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范自信道:“主上有没有想过,杨松贪财的这个弱点连我们都知道,张鲁会不知道吗?贪财和好色一样,那是最容易地坏事的。若是杨松此来的目的和马差不多的话,那么他露馅的可能性实在太大了,张鲁派此人来莫不是傻了。”
    众人不自学的点头。思索着桓范的话。桓范冷然道:“若我是张鲁,要把大批受过训练的女子送进长安来,定会找一个行事严密之人。听说张鲁手下有名极有才干地谋士叫做阎圃。但奇怪的是为何张鲁不派此人来呢?”
    太史慈看着桓范迟疑道:“你的意思是”
    “很简单。”桓范信心十足道:“我看这件事情有两种可能。”顿了一顿又道:“第一种可能意图明显:那无非是声东击西之计。主上莫要忘记,以和汉中还有刘备可是唇齿相依,又有庞统这等计谋之士为其谋划,所以这次来长安,我们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三家,而应该是一家才对,属下以为杨松不过是招明棋,只为马打掩护罢了。”
    太史慈再一次对醒范刮目相看。此人的确心细如发。桓范分析道:“这事情其实很简单,若是马一个人带那么多地歌女来,或许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但是有杨松在明的话,马到处送歌女就显得正常多了。所以说,很有可能杨松送的歌女都没问题,而有问题的都在马处。”
    众人不自觉的点头。
    年幼的诸葛瑾此时忍不住道:“既然桓范先生已经料到这一点,知道杨松手下的那些女人没有问题,那为何文响将军刚才离开时不作提醒呢?这样我们地范围还能小一纛。”桓范微笑道:“这就要说到第二种可能性了,那即是说,杨松此来长安也是被利用的人。又或者说,他本人没有问题,而他手下的那些歌女有问题。”
    众人被桓范地话绕糊涂了,大眼瞪小眼的呆看着桓范。桓范耐心解释道:“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那就是杨松不可大用,但这并不等于他手下的歌女们没有问题,莫要忘记,站在这些人背后的人可能是庞统这其奸似鬼之辈。若是我们只看到第一种可能性,很可能被他反过来算计,弄得聪明反被聪明误。”
    众人听得心中一凛。桓范分析道:汉中一战就可以看出庞统的为人心机深沉,做起事情来总是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但其定计往往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入手,然后走连环,由一个缺口突破,好像连锁反应一般,弄得敌人千疮百孔。要做到这一点,观人入微乃是其定计的根本。”
    众人点头,太史慈闻言更是打了一个冷战:历史上地庞统的确如此。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地置人于死地。桓范冷笑道:“庞统在定此计的时候一定考虑道了我们的因素,所以,我们看破第一种可能性的事情很有可能在庞统得算计中。若是如此。庞统很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第一步,当张鲁派杨松来长安的时候,杨松就完全不知道张鲁的意图;更不知道张鲁要他送的这些歌女的真正身份;如此一来;就完全排除了杨松被收买后泄密的可能性;第二步;想让马的女儿现身;吸引我们的视线;实际上今天晚上的事情本来就很奇怪;马把自己的女儿这么快就弄了出来;实在是太招摇了;着分明就是另有所图。第三步。让我们经过分析后得出杨松问题不大的结论;把视线完全放在了马送出的歌女地身上;结果真正的杀手锏却在完全不明白真相的扬松那里;他只要按着张鲁给他的名单把这些歌女送出去就可以了。”
    众人闻言一阵泄气,说来说去,范围还是未被缩小,恒范倒是想得比别人远,可是得出的结论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两面都不能放松。
    这个庞统也真是毒辣,这两种可能其实好象连环套一样,可以无限变化。所以还是谨慎行事为好。桓范看着众人的样子。哈哈一笑道:“各位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这么说其实另有所图。”
    看着疑惑的众人,桓范冷然道:“主上要我去杨松那里试探口风,但根据我刚才的分析,要想从杨松的嘴里得到什么只怕是不可能了,所以,杨松的价值在其他地事情上。”
    太史慈看着满面微笑的桓范,再想起了历史上曹操夺取汉中的过程。脑中灵光一闪,叫道:“难道是为了汉中?”桓范一拍手道:“正是如此!主上明鉴,我们现在就可以笼络杨松,将来攻打汉中地时候,可为内应啊。”
    太史慈哈哈笑道:“好你个桓范,真是被你算计到骨子里去了。”
    众人这才明白桓范的意图所在,原来桓范这番话是说给太史慈听的,希望太史慈不要着急,让他放长线钓大鱼。至此,众人无不对这在青州和天下都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同时也看出了太史慈对他的倚重。
    管宁叹道:“现在的形式真的令人矛盾,一方面,我们的示弱成功了,这样将可最大限度地令我们的敌人悉数暴露出来,可另一方面,却又增添了不少的麻烦;让人拳打脚踢,应接不暇。”太史慈对管宁叹道:“幼安兄不必耿耿于怀,天底下就没有四角齐全的事情,有得必有失,在进长安之前,我们一直在暗处操纵一切,麻烦当然少得多,现在由暗转明自然有些不适应,我看只要我们挺过这一段时间便好多了。”
    顿了一顿又道:“不管怎么说,事情是在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管宁点了点头。太史慈却道:“我却在担心其他的事情,马的事情倒还好说,毕竟我们已经知道了个大概,总还有个下手的地方,可是孙策方面和曹孟德方面的人却丝毫没有动静,他们可都不是甘于寂寞的人,戏志才和廖立的才华可是十分惊人的,若是说他们来长安老老实实地没有半点图谋,打死我都不相信。但问题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图谋所在。”
