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6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阜叹了一口气道:“大家不要忘了,汉中的世家大族力量可是很强的,尤其是杨氏家族,若是说出了问题,相信一定是杨氏家庭出了问题,那个杨松乃是见钱眼开之人。我看是杨松在中间捣鬼。”
    马截断道:“难道说杨松已经投向了太史慈?”杨阜摇头道:“那倒未必,毕竟太史慈非常敌视世家大族,这一点杨松是知道的,若是让杨松放弃家族利益,那比打死杨松还让杨松难过。所以我看杨松和太史慈不过就是合作的关系。”
    参军赵衡笑道:“杨阜先生想必也是汉中杨氏家族的人吧?难怪对杨氏家族的人这般了解。”杨阜看了赵衢一眼,知道这小子是什么意思。明白自己今天抢了别人的风头,故此这个赵衢才会出言讽刺,意在离间,当下淡然道:“赵衢先生想象力真是丰富。虽然天底下杨姓的人大都出于汉中,但是未必杨姓之人便会和杨松一条心。我家祖上远离汉中已经很多时候了,和杨氏家族没有什么瓜葛。若是如此说来,不知道赵衢先生和青州军中名震塞外的战神赵云是不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马一愣,也明白过来了,当下对赵衢怒道:“你少胡说,杨阜什么样的为人还用找别人说三道四,难道别人看不见吗?”
    赵衢原本想要反唇相讥。却被马一句话说的低下头去,不敢再出声。
    杨阜看也不看赵衢。总结道:“故此说来,太史慈现在的打算是把我军变成孤军。虽然汉中的事情危急,但是主上却不必担心,因为庞统军师不会做看这种情况很多时候的,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事情还有没有更坏地可能,也就是彻底的把我们变成孤军。”众人闻言脑筋大动,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庞德忍不住苦笑道:“还怎么孤军啊?若是羌人叛变的话,我们的实力马上下降,这还不算是孤军吗?”
    杨阜冷然道:“羌人叛乱又算是怎么一回事情呢?那些羌人对太史慈了解不多,所以对太史慈并不害怕,但是羌人惧怕吕布,生怕吕布纵兵到西凉来烧杀劫掠。但问题是太史慈真地会让吕布来吗?莫要忘记吕布乃是野心勃勃之人,太史慈从来没有对他放心过,若是让吕布出兵参战,那根本就是给吕布一个发展壮大自己实力的机会,太史慈会做这种傻事吗?”众人矍然而惊,细心一想便觉得的确是这么一回事情。
    马闻言心情好转,呵呵笑道:“如此说来,我们便可以把谣言破坏掉了,不用再担心内部团结问题了。”
    杨阜苦笑道:“主上不可掉以轻心,这里正是整件事情的关键所在,太史慈明明不会让吕布出战,但是为何还要散播此种谣言呢?那是因为我们地内部真的出了问题,太史慈明白,这谣言一旦散播,立刻就会有居心叵测之人趁此机会算计主上。”杨……这话才一出口,大厅的大多数人都明白过来,马惊骇欲绝道:“难道是是韩遂。”
    杨……苦笑道:“事情大概就是如此了,这次谣言之所以来势迅猛,韩遂肯定在其中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再不会错的。”
    大厅中一片沉默,站在这里敌人都是马的心腹,自然之道马和韩遂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大厅之中无一不知盗汗虽是个野心勃勃之人,并且对马处处堤防,更无时无刻不想取而代之,成为西凉地区的领袖人物。按照杨阜这么一分析,众人都知道事情的确有可能是这样。
    这个杨阜也算是误中副车,虽然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如何,但是却也猜出了最后的结果,而这,也正是司马懿想要的结果。
    若是只要韩遂一个人满腹鬼蜮伎俩,又怎么能达到双方集体削弱的目的呢?要马和韩遂之间猜忌才是司马懿想要看到的局面。
    马呦地长叹一声道:“韩遂,我马可有对不起你的地方?”杨阜叹了口气道:“主上是君子,却把天下的小人都想的太高了,韩遂这是在妒忌主上了。说到威名,主上父子威震西凉;说到实力,羌人对少将军慑服,想要招兵买马,便如同呼吸一般容易;主上的女儿是贵妃,又是五斗米教中的杰出人物,更和张鲁刘备交好,乃是西北盟军中的中流砥柱,凡此种种,韩遂若是不妒忌那就怪了。”
    众人点头,知道杨阜说的正是韩遂的心病。看着犹豫不决的马,杨阜知道马有点迟疑不决,于是献计道:“主上不愿意相信这件事情乃是事实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却不是没有办法试探韩遂。”
    马霍然抬起头来,看着杨阜道:“计将安出?”
