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踏秦川-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持旌的十六个,持金节的四个,持仪锽氅黄麾的四个。持金钺、星、卧瓜、立瓜、吾仗、御仗的各十六个。
  敲红镫的六个,擂金鼓的二个、仗鼓的四个、板鼓的四个。吹横笛的十二个,击钲的四个,吹大小铜角的十六个。
  又过来三十多个穿着白衣的少年童子,有拿拂尘的,有捧金炉的,有拿沐盆的,有端痰盂的,有拿大小玉瓶的,等等不一二足。他们顺着候府的侧门进了候俯,候府的管家自领着他们顺着甬道入了候府的东寝室。
  再走过一队队手执弓矢、豹尾枪等的仪伏队后,扶苏的镶金带银五匹白马拉的辂车终于出现了。后边还跟着一辆较小的香车,然后是一千匹骑着黑色骏马的亲兵卫队。
  车停了下来,一个太监跪在辂车旁边。另一个手执拂尘的太监爬上车去,掀开门帘把扶苏扶出车厢,踩着跪在地上太监的背下了辂车。
  扶苏大概二十多岁,作为始皇帝的长子,他看起来没有一丝的嚣张跋扈与盛气凌人,英俊的脸上始终淌着笑意,给人一种平易温和的感觉。
  百姓们只是看了一眼,便不敢再看,全都跪在地上垂下了头。扶苏手捧诏书,道:“蒙内史接旨!”
  文官们都对着扶苏双膝跪地趴在地上,武将们都手按剑柄单膝着地。扶苏打开诏书,道:“令蒙恬尽快带领大军渡过黄河,将高阙、阴山、北假收复!”
  “臣蒙恬领旨!”蒙恬直起身,走到扶苏面前接了旨,低声道:“公子,这次前来传旨,可否在上郡多停留一顿时间,也好容臣敬些孝意!”
  扶苏微微一笑,道:“父皇总认为我性格软弱,今后江山交给我怕我会镇不住文武百官。我几次向父皇请求派我到蒙内史手下历练一番,以证明我并非性格软弱,而是与父皇的治国理念有所不同罢了,可惜父皇始终不同意。不过这次倒是能与内史多聚几天,向内史学习些带兵打仗的经验,因为……”
  扶苏的话还未说完,从第二辆车上跳下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长的跟匣内明珠一样,让人一看就赏心悦目不已。
  她雀跃的跳到蒙恬面前,两只会说话的大眼睛对着蒙恬眨了两眨,笑道:“传完旨了?我在咸阳就听说蒙叔父的候府是上郡第一个好去处,既然传完旨了怎么还不带我们去参观参观?”
  猛然有个少女问他叫叔父,蒙恬方寸大乱,见其跟扶苏一起来,知其身份必定尊贵。急忙问道:“这位是?”
  “她是我妹妹兴乐公主,平生最爱玩乐,这一次听说我要来上郡,哭着闹着对父皇说要来,听说还揪着父皇的胡子威胁父皇呢?不过也多亏她这么一闹,父皇才同意我在上郡多呆些日子,等到蒙内史渡过黄河再返回咸阳。哦,对了,我听父皇说,兴乐小时候你还抱过她呢,蒙内史不记得了?”扶苏轻声笑道。
  “原来是兴乐公主,臣给公主请安了!”蒙恬纳头一拜,被兴乐连忙扶了起来。他站起身,不敢想象七八年前抱过的小女孩转瞬之时就长这么大,出落的如此漂亮。
  “蒙叔父,父皇说你们蒙家三代对我大秦有功,让我见了你要以叔父相称。你要再敢给我下跪行礼,看我以后还来你这里玩!”兴乐撅着小嘴,一本正经的道。
  “真是折煞臣了!”蒙恬感动的差点流出泪来,把扶苏与兴乐让进府内。吃了饭,经过多日的舟车劳顿,兴乐先是告了个乏回自己的寝室休息。蒙恬与扶苏又谈了些朝里的局势,见扶苏也已十分劳累,就告退出去了。
  出了扶苏的寝室,他找来府内亲兵头目,再一次加强府内的护卫力度,深怕始皇帝最宠爱的兴乐公主与最寄于厚望的公子扶苏在他这里出了什么意外。
  PS:亡民、赘婿、商人。这三种人在古代地位最低,征战之时首先征召的是罪徒,然后便是这三种人,征完这三种人便是这三种人的左邻右舍。(住在一起也是罪啊!)
