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6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昌有失,只怕东方三镇都有不保之虞,而且他认为慕容春华的七千人若能突破关阻与张迈会合的话,那张迈手头就将有上万骑兵,纵然无法取胜,应该也足以回来了。

慕容春华却以为如果是一开始就万骑齐冲当然可以纵横无阻,但现在赶去玉门关,中间不知道隔着多少险阻,只靠七千人的话只怕过不去。郭师庸却认为现在张迈在内,慕容春华在外,里应外合之下归义军一定得露出破绽,待高昌这边局势稍缓,那时再继续追加兵力增援,可慕容春华却觉得这么做并不保险,无法保证一定能将大都护救回来。

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郑渭这几年跟随大军南北征伐,又常负责后勤事务,接触得多了,对军事也不是完全不懂,只是在郭慕两个行家面前却有些说不上话,一时便沉默着,见到了薛复道:“薛将军。你来得正好!就一起议一议,着看是郭将军说的有理,还是应该听慕容将军的。”

薛妾自加入安西唐军以来一直谨言慎行,很少得罪人,尤其对资格比他老的人更是如此,但这时看看郭师庸,再看看慕容春华,竟然脱口说道:“我觉得两个的看法,都有问题!”

郭师庸和慕容春华咦了一声。同时向他睨来,慕容春华有些不以为然地道:“有什么问题,还要请薛将军指教!”

薛复不慌不忙,说道:“议判此事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弄明白一个问题到底是东方三镇重要。还是大都护重要!”

看完唐骑投月票是个好习



第七十九章吞陇之志

”东方二镇重要,怀是大都护重要。””※薛复的问题,对郭师庸等人来说,不是尖锐,而是意外。

当然,老辣如郭师庸,聪明如慕容春华,都不至于被薛复一问就老老实实地顺着他的思路走,郭师庸道:“薛将军,你提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这与当前的事态又有什么联系?”

“自然是有联系的”薛复道:“郭将军和慕容将军刚才在谈论的。不是该留多少兵力以守备高昌么?因此我想问一句:究竟是高昌重要,还是大都扩重要?”

“当然都重要!”郭师庸道:“现在大都护虽然危急,但他的安危与高昌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能否两者都保全,看的就是我们的决断和能耐。”

“真的能够两全么?”薛复问慕容春华,道:“慕容将军,如果给你七千兵幕,你有几成把握能够接回大都护?”慕容春华不肯回答,薛复又问:“如果给你一万人呢?”慕容春华还是不肯回答,薛复又问:“如果给你两万呢?”慕容春华沉吟着,道:“若有两万人的话,从伊州突破,杀至玉门关应该有七八分的把握。不过仍然得快,得在大都护那边还有力量响应我们的情况下杀到玉、门关附近进行才成

薛复道:“我的判断,与慕容将军相近,那么郭将军,如果抽调出两万大军去救大都护,而伽又全力进犯。那么高昌这边还是否抵挡得住?”

“这郭师庸知道若是远征救援,所出动的兵力势必都是府兵。新兵以及步卒不具备迅远征的能力,去了只怕反而得添麻烦。但要是抽调两万主力骑兵,那高昌这边可就够呛了,虽然未必防守不住,可郭师庸也不敢说有十足把握了。

薛复道:“若是平均用兵,那么营救大都护与守备高昌就都只有七八分的把握,万一伽来势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猛烈,而归义军的包围圈又较预料之中严实,以至于高昌迟迟不能击退敌人,而救援大都护的行动又处于胶结,那时候可怎么办?”

慕容春华由于立场的原因,对薛复本来有着一种敏感乃至排斥,但这时却沉默了,因为从事理判断上他是赞成薛复的,郭师庸也不开口,他以他的老练也判断出薛复的话没错。

这时郑渭道:“薛将军,若按你说,却该怎么办?”

“不能想着两头兼顾!”薛复道:“一定要有个取舍!将主要兵力用在一个方向上,另一个方向则以毅力与智慧来周旋,但事先要做好壮士断臂的决心!所以我刚才才会问:对我们安西大唐来说,究竟是东方三镇重要,还是大都护重要?”

是领袖重要,还是根据地重要!

在某些情况下这是一个两难,但这时郑谓却毫不犹豫地就道:“当然是夫都护重要,只要能够救出大都护,别说东方三镇不保我们仍然有机会扭转乾坤,如果大都护出事,那么高昌就算暂时保住了,迟早也得分崩离析!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值的讨论”。

慕容春华微微点头,薛复道:“若是如此,那么还有什么好争论的!现在就应该集中能调集的兵力。一举突入河西!大都护给的命令,不也说得很清楚了么?他是要我们设法挺进河西增援这里头可没叫我们一定要确保高昌,所以我认为应该集中兵力突入沙瓜,至于高昌他顿了顿,道:“就用这片土地作为延缓伽步伐的盾牌!”

郭师庸沉声道:“你是说,为了救大都护,就算将高昌变成焦土也无妨么?”

如果是马小春,这一刻马上就会回答说当然,天底下有什么比张迈的性命更重要的!

