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5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归盈沉吟道:“此事确实也不易。确实是出师也不妥,不出师也不妥,嗯,为今之计,只怕仍得出师,只不过出师的目的要改上一改。”

曹议金问:“如何改?”

慕容归盈道:“焉耆属于高昌回纥,乃是毗伽的领地,毗伽与安西本无仇怨。这次张迈既攻占龟兹之后连及焉耆,出师之名未免不正。回纥与我大唐虽是异族,但高昌与我沙州却有婚姻之亲,安西与我沙州虽是同族。但毕竟是新近之盟,一为同族之友,一为异族之亲,一为旧交,一为新盟,正是‘掌心也是肉、掌背也是肉’!”

曹议金点头道:“是。”

这些年来他为了稳定沙瓜两州的局势,采用的是联姻的办法,同时与周围诸国都交好,所以和高昌回纥也曾结亲。

慕容归盈继续道:“两家于我们都是友邦,我们又岂能厚此薄彼?因此我们只能两不相助,或者居中调停。眼下既然令公已决定要遏制安西。那么依我之见,我们便仍然派兵前往,却不是去会猎,而是去调停,拖住安西的军势,保住焉耆再说。只要事情一拖,待得毗伽大汗从北庭回事,焉耆之围不战自解。且毗伽知道此事后必会感激我们,就算不感激我们,他们既要对抗安西,便也得结交我们,我们身居安西、高昌之间左右逢源,强则抑之,弱则扶之,此为均势之策也。”

曹议金听得大喜,道:“妙策,妙策!慕容贤弟宝刀未老,真我河西之孔明也。”

慕容归盈却摇了摇头,道:“此计说起来没有破绽,只是有一事可虑。”

“哦?有何可虑?”

慕容归盈道:“虎可料其踪,狼可测其迹,唯龙飞九天,其盈其缩,不可测也。观张迈过往战绩,便可推知其谋略,以他的才智,也定然能窥破我们的用心,因此此策虽然能使他们没借口寻我们生事。但此事之后,张迈必然将视我为异客,而非亲族了。我们与安西之间,也再难建立像他们与于阗那样的亲密关系,从此要彼此算计了。故此计虽然有助大势,却伤真情,此一可虑。”

曹议金却笑道:“邦国之间,哪里来什么真情,此事无须考虑。”

慕容归盈也没反驳他,只是道:“那张迈万里辗转,战无不胜,取怛罗斯也罢,取疏勒也罢,还有这次取龟兹,接连三次,动向往往匪夷所思。所以我担心万一他们没有我们的帮助却仍然打下了焉耆,那时我们没得到好处,却惹来了他们的厌帐,这不免偷鸡不成蚀把米,再万一他们兼并焉耆之后,竟能独败毗伽,那时我们再要与他们修好,怕也迟了。”

曹议金哼了一声,道:“天下事岂有两全?我们既要抚制张迈的野心,必然会与他生出冲突,既然不想让他遂心,又怎么可能再得他的欢心?所有区别看,不过是正面冲突还是暗中冲突罢了。我们也不是要去讨好他,只是要让他没借口来与我归义军生事。”

慕容归盈道:“令公既然心意已决,那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曹议金当即按慕容归盈所议,命次子曹元深引兵一万,赶往焉耆,同时派人前往高昌,准备为两家调停。

慕容归盈回到家中,现儿子慕容腾竟然在,错愕之下,问道:“你不在瓜州,怎么跑来这里了?”

慕容腾道:“父亲出之后,曹令公又派人传令,要我调遣瓜州兵马到沙州听令。如今瓜州兵马已停在城外。我进城复命既毕,便回家歇一歇。”

慕容归盈低头沉思了半晌,才嘿然道:“这却都是老曹的心机了。”

慕容腾问道:“曹令公对我们家有什么心机?”

