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7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一点攻破益州,结束他们的不幸生活。其实这也可算得上是一种奴性,若是换成一个民主国家的国民,面对如此不成器的政府,早就另外想办法改选了,但是在古代,因为人们思维的惯性,虽然对于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种种不公平怨声载道,但是却只是发发牢骚,若是要他去做什么,那还需要别人去推动。不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是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
    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么的艰难,若是民主可一蹴而就,那么今天的这场攻城战就不用打了,成都城的百姓直接就献城了,哪里还用得着像现在这个样子。必须要青州军事先攻击一下,彻底击溃他们那已经成为自然的、被上位者的驱使训练出来的被动团结?所以,当青州军的偷袭者站在东城城墙上大喊大叫的时候,益州军的战士们马上便崩溃了。所以,连同青州特种精英在内的范疆张达的这支反叛队伍虽然仅仅有一千五百多人,但是在东城城墙上却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当然,特种精英事先对范疆张达的士兵进行地军前动员也是十分诱人的,首先他们告诉这些士兵若是此次成功,他们的功劳最大,可以获得青州军丰厚的奖赏,更由此可以过上相当富足的生活,其次,因为行动的人手很少,所以一旦攻击起来就要奋不顾身,因为以少胜多向来就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计谋,一种是勇敢,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像当年项羽破釜沉舟一般,才可以一当十,而且敌人在事起突然下一定措手不及,向前冲锋才有活路,临阵退缩则是自寻死路。这个道理说出来之后就产生了现在的这种进攻效果,范疆张达地手下为了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自然是拼尽了全力,而青州特种精英这是青州特种精英向城外的青州军作出的提示,城外的青州军一见到这一场景,自然就应该明白城上的特种精英已经动手了,他们应该协同作战了。
    登时,鲁肃大军开始行动起来,先是在前面的装做骑兵的青州特种精英,在史阿、左慈、于吉三人的带领之下纷纷催动战马,奋勇向前。
    而剩下的鲁肃大军的战时则开始十分熟练地安装起了攻城啊具,准备大规模进攻。此时,成都城东城城墙的墙头上面一片混乱,益州军的将领们一个个急得满头大汗,大声吆喝着手下的士兵,但是却很少有人听话。
    如此一来,哪里还会有人去关心城外的青州军的攻城?一个个纷纷作鸟兽散,自然也就没有人向城外这支青州军骑兵射箭了。
    这时,城头上的青州特种精英也来到了城边,利用自己的工具向城下垂了很多条绳索,有了这些绳索,即便没有云梯,按照青州特种精英的身手也可以轻易的攻上城去。水多时,骑着战马的青州特种精英已经奔驰到了成都城东夸城墙的下面,然后借助马的冲击顺势抓住了绳索,开始利用惯性登上了城墙,他们的手套有着优秀的防滑作用。他们的鞋子底部也可以抓住城墙,有这两样工具,将会节省很多青州特种精英的体力。
    不到一柱香的功夫,青州特讨论会精英已经悉数登上了城墙,纷纷拿起了“损益连弩箭”,开始加入了战斗。至于史阿、左慈、于吉三人当然不可能拿着“损益连弩”攻击,他们只是加入到了近身战中,有三人这等陆战高手参与。范疆张达的叛军攻击起来更是如虎添翼。
    而在这时。后面的青州军已经陆续赶到,最先组装好的是云梯,由于没有益州军的阻挡,所以云梯很快便推了上来,越来越多地鲁肃大军地攻城士兵登上了城头。而此时,成都城的东城墙已经一片混乱,很多的益州将领已经倒在了血泊中,城头上很多守城的工具更成了益州军逃命的羁绊,那些巨大的石块儿和滚木。那一锅锅的水,那巨大的强弩都成为了绊脚石,益州军士兵叫嚣呼东西,随突乎南北,豕突狼奔,千奇百怪,不一而足。此时城头的呼喊声无比巨大,但大多是益州军士兵地哭爹喊娘声。
    青州特种精英此时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战斗力。“损益连弩”全力开火,根本不是人力所能阻挡,一时间所向披靡。东城城墙落入到青州军手中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成都城的各个角落,登时,益州军压制已久的哗变终于彻底爆发了。
    益州军的士兵再也不听从自己手下将军的指挥了,而是开始肆意逃窜。有的是找地方躲起来,有的是找青州军投降,更有胆大的甚至跑到了城门边上,对这前一刻还是自己人的益州战士们一阵乱杀,想要献城邀功。益州军的将领们则选入到了深深的绝望当中,青州军入城了,自己的家族即将要面临灭顶之灾。
    一想到这里。益州军地众人纷纷疯狂起来,他们不在去阻挡刘备和关羽。而是各自下城,有的跑回自己的家族中,有的则指挥手下的心腹开始了对青州军最后的绝望的冲击。
    这时,成都城地北城城门和东城城门已经被益州军的反叛士兵所控制,他们打开城门,欢迎青州军入城。鲁肃大军和诸葛大军一东一北,挥军直入,在成都城内相会,然后开始向成都城的各个角落辐射。
    青州特种精英则每二百人为一组,开始了斩首行动。成都城内所有的顽抗到底益州世家大族的军官和府邸都是他们的进攻范围,只要击溃这些人,成都城将会丧失最后的抵抗。在乱军中;唯一还在益州军手中控制的地方就是南城城墙;毕竟刘备等一周的重要官员都在这里;不过此时那些达官贵人们已经作鸟兽散;这里当然也开始乱套了。
