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踏秦川-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子,再经不起任何折腾,如果不忍辱负重保存实力,眼看就会亡国。
    +。屈,可说出第三点后他再也忍不住了。食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说齐王田广只不过是他手中地一个傀儡吗?在齐国手握重权,发号施号的是他,齐王田广虽是大王却做不了主。
    这是事实,可事实归事实,它终究还有一块遮羞布挡着,如今被食其挑明了如何让田横下得了台。田横的脸气得变了形。手颤不停的指着食其骂道:“你,你仗着谁的势,是谁让你来齐国羞辱我们的?敢不把我放在眼里,是不是觉得齐国弱可欺,竟在我家大王面前胡说八道!来人,支起锅釜把这个目中无人地小人给我煮了!”
    田广是田横哥哥的儿子,也就是先前齐王的儿子。田横的哥哥被项羽杀了之后,田横就纠集人马与齐地的楚军进行游击战。趁‘彭城’被李信占去项羽赶回楚地救‘彭城’的时机,田横扶持田广为齐王。正如食其所说的那样,田广为王也都快一年了,朝政一直都被田横把持着,没有一件事是田广能做得了主的。他心中早有怨恨,可是迫于田横地淫威平时不敢稍有不满,耳听食其说的痛快,正说到他的心里,似乎有意的想气气田横,阻道:“且慢!这位先生还没有说当今的天下是谁家的天下。且容他说完。”
    有外人在场,田横就是再横也不能不卖给田广这个面子,拱拱手道:“臣遵旨!”朝已上前把食其按住的亲兵摆摆手,坐下身去。
    摆脱了亲兵的按压,食其若无其事的甩了甩衣袖,坐下身道:“田丞相问我仗了谁的势。我只能说是仗了漠北王李信地势。可……我又想问问,田丞相一气之下要把我这个漠北国的使者煮了,仗得又是谁的势?莫非是有项羽撑腰,连漠北大王都不放在眼里了?”
    田广瞧了一眼气呼呼朝食其怒目相向的田横,道:“先生说笑了,我齐国虽占有三郡之土,可哪是如日中天的漠北国对手!一小国夹在两大国之间,向左一步会得罪楚国。向右一步又会得罪漠北国,简直就是举步维艰,十分的困难。田大人日夜操劳国事,努力地想在两国之间找到平衡。心力交瘁之下说了气话,如有得罪之处还请先生大人有大量,别放在心上。”
    “气话?我看未必!”食其呵呵而笑,手持尖刀割着肉,道:“有些人自以为自己掌管的领土东边临着大海,西边靠着泰山,北边有济水、黄河两条大河作天险,南面与楚国接壤。加上项羽狂击我漠北军直至‘阳’,以为找到靠山,准备助楚抗漠北!不顾我大军连下西魏、赵、代、燕四国天威,在‘历下’屯下重兵想干出螳臂挡车的蠢事!大王,你说是不是啊!”
    “这……”田广不知该如何回答,看向田横。
    南有楚军北有漠北军,齐国现在的处境下十分微妙,怕的是跟错了人站错了队,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国破家亡的下场。当韩信率领大军在黄河以北连败四国后,手上兵马已达到五十多万,田横如何会不怕,这也是他同意与韩信结盟的原因。最少,如果这些漠北军渡河与齐地兵马联合之后,兵力上比之楚军多上四五成还多,最少能与留在齐国的楚军一搏?可当韩信兵马大部被李信拉走后,赶来地漠北军不过区区十万,他又开始多想了。
    纵观漠北与楚的实力,项羽总体来说比李信强些。而且楚地与齐结壤,如果跟不过十万的漠北军结盟的话,只怕齐很快就会亡国。于是田横完全推翻以前对韩信地承诺倒向了楚国,在‘历下’布下重兵,以武力对抗漠北的南下。
    见食其来到王殿,嘴中含枪夹棍极尽嘲讽之能事,面上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田横又踌躇起来。心中暗想莫非自己看走了眼,真正能得到天下的是漠北而非楚国?他含笑道:“刚才鄙人对足下多有得罪,还望见谅!听足下的话外之音,莫非这天下是漠北的天下?”