慕容归盈道:“暂时来说倒也没准备动我们,不过是防范于未然罢了。”跟着将在灵图寺商议的事情与儿子说了。

慕容腾道:“父亲真是厉害!此策一出,我想安西军就只能乖乖退回龟兹了。”

慕容归盈却连连摇头,道:“若在龟兹一战之前,我也会这样认为,但现在我却是再不敢小觑这位张大都护了。我这策略,自认并无破绽。不过策略既定,执行之效果却因人而异。且看看吧,若张迈能化解此策,那我就承认他智谋在我之上!若他竟能因势就利,反败势为胜势。那……”

“那怎样?”慕容腾问。

慕容归盈轻叹一声,道:“那他就不是我们所能抗拒的真命雄主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到了那时就容不得我们选择了。”

曹议金这边的回复传到龟兹,郭师庸为之一愕,与李膑商议,李膑大是不悦。道:“曹家是无心之人!于阗李圣天出自尉迟氏,说实在的并非汉家正统,可对我们何等亲近!当日我们要西征,对他们来说得跨过疏勒作战。李圣天也无二话,不但千里相随,而且还助我粮饷。归义军乃是唐军河西嫡派,两家血肉相连,却来和我们玩这心机!”

不止郭师庸与李膑,前线诸将听到消息之后也个个不满,这些都是万里长征中杀出来的人物,久经历练,哪里会看不出曹议金此举的心思?就连石拔都知道归义军名为调停,实际上却是要来坏安西军的事!

诸将齐聚铁门关商议,杨易当场作,指着沙州方向大怒道:“好你个姓曹的,不来帮忙也就算了,还拖我们的后腿!这算什么狗屁盟友!薛复,你且围住焉耆,我且引一支奇兵,埋伏在蒲昌海附近,先将要来‘调停’的归义军剿了,跟着开往敦煌。灭了归义军,先把门户清理干净,回头再来与毗伽一决雌雄!”

说着站起身来,石拔连严叫好,连道:“我也一起去!”

却吓得慕容春华等赶紧拦住,叫道:“杨将军息怒!此事万万孟浪不得!”

第十四章天大地大老婆最大

薛复也拦住了杨易。说道:“杨将军,我军虽然得胜又占据上风,但龟兹新得,人心不稳,城池新附,根基未牢,尤其大都护还在疏勒未曾赶来,如果现在贸贸然再竖强敌,恐怕不是万全之策。”

杨易冷冷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薛复道:“归义军要调停,就让他来调停,我们去干我们该干的事去。归义军乃是我们的盟友,虽然其心可诛,但他们这样做也不算背盟,真要对他们动了手,反而是我们的不是了。这个盟约是大都护定下的,真要撕掉这盟约,也得等大都护来了再说。”

杨易也非一味鲁莽,只是性子直,胸中有气自然要作出来,这时薛复说了几句话,句句在理。他也就没在执拗,却道:“好,好!没有他归义军帮忙,我们不照样打下了龟兹?焉耆比龟兹如何?我就不信我们靠自己拿它不下!”

————————————————

疏勒。

这时归义军最新的举措尚未抵达,张迈却已经准备东行了。

“好心情啊,好心情。”

龟兹的大胜不但给张迈带来了声誉——这些都还是外在的,更进一步增强了张迈的自信——这是他内在的变化。

如今疏勒只剩下三个折冲府的兵力,张迈都留给杨定国,自己只带“左箭营”、“右箭营”作为护卫,郑渭担心护卫力量不够,张迈笑道:“怎么会不够?我告诉你,带着他们我就是在万军之中也能从容进退,更别说此去龟兹基本上已经是境内行军了。”

这一左一右两个神箭营,总数只有一百九十多人,因张迈虽然给了一个营的编制,但卫飞与郭漳选拔士兵都严格到苛刻,所以每人只选到不到一百人,可是这一百九十多人个个都能马上控弓,而且精准率还相当可观,张迈在检阅了两营骑射能力之后十分高兴,觉得没委任错人,便赏赐了所有士兵一匹第二代汗血宝马,又赏给了卫飞一匹纯种汗血宝马,这汗血宝马本身就是宝物,何况又是大都护所赐,颁赏当天人人高呼万岁。