但薛复却是不会这样说的,他朝着东南方向一指,道:“郭将军,郑长史,慕容将军,难道你们认为。这次张大都护真的是要我们去将他救出来么?诸个,请你们仔细想想。大都护来的密信里头,可有一句是要我们去救他的?。

没有!张迈来的是命令,是要五大留守设法增援,而不是营救。

薛复道:“如今河西的形势。成败生死只在一线之间!我们的这个,赌局,不是救人,而是要用高昌来博整个有着百万汉民的河西!其实我们都清楚,大都护此次入陇,可不止是为了迎娶福安公主么!更不是为了和曹家结盟从一开始就不是!大都护的目的,其实诸位心里应该都隐隐猜得到吧”。

郑渭的眼睛眯了像狐狸的弧度,与杨易同帐那个晚上的谈话迅在脑际掠过。在那之后,他和杨易都曾数次与张迈有过深谈。每一次的主题都是河西。

郑渭又看看薛复,这位若非那道刀疤几乎可以称得上美丽的将军是郑渭的妹夫,但有关河西的图谋郑渭却没和他谈起过,然而现在看来,这个男人的直觉可比郑渭内心的评价还要高。

“张龙镶自起兵以来,从来都走进攻,进攻,进攻!”郑渭几乎很难想象,这个男人会让属下去救他。但是他和郭师庸、慕容春华都很容易就可以想见张迈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会不惜犯险甚至是拿自己的性命来赌博。

薛复此刻的言语,似乎是提醒了在场三位同侪张迈的这个性格。

“如果大家仔细想想过去几年大都护在几次关键点上的选择,那么大家就应该明白,这次的事情。大都护表面上陷入了危难,但实际上。他却已经开创了一个,难得的局面,一个让我们可以名正言顺进入河西的机会”。薛复道:“这对我们来说乃是一场豪赌,尽管有一定的风险,但雄吞安陇,不也在此一役么!”

和聪明人说话,不需要有太多的解释,甚至不需要将话说尽,从郭、慕、郑眼神的反应中薛复便知这三位同侪在对张迈的评级上是有共识的。慕容春华更是忽然现,薛复说话时候语气,竟有些像张迈那样的感觉,自己一不小心也几乎要被他鼓动!

雄吞安陇!

不止是为了救张迈,更是为了趁机占领整个河西!确实,被困在玉、门关等着部下去救,那不像张迈的作风,反而是以小搏大,将自己的性命以及东方三镇来作一番豪赌,那才像张迈做的事情,也与安西自万里纵

当战争的目的变了,人的动力也就变了。战略的方向更是彻底扭转了过来!

郑渭第一个站了出来,道:“薛将军说的对,我想不但是大都护,杨易将军还有我们的三千个兄弟,这时应该都是这样想的。”

慕容春华也跟着点了点头,薛复的主张他也是支持的,不过他心中却冒出了一股遗憾来,他多么希望此刻力主进攻的人不是薛复,而是杨易,对慕容春华来说,如果是由杨易来主导这件大事,那可就完美了。可是,张迈偏偏将杨易带走了。

郭师庸看看薛复,看看慕容春华。再看看郑渭,这三今年轻人的表情忽然有了某种一致性,自张迈离开高昌以来,虽说留守者有五人,但防务的整体布局向来是郭师庸在做安排,郑渭尽量不过问军方的事情。薛复和奚胜在外,慕容春华也未提出过不同的意见,郭师庸隐隐然便成了五留守的脑,安西军东线的军队在过去几个月所展现的也正是平稳老辣的风格,但这一刻他却忽然现,领导权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微妙的转移。

“薛将军”郭师庸迟疑着,问薛复道:“你认为我们如果要进兵河西的话,需要多少兵马才有必胜之算?”

“世上没有必胜之算”薛复道:“不过要想制胜,最好得有五万骑兵”。

郭师庸脸色一沉:“五万骑兵!我们哪里来那么多的骑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的情况!”

薛复道:“最少的话,那也得三万人”。

郭师庸按肠刮肚,高昌此玄能调动多少兵马,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在那一瞬间将高昌如何防备、赤亭如何防备、龙泉关如何防备,乃至赤亭、龙泉同时失守的情况下,高昌这边需要哪些折冲府才能维系最后的抵抗,都迅地在脑中过了一遍,终于道:“好吧,既然大家决定戮力东进,那我们就调出二十六个折冲府的兵力来,东征河西,增援大都护。”

“二十六府!”慕容春华道:“那高昌这边还守得住么?”

郭师庸“哼了一声,这两年熬得半白的须扬了起来,道:“你们年轻人有鲸吞万里的雄心,难道我这个老将就没有一点用处?高昌得大都护一番清洗,渣津尽除!底层百姓感激我军善待他们,人心颇为可用!我手头又有步卒器械,只要粮食没吃光,这座城就陷不了!”他看了薛复和慕容春华一眼,道:“东进之事,就交给你们两个小伙子吧,至于高昌这边,你们尽管放心!我郭师庸还没老呢!”

在高层有决足以后,昆昌守军迅动员了起来,军队的调动迅捷无比,但外人却看不出耳道来,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郭纷的马车已经过了银山大寨,在路上她听说了龙泉关的军情,心里本来应该更加焦急。但作为张迈的妻子、郭师道的女儿,作为一个经历过几次生死大战的女人,郭纷的心却在长途行旅之中静了下来。

“他又不是不知道曹家对他心怀忌惮,又不是不知道伽对高昌念念不忘,既然知道,就不该会如此被动才对。那么眼下这个局面,到底是被迫如此,还是他的有意推动?”郭纷心道:“河西的事情,他没和我多说,可是以他的脾气,怎么可能没有预备呢?”

东方三镇内部的道路,已经被商旅踩踏得越来越平坦,不久郭汾便到达了高昌,郭师庸和郑渭听说她来急忙迎接出来,郭师庸是郭汾的族叔,见面后略带责怪味道地问郭纷怎么在这当口赶来,“也不留在龟兹多休息休息,你生产完才多久!”

郭纷在人前露出的却是令人放心的笑容:“张郎现在人在河西,而

伽又偏偏选择这个时候来攻,我作为大都护夫人,虽然没力气直接上阵杀敌,但到前线来给将士们打打气却还是做得来的。”因问:“怎么不见慕容大哥?”

郭师庸道:“他另有要事。

接了郭纷进城,在内府无其他人时。郭纷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