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佐之梦-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那时殿下正在迎娶新夫人呢”小夏翻了一个白眼,“想到接下来一段时间要天天看着殿下和新夫人亲热,妾身干脆把城让出来,自己眼不见心不烦”
    “关于这件事情,”我只好和她解释,“主要是有大殿的命令,实在无法推辞……总之,我不会因此冷落你,你实在不用太介意的。”
    “……算了,这样的事,妾身也不是第一次遇见”小夏沉默了一下,努力露出一个微笑,“这次殿下能够明白妾身的心意,这么快赶过来,妾身已经很满足了。”
    “我明白,”我点了点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就在这边陪你吧”
    “真的吗?”小夏惊喜的看着我。
    “真的。”我再次认真的点了点头。
    反正信长的命令就要到了,我马上就要去京都忙活,说不定连小夏生产都赶不回来,这一段时间,就当我预先向她表示歉意吧
    ……,……
    近半个月的日子里,我一直留在养宜馆陪小夏,有时侯也和近侍去附近山间打猎,捉一些野味来给小夏补身子,或者带着千手姬去附近爬山,和柳生严胜学习和切磋剑术,日子过得十分悠闲。有两次秀景派人送来公文,我看了看,并不是要紧的事,就直接打发使番交还给秀景处理。还有阿波的几家小豪族前来求助,我也没有接见,直接写了字条让他们去找细川真之。
    这样没有政务、军务打扰,完全放松的时光,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享受过了。小夏自然也很高兴,从离开土佐起,我就没有这样全心全意的陪过她。
    只可惜好景不长,信长的命令很快就到了,让我尽快前往京都,和丹羽长秀处理一些中枢的事情。主命难违,我不得不离开了养宜馆。
    丹羽长秀人在若狭,接到岐阜的命令比我早,行程也比我短一些,我到达京都时,他已经在本能寺定性院住了好几天。定性院是本能寺塔头七院的第三院,仅次于信长自己居住的惠升院和织田一门众所居住的莲承院,信长命我们在这一院理事,足见他的重视态度。
    我才在院中客殿的偏厅住下,另一边偏厅的丹羽长秀就来拜望我了。
    说起来,这几年我先是居北伊势,然后又去了淡路,而丹羽长秀一直在京都及若狭,很少有相处的机会。这次一起处理中枢,是从清州共事后的头一遭。
    想到清州的往事,我忍不住有些怀念。那时我才刚到织田家不久,丹羽长秀和前田利家、佐胁良之帮了我不少忙,凭着他们的好意,加上自己的努力,我最终成功的在家中站稳了脚跟。
    当然,友谊和利益都是相互的,通过和我的交往,他们同样也因为我而受益不少。前田利家落难那会,家中多亏了我的照拂;佐胁良之要不是我,现在不仅无法成为一方重臣,说不定已经被赶出织田家;至于丹羽长秀,我提议开设的撰钱屋,让他获利极多。
    撰钱屋这一项举措,是织田家在领内推行最广的政策兼生意,这宗生意越做越大,情况越复杂的地方,运营得反而更加良好。在清州、津岛、岐阜、热田、京都和堺町,都有撰钱屋的存在,另外还有我的三重町、长野藤敦的安浓津町、武田信孝和丹羽长秀的小浜町。北伊势的宇治山田町,虽然属于伊势神宫的神领,依然有织田家开设的撰钱屋在运营,制度上大致和其余地方差不多。
    我和丹羽长秀作为最初创设人,原本享有撰钱屋一成的收益。分封出去之后,各自的份额收归信长,但是各自领内分屋的收入不再上交。丹羽长秀的小浜,和朝仓家的敦贺是若狭湾的两大港口,是东、西日本之间的海上要冲,商业十分兴旺,小浜的撰钱屋,每年为丹羽长秀带来的收益高达数千贯。
    这一份利益上的渊源,一直是我和丹羽长秀关系亲近的重要原因之一。
    见面之后,丹羽长秀和我一样,都显得十分热情。两人讨论了不少事务,一说就是大半个时辰。其中,丹羽长秀说得最多的,也居然是撰钱屋,但他的出发点和我所想的不同,提到的主要是撰钱屋运营中出现的麻烦。
    '奉献'
第一百零四章:布政中枢(中)
    第一百零四章:布政中枢(中)
    永禄十年初,信长迁到岐阜,将津岛划入清州奉行治下,将热田划入岐阜奉行治下,设置了清洲、岐阜两大城町奉行。(手打小说)为了方便计量和管理,他特别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领内所有的税钱、役钱,都必须以金银或者永乐钱交纳,不再接受各地私铸的鐚钱。这个政策实行了三年多,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促进了城下町的发展和撰钱屋的兴隆。
    可是,一些问题也渐渐的出现了。例如说,由于法令的引导,各领主、寺社和普通的町众、领民都偏好于使用和储备永乐钱,鐚钱遭到了一致的排斥,这样一来,立刻造成了供应短缺,永乐钱严重不足,对领内的经营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有好几位奉行都建议主公废除这项法令,但是主公一直不同意。”谈到这个问题,丹羽长秀显得十分担忧。
    我点了点头。这个问题山内一丰也曾经提到过,但是后来被我解决了。现在丹羽长秀向我提出来,应该有进一步的意思吧?
    果然,丹羽长秀前倾着身子,关切的向我问道:“据我所知,三重町一直没有这种困扰,似乎还有不少人专程去三重町兑换永乐钱……这是什么缘故呢?”
