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乐资又是一阵哈哈大笑,便扬长而去了。便在姬乐资与一班昔日太子党密议如何迈出功业第一步时,童谣巷议的秘报恰恰也送了进来。姬乐资抖着那方羊皮纸便是微微一笑:“天意也!诸位请看了。” 
  “四口不灭,白木弃绳。这不是说田不能灭,乃是‘白木’无缚贼之法么?”有燕山名士之称的亚卿粟腹第一个点了出来。“白木为何物?”有人尚在懵懂之中。 
  “白木两绳,不是一个‘乐’字么?有谁?”立即有聪明者拆解。 
  “那便好说!六载逢马,便是六年之后当马人为将!” 
  “黑土便是‘墨’,何须说得,齐国平了!” 
  粟腹霍然站起:“臣请我王顺应天意,用骑劫为将,力下全齐!” 
  “臣等赞同!”新锐大臣们异口同声。 
  “上下同欲者胜。”新王姬乐资信口吟诵了一句《孙子兵法》,“君臣朝野同心,何事不成?立即下诏:罢黜乐毅上将军之职,留昌国君虚爵。改任骑劫为灭齐上将军,限期一月,平定齐国!” 
  “我王万岁!”举殿一声欢呼。 
  粟腹却走近王座低声道:“此番特使,上大夫剧辛最是相宜。” 
  姬乐资矜持地笑了:“也好,一石二鸟,免了诸多聒噪。” 
  一切不可思议的事情都轻而易举的发生了。当秉持国事的老剧辛接到这不可思议的诏书与不可思议的特使差遣时,惊愕得当场便昏厥了过去。悠悠醒转,反复思忖,竟没有进宫力陈,却是唤来家老秘密计议半个时辰,次日清晨便轻车直下东南去了。     
七、齐燕皆黯淡 名将两茫茫 
  乐毅刚刚回到军中尚不到半月,老剧辛便到了。 
  开春之时,燕昭王春来病发自感时日无多,一道诏书急召乐毅返国主政。可没有等到乐毅回到蓟城,燕昭王便撒手去了。葬礼之后便是新王即位大典,姬乐资王冠加顶,便当殿擢升了二十多名新锐大臣!乐毅剧辛两位鼎足权臣事先竟毫不知情,当殿大是尴尬。思忖一番,乐毅便留下一封《辞国书》嘱吏员送往宫中,自己便星夜奔赴军前了。乐毅明澈冷静,眼见新王刚愎浅薄,纵然进言力陈,也只能自取其辱,便打定一个主意:迅速安齐,而后解甲辞官。按照他在燕国的根基,至少一两年内新王尚不至于无端将他罢黜,而以目下大势看来,至多只要一年,齐国便会全境安然划入燕国。那时侯,平生心愿已了,纵然新王挽留,乐毅也是要去了。老剧辛只黑着脸一句话:“大军在手,乐兄但说回戈安燕,老夫便做马前先锋!”“天下事,几曾尽如人愿也。”乐毅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剧兄啊,子之之乱,已使燕国生民涂炭。齐军入侵,燕国更是一片废墟。你我怀策入燕,襄助先王振兴燕国于奄奄一息,历经艰难燕人始安。耿耿此心,安得再加兵灾于燕国?”“姬乐资乖戾悖逆,岂非是燕国更大灾难?” 
  “邦国兴亡,原非一二人所能扭转也。”乐毅淡淡地笑着,“此时回戈,只能使姬乐资一班新贵结成死党对抗,国必大乱,齐国若再乘机卷土重来,联手五国分燕,你我奈何?” 
