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中,世家大族为了自己的生存进行了积极地思考,虽然最后妥协,开始向青州学习,并且觉得痛苦,但是在潜移默化中,大地的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兴起了改革之风。不战而胜,实现了自己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梦想,这正是太史慈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不过太史慈也知道,这仅仅是昙花一现,若是自己兵败身死,那么现在这些新生事物就会随着自己的消失而烟消云散,这种局面太史慈岂能容忍?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大形势,所以太史慈所倡导的科举制度进行的顺风顺水。当然,太史慈不会把这种成绩放在自己的身上,他认为这完全是管宁的功劳。
    没有管宁,新“五德终始说”就不会被创立、传播和应用。
    而实际上。也的确如此,管宁在后世史学家地笔墨下,成为了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政治议论和实践家,“效古变法,兵不血刃,天下悠悠之口莫不赞颂,上至公卿,下到黎民均可惠利,虽古之圣贤不及也。孔丘、墨翟、韩非、管仲、吕相之流地下有知,岂有不愧乎?……”当然,这是后话,今日之管宁完全料不到。
    在于吉刺杀事件的风波渐渐淡去之后。长安之会也渐渐告一段落。
    太史慈等人当然是心满意足,以为大多数目的已经达到。
    不过,也有一些事情令太史慈感到诡异。比如说孙策派来的使者实在是太安静了,完全不像周瑜这种胆大妄为的人的风格。
    也许自己没有发现吧。到了今天。太史慈实在不敢小看任何人。
    曹操的事情和龙女的事情自己都是无意中注意到的,尤其是曹操的事情,若不是自己对历史很了解,只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丁斐、来燕儿、王图、王则、于吉、尹氏,这些人居然都是曹操对付自己的手段,这份随风潜入夜、漫不经心的杀人手段实在是厉害。不过太史慈也很得意。在于吉这件事情上,自己算得赢了曹操一局。
    在刺杀案件发生不久之后,马就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地怀疑,戏志才等人倒没有表现出对马的敌意,毕竟那样会被人看出曹操和于吉的关系。不过王子服等人就是气急败坏了,毕竟于吉对他们也很有帮助,是和太史慈争夺名望地主要法宝,现在,于吉声望大跌。自然令王子服等人不满,于是在朝堂之上,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小吵,弄得是不亦乐乎。
    太史慈当然乐的看笑话。戏志才也巴不得太吏慈误以为于吉乃是王子服的人;这样可以分散太史慈地注意力。
    马也自恼火;这明明在为别人背黑锅;但是却无处说理去;不管怎么说;自己惹人怀疑的地方太多;不说和于吉结下的莫名其妙的仇怨;那个神秘的用枪高手自己还是符合的;自己地儿子马超本身就是绝顶高手。太史慈却更高兴,因为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马刘备张鲁集团和长安王子服集团合作的可能性。即使两者为了对付自己勉强合作,那也会因为彼此猜忌而无法真正合作。
    更何况两者之间,还有一个贾诩这个假意忠于汉献帝,实际却是自己的心腹的心腹大患在,对自己就更有利了。最头痛的是汉献帝,原本这一次召诸侯使者进长安是为了联手诸侯,牵制对付太史慈,谁知道太史慈还没怎么样,这些诸侯自己先面和心不和起来了。自然郁闷,尤其是于吉的事情,令他相当生气,可是却无处发泄。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使者终于完成了自己在长安明里暗里各方面的任务,开始向汉献帝辞行。为此,汉献帝在宫廷之中举办了大型的告别晚宴。
    太史慈这等长安城内首屈一指地人哪能不出席呢?
    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晚上,太史慈和管宁等浩浩荡荡开往皇宫。
    甫一到场,太史慈一行人使吸引了全场的视线。太史慈那乃是天下间最有权势的人,又是学术领袖和战争天才,他的出现立时镇住了全场,很多大人物在太史慈出现的瞬间变得微不足道。
    那些已经准备投向青州的达官贵人们马上蜂拥而至,围上了太史慈,向太史慈打招呼。
    太史慈一一含笑回答。不过也有很多人的眼中射出了愤恨的眼光。不过这无所谓,所谓“不招人忌事庸才”。那些有机会到场的贵妇人,则趁自己的丈夫不在身边或低声诅咒所谓机会狠狠地盯着太史磁看。管宁则是当世大儒,又是朝中除了太史慈之外最具有权势的人,更因过人的风采,也引来了不少贵妇人的青睐。许子将自然不必说,作为相人之首,别人对他地尊崇是一种顶礼膜拜式的。
    徐庶与何琳的到来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徐庶原本就在长安住过一段时间。当时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的威力,但是现在徐庶的名望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郭嘉乃是青州第一军师,这个徐庶在青州的地位在外我看来仅次于郭嘉。
    经过兖州、徐州两场大战,徐庶的声望如日中天。
    要知道,当时地太史慈虽然在兖州的战场中,可是外人都认为太史慈正在亡命荆州,故此兖州战役在名认上还是徐庶指挥的。两场大战,徐庶消灭了二袁兄弟,这份本事实在是惊世骇俗。任何人都应该可以看出徐庶在太史慈心中的地位。
    而且何进的女儿何琳在长安城现身,太史慈要为两人主持婚礼的事情已经在长安不胫而走,这就更令人羡慕徐庶了。
    虽然何进已经是昨日黄花,时至今日。何氏家族对朝政已经没有半点影响,不过何琳儿乃是太史慈义妹的身份令人不敢轻视。有不少人都认为太史慈是在用何琳来拉拢徐庶。
    曹操也是这么想地吧,所以才会把尹氏派来。
    至于象陈群、诸葛瑾、张颍、桓范等人当然也会出场。老规矩,城防方面于禁等人并未到来。只有徐盛这小子跑来凑热闹。
    今天晚上唯一让人感到特殊的是,太史慈地身边多了一个女人,那就是尹氏。尹氏甫一出场便吸引了全场所有男人的视线,人们全都惊骇莫名,不知道长安城内何时多出来了一个如此美貌的妇人。
    太史慈笑着向在场的众人说出了尹氏的身份,这些王公贵胄们才恍然大悟。
    不过很多人马上就联想起来。认为太史慈和这尹氏之间一定别有隐情,即便是现在没有,将来也会有的。这一定令不少有心人在心中计较起来。
    太史慈当然知道这些人在打什么主意,不过他们地主意无非是曹操的牙慧,毫无新意。
    哼,即便是曹操又如何?还不是被我骗?