  亡民:无业游民!
  赘婿:过去,除非特别贫苦,是男人都不愿入赘的女家,生孩子随母姓。这样的人在社会上被人看不起,地位比较低下。
  商人:古代人认为商人奸诈,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以盘剥为利。地位本身就不高,加上秦始皇无比痛恨商人,他们的地位就更低下了。
  北假:河套以北,阴山山脉以南在秦汉时期被称为北假。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四十二章 文武双全 二
     更新时间:2008…9…14 20:30:21 本章字数:3617
  兴乐公主作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在梦里,她被一个无头、无手、无足的怪物追。她一边逃命一边想,这个怪物没有手足怎么能跑的如此飞快?回头一看,只见这个怪物的大肚皮上长着两个铜铃一样大的红眼睛,眼睛下边是张血盆大口,至于究竟有没有腿倒是没瞧清楚。
  兴乐公主扭头逃的更急,可是无足的怪物一直跟在后边怎么也甩不掉。正逃着她的四肢开始乏力,再也迈不开步子,软倒在路边惊恐的看着怪物大笑着朝自己扑来。
  突然,天空出现一朵五彩的云彩,一个年青英俊的英雄骑着一条黑龙,足下踩着四朵白云从天而降,与怪物展开殐死的搏斗……
  兴乐公主从梦中惊醒,周身出了一身腻歪的汗。女仆服侍着,在一个洒满各种花瓣的沐盆里洗了个通透的澡后,梦里的情景已忘的差不多了。不过她还依稀记得那个救了自己的英雄是何等模样。
  等到她穿上舒适的内衣,披上薄如蝉翼的白纱,英雄的模样也记不起来了,唯一记得的只有英雄骑着一条踩着四朵洁白云彩的黑龙从天而降的场景。
  “这个梦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暗示将来会有个骑着黑龙的英雄来娶我?”站在大铜镜前的兴乐公主对镜子里脸色绯红的自己做了个鬼脸,出门来到扶苏的寝室一看,扶苏已不在屋子里。打扫寝室的女仆告诉她,公子扶苏与蒙大将军在大殿中谈事。
  大殿四周把守着两排重兵,走到大殿门口,一个亲兵看到她来了,正要进去禀报。兴乐公主摆了摆手,依在大殿门旁听着里边蒙恬正与扶苏说话。
  “李信刺杀了匈奴右贤王,是如何从十万大军包围的高阙城里逃出来的?”扶苏道。
  “匈奴右贤王也不知从哪里买来一匹宝马,李信挟持着右贤王的女儿上了宝马,匈奴人不敢射击,他驾着马便逃出了高阙城。此马速度非常的快,等到匈奴人反应过来想着要去追时,李信早过了黄河往上郡而来。”蒙恬道。
  “一个右贤王的女儿,况且不是亲生的,匈奴人为何不敢射?”
  “公子不知,只因匈奴大单于看中了这个女子,下令要娶这个女子,因此匈奴人不敢射。这倒便宜了李信,不仅得了宝马还得了个美人为奴。哈哈……”
  “这个好色的匈奴大单于……李信也算是个福将!听说这次能够大获全胜,此人居功甚伟,请内史再给我讲讲他的事!”
  “……他带着一千多人马,陡遇匈奴两万人马将其围了起来,不慌不忙的在黄河岸边结下一阵,与敌周旋将近三天,斩杀匈奴骑兵几千人马……逼的我改变战略,在古噔口设伏。……他带着八千援兵,绕着库布奇大沙漠穿行千里……一路走,一路战,每一步都洒下将士鲜血……五日后准时把匈奴骑兵引到古磴口……”蒙恬把李信的事情详尽的对扶苏讲了一遍。
  扶苏长叹一声:“这可真是一位勇将啊!此人多大年纪?可曾婚否?”
