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明上河图-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内之后,也不及细看,只在赵桓每常坐定的座椅之前,从容跪下,一面行礼,一面大声道:“臣费伦见过陛下。”

“哦,是费伦来了,起来坐下吧。”

费伦一面起身,一面只觉得赵桓声音如常,并没有什么愤怒的感觉,当下放下心来。

起身之后,却只见阁内不止是朱震一人,在皇帝身体右侧,还有一个青年官员,身着紫袍,手中却拿着几份文书,正在低头阅读。见费伦瞧向自己,便微笑致意。费伦也急忙还礼,此人就是签书枢密虞允文,普天之下谁不知道,此人最得皇帝信任,诸多机密军务,连几个枢密使都不知道,此人却是参与其中。

他一面向着虞允文点头致意,待内侍送来椅子,便小心翼翼坐下,刚一坐定,就听赵桓缓缓说道:“朱卿,你的奏议朕已经知道,此时建国公尚且在襁褓之中,再过几年出来讲书,朕一定选卿为讲官,现下就不必多说,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儿,立什么皇太子!”

费伦吓了一跳,知道这朱震今日求见,原来又是提及立皇太子的事,便急忙扭头去看皇帝,只见赵桓虽然皱着眉头,倒还没有什么怒色。

朱震却不象费伦那样,顾忌着赵桓情绪,等皇帝说完,便又以自己的思路答话道:“建国公虽然年幼,不过史书上常有皇长子一降便立为太子的,此时天下战乱不休,长安及各地又有很多传言,臣以为,为安天下计,还是早立太子最好。”

赵桓摇头苦笑。

他的儿子,他当然喜欢。如果前世感情失败,今世女人唾手可得而不论感情的话,他的骨血,他自己的亲生儿子,仍然是他的感情寄托。自从赵敦降世后,赵桓公务之余,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逗弄儿子,看着他一天天长大,从哇哇啼哭的小儿,到可以蹒跚行走。

而与时同时,天子的家庭又不能与寻常百姓相比,这个儿子一落草,就受到了全天下的关注。赵桓在东京为皇太子时,有两子一女,只不过东京陷落,几个孩子都是自小娇生惯养,哪里受得了几千里颠簸的痛苦,几年时间先后夭折,如此一来,赵敦就是整个宋朝皇室嫡脉的唯一继承人,其肩上承担的重责,已经不是一个不到一岁的小儿可以承受。

赵桓知道,以他一已之力,并没有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亲亲相传的封建法统,也不可能转帝制为共和,虽然他常常以百姓般的慈父眼神和作法来疼爱这个儿子,心里更是明白,赵敦再过几年,就要负担起他该负的责任。

而此时此刻,他宁愿让儿子多享受一点童真乐趣,而不是如真正的赵氏皇族,自小生活在樊笼里。

有着这样的心思,按惯例封长子为建国公后,赵桓就再也不肯更进一步,封赵敦为皇太子,纵然是能在安定人心上有着助益,而他雅不愿将这种权衡天下度量利弊的权术,用在自己儿子的身上。

扫一眼满脸倔强之色的朱震,赵桓心里明白,虽然对方不过是个秘书少监,品位不高,确又是侍经筵的讲官,按惯例可以向皇帝进言而不受斥责,而朱震本人又是经学大家,将来宋史儒臣传里必定会有他一个,这样的人,是不可以用权势威压斥责,或是用行政的手段来打击的。

纵然是威名赫赫的学习班,对这样的大儒正臣,也是起不到什么恐吓的作用。

“唉……”

赵桓难得的叹一口气,苦笑道向朱震道:“卿的意思朕明白了,且再过些时日,如何?”