    “当然是漠北的天下,他楚国岂能与漠北相提并论?”食其鄙夷的笑道,似乎瞧不起田横怎么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知道。
    “为……”田横张嘴要问,田广已问了出来:“足下为何如此自信?”他只好把嘴闭上聆听。
    “当初天下三雄并立
    |匡复天下正义只得率兵南下,一战而灭三雄中地一雄,如此兵威天下哪个能比?汉与我国兵力相若。我家大王为何一战而能胜了汉,这只能说受命于天,得到了老天的帮助。项羽为何经年累月的拿不下齐地,其中除了田大将军殐死卫国的成份外,应该还有项羽不受上天眷顾的原因吧!”食其道。
    项羽为何拿不下齐国?这里边九成的原因是田横率军奋勇与楚军搏杀地缘故。当然其中也夹杂着漠北支援兵器,又占了楚都‘彭城’吸引楚军兵力等诸多的原因。田横本想反驳,但听食其也说了自己的功劳,闭嘴不去争辩。听食其接着往下讲下去。
    “项羽杀了义帝,我家大王闻之后悲愤之情天地可表,集结全国兵力,东出‘函谷关’号令天下诸雄同击楚国。一路上百姓运粮,守将投降,畅通无阻的就打下了‘彭城’!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我家大王领得乃是仁义之师,甘心情愿的接受驱使,是得了人和之利。反观项羽,属下有功的,他从来想不起来。属下有过的,他一辈子都不会忘掉。战胜地得不到应有的赏赐,攻陷城池的得不到应有的候爵,除非是项家的亲戚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他项羽能胜吗?田丞相与楚军奋战多年,楚国将士死伤无算,就算他最后侥幸胜了。他能把田丞相在齐国的罪过遗忘,不在事后找田丞相的麻烦?”
    “这……”田横两只眼睛一转。食其说的这两样都是无根缥缈之物,什么受命于天,什么得百姓支持,这两样东西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要他原意他也可对天下如此宣称,这世道除了兵马实力什么也作不得真。别的不说,投靠项羽后虽有秋后算账之虑。可总比跟了李信败于项羽地结果强上百倍。他笑了笑,道:“先生能说点真正体现漠北实力的东西吗?”
    “上边两点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胜利一定属于漠北而非楚国。田丞相既然想听我国的实力,那我就再说点!”食其把中原的形势略一思索。仗着古代交通不便,消息传播十分困难缓慢的特点,欺田横不知‘阳’战局,信口开河道:
    “我军占据‘敖仓’,里边粮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供百万大军数年之用。而楚军粮道被我军所断,日日夜夜备受粮草不继之苦,以饱军战饥军,谁胜谁负就不用我说了吧!”食其把手中尖刀狠插在几案上,站起声双手虚叉,面容狰狞,恶狠狠地接着道:“不光如此,我大军还扼守着‘成皋’虎牢关,堵塞太行要道,断绝飞孤口,屯兵白马渡,天下地势已尽入我手!我军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三种优势,天下英雄都不是瞎子,难道不知道归附谁吗?项羽上无天时,下无地利,中无人和,他能是我漠北大军的对手吗?”
