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如何使得?”秦开大惊,“楚军为敌,上将军不能涉险!” 
  “明日午时我便回来。”一言落点,乐毅已经飞身上马,带着三骑风驰电掣般去了。 
  辽东调兵之前,乐毅便接到燕国商人秘密义报:鲁仲连再下寿郢 ,联合春申君说动楚王,楚国答应与齐国结盟。刚到辽东,乐毅又接到临淄秘密斥候急报:楚国特使淖齿会见齐王田地,提出援助齐国抗衡五国合纵,但却要在战后分得旧宋一半土地并琅邪郡南部 ;齐王大怒,将淖齿乱棒打出。到此为止,齐楚联盟便该当散伙了,如何楚国突然又发兵北上?更令人不可思议处在于:乐毅当初秘密合纵六国时,答应了旧宋全部归于楚国,新君芈横与老令尹昭雎,也都欣然允诺加盟攻齐。后来鲁仲连说动楚国与齐国结盟,是旧宋之外再加了琅邪郡大半,丢失旧都并南郡三十余城而急于有所作为的楚国君臣,在此时背弃与燕国合纵之盟,尚算有个由头。可是,在齐湣王拒绝楚国条件并粗暴凌辱淖齿后,楚国仍然发兵救援,就悖逆得令人乍舌了。 
  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因。一番思虑揣摩,乐毅终是理清了这团乱麻。 
  楚齐两大国,也是一对生死纠缠的老对手。整个春秋三百余年,楚吴越三国要北上中原称霸,对手便是两个,一个晋国,一个齐国。战国之世,情势为之一变:楚并吴越而田氏代齐,囊括吴越后的大楚国与新齐国接壤千余里(原先是吴越两国与齐国接壤),两个大国便骤然正面相撞了。秦国崛起之前,楚国与齐国大战小战不断,既有边界争夺,又有对薛鲁宋邹等小国的争夺,数十年之间相互视若仇雠。秦国崛起,六国合纵抗秦,楚齐之间便相对缓和了下来。后来齐国日益强大,楚国却萎靡不振,既面临魏国在淮北的压力,更面临秦国在江汉地带的压力,于是只有与强大的齐国结盟修好以抗衡秦魏。作为齐国,也需要楚国大力牵制秦国魏国,从而削弱自己西进争霸的阻力。两厢各有需求,便是一拍即合,楚齐两国便结成了稳定同盟,虽然还是小龌龊不断,却也从来没有发生过三晋(魏赵韩)之间的那般大血战。齐国权臣孟尝君与楚国权臣春申君之间的私人情谊,更是天下皆知。秦国白起大军攻破郢都后,楚怀王仓皇北迁,便将太子芈横派到齐国做了人质。颟顸昏聩的楚怀王此时却是清醒:楚国动荡不宁,权臣虎视眈眈,太子入齐做人质,一则可保护太子在即位前平安无事,二则可保秦国攻楚时齐国出兵救援。 
  冥冥之中仿佛有得定数。芈横刚刚做了人质,楚怀王便在秦国做了阶下囚!楚国朝野大为震惊,老令尹昭雎、春申君黄歇皆与太子交好,一致主张立即迎回太子即位。特使到了临淄,齐湣王却拿不定主意,便召集朝臣商议。上大夫触子抢先道:“此乃大好时机也!我王当扣留芈横,逼迫楚国以淮北沃野三百里交换。” 
  “此言大谬也!”孟尝君大是不悦,“若楚国不受要挟,另立新王,齐国徒然落得一个无用人质。非但两国反目成仇,齐国也落得背弃盟邦不仁不义之恶名,谈何大好时机?” 
  触子深得齐湣王信任,素来不将已经失势的孟尝君放在眼里,便针锋相对道:“孟尝君大谬也!若郢都另立新王,齐国便与新王立约:割淮北之地,我便杀了芈横,消除新王后患。若新王不识大体,我便与秦国结盟,拥戴芈横回楚即位,驱逐这个新王!” 