    杨阜微笑道:“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主上只需派人给韩遂带话,要他到天水城来与主上见面。若是韩遂心中有鬼,他是绝对不会来地,如此便可看出这件事情与韩遂有没有关系了。”马超在一旁欢喜道:“此计大妙!父亲不可再犹豫了。”
    马沉思一会儿,断然道:“好!就按照你们说的去办!”
    顿了一顿寒声道:“韩遂。若是被我马发现你背叛我,那就休怪我马不仁不义了!”
    眼中寒芒闪动,显然是动了真怒。杨阜则叹息道:“其实不止韩遂,只怕连那牛辅也有问题。”
    马闻言连连冷笑,对于牛辅。他是绝对相信此人能干出这种事情来的。
    事情的结果和杨阜料想的一样,做贼心虚的韩遂在接到马地邀请后根本不敢到天水来。这还不算,韩遂居然对马的使者说有什么事情要马到他那里去商量好了,说是地方事物太多。抽身不开。
    马大怒,知道韩遂果然有问题。便准备出兵攻打韩遂。马手下众人也是怒气不息,自然异口同声的赞同。
    只有杨阜认为不妥,认为马应该配合庞统的行动,他认为庞统对汉中定然会有军事行动,马应该进军汉中。
    马却认为汉中地形复杂,又不知道庞统的进军路线和时日无法配合,否定了杨阜的建议。杨阜也知道这是事实,唯有放弃了自己的打算。于是马以大儿子马超为先锋,赵恒为参军,统兵校尉尹奉,赵昂以及赵昂之子赵月为副将,直奔韩遂的大本营陇西而去。
    同时马命令自己地侄子马,岱带领自己的两个儿子马休马铁,以梁宽为副将,屯兵街亭,伺机进攻狄道城,窥视抱罕城,自然是为了抵御有可能派兵前来援助韩遂的牛普大军。
    马自己则带着杨……,韦康以及一干大小将官,要庞德统领大军在后面缓缓而行,准备随时支援马超马岱。马超血气方刚,才一到陇西便讨敌骂阵,要韩遂出城受死。
    接到消息的韩遂大惊失色,没有想到马居然会抢在自己前面想动手,不去想办法抵御随时有可能来到的青州军,居然跑来攻击自己,连忙带领众将走上城墙向下观望。
    韩遂站在城楼上,看见城外的马超在那里耀武扬威,深以为虑,他自然知道马超在西凉根本就是悍勇无双,自己地手下绑在一块都不是人家的对手,若是一个一个单挑,那就等于是去送死。不过韩遂天生地伪君子,想不出办法来便站在城楼上装傻充愣,询问起马超起兵攻击陇西的原因。完全一付不关已事地样子。
    马超在城下看着韩遂的样子,屈服不得平吞了韩遂,咬碎钢牙,在城下高声叫骂,说韩遂乃是贪生怕死、背信弃义、卖友求荣之人。
    韩遂被马超骂得狗血喷头,恼羞成怒下在城墙上矢口否认马超说的一切,说马超是在含血喷人。马超懒和这小人废话,便要韩遂出城迎战
    韩遂转头看着自己身边那一干噤若寒蝉的武将,就知道没有人愿意出城和马超交手,心知即便是勉强要自己得手下出去应战也是自取欺辱。
    不过输人不输阵,否则军心士气会被马超吓得一点皆无,那就不战自败了。当即,韩遂站在城墙上说了一通场面话,什么“我和你父亲都是结拜兄弟,我是不会和你开战的,免得别人说我以大欺小,还是等你父亲来了我和他详谈”云云。
    马超见韩遂不敢迎战却还在那里卖弄口舌,心中大怒,便下令攻城。
    参军赵?则认为不妥,认为劳师远征,现在最需要的是休息。马超接受建议,便带兵回营,让大军休息。
    但是,谁都看得出来,在暂时的和平背后,正蕴藏着无限的风雨,将会席卷每一个陷身于西北战局的人的身心。
