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考古异事录-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陈华在一起工作的文莹做了总结。

“文莹,你们有清理到东西?”

旌胜与文莹各负责清理前室两处被掘土坑,旌胜那处被掘痕迹还比较新鲜,而文莹负责那处,恐怕被掘年代更早些。

“没有,如果一件小巧的铜铎算是的话。”

文莹在坑中清理一件文物,正好发现了一件文物,虽然还埋在泥土中,只有一部分呈现。

文莹话说刚完,众人便都围到她身边,这是第一件出土的重要文物,而不是墓道里偶尔出土的夯杵或竹编筐的某一残件。

铜铎被细心清理出土,听到有新文物出土,袁队长也赶了过来,持住铜铎,细致打量。这是一件比成人巴掌大上些许的小巧铜铎,让人怀疑是因为个体小,才被盗贼给忽略了,成为了漏网之鱼。

随后几天,前室与中室,都没再发现文物,虽然不大现实,但大家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看起来空荡如也的后室——椁室,希望那里能出现奇迹。

夜里,考古队成员吃过饭后,聚集在一起闲谈,谈话的内容大都围绕着大椁山古墓。

关于此墓是不是越王墓争议很大,甚至连此墓是东周时期的墓,还是汉代都没有定论,这也属正常现象,连印山越王墓是哪代越王的墓不也到现在还争议不休吗?

“咳,我说一个没争议的,大椁,便是大郭。前人知道这座大墓的存在,而后人则讹化为城郭的郭。”

翊棠提了个见解,听起来还蛮有些道理的。

“这个我也考虑过,有这个可能。”

旌胜点头。

翊棠能想到的,大家也都想到了。

“我也提一个,关于前室两处长方形土坑。一般陪葬品放置于墓中,没有再挖坑掩埋的习惯,这墓有这样的设计,显然是为了防止盗墓。”

文莹第一眼看到土坑时,就有这样的想法了。

“我记得哪座战国时代的大墓也有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防盗墓贼。”

陈华抓头。

“我貌似在哪里也读到过。”

翊棠抓头,他隐隐有印象,可老是记不起是哪一座墓。

“防不胜防。”

雯华摇头。古人即使想出这样的办法,不也被破解了吗?

“墓主应该在墓中把自己的棺椁隐匿,而不是暗藏陪藏品,被人刨棺跟遗失陪葬品,显然前者严重多了。”

翊棠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最好再搞个疑冢七十二,让盗贼刨个痛快,刨到牛年马月。”

陈华狞笑,让人怀疑他此时已化身为曹阿瞒。

“陈华,我们还要睡觉呢。”

一位考古队成员从隔壁房间探出头,陈华显然吵到隔壁房间的人了。

“时间过得真快,都这么晚了,睡觉去。”

文莹抬头看墙上的闹钟,决定去休息。

见文莹离开,雯华也跟着一起走了,寝室里只剩三个男同胞。

“美女走了,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陈华爬上床哀叹。

“你已经寂寞如雪二十多年了,我还以为你早习惯了。”

旌胜躺回床上翻书,看来他颇有点毒舌的天赋。

“翊棠,在这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和尚环境里,我是多么的羡慕你。”

陈华无视旌胜,朝翊棠吐槽。

“不用羡慕我,大家都从和尚班里奋斗出来。”

翊棠人坐回电脑桌前,正在用力敲打键盘。翊棠将电脑带到住处,住的地方拉了网线,以方便考古队工作。

“李弘,我前天的信收到没,‘建木’到底。。。。。。”

陈华简直是瞬间移动,很快窜到了翊棠身后,并且还将翊棠正在写的信读出声。

翊棠急忙将窗口切换,不给陈华看。

“啧啧,翊棠,你原来有这种倾向。”

陈华说得夸张。也难怪陈华开翊棠玩笑,因为翊棠经常给这个叫李弘的人写信,而且还总遮遮掩掩。

“放心,我对你没兴趣,你安心睡吧。”

