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臣-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辰一时之间倒是犯了难,历史其实早已证明,美国经济一危机,后国家就笑,当时一九二九年经济大萧条,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城巿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整个美国濒临崩溃。

可正是这个崩溃的美国却让一个农奴国家开始翻身了,无数的美国高级技工被招聘到苏联工作。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达1919人,技术人员1o655人。又由于西方在危机中拥有大量的过剩资本,使得苏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苏联先后从德国、奥地利、英国、意大利、美国、芬兰、日本、挪威、瑞典、丹麦、比利时、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的私人银行获得贷款,到1933年底,苏联获得的贷款总计已达14亿卢布。

技术加上贷款,使得苏联这个刚刚摆脱了农奴的国家瞬间成为了一个重工业大国。

而随后,在德国刚刚上台的希特勒亦利用大萧条资金剩余的机会,疯狂借贷,将德国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出来,随后缔造了一支历史上最恐怖的钢铁洪流。

吴辰竟没有想到在一九八三年,世界上居然有一个经济危机,或许是下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实在过于恐怖,以至于那些小规模的危机反而让人失去了关注的兴趣。吴辰立即察觉到了一个机会,正色道:“钢铁、水泥还有蒸汽机车都没有问题,若是你愿意搬迁工厂过来,生产出多少货物吴某人要多少,不过皮革和纺织品恐怕就要靠阁下自己打开销路了。当然,仁川的规矩不知阁下知道吗?艾萨克先生应该提醒了你吧。”

保利见吴辰竟如此豪爽,竟真的打算一口气吃下他的钢铁、水泥厂里的货物,一时间竟愣住了,其实若是保利早来一刻,吴辰还不敢夸下这个海口,可是如今吴辰一下子又有了千万身家,自然也就不在乎银子了,三千多万银子,还有至少价值上千万两的珠宝古董,有了这些,吴辰还有什么承诺不敢下。

第一百三十六章:老爷子走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大屠杀

十一月的朝鲜冷的出奇,屋檐下结满了冰柱,最新一批的冬装军大衣放了下去,可是吴辰不得不关心远在仁川的流民问题了,现在新城现在工期只完成了三成,只有十几万人口入住,可是仍不能满足大多数人口,这几个月从广东运来的人口越来越多,由于美国铁路的退潮,美国本地的铁路工潮一下子消退的无影无踪,连美国人都纷纷失业,那些在广州卖‘猪仔’的美国贩子们自然也就失去了生计。

袁世凯很快便混的如鱼得水起来,他开始整合所有的贩子,继续让他们吸引失业的汉人,最后全部运到仁川,因此流量越来越大,以至于一个月输送量达到了两三万人,那些贩子们也因此大赚一笔,可是人口的增加,大量的人口既给吴辰带来了底气,同时也给吴辰带来了负担,简陋的工棚在天寒地冻中哪里能够遮风驱寒,一旦出现冻死人的状况那么就不太妙了。

不过这个问题倒不是不能解决,汉城成百数千个贵族、富户的宅院被抄没,吴辰干脆令人迁徙一部分人口到汉城来。此外督促新城的建造务必加。

此时朝鲜各郡的一部分郡守已6续赶来,向吴辰表忠心,这些人大多都是墙头草,大院君掌握权柄时跟着大院君混,闵妃当政时又狂拍闵妃的马屁,如今吴辰控制住了局面,他们也就来了。

不过没有抵达汉城的郡守亦不少,有的已经在各地举起了义旗,反对外来人当政,其中最为恶劣的是咸镜道津城郡守与当地驻守指挥使联合宣布叛乱,整整一万多朝鲜兵附从,并且杀死了吴辰派遣去的使者。

吴辰明白,这种明目张胆的叛乱是他统一整个北朝鲜的绊脚石,现在许多人都在看着汉城,如果仁川军不能及时作出反应,迅将这股叛乱势力扑灭,那么更多类似形式的叛乱将蓬勃起来,接到了消息之后,吴辰立即下令仁川军官团、义州新军团整装待,随时出征。

这一次出兵剿灭叛乱,吴辰打算亲自率队,他让人拿来了津城郡的地形图,与王秋、大胡子分析,深思熟虑之后,吴辰宣布了出兵的时期,而这个时候,一封战报从南方传了过来。

日军出汉城,迅扑向汉城南方三道,一路上势如破竹,抵达了忠清道的府忠州,而随后战事便开始扭转了,忠清道节度使李景正率部顽抗,并且伏击了日军,造成了日军三百多人的伤亡,日军第一次遭受重挫,立即猛攻忠州,城陷之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屠城。

先是李景正全家被逮捕,日军将其悬挂在城楼上暴晒而亡,其家族全部屠戮干净,城内一万多抵抗军被虐杀,日军的行为引起了一部分忠州人的不满,屡次生了袭击的事件,最终,恼羞成怒的日本人终于开始了大屠杀,不止是忠州,附近的凤阳、丹阳、周德、阳城也都不能幸免,一开始时日本人开始将一排排的朝鲜人用步枪进行击杀,可是后来现这样的做法浪费了大量的弹药,因此干脆将人全部塞入某个屋子,然后锁上,点火烧死。

一场大屠杀,有近二十三万人死亡,日军继续南下,进入全罗道,又因抵抗屠杀了十二万人,一时间南朝鲜大哗,大量的南朝鲜人开始往北方避难。

消息是京畿道水原郡郡守传来的,吴辰看了消息,并不觉得有多意外,日本人与他不同,这其中自然有凶残的因素,但是日本人的行为也有他们的目的性,当时的日本人人口达到了四千万,而日本原本就是岛国,国土狭长,频繁生地震等灾害,资源更是少的可怜,而越来越多的人口使得城市愈加拥挤,栽种的粮食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对朝鲜半岛垂涎已久,但是日本人需要朝鲜并不代表他们希望连朝鲜人一并打包送给他们。

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大规模的迁徙人口缓解国内的压力才是正道,至于这些朝鲜人,他们并不关心。

张謇此时已到了汉城,仁川已经步入正轨,这一次他是带着数万个流民一道来的,张謇得知了消息,不由得大惊失色,他毕竟是个读书人,儒家虽排斥异族,但是却一直讲究仁者爱人,这样的屠杀对于他来说很难接受。

张謇道:“少帅,南边逃入的朝鲜流民该如何安置?”