    我笑了笑:“其实,永乐钱短缺是有的,但是后来我采用两种方法,大致解决了这种麻烦。第一是从四国调集永乐钱,在那里鐚钱反而好用一些;第二是通过撰钱屋发行了一分判金,用来代替永乐钱使用……”
    “一分判金?那是什么?”丹羽长秀追问。
    “就是以一分金制作的金币,”我解释道,“我们不是有一两金兑换一千枚永乐钱的比例吗?所以我制作了一分判,可以代替两百五十枚永乐钱,并且随时可以在撰钱屋自由兑换。这样的话,大家都宁愿使用更方便的一分判金,永乐钱的需求量就大为下降了。”
    “这倒是个好方法,”丹羽长秀沉吟着,很快就找出了其中可能的缺漏,“只不过,会有人用低成色金伪造一分判吧?”
    “没那么容易伪造的,”我微笑了起来,“我的一分判,是以专门的模具制作的,大小和重量非常标准……而且,使用的时候,如果买方或卖方有疑义,可以去撰钱屋进行核对。”
    说着,我从袖囊里摸出一枚一分判金,交给丹羽长秀查看。
    这枚一分判是通过铜制一分判模具,由雕金师一次性锻打而成,大小和标准的永乐钱相当,厚度大约是一半,边缘有齿轮,正面是我的五三桐副纹铸印,背面是我本人的汉姓拼音“jiang”字草书花押(现在这个时代,绝对仅此一家,没人认识和仿造)。
    做成了这个样子,我其实根本不用担心伪造的问题。永乐钱的标准重量是3。8克,一般在3。7到3。9克之间,密度大约是8。7到8。8的样子,而金的密度是19。3,一分金的重量是4。1到4。2克,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伪造一分判,只要能够做到永乐钱那么大,厚度达到永乐钱的一半,重量也差不多,那么密度肯定就能达到19以上,差不多就是纯金的了,是否伪造已经没有多大干系。即使分量少那么一点点,也可以算在误差之内,考虑到伪造的高难度、高风险和高工作量,我也认了,放量按照四枚小分判等于一两金或一贯永乐钱的比例提供兑换业务。
    什么,你说这个时代还有密度和黄金差不多的东西?那么好吧,只要现在有人能提炼铂、钨、锇、或者某些放射性金属,我更愿意认栽……
    丹羽长秀摩挲着那枚一分判,显得十分喜爱:“这么精致的判金,制作会不会很麻烦?”
    “还好。主要是制作底部有五三桐纹、边缘有齿轮的铜模有点费事。但是铜模制作好了,只需把重一分的小金块放入,然后以铜锤锤平,就是现成的一分判,非常方便快捷。”我回答说。
    “果然不愧是宣景殿下啊”丹羽长秀赞叹着,把一分判还给我,“确实是个好办法……你我马上向主公建言,在全部领地施行如何?”
    “乐意之至,”我把一分判递给丹羽长秀,“既然长秀殿下喜欢,这枚钱就请笑纳吧”
    ……,……
    没过不久,我们就收到了信长的回复。在回复中,信长同意了我们的建议,要求我们对金、银都进行类似的标准化,并且制造一分的分判金、一两的小判金和十两的大判金,以方便交易之用。
    他的这道命令,让我忍不住怔了一下。看来,大名鼎鼎的天正大判,要提前在日本问世了。
    其实,所谓的大判,在日本早就出现过,是由两替商制作的大块黄金。一块大判金,按照约定的叫法称为金一枚,重达十两,用作商家之间的交易和结算,也作借贷、赠答、进贡或赏赐之用。这种大判金,第一次由官方大规模制作,是在天正年间,分别有菱式和长式两种式样,发行总数高达九万五千枚。
    长方形的一两小判金,出现的时间要迟一些,但是作为最常用的交易货币,发行量比大判金要高得多。庆长六年第一次发行,数目就高达一千四百七十二万多枚,到了元禄六年九月,又一次性发行了一千四百万枚左右。
    当然,由于我的创举,小判的式样要改变了。一枚小判等于四枚一分判,依然可以做成永乐钱的式样,只不过厚度要变成永乐钱的两倍。
    经过我和丹羽长秀的商量,新的小判、分判和我的三重一分判采取同样的制式,使用五三桐纹和锯齿边缘。反正,信长也从足利义昭那获赐了五三桐副纹的。但是,花押就不能用我的了,所有制作好的小判和分判,都要送到岐阜由信长画上花押后发行。
    信长大概要劳累一番了吧我不由得这样阴险的揣度着。
    当初我发行一分判时,每天抽出半个时辰专门画花押,大约可以画完两千枚,为了完成五万枚的任务,我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如今信长要发行的第一批分判、小判总数就高达十万,按照我的进度,他需要画上近两个月,而且以后很显然还有更多……
    可是我失算了。第一批十万枚分判送到岐阜后,信长只画了大约一千枚,其余的都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交给我和丹羽长秀画押——他倒是大方,毫不在意这种留名的机会,只是辛苦了我和丹羽长秀两人。
    不仅如此,他还提起了大判金和银货的制作,命令我们尽快解决。
    这两个问题十分麻烦,特别是银货的问题。银和金不一样,没有那么优良的延展性,无法通过模具锻打来处理。而且,银的密度不如金那样高得离谱,和很便宜的铅差不多,相对而言非常容易伪造。我和丹羽长秀商量了许久,决定先搁置银货的事,全力解决大判金的制作问题。
    可是,重达十两的大判金,同样不能像分判、小判那样用模具锻制,只能再想别的铸造方式。丹羽长秀命令手下的奉行们试验了几番,铸造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不是速度太慢,就是质量不行,总是兼顾不了。无奈之下,我们决定还是按照以前的惯例,把这件事交给专门的两替商。
    所谓的两替商,就是从事金银兑换业务的商人,职能和后世的银行有些类似。他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