹颗关于赈灾之事。
    曹颗双手将条陈奉上,四阿哥见他已经预备好了;挑了挑眉,心里颇为意外。
    待看了条陈。他不由地有些动容。
    曹颗在条陈中所列,不过三条,一是赈济,二是防疫,三是补耕。
    这赈济并不是往年的动用官仓,或者全赖南方的漕粮,而是提及就地“买粮““募粮”。
    说是“买”与“募。”但是有些摊派的意思。
    即按照的方乡伸名下所有的田亩数,以平价从其买粮,或者以子弟功名“募粮”纳捐。
    曹颗早在江宁时,就晓得地方乡伸,多爱储粮。
    早年在江宁城发生洪灾的时候,曹寅还出面斡旋,使得江宁知府衙门从魏信家“借”过粮食,赈济灾民。
    就是曹家在昌平海淀的几个庄子,都都有粮仓储粮,就是为了防灾荒之年。
    若是按照朝廷的常理,从地方官仓调粮赈济,还不知要耽搁多少时日,饿死,多少饥民。
    地方粮仓。不能说十座九空,也处处是猫腻。漕粮的话,牵看到漕运与南方衙门。周期长不说,等着揩油的人多,真拨粮赈济,到饥民口中的,能剩下一半就是侥幸。
    曹颗提出这“买粮。募粮。”并不是首创,历年往年这买募都是秉承自愿原则。官服并不强行执行。
    “为富不仁”这个词语,在这个时候多得到极好的展现。那些家中有粮的乡伸,有几个愿意将粮食捐出来的,多是哄抬物价,高价售。
    如今,曹颊的条陈中,将这两条定为“摊派式。”就杜绝了乡伸靠着储粮,哄抬地方粮价之事。而是,还弥补了官仓粮食不足,漕运粮食运输时间久的不足。
    再往下看。这防疫一条,如同上边一条一样。初看并不稀奇。
    毕竟,大家都晓得,“大灾后有大疫。”但走过去防瘦,多是哪里爆发时疫。就封锁哪里,而后再使人去医治;曹颗的条陈中,却是以“预防”为主。
    既各州府预备大量生石灰,在各地饥民云集的赈济点,做好防疫准备。
    第三补耕。则是为了今冬明春做准备。
    毕竟,北方节气,即便春夏干早,入秋也会有一两个月的雨季。不要小看这一两个月的降雨,时间掐准了,可以种一茬秋著。
    马铃著。红薯这两样,都是不挑地,出息的农作物。
    就算今秋雨水不足,产量不足,亩产也比寻常粮食可观。百姓人家,种上两亩。过冬的粮食就解决。
    这条陈不长。没有什么华丽辞藻,却是实实在在洞书口四凹3口们厂告少,丽斩由”、谍丽多
    “好!”四阿哥看完条陈,再望向曹颗的眼神带了几分炙热:“皇上果然没有看错认,曹颐确是治国能臣!”
    他执掌户部十多年,这赈奂之事并不陌生,自是晓得地方弊端。
    曹颇这三条,并没有对地方官场有半个字的微词,但是若不是深知官场弊端。也不会思量得这般周全,处处以百姓生计为主。
    被四阿哥一个大男人这般盯着,曹颐就算脸皮再厚,也有些顶不住。忙低下头道:“微臣羞愧。不过是身在其位谋其事,尽责而已。当不得王爷的褒赞。”
    “好一个,“尽责而已”倘若我烦官员都能记住这四个字,也不至于禄毒横行,民生多艰!”四阿哥见曹颊不骄不躁、谦逊内敛,忍不住又赞了两句。
    对于曹颐二十七、八就任二品侍郎,还是户部实缺,京城权贵不乏微词。
    就算是四阿哥,晓得曹颗能干,也并不认为他年纪轻轻就居显位是好事,多少觉得这其中有康熙对曹家的特别恩典在。
    四阿哥觉得曹颗是好苗子,可以用心栽培,但是幸进后失于轻浮就不好了。
    今日这封老成持重的条陈,才算真正让四阿哥认可曹颊的能力。
    曹颐心中松了口气,这封条陈是他查阅历年户部的赈济记录,耗费了几个晚上预备的。
    因为对他来说,对于处理国家大事来说,还是理论多余实际,“纸上谈兵。的多,所以心中还是带了几分忐忑。
    手中的权力越大,这背负的责任越大,就像这赈灾。若是朝廷这边政策不妥当,说不定就要多死数万、乃是数十万百姓。
    就算曹颐是冷情之人,也不敢将自己的仕途当成通关游戏,轻松面。
    这份务实。却是正正合了四阿哥的胃口。
    四阿哥合了条陈,看着曹颗。真是越看越喜欢。
    与曹颗这份平实有料的条陈比起来,户部两位尚书遵循常例的折子就显得空洞、言之无物。
    今日并不是户部御前轮值之日,四阿哥竟有些迫不及待,道:“本王这就去递牌子!”