    刘备和关羽早就消失在了人海中;不知去向;不多时;南城城门也被青州军控制;成都城的局面终于彻底失控城内一片混乱。
    青州军的那些虎将们则悠哉游哉地进了城门;开始了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战斗。太史慈、赵云、徐褚、张辽、阎行、张绣、姜囧、王双等人带领着青州军的嫡系战将,再加上投降过来的吕布手下众将、韩遂手下众将、管宁从长安派来的青州军的新生力量以及韩浩,青州军大小几百员战将在成都城内横行无忌,势不可挡。
    史阿、左慈、于吉三人身轻如燕,在千军万马中白衣飘飘,宛若神仙中人,那不似人间所以的剑术叫人看了还以为老子一气化三清在世呢。周仓和胡车儿两人则在有意无意间较量起来,这两人动如鬼魅,出手极快,而且都是力大无穷之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疲倦,在成都城内对抵抗的敌人痛下杀手,杀得敌人叫苦不迭。
    益州军内逃命的逃命,投降的投降,死战的死战,有能力自保的人也有,但是那是极少数,马氏家族子弟在马超的带领下一路向西门杀去,此时只有西门最为安全,毕竟青州军并没有在那里布置太多的进攻人手。虽然马氏家族和青州军已经是死敌了,但是马氏家族的根基早就已经被毁掉了,虽然有着世家大族的心态,但是却绝对不会想不开到要在这里和青州军决一死战,所以他们一见形势不妙,马上就杀开一条血路,想要逃走,幸好此时青州军还没有完全占据南城城门,所以马超等人想要逃走也并非是难事。
    陈到则成了孤魂野鬼,刘备和关羽已经失去了踪影,现在的他只有把庞统托上了自己的马背,然后跟随马超一路向着西城门方向杀去。有了陈到的帮助,马氏家族也节省了不少的力气,不过令他们担忧的的事情是庞统自从张飞生死不知之后便开始一言不发,好像任命了一般,只是冷冷地看着周围,好像连对自己的生命都漠不关心起来。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中,自然需要马超等人的勇猛,但是同样需要庞统的智慧。
    青州军进城了,益洲已经大势已去,自己到底要归向何方呢?
    这个念头在每个突围的战士的沉重心中闪过。 
第五章 理后(上)
           成都城内一片混乱青州军锐不可当,不过马氏家族的众人顺利的杀到了西城城门处,再加上陈到手底下那二百人不到、硕果仅存的白耳兵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起到了非比寻常的作用,他们有着不属于青州特种精英的作战素质,所以在还没有多少青州军的西城方向冲击起来异常的方便。对于他们来说,真正的考验是出城之后,现在整个益州都已经是青州军的地盘了,他们将会寸步难行,一个不小心,就是被青州军围攻败亡的结局。历来围城之战就是围其三面,只缺一角,以便迫使敌人弃城逃跑,然后在城外伏击敌人,青州军工程也是这种策略。但是现在马氏家族的众人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事情了。毕竟能保住性命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而且现在无论在哪里出城其实都是一样的,周围都是青州军,倒不如在突围的时候少费一些力气,这样还可以在出城之后多一分保命的把握。和马氏家族打着一样念头的人还有一个,那就是凌统,这小子一看成都城失守,立刻不做无用功,带着苟攸和戏志才,自己一马当先便杀了出来,在半路上和马氏家族碰到了一起,众人相见,立刻大为高兴,如此一来,求生的把握就大了很多。
    众人来到了成都彻骨内西面的城门,命令还在控制城门的益州军打开城门,然后夺路而逃。而西城的益州军也因为马氏家族的行为作战心理彻底崩溃,立刻作鸟兽散,哟哄而散,各奔前程。军队崩溃、世家大族绝望反击、众多虎将各奔前程,成都城彻底失去了控制。青州军自从进入成都城内,根本就没有遇到一次像样的反击,不久之后,这次进攻更变成了一次收缴战利品的大会,无数地益州军士兵蹲在地面上准备接受收编。仅仅是这个工作,就很耗费时间。
    现在在成都城中唯一进行的战斗就是青州军围攻成都城内世家大放府邸的战斗,虽然这些世家大族的府邸本身就十分巨大,而且有着很强的防御性,但是在青州军地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尤其是青州特种精英的令这众多的小战场毫无悬念来。当太史慈领着众人坐在了原本属于刘备的成都城的议事大厅时候,益州世家大族便已经被青州军纷纷击溃,除了力战而死的世家大族的子弟之外,剩下被俘虏的人被源源不断的带到议事大厅的外面,等待太史慈的处置。
    太史慈则和众位军师坐在里面说话谈天。此时已经不再用他们吩咐做什么事情,自然清闲下来了。太史慈看向众位军师;心中感慨万千;意气风发道:众位军师;青州军能够顺利占领成都;平定天府之国;稳定了挥军东南的后方;各位军师居功至伟。
    郭嘉微笑道:主上谬赞了;我们这些人虽然可以各挡一面。但是不过是因人成事;若是没有主上的任用;我们也难尽其才;主上的识人用人才是我军成功的根本。贾诩闻言,冷冰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道:“奉孝之言与我心有戚戚焉,想我贾诩,自视甚高。更觉得这人世间没有人可以值得我倾效忠,但主上却对我完全的信任。不但委以重任,而且还要我放手施为,这份信任令贾诩十分沉醉,好像喝了很多的绝世佳酿,但愿长醉不醒。”太史慈心中暗叫惭愧,自己对于眼前这些人地信任完全是出于自己对这些人在史书上的了解,若是换成这时代的人。那里会一眼看穿别人的内心合性格?要知道这时代的文士颇有武者之风,很少有阴阳怪气之人。即便室贾羽这种用计狠毒之人,为人做事也有一种刚强的风气,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