  蒙恬愣了一愣,不知扶苏此问是何意,不经意间见到大殿门外罗裙一闪,知是兴乐公主到了。正要起身相迎。扶苏拦住他,诡异的摇了摇头,含笑道:“蒙内史,怎么不说话了?”
  “此人年纪不大,也就二十岁左右。至于婚否吗,我听董翳说,他娶了那个匈奴女子为妻,好像那女子也改了个秦人的名字,叫王什么来着。”
  “可惜,可惜!我妹妹平生最爱英雄,最想嫁给一个英雄为妻。如今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还成了婚,莫非让我妹妹嫁过去作妾室吗?”扶苏一边说着话,一边大摇其头对着殿门的方向挤眉弄眼。
  “这……”蒙恬半晌无语,方知扶苏这是在开门外偷听他俩谈话的妹妹玩笑。他作为一个外人,公主的玩笑岂是他一个外将能随便开的。他尴尬的干笑几声,见扶苏一直盯着他笑,知道不接上几句绝对过不了扶苏这关。于是道:“要说这个李信,不光武的行,文的也行。公主若真有此意,臣可下令让李信休了匈奴女子或者让匈奴女子为妾,迎娶公主为妻。”
  “不不不!君子不夺人之爱,我看还是算了吧!对了,内史刚才说此人文的也行,不知指的是什么方面!”
  兴乐公主躲在大殿之外,脸色通红。大殿里传来蒙恬起身时铠甲带动的响声来,过来一会,蒙恬不知拿了件什么东西,又跪坐下来,道:“公子请看!”
  她迫切的想知道蒙恬拿的是什么东西,也不再藏身殿外,走进殿内道:“哥哥,你们两个在聊什么?聊的这么起劲,我在寝室之中都听到你们两个的大笑声了!”
  扶苏给蒙恬使了个眼色,笑道:“我们两个没聊什么?”
  “哥哥又在骗我,快告诉我你们两个在聊什么,不然我揪下你的耳朵来。”兴乐公主跳到扶苏背后,爬在扶苏身上用玉手揪着他的耳朵威胁道。
  “好好好,告诉你,我们在聊一个文武双全的小将,刚把他勇的方面聊完,正要说他文的方面你就进来了。妹妹若是无事就坐下来一起听听,也好品评一番此人究竟是不是个文武双全的英雄。”扶苏道。
  “什么文武双全的英雄,我为什么要品评他?”兴乐公主道。挨着扶苏坐了下来,眼睛却盯着几案上蒙恬正在摆弄的一件用木头雕刻的漆器。此漆器是个长方形的扁盒,上边雕刻着几朵祥云,祥云下有个牧童骑着黄牛吹着横笛正往前行。看手工也算精湛,不过在看惯了美器的兴乐公主眼中也没什么了不起,她心中暗道:“莫非说他文的也行,就是说这个木盒子是他雕刻的吗?也没什么啊,最多算是个不错的手艺人,这怎么能扯到文的上呢?”
  蒙恬打开盒子,里边装着三十二颗一半用黄金打造,一半用白银打造的圆形物件,每个上边都刻着字,有兵字,有马字,还有砲字等。
  “这是什么?”扶苏指着这盒东西道。
  “这个叫象棋!”蒙恬将三十二棵棋子倒了出来,从盒底拿出一块白绢铺在几案上。白绢上画着纵横的道道,正中的地方正反写着两个字——黄河。蒙恬一边把圆形物件往白绢上摆,一边道:“古噔口之战结束后,将士们都驻守在黄河南岸,每天除了训练无事可干。李信灵机一动,想出了这个棋戏。我本来是反对这些的,怕将士们玩物丧志,谁知按其列明的规则命巧手匠人打造一副,一试之下发现这个棋戏竟是一种模拟战争的游戏,可以一边下棋一边学习如何排兵布阵,也就不曾下令禁止。兵卒们还给这个棋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叫战匈奴,凡是下棋输了的那一方,便是匈奴人,会受到笑骂与惩罚。而赢的那一方,自是我们秦军,会受到奖赏。”
  棋局已经摆开,兴乐公主看着上边有的子多,有的子少,分为将、士、相、车、马、砲、兵七种。最多的是兵,每边一共五个。最少的是将,每边都是一个,其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