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禄山新史-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样,新罗人如果去防备日本的进攻,不再派大军前来帮助,我们进攻渤海,不是有点困难了吗?”
    “战争最重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估计今年,我们是准备在春耕后进攻。那时天气温暖,不比担心东北的严寒,天时上已经占了优势;由大门艺以及大量的手下帮助,渤海的地利优势也不明显;人和吗?虽然扶植大门艺回上京,推翻暴虐的大武艺这个理由不是那么的吸引人,但多少能冲淡一点渤海人的排外情绪!到时候比的就是兵甲、士卒、站阵,这方面,渤海又有那点是大唐的对手?何况我还不惜千金,搞出了几个非常不值的家伙,就算用钱砸,我也要把渤海的大门砸开!把他们的龙泉府,变成黄泉府!”安禄山狠狠的道。
    “呵呵!”李白摇摇头不语。
    如果以后打仗都需要象安禄山这次准备的那样,就是安家的财产再多,也经不起他几次的消耗。
    “那些新罗的密探,有什么问题吗?”安禄山继续问安怀秀。
    鸽书来自渤海上京龙泉府,里面自然不会有那些新罗人的消息。
    “密探到是没什么大的问题,不过是从幽州大都督府里,搞到了一些我们愿来的进攻计划,只是他们这次回去的时候,坐的我们的船!”安怀秀笑道。
    “哈!还有这样巧的事情,住我们的客栈,坐我们的船,竟然都能安排到一起!”安禄山笑了起来。
    当年安排去莱州的人,已经顺利的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造船作坊。招募了大量的船工,生产安禄山要求的海船。由于安记生产的尖底海船,比北方大多数平底船,航行起来要安全和平稳,在加上多角度风帆的设计,更是让船跑的又快又稳。所以他生产的海船,除了贩卖给海商外,自己也组建了一支船队,跑往来日本、新罗、大唐的商贸。造船业和海上贸易,已经是安家的支柱产业了。
    “其实这也不意外,我们安家的船队,航行到现在,都没出现过倾船事故。上次更是在新罗河口触礁后,仍能坚持航行到港口,让安记船队的名声大涨。新罗人眼见为实,知道了安记的安全性,一般出行,都会选择搭乘我们的船!”安怀秀自豪的道。
    最后又忍不住赞道:
    “还是安爷高明,那个水密舱的设计,可是救了整整一船人!”
    “呵呵!其实我们卖给别人的船也有这样的设计,主要是那些人不相信这个东西,一旦漏水,只知道堵,不知道排!”安禄山微微一笑。
    安记海船的安全性,主要就是由水密舱来保障的。当然,受局于制造技术,那些水密舱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水密舱,只不过密封了少量空间,再将底层其他的一个个船员舱室,改建成可相对密封的小舱,必要时充当密封舱罢了。再加上一些排水设备的存在,基本就能保证船体在受损不是很严重的状况下,能继续航行,甚至当场派人修复受损部位。
    “他们一行人的具体消息还有没有传来,但是在我们的地盘,应该逃不出我们的监视!”安家的大多数人,都受过谍报训练。而每艘海船上,都有至少一人的专业探子,用来给安怀秀收罗目的地的情报,所以他对此毫不怀疑。
    “时间也确实差不多了,春耕即将结束,朝廷也快要对渤海动手了!”李白点点头。
    “我们明天就去视察视察我们的部队吧!”安禄山笑道。
    “对!顺便让他们和原来的营州军举办一场演习,看看双方的精锐程度!”李白建议道。
    “恩!不错!这个提议不错!”安禄山立刻接受了建议。
    安家是基本上完全遵从了自己为主,但营州其他的大胡如康家、石家、米家等,都对自己心存小视,自己也该展示一下实力,震服震服他们了。
    ****************************************
    营州城外,广阔的东校场中,东、西、南三侧,皆是身着劲装、全身披挂、肃然而立的各军将士。
    安禄山就任都督后的第一次大点兵,就在今天举行。
    为了震服各势力,安禄山特地邀请了营州城的士绅名流、其他各族头领和文武官员前来参加。
    军鼓声平息,安禄山登上了北面的点将台。
    “诸位!今日本官点兵,只为考核各军!优者赏,差者罚!忘各军奋发努力,勿让本官失望!”安禄山没怎么训话,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下面有安司马宣布规则!”
    “考核分两部分,一曰兵试,二曰将试。兵试者,考核各人能力,过六关,跑、掷、跳、射、击、角,综合成绩,分优、良、差三等;将试者,有将者指挥,诸军种协同,实兵对抗演练……”安文贞朗声宣读道。
    单兵测试,只不过是测量士兵的跑步,投掷,射击,角力等等,安禄山的士兵,大都是原来安禄山刚到幽州时收伏的各族精锐(猎户和山贼),加上从幽州各府保送的精锐府兵。每个人都非常优秀,加上安禄山针对性的训练,基本没什么问题。
    最后结果也不出意外,安禄山亲自训练的三万三千部队,基本上是优秀,剩下的也都是良,没有一个差。而原来的营州驻军,却是好坏参半,良差不等。
    那个实兵对抗演练,则是大唐的传统科目了。两支军队列好阵形,司马一声令下,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双方以各种阵势攻击对方,但两方部队接触后稍稍一碰撞,司马就立即喊停,士兵立刻原地停止。然后司马根据部队调动后,所处的位置及部队人力比,综合评断。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防止士兵受伤。
    安禄山这边派出的是田乾真这个小校尉,而原来的营州驻军,为了挽回单兵比试中的面子,推举了老将,突厥将军安波注。
    两边自由挑选木制兵器,随后各自展开队形。
    安波注将部队排成三个百人方阵,前排持枪、中排持盾、后排持刀,摆的是一个唐军标准的传统防御阵形。意思很明显,我是老将,让你先攻。
    不过当他摆好阵形是,田乾真那边也摆好了阵形。他竟然是一半刀兵和一半排手,没有枪兵,那是更加纯粹的防御选择。
    双方主将相视一笑,知道对方都存在着谦让,想让对方先攻的意思。
    “老将军既然如此客气,那就让晚辈来攻吧!”田乾真笑道。
    “好!小将军尽管攻过来吧!”安波注一笑。
    田乾真点点头,随即朗声下令:“变阵!”
