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夫当国-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是在这天下午,袁肃还收到邮电局派人送来的一封电报,拆开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林伯深从上海发来的报安信。电文的落款是一月二十六日,看来世道不太平,连通讯都延缓了这么多时日。
  在这份电文里,袁肃知道了林伯深经过一番辗转,在一月十八日时方才抵达上海。并且还将南京临时政府以及上海方面的最新消息做了描述,根据上海洋人报纸的宣传,南京方面已经打算推举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以要求交换袁世凯逼宫。
  除此之外,南方各省已经露出了军阀割据的苗头,各省的地方政权日益扩大,军队勾结官僚拦截国家税务,而被拦截下来的国家税务除了私人挥霍之外,大部分都用以扩大军备,使得地方军权日益增加。
  电文最后,林伯深表示修养一段时日之后,可能会再次北上。至于北上所为何事,电文当中却没有提及。
  袁肃在晚饭的时候,将这份电文拿给了陈文年过目。
  陈文年看完这份电文,立刻皱紧了眉头,惊疑的问道:“宫保大人要当大总统?”
  袁肃点了点头,说道:“之前省府派来的专员也提到这件事,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事与我叔父有关联。”
  陈文年沉默了一阵,继而若有所思的颔首说道:“这不难怪,眼下宫保大人掌握着京畿所有大权,连洋人都鼓吹唯有宫保大人才能稳定中国局势。依我看,满族人走了之后,还真的得轮到宫保大人来主持大局了。”
  袁肃心里正盘算着一件事,他之所以把这封电文拿给陈文年看,就是希望借这件事来跟陈文年谈谈自立门户的事情。他虽然知道陈文年与自己站在同一立场,但这个立场仅仅是针对张建功,而陈文年本人究竟是什么打算,自己一时半会还捉摸不透。
  不过,没等袁肃顺着话题谈下去,陈文年忽然盯着袁肃,不冷不热的问道:“梓镜,往后的日子你可有什么打算?”




  第75章,先有计划
  袁肃不禁奇怪起来,他不置可否的推说道:“我哪里能有什么打算?”
  陈文年忽然笑了起来,盯着袁肃说道:“你不用再隐瞒了,这几天我跟一营的人有来往,他们告诉我之前你跟赵山河说一些话。”
  袁肃原本打算找陈文年说这件事,没想到反倒让陈文年先询问自己,真可真够乌龙。他镇定自若的笑了笑,说道:“既然陈大人已经知道这件事,那我就不再多隐瞒了。清廷覆灭就在眼前,咱们中国迎来了五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但是这个变局在短期之内绝不会是和平安定,林仁卿在电报里说的很清楚,各国各省拥兵自重者比比皆是,尤其是南方那些独立的诸省,更是隐患不止。”
  陈文年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叹声说道:“这些事我也有所担心,亘古以来,每次朝代变更都会是一场大混乱的局面,今时今日显然也是逃跑不了这个环节的。”
  袁肃继续说道:“依我看,不止南方如此,就连我们北方也会如此。乱世军权为大,有枪有炮便能称霸一方。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同样是一次机会,滦州虽不是什么大地方,但好歹已经打下一定根基,今后总会有用武之地。”
  陈文年沉思了片刻,他其实很明白袁肃的话,所谓在滦州打下根基的并不是七十九标,而仅仅是袁肃自己罢了,如果真要留下来独立门户,那必然是要以袁肃马首是瞻才行。考虑到这里,他十分认真的问道:“袁梓镜,袁宫保是你叔父,既然连洋人都认为满族人之后应由袁宫保主持国家大局,你此时选择自立门户,岂不是要与你叔父对着干?”
  袁肃笑了笑,说道:“我之所以要自己闯一番事业,就是想尽自己所能帮叔父一把。二十镇毕竟不是我叔父的嫡系部队,近畿如此敏感的地方,用不了多久迟早要调回关外。一旦二十镇回到关外,到时候究竟听命于谁尚不得而知,再者关外偏远之地,对国内大局影响微乎甚微。若我就这样跟着二十镇离开了,还谈什么国家大事?还怎么为国家稳定出一份力?”
  陈文年自然很清楚袁肃的意思,同时他也觉得袁肃这番话实在太冠冕堂皇,自己可不是三岁小孩,说的不好听一些,对方的话完全就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浑话。真要保家卫国、为国家稳定做贡献,那就更不应该自立门户,这反而是一种添乱。再者,就算真心要以一己之力参与国家大局的变化,单凭现在手头上的这么力量,能起到什么作用?
  不过他并没有把这些话挑明,自己若站在袁肃的角度上,同样会说这样一番慷慨大义的话,这只是一种动员的手法罢了。
  默然一阵之后,他不疾不徐的问道:“我只是感到很好奇,你明明可以返回保定继续完成学堂的学业,之后便凭借你叔父的影响直接进入高层,这样反而比你自己白手起家更能实现你的理想抱负。”
  袁肃苦笑着叹了一口气,他说道:“陈大人,一个多月之前总镇潘大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当时你也在场,我之前的回答也是我现在的回答。或许陈大人以为我是在敷衍了事,可是请陈大人试想一下,我叔父膝下众多子女有多少人成为显赫的军政要人?”
  听到这里,陈文年不由寻思了起来,他目前仅仅只听说袁世凯长子袁克端在交通部任职,而且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职位,确实算不得什么显赫的掌权人物。他喃喃自语的问道:“你的意思是……”
  袁肃正色的说道:“我并不是想说我叔父大公无私,严令袁氏族人不得担任高官权职,而是我叔父心疼子女,一则政治这淌浑水太深,就怕有人利用这些子女浅薄无知而做出一些不利的事,二则也是不愿意让子女在这淌浑水里劳心劳力。由此可见,就算我回去之后,叔父也未必会安排像样的职位给我。与其靠他人,不如靠自己!”