    他是随口告之曹胁并不是同之商议,所以话音未落,人已经步履匆忙,去的远了。
    难得见他如此激动,曹颗向头望着四阿哥的背影,暗叹四阿哥能继承大统未尝不是没有缘由的。
    换做其他人,见了曹融这个条陈。少不得要说声“不合规矩。”然后比照着往年的例,将曹颐提及这几点都给否了。
    例如像乡伸摊派,这会损朝廷颜面,得罪士子阶层;用生石灰在灾民云集点防疫。这个会引起民心动荡,突生事端;补耕之事,诸省气候、地域不同。地方官人手有限,云云。
    反正。在那些官油子眼中,每一条都能有理由驳回。
    他们眼中。才不会想着百姓生计,而是朝廷的颜面、官员的油水什。
    只要四阿哥,晓得民生艰难,“重民轻官”。才会觉得曹颐这个“纯理论式”的条陈是治国良策。
    曹颇心中,对于四阿哥认可,也有几分欣喜。
    上辈子也好,这辈子也好。总的生长环境还是以“儒家”为主,这“为国为民”四个字,对于一个成年男人来说,也能带个人的几分
    荡。
    同好大喜功、贪图虚名、纵容贪官肆虐的康熙比起来,这与四阿哥共事,确实更能满足曹歌的成就感。
    直到官署落衙,都没见四阿哥转回。曹颇的心中隐隐地带了几分兴奋。
    他不是想要接着北方灾年的时候立功,而是想着自己苦思的心血,真要能得到推行,也不惘自己这些日子的忙活。
    想到不仅四阿哥会成长为务实的皇帝,十三阿哥还是能干的“贤王。”李卫等人会成为名流千古的封疆大吏,而他曹颐,将同这些人一起活跃在康乾时期的政治舞台,为这个国家的安定、百姓的生计所努力,这让他对未来的仕途多了几分期待。
    曹家不在是那个因半部红楼令人喘嘘叹惋的家族,他曹颐,到底能带着他的家族走多远,
    热河。雍王府花园。
    四福晋看着扭钻禄氏写的礼单,摇摇头,道:“还是太轻了,大格格虽说只封了乡君,但毕竟是十三爷的长女,礼还当再重些。”
    因王府侧福晋年氏有身孕,在京城待产,所以这次四福晋带了庶福晋红钻禄氏随四阿哥到热河侍候。
    早在王府时,四福晋因身子不好,就使侧福晋李氏与庶福晋钮钻禄氏分担家务。
    至于倍受四阿哥宠爱的侧福晋年氏,则因身体孱弱,又是目下无尘的性子,向来不参合王府俗务的,,
    友情推荐:
    腹黑男与天才女的爱欲纠缠,晚明时代画卷。金戈铁马中的繁华尾音。
    沙《明末十年乱》,书号旧燃引
第九百零四章 “沉醉”
    是四福晋吩咐了,钮锁禄氏自然也会跟着卖乖。道!旧一日,那就加些金银器?既体面又实惠。虽说得了诰封,内务府也会置办些,但是按照大格格的封爵东西也是有数的。”
    四福晋点点头,寻思一回道:“就这么办。只是府里账面也不宽裕,既多用了一处银子,总要在其他处省出来才好。你记上一笔,今秋我的换季衣裳就省了,好将账面的银子平了。”
    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道:“早知大格格封爵这么低,三月里二格格及并,礼就当重些。”
    扭钻禄氏晓得她怕十三福晋挑理,毕竟大格格是庶出,不是十三福晋养的。大格格生母又是皇子侧福晋,十三阿哥长子长女之母。