    管宁的眉头皱的更深,对太史慈肃容道:“主上,其实说起来马的那一套还是比较小家子气的,毕竟用女人来乱政只是雕虫小技,可是曹操和孙策不同。”太史慈苦恼道:“正是如此,孙策喜欢兵行险着,而周瑜又是屡有奇谋,眼前的廖立也是胆大心细之辈,若是他们突然发难的话,还真是不容易抵挡。”
    桓范在一旁接口道:“周瑜的确是算准了主上无暇南下、在短时间内不会和荆州开战,所以他现在做起事情根本是全无顾忌,反正不怕主上跨江而击。”管宁接道:“曹操更是麻烦,这人的政治能力不错。搞内政经济极有一手,说到这一点,只怕比他的军事才能更令人忌禅。若是他想在长安的政坛上搅风搅雨的话,还真地不容易抵挡。”
    一时间,大厅中还颇有点愁云惨淡的味道。太史慈心志坚强,见到广大听众的情绪有点低落,便哈哈笑道:“不过大家不必担心,在长安,军权是我们的,只要军队在我们的手里,还怕他们翻出天去。”
    众人被太史慈说的精神一振,再抬头看着太史慈充满自信的面孔,不由得纷纷被感染,心理压力大减,头脑纷纷地转动起来,寻求解决的办法。一直在旁边不说话的许子将看在眼里。心中暗赞。他虽然一直不露面,但是因为隐居青州,所以对太史慈所有的事情都知之甚详,和以前的太史慈比起来,眼前的太史慈变化很大。太史慈越发得成熟起来,更加像一个领导者了。以前的太史慈更像是一名智将,有绝顶谋士的才智,也有盖世武将地豪勇。介是为人却过于谦和,对属下也十分亲切,虽然有霸气十足的时候。介也仅仅是昙花一现。
    现在的太史慈不同了,他不在习惯于只凭一己之力来解决问题了。他学会了听取别人的方法,权衡利弊;更学会了从全局地角度考虑问题,不在只图短期的利益。
    这样的太史慈更值得人信任。可以说,太史慈在青州众人的心中的威信已经是与日俱增了。
    也许太史慈分身乏术,不可能出现在自己控制的每个角落,但是太史慈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
    前一段时间,太史慈假失踪。可是青州却是一片安宁,一方面,太史慈无敌的形象在青州已经深入人心有关,而另一方面,太史慈所组建地行政机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太史慈不在的一段时间内运转如常。就像眼前;其实严峻的事实依然存在,并没有丝毫的改变,但是太史慈一句话却调动起了所有人的斗志。
    而这,正是王者的威严!
    太史慈哪里知道许子将心中的感慨万千,史是自顾自地说道:“现在的形势很像是战国末期,我们就是强秦,而孙策等我就是那六国诸候,他们的合纵说到底必败无疑,因为他们的利益难以调和,我看对付他们地方法莫过于挑拨离间制造矛盾。我们也不指望能以此来夺得他们的地盘,但至少要令他们自顾不暇,没有时间还算计我们才行。”众人闻言无不点头。
    管宁却道:“问题是我们的切入点在哪里?汉中的事情我们可以交给桓范去做,相信杨松还是很容易挑拨的。可是其他人呢?庞统‘周瑜尤其是曹操;手下人谋士太多;和他们玩计策只怕不行。我的经济制裁的手段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收到奇效;在这之前;如何对付这些人;实在令人头痛。”太史慈思索道:“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各个击破,现在最容易算计的人除了张鲁之外,还有一个,那就是马,这个对朋友很够意思,不过他的那个朋友韩遂却不怎么样,我看可以在马和韩遂两人的关系上下手,定可收到奇效。”
    桓范却道:“我看要其他人也不难。”
    众人此时已经对桓范刮目相看,故此听桓范这么说无不精神一振,看向桓范。
    这智者眼放奇光,冷然道:“刘备的弱点在于他在益州的地位问题,他应该知道自己实际上被益州世家大族利用的现状,我就不相信他不希望改变这种现状?还有,益州的世家大族未必就会对刘备放心,我们可以在这方面下手。”众人眼前一亮,诸葛瑾在一旁兴奋道:“刘备的使者简雍就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他身上下手。”
    桓范却道:此事万万不可!”
    众人不明所以的看着桓范,后者解释道:“我们现在只知道庞统在西川,但是却不知道庞统到底投了刘备还是投了益州的世家打族。所以我们贸然下手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庞统识破我们的用心。”众人恍然大司,心中却更加佩服起庞统的深思熟虑起来。
    “至于孙策和曹操”桓范冷笑道:“我才不相信孙策会满意曹操霸占江东呢,虽然他的父亲孙坚死后,江东的世家大族对孙家不再那么信服,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和根基的,在曹操那里肯定有孙策的人在。”众人点头,太史慈却想起一件在自己心中一直悬而未解的事情,向桓范道:“有件事情我一直很奇怪:孙策那么快扫平荆州是因为荆州南部四郡不受刘表控制各自为政,表面太平,可是江东乃是孙家的根本,为何那些世家大族见到曹操入主江东,反抗不是很剧烈呢?虽然也有,但都是针对曹操的政策发出的,而非是曹操坐领江东的事实。”桓范笑道:“主上,这事情很好解释,我都说了,孙坚死后,孙氏家族在江东的地位一落千丈,根本无法担当起江东领袖的责任,若是孙氏家族的地位还像原来那样高不可攀的话,孙策当初为何要留在袁术处?他的娘舅吴景又岂会受到刘繇公子的驱逐?当时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那些江东的世家大族哪个不是冷眼旁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