    粮草勿庸置疑的是决定一场胜利的关键,漠北军得了‘敖仓’就解决了粮草供应,也就掌握了胜败的关键。‘成皋’虎牢关是东进西出的重要关隘,得此关隘也就掌握了进攻退守的主动。‘白马’津渡口,是从黄河水路进击楚国的唯一渡口,此渡口屯下重兵就像在楚国头上悬了一把剑,想什么时候把剑插入楚国地心脏就什么时候把剑插入楚国的心脏,这时掌握了时间上的主动。有此三点也就够了,加上食其可怕的神色,齐王田广马上就信了,可他不敢擅自做出什么决定,把脸扭向田横,满怀期待地看着。
    田横还有些犹豫,倒不是怀疑食其的说法,而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堵塞太行道,断绝飞孤口。他是一个战将,行军打仗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天下的地势全在胸中藏着,自是明白食其所说的太行道与飞孤口在哪里。
    —
    太行山有八断,太行道与飞孤口也在这八断之中。其中太行道是朝歌国进出西魏的关键(自古河南去山西只有此孤道,位于现今河南省沁阳市的西北,济源市的东北,从此道出就到了今山西省的晋城。),此道被堵,太行山以北无法入中原,中原亦无法进太行山以北。而‘飞孤’口远在塞北(位于今河北省源县跟尉县之间。),已经到了燕国的北边,距长城很近。
    以田横的判断,项羽只会往西进而不会过黄河往北去,不说太行道,就说‘飞孤口’,你漠北大军占据那里有何用?难不成楚军还要出塞去攻打匈奴人不成?他也没有太多想,心道或许是食其为了把话说起来朗朗上口,胡乱加上去的。
    “大王,田丞相,我劝你们两个还是速做决断,迟了只怕齐国有亡国之危!”等了片刻,食其又道。
    “看来……”田横顿了顿,道:“也只能这样了!只是……”
    “丞相还在担心什么?哦,我明白了,丞相是担心韩信?没事,有我在此绝对没事,等过了一天半日,韩信来了,由我在中间说合下,一切误会也都解了!”食其笑笑道:“只是齐王与丞相得破费一番,总得备下酒宴给韩将军洗洗尘,俗话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他吃了你的请,心中就有不甘也不好说些什么。”
    “那是当然!”田横点了点头,朝田广看去,道:“是得好好请请我们的韩将军,不光得请还得请好酒好饭。大王,我看得用最尊贵的礼节来请韩将军,主菜就用太牢吧!注:太牢,祭祀才用的烤全牛。
    第五卷 灭楚 第三十一章 齐亡
     更新时间:2008…9…14 20:31:16 本章字数:4466
    信一直蓄势待发,这一日到了食其约定的两日期限对岸齐军兵马并无松懈之势,略有几分高兴的回入帐中叫来诸位将领吩咐如何渡河进攻,帐外亲兵传报齐国使者送来降书。
    韩信叫人呈上降书,逐一细看,无非是解释陈兵‘历下’这中间的误会,并相邀漠北大军即时过河会师于齐国府城‘临’,共商破楚大计。上边盖着齐王的大印,两边盖着食其与田横的印信,假是假不了的。
    韩信摇摇头,无奈的对诸将念了降书上的内容,吩咐将领解除戒备准备渡河,又让人赏了齐国使者少许黄金,站在地形图前思量过河组成联军之后该如何攻击楚兵。帐内传来脚步声,他头也不回的道:“蒯彻,你来了!”
    蒯彻是韩信的好友,也算是一个知交,如果朋友也分三六九等的话,李信对他有知遇之恩算得上第一好友,蒯彻跟他是换袍之交算得上第二好友。不过有时候他挺怕这两个好友的,李信掌管着他的生杀大权,蒯彻能看透他所有的心思。掌管生杀大权,虽也能谈能说,但不能尽谈尽说,什么话都的小心翼翼惟恐说错一句丢了性命,这样的朋友如何能不怕?一眼看透他人心思,你在他面前没有一点秘密可言,身穿厚袍甲胄亦如赤身裸体,这样的朋友如何能不怕?
    蒯彻是个聪明人!凡是见过蒯彻地人都会这样说。每当看见他跟他说过话之后韩信总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感叹——天下怎会有如此聪明之人!此人看书只需一遍便可倒背如流。多年前经历的事情他都能给你说的巨细无疑,换作别人哪怕是刚刚发生的也不可能说的如此详细。
    说起与蒯彻地相识还颇具传奇色彩,那年李信还没称王,韩信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