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燕一拍脑袋,摇头失笑道:“我糊涂了。”徐庶对史阿笑道:“史阿先生,那这些天便要麻烦你了。”史阿点头道:“这个当然。”
    徐庶眼中闪过精光,冷哼道:“既然陈宫想要在甄宓身上做文章,又在怀疑张燕你,那我便奉陪到底,看看谁斗得过谁!”
    史阿皱眉道:“元直你想怎么做?万不可以为了一个女子坏了主公的大事!”
    徐庶笑道:“那怎么会?我的想法是把两件事情变成一件事情解决,陈宫把陈留受的跟铁桶一般,又在怀疑张燕,我们岂可轻举妄动?不过甄宓的事情倒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哼,若是把甄宓渡河去陈留的时机变成我军发起对陈留攻击的时机,那就非常理想了。”
    顿了一顿,对史阿沉声道:“所以我希望史阿先生在偷偷渡河后亲自负责这件事情,我需要袁术的人和陈宫联络的全套情报。”
    史阿点头,站起身来傲然道:“这件事情便交给我来做,我这便出发!”听得张燕心怀大畅。
    徐庶却拉住史阿笑道:“史阿先生你急什么?在这之前,我们还是先把陈宫放在张燕这里的眼线废掉才好。”
    史阿眼中杀机一现道:“全都杀掉吗?那岂非会露馅?”徐庶摇头道:“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知道陈宫派在这里的所有人的具体行踪,若我是陈宫,一定会在城里安排下监视张燕的人手,然后在每天特定的时间内出城和城外的同党联系,以便回报每一天你这里的任何风吹草动,比如今天我二人进府的事情。若是我们贸贸然做掉了城内的探子,城外的同党一旦在约好的时间内见不到自己的同党出城一定会马上会陈留的。除此之外,陈宫一定会在河边派人紧盯,以便监视张燕你会派人都和通风报信。这些人的行踪我们必须完全掌握才行。”
    史阿和张燕对望一眼,缓缓点头,知道徐庶说得有理。史阿问道:“那么,我何时才渡过大河去见伊籍先生和收拾那些兔崽子呢?”
    徐庶站起身来,看看窗外的日头,摇头失笑道:“史阿先生你急什么?我看我们吃完中午饭后你再去探探他们的底细也不迟,至于渡河,今天晚上咱们的张燕将军不是要去接应甄宓小姐吗?那时候所有陈宫的人都会浮出水面的。到那时,你再过河也不迟。”
    史阿点了点头,徐庶却对张燕笑道:“我肚饿了,不知道张燕将军给我这青州奸细做下什么美食呢?”张燕大笑。
    吃完中午饭后,史阿便飘然出府,轻易地对张燕府邸外面的那些可疑的人进行了反监视,果如徐庶所料,到了晚上黄昏时分,这些人中有人换装成老农匆匆出城,史阿紧随其后,一直跟踪到了西门外的一处密林中,在那里赫然见到了很多人,史阿偷听下,果然是陈宫的人。
    那名从城里偷偷潜出城的人向其中一名长脸汉子汇报今天在张燕府外所观察到的一切,那其中当然包括史阿和徐庶的进府。
    这件事情引起了这群人极大的关注,讨论的结果就是不能确定,要城里的同党严加监视。史阿冷笑,知道一切都在徐庶的意料之中。知道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便悄悄离开了这里,回去复命。
    而张燕这边则按照陈宫信中的约定,带着大队的人马跑到济阴城外的黄河边上,摆出等待接应的样子,那等待的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张燕站在大哈边上一直专心致志到天明,然后破口大骂,更说要写信给陈宫,要他解释这件事情,实在不行就到袁术那里找个说法。