    此时汉献帝还没有出现,所以场面比较混乱,形成了很多谈话的。太史慈、管宁、许子将、于吉、王子服、蔡邕等等,一时间朝堂之上嘤嗡嗡,好不热闹。
    尹氏却在张望,一眼便看见了蔡文姬含笑站在自己父亲的边上,盈盈而立,倾听人们的谈话。
    这并非说蔡文姬的魅力不够,而是现在没有人敢进接近她,若是被太史慈误会是在和他抢女人,恐怕只会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不过任何人都看得出来,那些围正在蔡扈身边的人倒有一大半是为了蔡文姬而来的。
    伊氏却装出和蔡文姬非常熟落地样子,走了过去,拉起蔡文姬的手,十分亲热地说起话来。
    这两女一般的是绝色美女。却又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弄得身边众人失魂落魄,更令在场众女黯然失色。太史慈等人始终注意这个伊氏的行动,故此马上发现了两女站在一起。
    太史慈有点焦急,生怕这个伊氏对蔡文姬不利。岂知却迎面碰上了蔡文姬清澈的目光,不知怎的,内心之中突地安宁下来。
    蔡文姬可不是一个软弱可欺的人。太史慈收回目光;却见桓范凑了过来;趁别人不注意低声对太史慈道:主上请放心;尹氏逃不出我们的手心的。
    太史慈冷笑道:这还用说?我们今天把他带到这种场合来不就是为了告诉曹操我们已经相信尹氏了吗?
    桓范又向左右看了看;嘿嘿笑道:我还希望尹氏今天能和这些人联系一下;那就精彩了。太史慈摇头道:“这种可能太小了,戏志才本身就是一个十分警觉的人,在这等公开的场合,大肆他他都不会这么做。”
    顿了一顿,太史慈冷冷一笑道:“更何况现在尹氏要出入司空府都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她完全可以和琳儿上街的时候与外面的帮手联络。”
    桓范点头道:“主上明鉴。”太史慈看了看桓范;微笑道:怎么?今天是分别时刻;你不去找你的老朋友杨松去玩玩?
    桓范晒笑道:他算是哪门子河肉朋友?而且只要给他钱;他就很开心了;我不过去他也不会在意;而且和他走得近了;会惹人疑窦的。
    太史慈失笑道:你这小子都算到别人的骨头里了。桓范嘻嘻一笑,才要说话,却听见钟鼓之声响起。
    众人立时停止了说话,抬头向前方望去。
    随后,汉献帝缓缓走出。
    在小黄门的尖锐叫声中,众人纷纷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从爱卿平身。”汉献帝缓缓说道。众人站起来,抬头望去,只觉得眼前一亮。
    原来在汉献帝左右手站着两名绝色美女。
    不问可知,当然是曹操的假女儿来燕儿和马的宝贝女儿。
    众人看看两女,又看看蔡文姬和尹氏,突然间觉得目不暇给。
    蔡文姬、尹氏妇、来燕儿、马女。四美交相辉映,正是长安今夜的一大胜景。
    太史慈看看周围的男人,心中忍不住苦笑:你们觉得这次不虚此行,老子却希望敬而远之。 
第二章 众女
           好半天;众人才从四美的绝色中缓和过来;恢复常态;但是蔡文姬的仙逸、尹氏的柔媚、来燕儿的清新、马女儿的冷艳却永远留在很多人的记忆中,终生难忘。
    随后汉献帝发表了演说,中心意思是对这些使者代表的诸侯表示满意,认为他们都是大汉朝廷的忠臣。并且希望这些诸侯会经常派使者来长安。
    这自然是汉献帝笼络的手段。因为是送别晚宴,所有晚会的气氛相当随意,汉献帝年纪小,对于这种场合的控制能力不强,所以便命令大臣们随意,不需拘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次宴会的形式还是采取了青州宴会的形式,相当的随意。太史慈走到汉献帝面前,两人按照君臣之礼的相互说了几句话,又和那两个最强有力的皇后竞选人说了会子话,便分散开了。时至今日,虽然两人表面关系相当融洽,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拉越远。
    随后,外地使者们一个接一个的走向汉献帝,太史慈便被挤了出来。
    才刚转过头来,便看见自己的便宜二舅哥刘繇的使者张英走了过来。当张英看见太史慈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一丝不自然的微笑,便向太史慈下拜,口称“司空大人”。
    太史慈看见张英,心中便觉得一股温暖。
    自己来到这时代第一次作战便是和张英并肩作站,杀退了东菜郡的黄巾军。虽然往事如烟似梦随风飘散,但是那一段的情意还在。看着张英有点尴尬,太吏慈当然心知肚明是怎么一回事。连忙快步上前,含笑把张英扶了起来,把着张英的手肘,温言道:“张英兄,好久不见了。”
    张英看了太吏慈一眼,发现太吏慈双目神光烁烁,连忙低下头去,恭声道:“司空大人折杀小人了。还是叫小人张英好了。”
    太吏慈摇头道:“这可不像张英大哥的风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