    自然也包括一直在观望的太史慈等人。
    西北大战悄然拉开了帷幕。 
第六章 西北(三)
           陈仓城,校兵场上。
    太史慈、田丰、郭淮、钟繇等人昂然站在台上,检阅着眼前的雄兵。
    太史慈原本在张绣军中,谁知道史阿飘然而至,而且还带回来了马妃的尸体。
    众人大感奇怪,一问之下才知道其中竟然会有如此离奇曲折之处,纷纷称奇,不过对司马懿的手段和心机更感心寒,使得太史慈对其更加戒备。
    在得知了史阿带回来的消息之后,太史慈便赶往田丰一段时间的屯兵之地——陈仓,准备发动西北战争。
    至于诸葛亮和那些特种精英当然留在了张绣军中协助张绣。汉中之地地形复杂,虽然有鲁肃的攻城大军和张绣的西凉精兵,太史慈仍然不是十分放心,毕竟山地作战并非这两支军队所长,故此留下特种精英从旁协助。
    对于庞统太史慈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为了稳占上风,才会留下诸葛亮,再加上贾羽和鲁肃,谋略阵营可为空前强大。
    诸葛亮变化莫测、贾羽用计毒辣、鲁肃无懈可击,而且三人均是算无遗策,做起事情来滴水不漏之人,自然令太史慈安心。更何况,太史慈暗中还有沮授一支奇兵,定然让庞统吃不了兜着走。
    至于说到对付马,有田丰足矣,更何况还有西北问题的专家郭淮和钟繇。马根本无力抗争,唯一所虑者便是马超、庞德英勇无敌,只有许褚一人只怕应付不来,故此太史慈亲来,自然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太史慈赶到陈仓地时候,正赶上田丰进行阅兵,太史慈心中暗笑,知道田丰已经忍耐多时,若是再不让他的大军活动筋骨。只怕田丰会埋怨自己,当下连歇息都省了,直接加入到阅兵中。弄得田丰心花怒放,自然是看穿了太史慈已经决定出兵的心意。
    自太史慈消灭王允、进驻长安以来,田丰便奉命默默地训练原属长安的守军。从原来的十余万长安守军中精选出了八万人,在几年间采用青州之法,把这些原来作风散漫,全无军纪的中央军兵痞子们训练成了一支铁血之师。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年,青州在这支军队上消耗了很大的精力,无论从装备到训练。都是青州所有军队中最顶尖的,而且在田丰的带领下还经常进行实战,在与塞外之敌地交战中培养作战经验,可以说是身经百战。
    因为地形的原因,多年以来青州所饲养的骏马源源不断地运到此处。专门有经验丰富地养马专家喂养,更和塞外胡马交配。杂交出了无论是冲击力和耐力都上乘的骏马,以供丰田军队使用。太史惹在培养这支军队之初便瞄准了苍茫的寒外。他地目标不是利用这支军队称雄宇内,而是有志于扫荡外敌,拓土开疆,帮此,这支军队乃是一支骑兵队伍,里面包括轻重骑兵,按照历史上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的攻击方式加以训练,人人擅长马战,弓箭术更不输于边塞胡人。
    西北战局虽然千变万化,但是太史惹却始终没有想过要田丰大军时入汉中,攻击益州,在太史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