    这些话当然一字不差地被马缚在河边的陈宫的人手听见,然后张燕带领军队回营。
    在张燕回去后不久,在河边草丛里辛苦的埋伏了一整夜的陈宫的人手纷纷站起身来活动筋骨,却不知道这一切早已经被隐匿在河边的史阿看在眼里,没用多长时间,陈宫的人手便全部暴露。
    已经弄明白一切的史阿回去向张燕和徐庶交代一切,然后便在一处无人监视的河段渡河,到伊籍那里复命去也。
    徐庶在这里和陈宫明争暗斗当然无人知晓,但是此事天下却发生了一些大事。越发的令人看不懂。
    袁术派到孙策那里的人手带来消息,说孙策在接到袁术的命令后已经回撤,但是在扬州,原本进行的十分激烈的曹操刘繇和孙策之间的战斗却早已经停止了。两军都是坚守城池,不在交战。
    而声称回撤孙策大军的反应极为奇怪,居然只分出一支军队回撤到庐江,而另一支军队跑到了鄱阳湖一带,然后面提出修整,止步不前。
    曹操大军的反应更是奇怪,对孙策大军的渡江而有可能带来的对其后方的突袭全然不理,反而在孙策大军展开行动不久之后,以刘繇的名义开始征讨江南大小地方势力,美其名曰是维护刘繇这扬州刺史的尊严。
    与此同时,于禁大军和张允大军开始了拉锯战,张允牢记蒯越“死不承认”的嘱托,对荆州方面追杀赵云这假太史慈的事情矢口否认。
    于禁“勃然大怒”,命令许褚邀战,连杀张允军中九名将领,威震荆州军。
    随后,押运粮草的李严和魏延赶到。
    心高气傲的魏延出战许褚,恶斗到三十回合,气力不加,败回阵来,许褚却大叫痛快。
    魏延虽然败北,却一跃而成为荆州名将。
    随后,李严出战。
    许褚一见李严,欣喜若狂,原本那次在长安郊外的时候就想和李严交手,可惜时间太短,这一次当然不会客气。李严也是打起全部精神来应付许褚,虽然两人明明是一党,此时却是全力以赴,定要分出胜负来。
    两人恶斗六十多回合,难分伯仲。最后双方鸣金收兵。
    但经此一战,李严得名号曰:花枪! 
第二章陈留(二)
           深夜,留县。
    太史慈刚刚送走了前来送信的史阿,坐在书案前,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几份刚刚送来的战报。
    太史慈不为陈留的事情担心,那里有徐庶,虽然陈宫厉害,但是和徐庶比起来,这陈宫还未够斤两。
    怀疑张燕又如何?现在完全可以让张燕按兵不动。刚才史阿带来的徐庶的计划精彩绝伦。
    既然陈宫在怀疑张燕,那么索性就让陈宫更多怀疑一些,陈留的突破口变成甄宓,岂非更妙?
    反倒是扬州的曹操军和孙策军令太史慈牵肠挂肚。
    这两个人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就在太史慈发愣的时候,一名亲兵匆匆走进屋子,手上还拿着一封书信,太史慈接过来一看,原来是郭嘉的密信。
    太史慈打开信,那信上面大意写的是徐州一切顺利,曹豹名为徐州刺史,但徐州的混乱局面根本就使其无法控制的。这个草包一定会成为长安,王允、吕布等人矛盾的祸端,要太史慈放心。
    但是郭嘉这封信的重要内容却是在说曹操和孙策两人最近的动向。
    “主上,孙曹两家罢战决非因为兵力消耗那么简单,曹操在广陵经营多年,一直深藏不露,实力强横,怎么可能才初一交战便难以为继?孙策大胜刘繇二公子在先,俘虏降卒和粮草极多,又始终处于攻势,势力正在壮大,又岂会无力再战?
