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第7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城在整个大咸阳的中央正北。王城北城墙的背后是一片数百亩的王室园林,园林北面才是真正的咸阳北城墙。出得北门三里之遥,突兀拔起一道林木苍茫的高地,这便是闻名天下的咸阳北阪。太庙坐落在王城北端园林的最高处,四面松柏森森终年长青,秦式宫殿的短飞檐从茫茫绿色中大斜伸出,远处看去直是靠着北阪高地巍巍伫立的天上城阙。这太庙虽只有一座主殿,不似王宫那般层层叠叠,然整体布局却是宏大简约深邃肃穆,任谁到此也会油然生出敬畏之心。 
  一过王城宫殿区进入苍苍的园林百步,迎面便是两柱黑色巨石立成的禁门。门内便是太庙禁苑,任何人不奉诏书不得入内。进得禁门百步,苍苍松柏与高达三丈的龟龙麟凤四灵石刻夹峙着一条十丈宽的黄土大道,尽头一座六丈高的蓝田玉石坊,正中镶嵌着“太庙” 两个斗大的铜字。进了石坊,经过梯次三进庭院,便是巍巍然高踞于三十六级阶梯之上的太庙正殿。 
  当车马进入已经洒水净尘的黄土大道,遥遥便见一片冠带伫立在石坊之下。青铜轺车上的嬴异人低声问:“前方一片何人?一个不识得。”车旁走马的吕不韦低声道:“最前是公子父亲安国君,身后四人自东至西,分别是纲成君、驷车庶长、太庙令、太史令,其余人等皆太子府属员。你只记住父亲便是。”嬴异人目力颇好,远远看见为首冠带者胖大臃肿须发花白,与他少时离秦时的父亲判若两人,心头不期然便是一阵酸楚! 
  正午时分,“三加”礼成。待主持冠礼的驷车庶长赐嬴异人表字为“子楚”,太庙中便是一阵欢呼。吕不韦心下明白,这个表字之是变通之法而已。依照礼仪,表字是本名字意的彰显,不能与本名毫无关联。而“子楚”与“异人”恰恰便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他经过安国君嬴柱与老驷车庶长事先商议好的,为的是使异人在邯郸改的这个名字有名正言顺的依据,以使华阳夫人不至于说嬴异人在搪塞她。 
  表字确定,嬴异人饮了作为正宾的太庙令的贺酒,又郑重祭拜了祖先神位,冠礼车马便辚辚出了太庙向太子府而来行见母礼仪。“见母”于平民冠礼原是简单,因其礼仪场所便在家庙或族庙,受冠者只须将祭品中的干肉装入笾豆(形如豆状的竹器),提着下堂出东墙进入母亲的房屋拜见,献上干肉,母亲拜祭品而受之;冠者拜送母亲回房,母亲以成人礼回拜儿子,至此见母礼成。然对于嬴异人这般王子,冠礼在太庙进行而女子不入太庙,便自然变通为回府见母。 
  车马驶入府前广场停稳,预先已经肃立等候在门厅外的太庙司仪便是一声高诵:“冠者子楚回府见母——!”青铜轺车中的嬴异人便被一名太庙令属员以赞冠者身份扶下车来,在赞冠者导引下肃然进府。太子嬴柱便以主人身份礼请驷车庶长、太庙令与吕不韦等进入正厅饮茶歇息等候。 
  华阳夫人早已经做了精心准备,事先从甘棠园搬到了方便礼仪的第三进东厢大屋。听得府门外车马宣呼之声,华阳夫人便早早站在了东屋大窗下。片刻之间,便见一人挽着笾豆进了庭院,一身土黄色楚服,头上一顶四寸黑玉冠,身材适中面色黧黑步履沉稳端正,除了秦人特有的细长眼睛与略显瘦削,堪称得英挺厚重。“此子强于乃父,天意也!”华阳夫人一声长吁,竟软倒在了厚厚的地毡上。 
  “冠者子楚,拜谒母亲——!”太庙赞冠吏一声高诵。 
  华阳夫人端正了一番自己的头饰玉佩,在侍女搀扶下款款跨过门槛到了廊下,对着阶下庭院中跪地低头双手捧举笾豆俎肉的嬴异人极是优雅地躬身一拜,口中柔和念诵道:“咸加尔服,我子成人。子今敬母,母以子福。”念罢双手从嬴异人头顶拿过笾豆,轻轻一拍嬴异人肩头楚语柔声笑道,“子楚,苦了你也。晚间娘与你说话,兄弟姊妹也晚来见礼,晓得无?”嬴异人叩头一拜肃然起身诵道:“承天之庆,子楚加冠!自今以降,孝悌立身!恭送母亲!”接着便低头低声一句,“子楚晓得了,谢过母亲。”华阳夫人微微一笑,端正矜持地躬身回拜了两拜,亲切低语一句:“当心风寒,秋风凉了。”便被侍女搀扶着转身进厅中去了。 
  “夫人侠拜,见母礼成——!” 
