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定三国-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的女儿岂不是更加……怕是要整个中原都为之疯狂吧!”
    “哎呀!”貂禅娇嗔一声,轻搂着黄逍的脖子,“哪有夫君这般自夸的,还如此取笑妾身!”得到自家夫君的赞美,貂禅心中更是甜mi,嫣然的容貌,只为夫君!“不过妾身更希望是个男孩,等他长大之后,让夫君教习他武艺,如他父亲一般,为世人敬仰……”
    现在黄逍的名气,可以说是上至耄耋老朽,下至垂髫少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不敬仰。手握数十万雄兵,掌两州之地,乃是天下第一实权人物!
    “要不,夫君先给孩子起个名字吧!”貂禅犹豫的说道。
    “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呢,怎么起名字,万一起错了呢!”黄逍挠挠脑袋,“要不我男女的名字一样起一个?”
    “夫君,别!”貂禅拉扯着黄逍的衣袖,急切的说道:“妾身…妾身只想要男孩。听关大娘说,若是只取男孩的名字,那么诞下来的一定是男孩!夫君…妾身要为夫君生个男孩……”
    看着嘟着小嘴撒娇的貂禅。黄逍无奈的摇了摇头,抚摩着貂禅的秀发,溺爱的说道:“好好好,全依你!真搞不懂你,男女不都是一样么?既然你要我起,那我就想想,起什么名字好呢?对了,就叫黄飞鸿!”
    “黄飞鸿?”貂禅念了一声,随后道:“夫君,怎么还没起名字,就把字先取了,一般要弱冠之后才取表字的!”
    “啊?这我倒忘了,不过,早起又怎么了,我十五岁就有表字了,我儿子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得起名,起什么好呢?黄皓?好象蜀汉刘禅身边的宦官就叫主公吧!那叫什么呢?黄逍想的抓耳挠腮,忽然灵光一闪,拖口说道:“要不就叫黄裳吧!”
    “黄裳?”貂禅皱着眉念道:“黄裳?皇上?夫君,这……怎么想出这么个古怪的名字?”
    黄逍脸色一窘,怎么想的?金庸告诉我的!“黄裳,这个名字多好啊。谐音‘皇上’,借九五之气,咱们的儿子定当不凡!好了,就这么定了,要是儿子就叫黄裳黄飞鸿!”
    “可是……”貂禅抬手指指天,满脸的担心。
    “哼,他算老几!”黄逍不屑的说道:“对了,嫣然,你怕是还不知道吧,长安又乱了。”
    “什么!又乱了?”貂禅一惊,连忙问道:“夫君。那我义父他……”
    “还惦记你义父呢?忘记他怎么对你了?”黄逍笑看着貂禅,打趣道。
    貂禅幽幽的说道:“不管怎么说,毕竟他曾对妾身有恩,虽然妾身已是报答过了,但是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放不下。”
    “你呀,就是心地太过善良了,”黄逍溺爱的拍着貂禅的背,轻声数道:“你却不知道,你义父他做下了让长安百姓所不满之事。”
    “还请夫君详细说来。”
    “董卓身死之后,你义父王司徒掌了大权,之后与吕布合伙占领了长安,先是杀掉了董贼的女婿牛辅,若只是杀此人也就罢了,但他千不该万不该害死了在百姓学子心中地位甚高的一个人。这个人乃是大汉一名士,叫蔡邕,早年因为得罪了宦官,被放逐到朔方去。在董卓掌权的时候,蔡邕已回到洛阳。那时候,董卓正想笼络人心。他听到蔡邕名气大,就把他请来,封他做官,对他十分敬重,三天里连升三级。蔡邕觉得在董卓手下,比在汉灵帝手下的时候强多了。到了董卓被我杀死之后,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错,叹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却是惹恼了你义父王司徒,认为他是董卓一党的人,把他抓了起来。尽管朝廷里有许多大臣都替他说情,王司徒还是不同意,结果蔡邕死在了监狱里。长安的学子百姓对其害死蔡邕的行为甚是不满,多有骂之者。”
    “什么?!蔡伯父被义父他害死了?怎么可能,二人是多年好友,怎么会……”貂禅震惊的念道。
    “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对了,嫣然,你认识蔡邕?”