吴辰撇撇嘴:“张先生为什么不问问我愿意不愿意接纳这些流民,而只问怎么安置,嘿嘿,张先生人太善了。”

张謇正容道:“不管如何,这些人逃了过来,若是再驱赶回去,定会被日本人屠戮,张某不忍,少帅难道就没有恻隐之心吗?”

吴辰苦笑道:“好吧,请先生拿出个安置的法子来。”

“各地的铁路即将开工,不若让他们修建铁路如何?我算了算,现在至少还紧缺五至七万的劳工,足够安置了。”张謇皱着眉沉吟。

吴辰摇头,基建、工厂是他吸纳汉人的项目,这种事他不希望朝鲜人插手,现在虽然有工人、劳工的缺口,可是毕竟还有源源不断的汉人从广州运来,他必须未雨绸缪,否则工作岗位都让朝鲜人占去了,新来的人口怎么办?吴辰的计划中,汉人的主要工作将投入到工厂和基建中去,只有这些地方才是真正开阔眼界的工作,至于农业则由朝鲜人负责,他想了想道:“未来的几年吴某打算兴建几十处矿场,就让他们去挖矿吧,铁路的事他们做不来。”

“这么多矿场?”张謇有些不相信。

吴辰笑道:“吴某已让人四处勘测去了,想必很快就有消息,这朝鲜就是座金山呢,张先生放心便是。”

张謇松了口气:“少帅,津城郡的叛乱你怎么处置?”

吴辰喝了口茶,笑道:“还能怎么办,自然是立即剿灭,消除最坏的影响。对了,日军屠杀的事你要派人在北方各郡多多宣传,哎,我们和日本人现在就像是鲜花和绿叶,相比于日本人屠杀,仁川军就显得过于仁慈了,要让那些朝鲜人明白这一点,让他们知道他们还不是最坏的,至少他们比南边的人要舒适的多,不过谁敢叛乱,也别怪吴某人无情,花了这么多银子养起来的仁川军,也是要用来杀人的。”

前往津城平叛的先遣军义州新军团已经先期出,之所以让义州新军团作为新军,主要还是考虑到新军团响马出身的人不少,津城郡位于辽东与朝鲜边界,鸭绿江东岸,想必他们曾在那里呆过些日子,所以让他们做先锋,至少能轻车熟路。

次日,庆军大营那边杨铁过来让吴辰过去,吴辰不知生了什么事,但老爷子话,他自然不敢怠慢,立即穿着件便衫便随杨铁去了,一路上问杨铁什么事,杨铁道:“兵部的行文下来了,大帅恐怕得带着兄弟们去广西。”

“广西?”吴辰皱起了眉头:“是与法国人作战?”

“没错。”杨铁点点头:“法国人已经开战了,恭亲王请老佛爷旨,说西南的兵养尊处优散懒惯了,因此需调一支精兵去,因此推荐了咱们庆军,让吉林副都统带兵暂时换防过来。”

吴辰更是皱起了眉:“吉林副都统是哪个?”

杨铁不由得多看了吴辰一眼,心想咱们少帅不知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但是面子上却没有表现出来,恭谨的答道:“苏克萨,叶赫那拉氏人,据说还是老佛爷的表亲呢,这人还是懂带兵的,号称满洲第一巴图鲁,在辽东可是名声显赫,都盛传比当年僧格林沁还要勇武呢。”

僧格林沁这个人吴辰是知道的,已死了二十年,是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济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后来立下了不少的战功,号称蒙古名将,在剿平捻军的战斗中也曾立下大功,清末里也算是一号人物。

只不过这个苏克萨吴辰却闻所未闻,想必那什么第一巴图鲁也是人家看在老佛爷的面子上吹出来的,最多也不过是勇武一些罢了,所谓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如今吴辰下头的人人手一柄步枪,不怕他翻了天。吴辰真正忌惮的是老佛爷远亲的身份,吴辰自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可是朝鲜刚刚平定,若是真和人家翻了脸,说不准那京城里的那个老女人恼羞成怒派北洋水师来朝鲜转一圈,他吴辰岂不是瞬间完蛋?吴辰既有野心,自然也是个识时务的人,他可以得罪恭亲王,却知道现在绝不能摸那老女人的老虎屁股,一时间竟有些头痛。

到了庆军大营,许多官兵已开始收拾细软了,说起来这一次来朝鲜,大家多多少少都了点儿小财,而且这里虽然冷了些,可也清闲不是,听说要去广西,许多人打心眼里不乐意,一些聪明的军官,立即感觉到要和法国人作战了,法国人可不是好惹的,许多人心里直打鼓呢。

“爹。”吴辰勉强笑着给吴长庆请安。

吴长庆久侯多时,颌点头:“事情你都向杨铁打听过了吧?兵部的行文已经过来了,朝廷让庆军去广西去驻防。”

吴辰点点头:“都听说了,哎,爹年纪这么大了,还东奔西跑的……”

吴长庆伸手止住了吴辰继续感慨下去,道:“这些都无妨,苏克萨要带兵驻防汉城的事你也听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