    部队阵形一变,五人一组,三人双手大盾平举,排列在前;二人持刀列在盾后,小组与小组间,留有一人通过的空隙。整个部队成梅花形排开。
    梅花阵?
第六节 率军征渤海
    对面的安波注看了一愣。
    田乾真的排手,刚才拿的全是防御用大盾。现在他竟然不重新选择兵器,就直接用防守的盾刀,难道他的阵术指挥真有这么高明。
    “进攻!”司马安文贞下令。
    田乾真立刻下令发起冲锋,队伍分成左右二队,成钳形攻向安波注部队二侧。安波注见状,忙调动百人枪兵部队向前,攻击敌人阵形中段。中军排手转向两侧,刀兵从后方入中军,准备应击敌军先头部队。二方部队还没接触,便烟尘四起,随后一阵霹雳啪啦的碰撞声响起。
    “停!”安文贞大喝道。
    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场中那阵沙尘平息之后,只见田乾真军二队,已经把近一半的枪兵击倒,剩下的也全都被包围了起来,而安波注的另外两个百人队,却还在原地傻傻的等着田军的进攻。因为刚才田军故意弄起的灰尘,扰乱了他们的视线,只能根据安波注原来的命令,坚守阵地,不敢贸然出击。
    侧面观众席上的众人看的很清楚,刚才田乾真军在靠近安波注军前,已经下令排手放下大盾,擦地前进。一等安军的枪兵靠近,却又立刻停下脚步,以梅花阵原地防守,静侯安波注军的枪兵进来攻击。但拖动带起的沙尘,却是直扑安波注的中军,扰乱了他们的视线,使他们不敢进攻。
    以优势的兵种和人数迎战,田乾真的胜利自然非常明显。虽然安波注还剩下两百多士兵,但丧失了近百枪兵,他基本上必输无疑。虽然田乾真这样的做法有点取巧,利用了演习场上的地利优势等,实战中几乎不大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作为指挥官的随机应变能力,倒是让安禄山和那些营州军人们非常赞赏。
    “田乾真校尉胜!”安文贞大声的宣布了结果。
    “呵呵!阿浩胜的不光彩呀!如果是在实战中,肯定还是安将军获胜的希望大一点!”虽然安波注是自己的叔父,但从军队系统来看,却还是田乾真属于自己人。所以安禄山安慰的对象,反到是安波注。
    “哈哈哈!都督不必安慰末将!田校尉临阵决断,以防守之兵攻我仍能大胜,要是到了战场上,应该是更胜我一筹!”安波注到不是那种输不起的人。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在安家其他人都不愿意再接触安禄山的情况下,继续去见安禄山了。
    他其实只是一个带着几百骑兵,打游击战的高手,真正的两军对战,自然没法和田乾真这样的战阵派对抗。
    “老将军过谦了,晚辈的计策哪能瞒得过您,如果不是老将军有心想让,刚才只要整体推进,就能破了晚辈的烟尘!”田乾真拍马屁道。
    “哈哈!好了!两位表现都不错,本官都有赏!”安禄山笑道。
    又转向校场的众军,朗声鼓励道:
    “今日点兵,各军都有表现,优胜者,本官都有赏赐!败者亦不必气馁,只要更加努力,争取下回获优,本官会有更重的奖赏!我等为国戍边,当竭尽全力,报效国恩!望诸君与我共勉之!”
    “竭尽全力,报效国恩!”
    在田乾真的带领下,众军齐声响应。谁也没注意到,安禄山说的是报效国恩,而不是传统的报效君恩。
    夕阳下,已经蓄了短须的安禄山,显得格外英伟。
    明光甲闪耀着光辉,照亮了前面好大一片。
    ******************************************
    开元十八年(庚午年,西元七三零年)夏,四月,朝廷筑长安外郭,李隆基招宰相和信安王入对。五月,吐蕃在战略上长期处于劣势,终于决定遣使致书于边境上,求和了。西边既然安定,李隆基立刻决定对渤海动手。
    五月中旬,李隆基以渤海大武艺忤逆犯上、驱逐兄弟为由。任命单于大都护忠王李浚领河北道行军元帅,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伷先副之,帅十二总管以讨渤海。
    任命暂摄营州都督安禄山为营州总管、讨伐前锋使,以安东副都护田守义为前锋副使,率幽州、营州和安东都护共六万大军,先锋进攻渤海。同时传旨新罗和黑水,令他们相约进军。
    圣旨一下,安禄山这边立刻率领已经集结好的大军,直发渤海国扶余城。
    不一日,安禄山就已经带着本部整编四万五千兵马,抵达了安东都护紧邻营州的大城延津州。随军军将有别驾李白,司马安文贞,兵马使唐姆,兵马副使窣干,校尉田乾真、田乾祐、阿史那承庆、安守忠等。编外人员还有安禄山的情报主管安怀秀。
    “末将安东副都护领前锋副使田守义,拜见安前锋使!”
    安禄山的大军刚在导引士兵的带领下靠近延津城池,就看到一帮身穿铠甲的将领前来迎接。
    “原来是田都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