  “秦国是你手中玩物了?”孟尝君冷冷一笑,“大邦之盟竟如此儿戏,齐国有何面目立于天下!”便铁青着脸色不再说话。 
  “孟尝君言之有理。”骄横狂暴的齐湣王却破天荒地赞同了孟尝君,接下来的话却让孟尝君啼笑皆非,“送回芈横,不战而控楚,无异得地千万里也,岂是区区三百里可以比拟?”转身便下令宣来芈横,要这个楚国储君当场立下血盟:终身以齐国为“父邦”,以齐湣王为“王父”,年年纳贡,自称“臣下”。也是事有蹊跷,刚烈血性的芈横,听完后竟二话不说,一剑剁下右手食指,在白绢上写下了令齐国大臣们瞠目结舌的血誓,双手恭恭敬敬地呈给了齐湣王。 
  “孺子可教也!”齐湣王哈哈大笑,“自今日起,芈横便是田横,本王大儿子。” 
  芈横毫无颜色,反倒深深一躬:“儿臣田横,参见父王。”举殿大笑,齐呼万岁不止。孟尝君却骤然一身鸡皮疙瘩,竟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这个芈横,便是当今的楚倾襄王。燕国君臣都说,楚人有奴性,不要楚国加盟也罢。上大夫剧辛更是大笑嘲讽:“惟有如此一个楚王,方做得出此等‘忠孝仁义’之举,当真国奴也!”乐毅虽然没有与剧辛当殿争辩,却始终不相信这个芈横会甘当齐湣王国奴。合纵之时,乐毅曾经与楚倾襄王密谈过整整三个时辰,但说到中兴大楚,年轻的芈横那深沉忧郁的目光便顿时两团烈火,每每将嘴唇咬得出血。乐毅一眼便认定:芈横极有城府,此人可失之于阴骘,却绝不会失之于奴性。然则,这毕竟是一己之评判,邦交行径赫然摆在那里,仅靠昔日评判是不能作为应对根基的,必须真实摸清,楚军之图谋究竟何在? 
  这便是乐毅星夜来见淖齿的因由所在。 
  楚国大军驻扎在巨野泽南岸,依山傍水连绵展开方圆三十余里,除了时而飘来的隐隐号角,营地却是一片整肃寂静。在兵家眼里,这分明便是一支劲旅。齐军未曾出动,楚国便先有十万精兵驻屯边境准备救援,实在是蹊跷不合常理。然则,正是这种不合常理,乐毅的心倒是顿时轻松起来。 
  “请禀报淖齿将军:燕山老友求见。”乐毅下马,从容走近幕府大帐。 
  不消片刻,一阵沉重急促的脚步声便在兀自嘟哝中砸出帐门:“荒山野水,哪来的燕山老友?像谁,还非得本将军出来?”突然之间嘟哝声顿住了,接着便是一声长长地惊呼,“噫呀呀呀!大胡子么?快快快,快进了!” 
  乐毅哈哈大笑:“大胡子有你大了?吃饭都得用夹子。” 
  “不消说得,一对胡子兄弟。”淖齿的嘎嘎笑声活像刺耳的老鸹。 
  进得大帐,淖齿立即从帅案后边的大铁钩子上拿下一个鼓鼓囊囊的皮袋:“春寒忒个冷,来,先灌它一通了。”乐毅笑道:“你这军帐倒是洒脱,还能饮酒,好,便灌一通。”说罢接过酒囊便是咕咚咚一阵大饮,放下酒囊便满脸胀红。淖齿不禁一阵大笑:“你呀,酒量还是不见长。我这酒将军是出了名的,楚王特许每日三袋,只是太少些个。”啧啧啧,乐毅便是一声感叹,“三袋十斤酒还少?当真上蔡酒徒也。”淖齿又是一阵大笑,汩汩饮干了酒囊剩余一半,长满黑毛的大手在嘴边一抹一甩:“行伍老卒没虚话,乐兄夜半赶来何事?只实打实说了!”乐毅悠然一笑:“只要讨你个实打实,不许打圈子。” 
  淖齿啪地一拍长案:“谁个打圈子,出帐便是陷马坑!” 