    牺晋多虑了,给十三爷面子,十三福晋只有感念福晋好的。”钮钻禄氏笑着说道:“至于省衣服,就请福晋给奴婢个面子,将奴婢那份也省了。福晋是晓得奴婢的,向来不爱那些歌新衣裳。往年裁的,还有压箱子底,没上身的。”
    四福晋摇摇头,道:“我能省的,你却不能省。你还年轻,正该收拾得鲜亮的时候。要是能给爷再添个小阿哥,才是顺心如意。”
    一句话,说得钮钻禄氏红了脸,道:“瞧福晋说的,奴婢都三十了,,只
    四福晋闭言,有些比然。
    是啊,她总觉得钮钻禄氏还看着她从豆尧少女慢慢成长,如今连钮钻禄氏都三十了。
    自打年氏入府,雍亲王府就没有进过新人,她们这些妻妾都不年轻了,只有年氏风华正茂,得了四阿哥的宠,这些年来接连有身孕。
    钮钻禄氏见她不说话。心里有些忐忑。她也是满洲大姓人家的女儿,只因父亲是虽支,前尘有限,她被指进四阿哥府时,也是最低等的
    “格格”身份。
    她甚有自知之明,就算心里希翼得到丈夫的宠爱,也从不敢生出其他的心思。
    对于四福晋,她比对四阿哥时服侍的都小心。即便别人家的新媳妇,侍候婆婆也不过如此。
    屋子里静寂无声,妻妾两人各有思量,就见丫鬟来报,四阿哥打发人回来,说有差事要忙,叫四福晋不用等他晚饭,自用便是。
    四福晋闻言,露出几分担心;对钮错禄氏道:“爷这些日子肠胃不好,太医早吩咐,万不能饿着。”
    扭钻禄氏也晓得此事。附和几句。
    最后,四福晋还是使人吩咐厨房,装了食盒,打发人送到官署”
    不说雍亲王花园里妻妾之间的闲谈,此刻的曹颗,正是脸上收不住笑,连晚饭都多用了不少。
    因为,这饭桌的另一侧,坐着初瑜。
    初瑜中午就到了,吴盛原要使人立时往官衙告之曹腼,被初瑜给拦下。
    结果,曹融落衙回来。真就惊喜了一把。
    初瑜到了,首先问乐夏、乐青两个曹颐的饮食起居。
    听说丈夫最近经常熬夜。饭菜也用得少,初瑜就添了几分担心。再三问过,晓得丈夫并无其他不适之处,她才稍稍放心。
    晓得丈夫挑食。怕是这几日的菜单不合胃口,初瑜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小菜,还有炸酱面。
    等曹颗回来时,一切都已齐备。
    这红红的素炸酱,绿绿的黄瓜丝。粉色的心里美萝卜丝,黄色的豆芽,搁在一处,让人食指大动。
    一时之间,曹颐都察觉出自己肠胃蠕动。
    “还以为你六月初才到。怎么没使人去衙门告诉一声,我也好早些回来?”美食在前,曹颗虽然胃口大开,但是这夫妻两人还有家常要说。
    “太太不放心额驸一个人在外,催着我早日过来的。”初瑜一边回着,一边挑了面条,将炸酱、菜码都放好,送到曹颗面前。
    早有乐春投了毛巾,曹颗接过来擦了手,开始吃面。
    连着熬了几个晚上,使得人没了食欲,这过水面条,加上鲜蔬与素杂酱,正合了曹颗的胃口。
    连着吃了三碗,直觉得肚子顶得慌,曹颐才撂下了筷子。
    乐春、乐夏领人撤了桌子,曹颗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