  剧辛默然良久,唏嘘长叹一声:“天意若此,夫复何言?”站起来一拱手,“乐兄珍重,剧辛去了。”“剧兄且慢。”乐毅一把拉住,“非常之时,我派马队送你出齐归赵。”剧辛一声哽咽:“乐兄!去赵国吧,赵雍之英明,不下老燕王也。” 
  “也好。”乐毅笑了,“剧兄便将我妻儿家室带走,乐毅随后便到。” 
  “终究还是不愚。”剧辛终于笑了,拉住乐毅使劲儿一摇,“我等你。走!接嫂夫人世侄去。”便拉起乐毅大步出了幕府。一时忙碌,三更时分便有一支偃旗息鼓的马队悄悄出了大营,直向西方官道去了。 
  此日清晨卯时,幕府聚将鼓隆隆擂起,即墨大军的二十三位将军脚步匆匆地聚来,脸上显然带着一种莫名其妙地紧张。围困即墨的是骑劫所部,以辽东铁骑为主力,向来是燕军中的复仇派。几乎便在剧辛抵达的同时,蓟城另一路秘使也到了骑劫大营,对骑劫并一班大将秘密下了一道诏书:三日之内,若乐毅不交出兵符印信,着即拿下解往蓟城!骑劫原本勇猛率直,此刻却沉吟了一阵才开口:“秦开所部唯乐毅是从。移交兵权,必是大将齐聚,秦开从莒城赶来,也得一两日。三日拿人,却有些说不过去。特使能否宽限到旬日之期?”“不行!至多五日,此乃王命!”秘使竟是毫无退让之余地。 
  骑劫一咬牙:“好!便是五日!诸将各自戒备,不得妄动。” 
  骤闻聚将鼓,一夜忐忑不安的秘使立即惊得跳下军榻,钻进商旅篷车带着几名便装骑士逃出了军营。骑劫正赶着秘使车马的背影前来问计,不禁愤愤然骂道:“鸟!燕王用得此等鼠辈,成个鸟事!” 
  及至众将急促聚来,聚将厅的帅案前兵符印信赫然在目,却是只肃然站着一个中军司马,竟不见素来整肃守时的上将军。军法:大将不就座发令,诸将不得将墩就座。这案前无帅,却该怎处?正在一班将领茫然无所适从的时节,聚将厅的大帷幕后悠然走出了一个两鬓斑白的布衣老人,宽袍散发,面带悠然微笑,不是乐毅却是何人? 
  “诸位将军,”乐毅站在帅案一侧淡淡笑着,“乐毅疏于战事,六载不能下齐,奉诏归国颐养。王命:骑劫为灭齐上将军。诏书便在帅案。中军司马,即刻向上将军交接兵符印信。” 
  “昌国君,”骑劫一时竟大是难堪,“莒城诸将未到,半军交接……” 
  “骑劫将军,你想他们来么?”乐毅依旧淡淡地笑着,“但有兵符印信,便是大将职权,将军以为如何?”“谢过昌国君。”骑劫深深一躬,“末将行伍老卒,原本不敢为帅。” 
  “将军何须多说。”乐毅摆了摆手,“我只一句叮嘱:猛攻即墨可也,毋得滥杀庶民,否则后患无穷。”“嗨!”骑劫不禁习惯性地肃然领命。 
  “诸位,军中无闲人,乐毅去了。”布衣老人环拱一礼,便悠然从旁边甬道出了幕府。“恭送昌国君!”二十多员大将愣怔片刻,竟是一声齐喊。秘使本来当众发布了命令的,乐毅交出兵权之后,必须由两千骑士“护送”回燕。此时此刻,眼看着统率他们十三年带领他们打了无数胜仗的上将军一身布衣两鬓白发踽踽独行而去,这些一腔热血的辽东壮士们当真是酸楚难耐,谁还记得逃跑秘使的命令? 