翊棠笑眯眯地说。其实翊棠很想抓住陈华那张贼笑的脸去撞墙。

“算你狠。”

陈华爬回床,拉被,蒙头睡大觉。

第十一章 幽深之下

第十一章 幽深之下

木棺放置于椁室正中,这是一具独木棺,长达五米,宽一米,跟印山越王墓的独木棺几乎一样宏大。无法想象,当年制成棺的这棵大树长得有多么的高大。让人惊叹的,还不只是这具独木棺,椁室里边的木构件都很庞大,原木直径都在一米左右。

“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在椁室里,翊棠仰望六米高的椁顶,喃喃自语。椁顶由大量树皮层层叠积而成,构造墓室的,是一根根庞大的木构。

“你正站在十四米深的地方,头顶上是十三米厚的夯土层,要是我就不会仰头。”

陈华正在给椁室清理出的文物拍照,文物数量很有限,且是盗贼盗剩,算不上有多贵重。

“我在想要建这墓,得砍伐一大片森林,而且是跑深山老林里,专挑几百的年老树砍。不只是砍伐下来就可以了,还得运输,当时动员的人力绝对很惊人。”

翊棠难以想象当时建墓的。情景。今日的人,大多无法想象古代动员几十万上百万的劳役,用于参与一些大工程建设时的情景。比如埃及金字塔、秦始皇陵。

“当时的陪葬品绝对更惊人,只是。现在只剩下这么点东西给我们。”

陈华没心情遐想宏大的劳动。场景,他很沮丧,完全写在脸上。

“还有得剩,就不错了。”

文莹将出土的陪葬品小心翼翼的收好,放置于箱。内。

“翊棠,队长呢?”

旌胜独自一人蹲角落里,趴在地上,正找搜索什么。

“队长在外面,你发现什么了?”翊棠走至旌胜身边,往。下探望。

“我们来猜个谜语,木板后面是什么?”

旌胜心情很好,抬起头来对着翊棠裂嘴笑。

“木碳。”

翊棠回答得很平淡,因为早先就发现了。墓主是。一位破坏绿化的“罪魁祸首”,不只伐树、扒树皮,还将很多树木烧炭,用于堆垒椁室,防潮防腐。

“那木炭之后呢?”

旌胜笑得都不见眼睛了。

“幽深之下,有头。看守宝藏与知识的喷火龙,它有对小翅膀,还有个恐龙头。”

陈华耸肩,觉得旌胜这是卖弄关子,木炭下是泥土,还能是什么。

“看来那头丑陋的西方龙还挖了个隐匿于巢穴之下的巢穴,玩起了狡兔三窟的把戏。”

旌胜站起身来,拍了拍手。几乎是他的话刚一说完,椁室里的人都朝他围去。旌胜确实有了大发现,那发现在椁室底部,在木板木炭之下,还隔着层厚厚的泥土。

旌胜发现了木炭下的泥土是人工堆积的,还很细心的夯打过,一层层夯打,他已经在怀疑,在这幽深之下,还有另一个世界,通往幽冥之地。

袁队长很快被喊来了,一大群人围簇在一起,激动都写在脸上。商议了一番后,袁队长决定做下勘探,要知道这椁室之下是否是还有个密实,根本不用花费什么功夫。

连续探了几铲,提上来的有炭渣、夯土,青膏泥,在半米深的青膏泥之下是木构建筑。

面对这样的情景,袁队长和他的队员们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这椁室之下还有个暗室。

显然盗贼也不大可能想到,这意味着下面可能有大量的陪葬品,这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揭顶进入暗室是最直接快捷的方法,但这也意味着椁室底部将被损毁,这是不能做的事情。经过商议,考古队认为会有条通道从暗室延伸出来,因为椁室底部并没有能进入暗室的暗门之类的设计。