得了汗血宝马之后,卫飞郭漳又在安守业的帮助下带着这两个营训练了半个多月加以整合。将令行禁止都练得熟了,这时听说要出前往前线,人人兴奋,就等着有机会立功。

张迈赶着前往龟兹接掌兵权,扩大战果,所以先行,郭汾等人是第二批,郑渭与兵、户、仓三曹是第三批。

之所以带郭汾前去,为的是稳定人心,是要告诉龟兹百姓:安西军到龟兹不是劫一票就走,是准备在龟兹落户安家作长治久安之计了。至于郑渭也起行,则是因为唐军是真的有打算将整个安西的府迁到龟兹去——龟兹无论从地缘上讲还是从交通、物资、人口情况和历史传承上讲,都比疏勒更合适作为安西四镇的府

要出的前一天晚上,杨定国前来拜访,张迈心中奇怪,白天他明明已经和杨定国将所有事情都交割清楚了啊,现在忽然来见,定有急事,赶到大厅之后见杨定国一张脸上笑吟吟的,心知不是坏事,才算松了一口气。问道:“杨老,这么晚来,可是有什么要事么?”与此同时又有人求见“张夫人”也就是郭汾,张迈打了求见者往后面去了。

杨定国呵呵一笑,说道:“大都护,喜事啊,咱们安西又要办喜事了。”

张迈笑道:“什么喜事?莫非你又抱孙子了?”忽然想起杨易的妻子安氏去年去世了,杨易暂时尚未续弦,杨涿又还小,哪里来的孙子?忙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说:“我胡说八道了。”

杨定国却半点也不计较,笑道:“不是我的事,就算是我真的抱孙子了,那也说不上是咱们安西的喜事啊。大都护,是你的喜事。”

“我的喜事?我能有什么喜事?”

杨定国笑道:“于阗那边刚刚来了一位使者,带了李圣天的许多礼物来给我,拜托我给他女儿做媒呢。”

“啊,做媒?”张迈道:“莫非是福安?”

“是啊。”

张迈笑道:“我这个圣天老哥真不够哥们,我和他这么好的交情,他却不来找我做媒,却找了杨老你。”

杨定国笑道:“这次找不得你,哪有找新郎官自己给自己做媒的?”

张迈一愕,一时没反应过来:“新郎官?什么新郎官?”

杨定国笑道:“李国主是请我做媒,要撮合你和福安公主的婚事呢。”

张迈瞪大了眼睛,当日听说龟兹攻占了他也没露出这样的表情,跟着失笑:“杨老你今晚睡糊涂了还是,我有老婆的人了!而且我娶汾儿还是你做的媒呢!现在忽然又来给我说亲,你别是搞错了。”

“没错没错。”杨定国道:“李国主这次让福安公主来龟兹做客,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他听说福安公主和汾儿相处得好。也得大都护你的欢心,所以就放下心来,派人来央我给他做媒。虽然你们兄弟相称,但实际上他比你大了许多,再说,福安公主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大都护你又正当壮年,婚娶上没问题。”

张迈听得苦笑不已:“杨老啊,你怎么还没弄明白,这不是年龄的问题,这是……我有汾儿了啊!”

杨定国甚是奇怪:“我知道啊,那又怎么样?再说李国主也知道。将来福安公主进门,也会如妹妹侍奉姐姐那样侍奉汾儿,汾儿是正室,福安公主居次——李国主都不计较这个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派人请我做媒啊。”

张迈这才算将思维调整过来,心知在这个时代没有重婚罪的,女人虽然得从一而终,但男人却可三妻四妾,而且越是成功的男人越有资格娶多一些女人,这也是当初郭洛会支持自己纳阿尔斯兰女儿的缘故——郭洛还是张迈的大舅子呢,都一点也不计较这个。可是呢,反而是张迈自己总感觉不大习惯。

杨定国将声音放低了些。道:“大都护啊,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