  这些话当然是他胡编乱造的,袁世凯的子女要么是不成器,要么是专攻他项,并非是因为袁世凯不愿意提携。至于他自己,之前这个问题已经深刻再深刻的思索过。他相信袁世凯可以保自己衣食无忧,却绝不会彻底信任自己,而一时的衣食无忧根本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等到袁世凯去世之后,自己又能依靠谁?
  陈文年对这方面并不熟悉,一时也不确定袁肃的话有假,只是姑且相信了。
  事实上,在这段时间里他并不是什么都没考虑,甚至还下意识留意过袁肃的作为。
  岂不说袁肃的身份背景,只说对方在滦州起义之后忽然变的积极起来,开始张罗属于自己的势力,如今更是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毕竟七十九标是外人,而袁肃甚至都不算是七十九标的人,一个外人的外人在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与滦州上层社会打得火热,这不得不说明一种能力。
  如今滦州众豪绅官僚基本上都向着袁肃,民兵督练公所的成立,也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势力扩张。今日是民兵,明日就有可能是私兵。
  不仅如此,陈文年同时还从七十九标内部的情况仔细考虑过未来的前景。
  虽说之前的一段日子里袁肃是参谋处副官,现如今依然是二等参谋官,无论是军衔还是军职上都低于他。可一旦决定另起门户的话,自己必然要屈居于袁肃之下,这种身份的变换只怕一时不能适应。
  然而话又说回来,他若是跟着二十镇返回关外,那自己依然得屈居于张建功之下。以张建功和袁肃两个人的对比,前者贪婪狡诈、精于算计,后者积极向上、人脉豁达,再加上他与张建功有结怨颇深,相反袁肃又是袁世凯的侄子、张总督的表侄。
  几乎完全毋须比较也能知道谁胜谁负!
  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很简单,跟张建功不仅没有前途,出了任何闪失还得背黑锅、被算计;而跟着袁肃,虽然身份发生了变幻,可毕竟是前景斐然。
  “听你这么说,我算是明白你的心意了。不过这件事我一时还没办法做决定,毕进二十镇现在的情况谁都说不准,你的话也仅仅是猜测罢了。不管怎么样,此事得从长计议。”复杂的一阵思虑之后,陈文年最终这样说道。
  “我明白,这件事确实不急于一时。”袁肃笑着说道。




  第76章,试重机枪
  在二月十日这一天,前后花了大半个月时间之久,从天津洋商那里订购的三挺德产马克沁重机枪总算运到了滦州。随同这批重机枪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位法国的工程师,他的任务就是教会客户组装和使用重机枪。
  袁肃本不打算去接应这三挺重机枪,只是委托给王磷同和葛金章带人将重机枪送到第一营去即可,他今日不仅已经决定到督练公所督导训练,下午还要抽空去一趟第二营找何其巩,根本没时间理会这件事。
  关于脱离二十镇的筹备,第一营和陈文年这边都已经谈过话,眼下就只差第二营了。
  不过午后刚过的时候,王磷同派人来到督练公所找到袁肃,告知袁肃那位洋工程师希望能与他见一面,为其详细介绍一下重机枪的特性。
  袁肃就知道洋人不会安什么好心,一万多块钱的交易,犯得着这么贴心的还派一位专门的工程师来吗?不过既然洋人如此有心的安排,他倒是也想知道洋人到底有什么企图。
  他在督练公所与民兵们一起吃过午饭,又向郭文远等人交代了一些话,这才动身前往州府衙门。一路上他还在心里盘算着,法国人在中国的利益基本上集中在南方,理论上来说自己以后不可能跟这些人有什么来往,这次也只不过是抱着打探洋人对滦州觊觎的心态去与对方见面罢了。
  来到州府衙门,一番通报之后,一名府衙管事的人引着袁肃来到前堂。
  前堂上,王磷同正与洋工程师以及几名华人随员喝茶,无论是洋人还是华人随员,都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而且华人随员连脑袋后面的辫子都剪掉了。
  从王磷同笑容可掬、殷勤至极的态度上,袁肃不由自主想起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看来中国在洋人面前低声下气的已经不是一两代人的事情了,民族性的东西正在一点一点的消散。
  看到袁肃从门外走进来,王磷同连忙站起身来,客客气气对洋工程师身旁的一名翻译说道:“请转告彭加勒先生,这位便是订购重机枪的将军,袁肃袁大人。”
  那位华人翻译立刻用法文对洋工程师说了几句话,洋工程师跟着站起身来,迎接华人的到来。王磷同向堂下走了几步,与袁肃碰了面之后,他向袁肃介绍了一下洋工程师的情况。
  “这位洋先生名叫雷恩·彭加勒,他并非是东方汇理银行的职员,而是法国领事馆在天津的技术专家,专门负责军火技术方面的工作。”
  “哦,是吗?刚才你们谈什么呢,谈得这么高兴?”袁肃漫不经心的问道。
  “是这样的,这次彭加勒先生专门来滦州一趟,一方面是为了帮忙我们尽快熟悉这批重机枪的操作,因为德国制造的机械比较繁复,所以操作起来不是那么得心应手。至于另外一方面,彭加勒先生私人希望跟我们洽谈,看看可否建立长期并且更亲密的合作关系。”王磷同忙不迭的简单说了一下情况。
  “长期并且更亲密的合作关系?”袁肃忍不住笑着复问了一遍,他的笑容满是讥讽和不屑一顾的意味。且不说东方汇理银行的军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