    “蔡伯父和妾身义父乃是多年好友,相互间常有往来。后来妾身被我义父收养。居在司徒府上,多次得见。蔡伯父有一女,名琰,小妾身一岁,乃是妾身的闺中密友。既然蔡伯父遇害,那蔡琰她……夫君,蔡琰她怎么样了?”貂禅说到这,双手紧紧的抓住黄逍,急切的问道。
    “这个为夫真的不知道!”黄逍遗憾的说道。不对啊,按说既然是闺中密友,应该称字的才对,怎么嫣然称其为蔡琰?“嫣然,蔡琰可是蔡文姬?”
    “蔡文姬?这是谁?蔡琰妹妹未曾许嫁,还不曾有表字,应该不是一个人。”貂禅疑惑的道。
    “未曾许嫁?不曾有字?”这是怎么回事,蔡琰不就是字文姬么?
    “是啊,按照习俗,男子二十岁弱冠时方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蔡琰妹妹尚未许嫁,自然不会有表字了。夫君为何如此问?”
    “呃……只是听说长安有一人叫蔡文姬,为夫还以为是一个人,故有一问。”还有这等习俗,不是貂禅说我还真不知道!如此说来,蔡琰还未许嫁,那……对了,蔡琰远嫁河东卫仲道时好象是十六岁!
    “夫君,那现在长安情况怎么样?”貂禅心忧好友的安危,拉着黄逍的手,问道。
    “你义父王司徒杀了牛辅之后,董卓的部下都四散逃出了长安,李傕、郭汜、张济三人上了奏章请求赦免,你义父却不准,执意要杀这三人,这三人被逼无奈之下在关外纠集了董卓的余部六七万人,并且联合韩遂的汉羌军杀向长安,在长安城外与吕布打了几仗,吕布没占到便宜,就退回长安,现在战事正呈胶着,孰胜孰败还不好说。”
    “那蔡琰妹妹她……”貂禅捧着胸口,一脸的担心。
    “嫣然,莫要担心,吉人自有天相。长安百姓不堪战乱之苦,大多都逃了出来,一部分去了冀州,另一部分来到了并州,都是为夫的治下,或许,嫣然的好友也逃了出来,来到了我并州境内与你相见也说不定。
第101章 汝南月旦 再不复存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顿起。各路诸侯或为野心或为己利而拥兵自重,分割领土,致使大汉连年征战。民不聊生。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武将的时代,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给了武将多么崇高的荣誉!但是,武将当真是那么耀眼么?耀眼地将其他人尽数笼罩在自己光辉之下?非也!锦侯黄逍之所以能名传天下,为世人所传诵,并非是因为他的勇武无人能敌,再过勇武,也不过是一莽夫而已,何足道哉!黄逍之所以能名传天下,除却其他因素,多是因他文武双全,武,万人敌;智,盖群雄!