  “人说淖齿猛火油,却是没错。”乐毅笑过一句,突然压低了声音,“楚军当真要救援齐国?”淖齿嘎嘎大笑:“怪哉怪哉,大军出动还得有真假,糟蹋粮草么?”乐毅冷冷一笑:“这便是行伍老卒实打实么?我只一句:楚若他图,燕助一臂之力,若真心救齐,乐毅便当即告辞。”说罢便站起身来要走。“你个乐兄,”淖齿一把扯住乐毅,“酒话莫当真。你只说,真救如何?假救又如何?”乐毅转身一笑:“真救,战场见。假救么,你得先说想吞多大一坨,我得点点府库存货也。” 
  “嘿嘿,痛快!”淖齿晃着酒囊向帐口大喝一声,“帐外千长,不许任何人进帐!”只听帐外嗨的一声,淖齿转身低声道,“老宋加琅邪如何?”乐毅思忖片刻道:“老宋却难,淮北五百里加琅邪,如何?”淖齿兀自嘟哝着:“老宋三百里,淮北五百里,大是大些,却没老宋那般富庶。”乐毅揶揄笑道:“亏了你还是上柱国。老宋是富庶,可与你接壤么?一块飞地,楚国守得住么?”淖齿恍然拍掌:“对,是这个理,楚王想来也能受得。”乐毅笑道:“莫担心,楚王比你我精明。” 
  “那是!”淖齿一脸钦佩,“若非楚王励精图治,能有这十万精兵?”乐毅目光炯炯地看着言犹未尽的淖齿,一脸肃然道:“你有无秘密使命?大军协同,可不得二心掣肘。” 
  “哪里话来?”淖齿又是嘎嘎大笑,“我只一句:楚王之命却与打仗无关。” 
  乐毅笑道:“只要打仗不掣肘,余事不消问。来,说说这仗如何打法?你要钉在哪里?” 
  就着淖齿帅案的一副羊皮图,两人直说了一个时辰。五更时分,大风刮得一片啸叫。淖齿要乐毅睡两个时辰再走。乐毅笑道:“顾得睡觉么,我得走。”淖齿瞄一眼帐外猎猎翻卷的大纛旗道:“好在顺风,我便不留你了。”乐毅一声告辞,大步出帐飞身上马去了。 
  堪堪午时,乐毅赶回了漳水大营,先吩咐中军司马派出快马军吏,传令四国大将申时来幕府议事,然后便就着大案,边吃冷饭边给匆匆赶来的秦开叙说经过。秦开听罢兴奋得连连拍案:“好好好,去了一大块心病!目下我守住幕府,无论如何,上将军得歇息一个时辰。”乐毅道:“夜来再歇不迟。四大将到来之前,要画好五副进兵图。”秦开惊讶道:“打仗只凭将令行事,画图岂非蛇足?”乐毅摇头道:“联军多将,便要立约立信,免得战场自行其事,日后也会少了诸多麻烦,少不得。”秦开便道:“你只说路径,我看着军务司马画。”乐毅又是摇摇头:“此事关涉甚多,还是我自动手。你只督察大军备战便了,那才是头等大事。” 
  “与上将军打仗,长学问也!”秦开喟然一叹,便匆匆去了。 
  秦开一走,乐毅便进了幕府起居间。幕府者,大军主将营帐也。究其实,便是临时夯起几道土墙,用大木隔开成一个大厅与几个房间,顶部覆盖牛皮大帐,形同府邸一般。大厅便是大将发号施令的聚将场所,周围便是军务司马们处置日常军务的房间,视大军规模可多可少。聚将厅后便是主将的起居室,即通常说的后帐 。乐毅的幕府起居室小而简朴,没有专门侍奉起居的军仆或侍女,只有一张军榻、一只甲胄木箱、一副剑架、一个三尺深的硕大木盆与两只盛满清水的大桶。进了起居室,乐毅卸去了一身皮甲胄,便提起木桶向自己赤裸裸的身子猛浇了一通。冷水一冲,疲惫之气顿时消失,擦干身子换上一身干爽布衣,乐毅精神大振,立即到隔间军令室拿出四张大羊皮纸,埋头画起图来。 
  出身名将世家,乐毅自幼便熟读兵书通晓文案。十五岁时,他曾别出心裁地将历代大战绘成了一本图谱,族中老军旅们无不啧啧称奇。这次联军攻齐,是燕国长期筹划的雪耻大战,成败关乎燕国兴亡,实在是国命系于一战,丝毫大意不得。鉴于战国以来合纵联军从无胜战的痛心教训,乐毅给自己定下了十六字规矩——敬将纳言,衡平战利,有分有合,进军立约。 
  敬将纳言,是基于以往联军统帅的颐指气使而不孚众望说的,是诸将同心的重要一环,看似表面文章,在讲究实力大小的联军中,却实在是极难做到。衡平战利,是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