寻找进入暗室的通道,花费了考古队不短的时间,但终于还是被他们找到,等清除了通道的泥土,进入暗室,已经是半月后的事情了。

那是个黄昏,由于光线不足,走在最前头的袁队长和旌胜都拿了手电,他们迈进漆黑且满是淤泥的密室,首先闻到的是股浓烈的怪异气味,扑鼻而来,而后见到手电所照耀之处浮动着一些细微的尘埃,但或许不是尘埃,是某些古怪的物质,漂浮于空气之中。

袁队长的手电从上移动至下,照亮地面井然排列的陪葬器物,也照到了一具庞大的物件,随着光线的移动,可以看到它浑身裹满泥浆,有两米多高,长度恐怕在七米以上,棺木密封不见缝隙,保存得极为完好。

存放于里边的是谁呢?

你到底是谁?在这幽深之下隐匿千年,直到我们的到来,将沉睡之中的一切唤醒。

每个人自进暗室那刻起,都屏住了呼吸,这一刻,他们将铭记一辈子,因为这恐怕是他们一生中参与的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

翊棠情不自禁的朝这具庞大的棺木走去,他抬手想摸棺盖上的尘土,袁队长拦住了他的手。

“不要动它。”

袁队长轻声说。

就在找到棺木的那一瞬间,见到密封的棺木,袁队长隐隐有种预感,他们现在还什么也不能碰,他们需要一个准备,什么准备呢?

几位医学方面的专家,他们是考古工作者,但他们没有尸体防腐方面的知识。

透过这层层叠积的树皮、木炭,一层又一层密封的青膏泥,这样的防腐条件,甚至远超过了长沙马王堆一号墓,这座著名的古墓里曾出土了一具两千年的湿尸,成就了一个千古奇迹。

这里,会是另一个吗?

袁队长此时没有确凿的答案,只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袁队长与队员将暗室内的文物用保湿材料盖住,尤其是木料,怕暗室开启后,通了气,物品会因为干燥而破裂、受损。

拉宝湿材料盖巨棺时,队员们留意到了棺木通体髹漆,隐隐可见其身上鲜艳的色彩。

每个人都想赶快见“开棺”,但是暂时不行,得等省方面的医学专家赶过来。棺木一旦打开,停滞千年的沙漏将会以惊人的速度滑落,怎么快速的保住那刹那间的永恒呢?只有尽最大的努力,以最谨慎的态度去对待。

队员们为保湿材质做过喷水,便陆续离开暗室,不少人走前还回头看了巨棺一眼。今夜他们将睡个好觉,并做个好梦。或许梦里,他们是七十年代的装束,他们戴着手套,细心的清理棺木,棺木内有一具保存状态极好的湿尸。

这是一段七十年代关于马王堆一号女尸的记录片的影象,好多人都看过这段影象。马王堆女尸的出土,是一个传奇,而他们将像前辈那样再创造一个传奇。

第十二章 开棺

第十二章 开棺

棺木太过巨大,将棺木运出“暗室”,花了不少心思,这种情况,也不可能将棺木运往有医疗设备的大医院,路途遥远,而且担心颠簸。便决定在古墓一侧搭建大棚,将巨棺安置其中。大棚搭建好还要拉电线,一些需要的设备也陆续运来、安置。

由于怕有大量的民众拥聚过来观看,影响考古工作,有大量警员到现场维持秩序。

下午,考古队与医学专家们都聚齐在大棚里,大棚外偶有探头探脑的民众,不过由于大棚门窗遮严实,从外头其实也看不出名堂。

大棚正中,巨大的棺木在明亮灯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的高大,这是具独木棺,成为这具独木棺的大树,一定是棵参天大树,也是今日所无法想象的高大。

考古队沉默无声,谨慎地将木棺上扎实的保湿材质拆开,这个过程很缓慢,大棚内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在场的只有考古队和医学方面的专家,并无媒体,从棺木的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些天,之所以无媒体到来,并非他们没有嗅到消息,而是袁队长的主意,不要让媒体知道开棺的消息。

袁队长并非怕开棺后发现。不是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