  侠拜者,夫妻间女子两拜之也。周礼:凡女子于丈夫行礼,女子拜两次,丈夫回拜一次,此谓侠拜。士冠礼中母亲以侠拜礼对加冠儿子,礼意表示母亲对加冠成人的儿子如对夫君一般礼仪。见母之后,冠礼车马便辚辚进入王宫,进行这次士冠礼的最要紧一项——见尊长。 
  远观王宫,今日如常,然车马鱼贯进入巍峨的宫城石门,立即便发现了车马广场与正殿区域的异常:两队斧钺仪仗整肃排列,一副六丈宽六寸厚的红地毡使通往正殿的三十六级蓝田玉台阶在秋日的夕阳下一片灿烂;更令人惊诧的是,殿口平台上的两只大鼎燃起了粗大的烟柱,在车马场遥遥看去,竟似紫烟袅袅如天上宫阙!一时间,非但嬴异人惊愕,连经常出入王宫的太子嬴柱与驷车庶长也大感意外。依着法度礼仪,非朝会与大典,正殿前大鼎不能举香。今日除了太子嫡子嬴异人加冠,国中并无礼仪大典,这大鼎举香仪仗红毡便分外有了一种庄重肃穆。 
  “冠者嬴异人觐见!赞冠大宾随同上殿——” 
  正在众人惊愕之际,三声长呼鼓荡回响,叠次从殿中传到高阶平台再传到殿阶,整个车马广场都被内侍们这种久经训练的尖亮声浪覆盖了。随着声浪,一名年轻内侍将嬴异人等领上了红地毡,及至高阶尽头,白发苍苍的内侍大老恰恰摇到了平台口,便将参礼者们默默领进了大殿。这时,吕不韦才蓦然一阵猛然心跳!老秦王有可能在加冠之日召见异人,这是吕不韦能够预料到的;然则,老秦王会在正殿以坐殿大礼召见,却是大大出乎吕不韦意料之外的;老秦王以耄耋之年风瘫之身,已经多年不在大殿举行任何礼仪,今日竟能在王孙加冠之日亲自坐殿,其间意蕴实在大有揣摩处;更令吕不韦百味俱生处在于,他设想过种种晋见老秦王的情境,甚至想到过老秦王死前不会召见他,他将终生与这位使山东六国蒙受摧毁性劫难的雷电之君不能相见,惟独没有设想过会在咸阳正殿以大宾之身晋见老秦王…… 
  “异人么?近前来,大父看看!”方入大殿,各人尚未以在冠礼中的各自身份行礼参见,殿中便响起了苍老沙哑的笑声,一切礼仪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随意湮没了。太庙令与驷车庶长眼神一交,便分别向嬴柱吕不韦就座等待。 
  “大父!”嬴异人一声哽咽,便大步上了王台。 
  “尚可尚可。”秦昭王眯缝起白眉下的一双老眼打量着肃然挺立的王孙,不禁便是一声叹息,“磨难成人也!子为人质二十余年,难亦哉!” 
  “大父当年质燕,于战乱中九死一生!异人小苦,不敢当磨难二字!” 
  “未逢战乱,未必小苦也!”秦昭王慨然一叹,“大父当年为质,尚有娘亲照拂。孙儿少年孤身,于强敌异邦居如囚犯,国无音书,家无亲情,衣食无着,逃生无门,便是庶民,亦为磨难,况乎王孙公子矣!” 