  幕府外轺车辚辚,待骑劫赶出幕府,布衣老人的轺车已经悠然上路了。从即墨出发去赵国,几乎便要贯穿齐国东西全境千余里。偏是乐毅竟不带一兵一卒,只轺车上一驭手,轺车后一个同样两鬓如霜的乘马老仆人,便一车三马上路了。“昌国君,”老仆走马车侧轻声道,“还是走海路入楚再北上,来得保险些。”“舍近求远,却是为何?”乐毅笑了。 
  “元戎解兵,单车横贯敌国千余里,老朽实在不安。齐人粗猛……”老仆硬生生打住,将“连自家国王都杀了”一句吞了回去。乐毅却是一阵大笑:“生死有命,人岂能料之也?若齐人聚众杀我,化齐方略根本就是大谬,乐毅自当以身殉之!何须怨天尤人?若齐人不杀我,化齐便是天下大道!大将立政,却不敢以身试之,岂不贻笑天下也?”“昌国君有此襟怀,老朽汗颜了。”老仆在马上肃然一拱,“能与主君共死生,老朽之大幸也。”乐毅淡淡一笑,对驭手吩咐道:“从容常行之速,一日五六十里,无须急赶了。”驭手“嗨!”地答应一声,轺车便在宽阔的官道上辚辚走马西去。 日暮时分,已将到胶水东岸,乐毅便吩咐在官道旁边的一片树林中扎起了帐篷。此地已经离开即墨六十余里,熟悉的即墨城楼已经隐没在暮春初夏的霞光之中了。正在帐篷前的篝火燃起老仆埋锅造饭驭手刷马喂马之时,突闻东边旷野里马蹄声急骤而来!乐毅久经战阵,凝神一听,便知是不到十骑的一支精悍马队。驭手一声大喊:“昌国君上马先走!末将断后!”乐毅微微一笑,却安然坐在了篝火旁的一块大石上:“慌个甚来?没听见我方才的话么?”驭手一阵脸红,兀自嘟哝道:“便是死,也左右不能让齐人欺凌了。”便将长剑往篝火旁一插,挽起一副强弩便躲在了轺车后面。 
  便在此时,马队飓风般卷到,为首骑士骤然勒马,盯着大石上被篝火映照得通红的布衣老人,竟良久没有说话。乐毅也打量着丈许之遥的马上骑士,一身破旧不堪的红衣软甲,一领褪色发白且摞着补丁的“红”斗篷,束发丝带显然已经颠簸抖去,灰白的长发披散在肩头,衬得一张黝黑的脸膛分外粗糙。 
  “敢问,来者可是田单将军?”乐毅淡淡地笑了。 
  “足下,可是乐毅上将军?”骑士也是淡淡一笑。 
  “老夫正是乐毅。”布衣老人站了起来,一声沉重地叹息,“将军殚精竭虑,孤城六载而岿然屹立,乐毅佩服也。为敌六载,将军若欲取乐毅之头,原是正理,然却与齐人无干了。” 
  “昌国君差矣,”骑士一拱手,“田单闻讯赶来,是为一代名将送别。”说罢一跃下马,向后一摆手,“拿酒来!”乐毅爽朗大笑:“好个田单,果然英雄襟怀。老夫却是错料了。乐老爹,摆大碗!”老仆却是利落,眨眼便在大青石上摆好了六只大陶碗。田单接过身后骑士手中的酒囊,一拉绳结便依次将六只大碗斟满,双手捧起一碗递给乐毅,自己又端起一碗,慨然便道:“昌国君,此乃齐酒。田单代即墨父老敬将军第一碗:战场明大义,灭国全庶民。田单先干!”便汩汩豪饮而尽。 
  “庶民为天下根基,将军若得再度入燕,亦望以此为念。”乐毅也举碗饮尽。“田单敬将军第二碗:用兵攻心为上,几将三千里齐国安然化燕!” 
  乐毅微微一笑:“为山九仞,却是愧对此酒也。” 
  田单肃然道:“将军开灭国之大道,虽万世而不移,何愧之有?” 
  “好!便饮了这碗,愿灭国者皆为义兵也。” 
  “最后一碗,却是向将军赔罪。”田单喟然一叹,“天意不期,田单一介商旅却做了将军对手,才力不逮,便多有小伎损及昌国君声望,田单惭愧也。”说罢便是深深一躬。 
  乐毅哈哈大笑,眼中却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兵者,诡道也。将军用反间之计,何愧之有?同是一计,先王一举破之,新王却懵懂中之。惭愧者,当燕国君臣也。”唏嘘哽咽间,乐毅举起大碗便一饮而尽,却是良久无话。“昌国君,”田单骤然热泪盈眶,“齐人闻将军解职,百感俱生,大约都聚在前方,箪食壶浆聚相恭送将军,田单便不远送了,愿昌国君珍重也。” 
  乐毅长叹一声:“但得人心,化齐便是大道,乐毅此生足矣!” 
  “田单告辞。” 
  “将军且慢。”乐毅淡淡地笑着,“老夫一言,将军姑妄听之:齐若复国,燕齐便成两弱,田单默然良久,深深一躬:“田单谨受教。告辞。”说罢飞身上马,便在夜色中向东去了。乐毅凝望着渐渐远去的马队,不禁便是怅然一叹:“燕有乐毅,齐有田单,当真天意也。”思忖片刻,回身吩咐道,“乐老爹,明日改走海路,由楚入赵。”老仆摇着头便是一声感慨:“咳!君主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