    郭嘉以为,两人现在必是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而且这是他二人早就已经有过的打算,前一段所谓的孙策兴兵报仇正是整件事情的初始。
    孙策报仇是假,谋夺江东才是真,刘繇二公子虽然欺辱了孙策的舅舅,那又如何?莫忘记孙策的杀父之仇乃是荆州的刘表。若是单纯的报仇,那也应该先找上刘表才对。对二公子动手仅仅因为二公子无能罢了。
    至于曹操,多年以来立足广陵,但广陵地小,不足回旋,窥视江东久矣。
    孙曹两家的大战,与其说是复仇战,倒不如说是争夺战。
    现在两家罢战,只有一种可能:孙策和曹操已经猜到主上是假失踪的真相了。
    孙策大军西下,已非开始于今日,我军探子早就已经谈得,孙策大军在我于禁大军取得征讨王匡大军和张扬大军胜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西移,这分明就是奔着荆州去的,那证明孙策在一个月前就已经猜到主上是假失踪了,并且判断出来主上的于禁大军的真实目的并非是进入豫州攻击袁术,而是要攻击荆州。所以才想趁着刘表调集大军到北面和我青州军交战的机会,趁火打劫攻击荆州南部,谋夺荆州。
    曹操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放心大胆的不顾孙策,开始领军向东南征讨。可以预见,假以时日,曹操坐拥江东,孙策独霸荆襄,乃我青州之强敌也。
    然,此非郭嘉真正担心的事情。
    郭嘉担心主上在知道两人图谋之后放弃原有的兖州攻略,转而急攻袁术,扫荡豫州,诛杀袁绍,大败张允。
    此四者可图而不可为也。二袁内讧乃是主上绝妙之计,不可废也。
    青州军兵力分散,现在已经达到极致,现在根本无力征讨两人。
    幽州、豫州、司州、雍州不日即为主上囊中之物,并州初定,五州改制迫在眉睫,‘攘外必先安内’,我强而敌不攻自破,争天下非在一时,自古得关中者得天下,主上现在应当解决长安的问题。
    至于孙策和曹操,可缓缓图之。望住上三思。以我青州指人力、物力、财力还会惧怕连年征战吗?”
    太史慈看完后心怀大畅,这个郭嘉还真是懂他,自己原本就没有打算一口气统一天下,因为没有那个消化能力。
    让太史慈真正高兴的事情是郭嘉说出了曹操和孙策的图谋。
    看来赵云在没有隐藏自己身份的必要了。
    现在只等二袁内讧,长安大乱,赵云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不管怎么说,自己先要拿下陈留。
    这一次还要仰仗史阿才行。
    黎阳城,校场。
    伊籍正和史阿检阅从青州秘密派来的新近训练出来的一批特种精英。
    伊籍好像在看自己的孩子一般看着眼前的这支精锐军队,满脸的骄傲与自豪。
    史阿却在仔细地打量眼前的这些平均年龄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二岁的年轻人。
    特种精英史阿以前见过,毕竟太史慈出入的时候,身边总是有大批的特种精英,以史阿这天下第一大剑师的武功,也不得不承认特种精英绝对是天底下最精锐的部队。
    马战、步战、武器、弓弩、徒手、隐匿、伪装似乎无所不能。
    最令人吃惊的事情是,听说在青州这支军队的人数多达七千人,而且每一年数量还在增加。
    前不久的长安一战,那些战死的特种精英留下了十多倍于自己的敌人,而且还是吕布、张辽这等高手在场的情况下,或是换作其他人,能不能留得住他们还是一回事情。
    眼前的这支军队是新训练出来的特种精英,可是史阿却在这些人的身上看不出半点稚嫩的感觉。这些人虽然安静不动地站在那里,但是却给人以一种危险到极点的感觉。
    这群士兵根本不像是刚上战场的新兵,他们的身上带着从战场上征战已久的铁血气息。
    最关键处是这群人看上去似乎比太史慈身边的那些特种精英还要厉害,这一点只要看眼神就可以看出来。
    这群人到底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带这群新训练出来的士兵到这里来的乃是杜远,前不久伊籍大军和张勋大军处于对峙状态,而王豹则写来书信,要伊籍派人回青州引令这些特种精英到兖州战场来,毕竟伊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