身为帝王,如此说话已经等若同意,朱震虽然是饱学大儒,也不为已甚,当即跪下一礼,道:“是,陛下既然如此说,臣不敢再言。”

“好,你退下吧。”

“是,臣告退。”朱震伏地一礼,起身退出。

他虽然劝说得赵桓立太子一事,脸上却并没有什么欢欣之色,亦不向费虞二人招呼,就这么告退而出。

看着朱震从容退出,赵桓却是一笑,随口道:“儒臣们也是分真儒和假儒,有的人满嘴孔孟,为的却只是他自己。歪曲经义,来卖他私货,这样的人,朕很不喜欢。朱震这样的,没有治世之才,身边也不能缺乏,敢顶君主,敢说实话,没有浩然正色,不成的。”

其实赵桓心里明白,朱震适才有些意犹未尽,便是在立太子之余,想请自己立后,以杜绝天下人的闲话。只是对方是饱学大儒,立后又与立太子不同,是标准的帝王家事,所以朱震犹豫再三,终于还是不曾提起,转身退走。

他这么感叹,虞允文也是正经的儒学弟子,听也只是一笑,费伦却是老大的不自在,当即起身道:“臣有负陛下所托,原本以治世之才自诩,现下也绝不敢当。还请陛下重重治罪,臣愿意交卸下行人司的差遣,去好生读两年书。”

“糊涂!”

与费伦对答,赵桓却不象如对朱震时那般客气,只待他说完,便顿脚斥责。

“是,臣糊涂无能。”

“不,不是你的过错,也不是你糊涂,朕的意思你不懂,你也不敢想,所以朕刚刚有感而发,其实说的就是你。”

赵桓站起身来,到得费伦身前,目视着这个穿着普通禁军棉袍,满脸疑惑不解之色的近卫心腹将军身前。

见他目光柔和,并没有讽刺和嗔怪之意,费伦却更是“糊涂”了,期期艾艾的道:“陛下的话,臣当真不懂了。”

赵桓叹一口气,按住费伦肩头,问道:“费伦,你跟随朕多久了?”

“臣自靖康三年跟随陛下。”

“三年了。你当年不过是十七六的小孩,现下也就二十出头,朕因你们在危难中相投,信以腹心,因此将行人司相托,又教了你一些间谍法门,满以为凭着朕的信重,你的忠心,几年下来这个行人司就能视天下为无物,岂不知,这是朕太天真,太小瞧了天下英雄。”

“陛下!”

费伦魂飞魄散,大惊失色。见赵桓之前,他唯恐自己的差事不妥,皇帝责罚,怎料皇帝不但不曾责骂,反而如此自责。

“你不要怕。”赵桓止住费伦,又道:“这一次流言四起,甚至夏兵犯境,其实都是敌人的连环计,正面战场他们已经略显颓势,我大宋国富民强,只要上下一心,这仗一年内两国还是有来有往,三年呢?五年呢?金国亦有有识之士,若是不然,也不会几年就灭了大辽。他们广派细作,散布流言,收买我朝中大臣要员,地方守吏,每一拳都打在朕的软肋上,这两三个月,朕几乎要腾不出手来做别的事。”

说到这里,赵桓语气沉重,回座颓然坐下,以手支额道:“朕太大意,也太自忖甚高。你年累太轻,虽然干练,朕又不曾给你真正的支持,不到两千人的行人司,其中还有不少是军人,经费亦是有限,如何能料理得全天下的谍报。”

赵桓说的这些,费伦原本私下里也是想过,只是自他们以一群半大孩子跟随皇帝时,赵桓已经灵魂附体,每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饱含深意绝无错误,以他的心思见识,怎么敢去怀疑皇帝的处断决定,所以只得竭忠尽力,以一已之力多做些事,以求不负皇帝所托也就罢了。

此时赵桓当面认错,费伦原本的那点担心荡然无存,而且也很是自责,联想起赵桓适才感慨,更觉得惭愧,忍不住流下泪来。

赵桓也不做声,只待费伦心情平复后,方道:“行人司要大改,上兵伐谋,有些人质疑行人司作用,其实他们昏聩,举国而战,谋定而后动,对金国的经济、民生、驻军、吏治、甚至是家常里短百姓闲谈,都有收集必要,这样咱们才能做到知已知彼。”

他语气转为平和,只看着费伦又道:“你不必自疑也不要疑朕,朕吃的这亏,咱们君臣协力,总有一天还将回去。”