  “大父……”嬴异人扑地拜倒,不禁便是放声痛哭。 
  大殿中一片默然一片哽咽,眼见秦昭王两道雪白的长眉耸起,心下不禁一跳!只怕嬴异人这临机动情要坏大事。正在忐忑之间,却见秦昭王长吁一声竟亲切慈和地笑了:“异人呵,抬起头来,这厢入座,拭去眼泪,听大父几句老话。”嬴异人哭声立止肃然跪坐进王座右下长案,秦昭王苍老平和的声音便在大殿回荡起来,“磨难成人,磨难毁人,成于强毅心志,毁于乖戾猥琐。子今脱难归宗,当以儒家孟子大师之言铭刻在心,将昔日磨难做天磨斯人待之。莫得将所受折磨刻刻咀嚼,不期然生出愤世之心。果真如此,嬴氏不幸也,家国不幸也!” 
  “大父教诲,孙儿永生不忘!” 
  “好!回头将你的质赵札记静心整理一番,大父可是要教人念来听也!” 
  “孙儿谨记在心!边读书边整理,刻写成卷上呈大父批点!” 
  秦昭王点了点头,目光瞄向殿中:“不韦先生来了么?” 
  吕不韦从最后排的大案站起肃然一躬:“濮阳商贾吕不韦参见秦王!” 
  “先生大宾,恕老夫身残不能还礼,敢请近前就座说话。” 
  立即有一名内侍将吕不韦导引到王台左下的长案前,恰在秦昭王左下六尺处与嬴异人遥遥相对。吕不韦就座抬头拱手行礼,恰与老秦王凝视的目光相对,顿时感觉到一股平和而又肃杀的深邃目光笼罩住了心神,素来沉稳的他心头竟是一震! 
  “先生于嬴氏有大功,老夫不敢言谢。” 
  “不韦不期而遇公子,稍有襄助亦是图谋与秦通商之私心,不敢居功。” 
  “先生坦诚不伪,君子之风也!”秦昭王拍案喟然一叹,“然先生因异人之故,于商旅业已耽延多年,索性便在秦国做官如何?” 
  “不韦愧不敢当。” 
  “先生过谦了。便从小官做起如何?” 
  “但能做事,我心足矣!” 
  “宣诏。”秦昭王淡淡一笑,目光一闪便瞌睡般眯缝了过去。 
  坐在王案左后侧的老长史桓砾站了起来,打开一卷念道:“秦王诏命:义商吕不韦有大功于秦国王室,今任吕不韦上卿之职,襄助丞相总领国政,爵位待定。” 
  “异人谢过大父!”嬴异人兴奋难抑,做礼拜谢之后却见大殿中一片默然,对面吕不韦也是安坐不动,不禁便愣怔了。正在此时,秦昭王睁开老眼笑了:“先生不接诏书,可是有说?”“秦王明鉴!”吕不韦离案站起肃然一个拱手礼,“在下一介布衣商旅,图谋入秦经商,原本是看重秦国法度严明,商事诚信过于山东。惟其如此,商事耽延之后在下亦愿在秦国效力。然则,秦为法治大国,以事功为官爵依据。依秦国法度:不韦襄助公子,只对安国君府有些许功劳,而非对邦国有功,不当以高官显爵赐封。在下不畏高位,然却不想位非其功,是以不敢奉诏,秦王明察!”秦昭王枯瘦的手指叩着书案悠然一笑:“先生之说也是一理也。然先生亦自认对太子府有功,便做右太子傅如何?”吕不韦还是肃然一拱:“太子傅为国家大臣,并非太子府属官,在下不敢奉诏。” 
  “先生何其狂狷也!”嬴异人心头大跳,额头便渗出了涔涔细汗。他虽久离秦国,却也知道大父老王的冷峻肃杀,吕不韦两次辞官且振振有辞地驳回大父,非但自毁,且必然累及父亲与自己,当真是疯了!不行,我要说话!要以“期盼先生教诲”为名,替他接下太子傅! 
  “坦荡率直,先生有秦人之风也!”正在此时,秦昭王却罕见地哈哈大笑起来,“先生便说,老夫该如何封赏于你?” 
  “在下愿从做事开始,修习秦法,以图日后事功而居高位。” 
  “好!先生可人也!”秦昭王慨然拍案,“本王诏令:吕不韦为太子府丞,俸禄由王室府库支付。散……”一语未罢颓然卧案,一双长长的白眉顿时拉成了细长的缝隙,粗重的鼾声跟着便在大殿荡开。 
  一班人出得王宫,天色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