    智者,谋也,即所谓的谋士,设谋献计的人。如秦有商鞅、李斯,汉有张良、范增、蒯通、陈平、萧何、曹参、陆贾。三国有贾诩、诸葛亮、庞统、徐庶、郭嘉、荀彧、司马懿、周瑜等等。当然,多是这些人还不曾展lu头角,锋芒未显,是以,天下人皆以黄逍智盖群雄!未曾交锋,孰优孰劣,尤未可知也。
    汝南。
    某地林间一处,四人把茶阔谈。
    “……锦侯者,姓黄名逍,字中兴,据其口中自称乃是西凉人,至于其本家出身,劭愧甚,如今未有头绪,好似凭空出现一般,或许是天下隐士之后。此人兵马娴熟,文韬武略无一不精。武者,无人能敌,有书载曰西楚霸王项羽擅使一杆虎头盘龙戟,与其武器一般,是故,劭疑其乃是项羽隔世传人。文者,深悉兵韬,为将,可冲锋陷阵,为帅,可统帅三军。运筹帷幄。在军中名望甚高!传闻他治下二州,民生安泰,百姓多是只知锦侯而忘天子也!其最早所在之阴馆,如今,比之旧日京师亦是丝毫不差,如此可见一斑。”
    若是黄逍、曹操在此,定会认出说话之人为谁,正是当代著名人物评论家许劭许子将!这一日,正是其聚友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之时,乃天下闻名之“月旦评”。
    天下间,能让天下闻名的许子将做此之评,这是何等的荣耀!其余三人心中感慨道。
    “听闻子将评说其为‘太平之隐士,乱世之英雄。文武德才,一代人杰’,我却不知何为‘太平之隐士,乱世之英雄’,还请子将为我解惑。”
    “德公兄,”原来此人乃是襄阳名师庞德公!“劭曾观其面相,知其非追逐名利之人,若是太平之盛世。此人断无此等名声,当不为人所知也,然时事造就英雄,英雄亦适时事也,如此而已。”
    “天下大乱已是必然,群雄逐鹿,域中落如谁人之中,子将心中可有定数?”
    “承彦说笑了,天下何其之大,能人辈出,劭又如何能尽识天下之人?此当不得论也!不过,早年间,劭观中原,龙气起于北方以及江南、蜀中,但自黄巾起义之后,龙气却有所偏转,转起西部以及江南、东北方向,天象渐乱,也不知是何人乱了天数,劭也不明矣!”
    原来,此四人正是许子将、庞德公、黄承彦,而另一人,正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皆乃当世名师、名士之流也,应许劭之邀请,来此处参加他所举办的“月旦评”。
    “竟然有如此之事?”三人脸现惊容,庞德公不敢置信的道:“何人能有如此本事?”
    “劭亦不知也,这世间,我许劭阅人无数。唯有一人不曾看透,就是这个锦侯黄逍!”许劭摇摇头,他这些年来为此事走遍了大江南北、关里关外,然不想却是无果。
    “哦?世间还有子将看不透之人?这个锦侯黄逍有什么特别,子将竟看不透此人?”司马徽本静静的喝着茶水,听着三人的言论,闻许劭此言大奇,忍不住出声说道。许劭何人也,其观人术天下谁人不仰之!会有如此之事?
    “劭也奇怪,某阅人无数,然却从未见过此般拖离五行命轮的活死人!此人,劭实看不透也!”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子将也不必奇怪,勿未其恼。”黄承彦笑道。
    “承彦兄深习兵法战阵,对五行八卦之术多有研究,乃是汝之专长,劭不及也!既然承彦兄如此说,也罢,既然看不透,再去想也是无济于事,哎!”许劭摇头叹道。
    “呵呵!”笑看着许劭,庞德公朗笑说道。“子将,听闻你点评那曹孟德为‘乱世jin雄’如今他在衮州,多为青州黄巾侵扰,不甚景气也,如此莫非便是子将口中的jin雄乎?”
    许劭苦笑一声,轻声说道,“当初我见此人,隐隐有真龙之相,心中大惊,本不予点评,无奈他久久纠缠。是故不得已而点评之。然却不想,其竟被人夺了气运,若不然,当不会是如今之局面。”
    “被人夺了气运?何人也?”司马徽惊疑的问道。
    “锦侯,黄逍!”
    “又是他?”庞德公心中震惊,怎么又是这个黄逍!?今天的话题几乎全围上了此人!“此人如何夺了那曹孟德之气运耶?”
    许劭摇摇头,苦笑着道:“劭也不知。然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劭曾闻黄逍名盛,欲寻之,待寻到之时,不想曹孟德亦在其旁,依劭观之,曹孟德之真龙相隐隐有被黄逍压制之实,其必再难有作为矣!”
    估计,这辈子的苦笑,唯有今天最多吧!许劭心中发苦,枉他自诩观人之术天下无双,不想却出了如此般大的乌龙,又让他情何以堪?
    “那岂不是……”黄承彦晓阴阳之理,见许劭如此说,哪会不明白,拖口惊呼道。
    “天机变幻,世事无常,吾等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