第107章 长安道

费伦经赵桓如此解说,已知道最近的错失责不在自己,又知道皇帝信任丝毫不改,当即放下心来。

先向赵桓禀报了自己深入敌境,终于摸清谣言来源,又隐约听闻,种种举措,都是完颜宗辅回上京后力排众议,要在战场之外,向着赵桓狠下辣手。

而他急着赶回长安,也是查觉到金国境内情形不妥,敌人似乎留有后手,潼关方向驻军竟似忽略宋军主力在此,蠢蠢欲动,将要向着河东方向调集。

“你疑的很是,太原云中他们势在必守,不过现下朕四处调兵,他们到处起火,想调集大兵解太原已成之围,难矣。所以在年前派了使臣,说动西夏兴兵犯境,不管是真打还是威赫,咱们总会调兵回救,这样金国压力一小,必定可以多派兵马,救下太原。”

说到这里,赵桓嘿然一笑,拂袖道:“完颜宗辅视朕为何等君主?区区西夏国困民穷,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坚,其国一共三百余万人,号称能调集五十万大军,其实能战之兵不过二十万,还得有重兵守备兴庆府及各重要军镇,所谓以十二军司犯境寇边,不过是虚张声势耳。朕若慌乱,不但金人可以趁虚而救太原,党项人也自然会火中取栗,趁火打劫,今朕一则镇之以静,二则派使臣去兴庆府,见那李乾顺,晓知利害,许以金银粮食丝绸,此人器小,见小利而忘大义的人,怎么会当真与我大宋开战,白白便宜了那女真人。”

费伦点头道:“李乾顺自亲政后,重文轻武,虽党项贵族百劝而不改,早年尚且算的上是富国利民,而今天下大乱,他又年老懈怠,政治都不清明,军力更是差劲。辽亡时,夏国以四监司三万人援辽,被一猛安的金兵打的抱头鼠窜,再也不敢和金人作对。倒是趁着咱们大宋被金人猛攻时,夺了大宋天德、云内、定边军、西宁州各地,虽然又失于金人之手,间接被咱们夺了回来,他心里并不服气,这一次借着金人鼓励,来探探咱们虚实,也是有的。”

赵桓冷笑道:“撮尔小国,安敢如此!”

他与虞允文多次计较,一定要想办法灭掉西夏,偏生今次西夏兴兵,正打在自己软肋上,不但不能趁机与夏国交一交手,还得退让求和,心里委实窝火。

只是除他之外,别人对夏国虚弱将亡的事实,看的并不清楚。就在赵佶政和年间,西军大将刘法攻入灵、夏,夏人兴兵来围,将刘法主力全灭,连平夏城也差点落入夏人手里。此役之后,童贯固然统率数十万西军,每年攻伐不停,连夏人的关南征兵地也夺了回来,只是战法却是以堡寨慢慢推进,极少有将领敢统兵冒进,与夏国骑兵野战对决。

而赵桓心里却是明白的很,看似强大的西夏,其实一年比一年衰弱,看似庞然大物不可轻易冒犯,其实既不能攻而野战骠骑猛进,守不能护住各处的战略要地,其国主李乾顺庸懦无能,宋辽灭亡之际首鼠两端,其实将女真人得罪的狠,若不是宋朝在关陕顶了多年,金国需要夏国来牵扯宋朝精力,早就顺手灭了这个小国。

只是他尽自清楚,却并不能使麾下文臣武将鼓起一战灭夏的决心,况且这两年内势必会被女真人缠住手脚,一战灭夏非得动员几十万大军和百万民夫,暂且是不必动这个念头了。

想到这里,唯有苦笑罢了。

见虞允文与费伦都再无别话,赵桓随口道:“刚派了韩肖胃出使,又得选使夏的人选,想来也真滑稽。”

这算是君臣闲话,虞允文却正色道:“臣愿出使。”

“哦?”赵桓看他一眼,虞允文虽然是满脸木然,嘴角的笑纹却是刚刚收起,赵桓若有所悟,便也笑道:“夏不比金,不会当真为难你。而且距关中甚近,一来不去不会耽搁太久,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