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下带着一种沉思者的气质,显然是有着过人的智慧,这在武将的身上是很少看见的,尤其是配上这大汉堂堂的相貌,更加显得威风凛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大汉右眼角上带着一块胎记,令人印象深刻非常。这大汉显然孔武有力,他身边的战马的得胜钩挂着一把巨斧,份量极沉,看起来触目惊心。
    梁西看了看身边的人,见到周围人都是匈奴人,向来知道匈奴人对待敌人的残暴,知道今天难逃一死,索性把心一横,破口大骂。
    周围的匈奴人虽然听明明白他在骂什么,但是却知道从这汉人的嘴里说出来的绝对不是好话,便要上前殴打梁西。
    “哼!”一声冷哼声传来。梁西却只觉得心头一震,张了张嘴,竟然骂不出声来,这声冷哼乃是那大汉发出的,别人听入耳里,只觉这声冷哼特别深沉有力,像能触到灵魂的最深处,但落在梁西耳里,却如遭雷殛,不由得看向那大汉。
    只见这大汉冷然道:“大丈夫死则死矣,何必多言?你这等破口大骂真有如泼妇骂街,亏你还是读书人,难道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真是有辱斯文!此时此地,当知自己死得其所,就像吃家常便饭一般,年玛丽来的这么多的废话?”
    梁西这一辈子何曾听过这一顿骂?只觉得自己浑身燥热,不过却觉得痛快淋漓,不由得勉强站起身来,哈哈笑道:“阁下说的好!我梁西的确是斯文扫地,所谓大丈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快哉快哉!”言罢就欲抽出腰中佩剑,拔剑自刎。
    岂知,这是一只大手伸了过来,梁西只感觉到自己的手腕像是被一个铁箍扣住一般动弹不得,不由得愕然看向阻止者,原来是那大汉。
    只见那大汉双目烁烁放光,看向梁西,沉稳的声音中竟然带着一丝颤抖道:“你说你是谁?梁西?”梁西愕然点头。
    那大汉抓着练习的手腕一阵仰天大笑,声震四野。而后声音转冷,看向梁西道:“没想到我要找的人竟然会在这里出现!”转过头来看向有一点目瞪口呆的呼厨泉,冷然道:“呼厨泉大人,这个人我要带走,没有问题吧?”呼厨泉被他的气势所慑,不由自己的点了点头。
    那大汉抓起梁西,走到一匹战马的前面,翻身上马,转过对呼厨泉道:“呼厨泉大人,我去去就回。”言罢,策马便走。
    这时,有一名匈奴兵的将校骑着马来到呼厨泉的面前,愤愤然道:“呼厨泉大人,这个汉人太狂妄了,我们还是杀了他吧!”
    呼厨泉看了一眼这名匈奴兵,沉声道:“我的勇士,草原赋予你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我们不能白白丢了性命,雄鹰不可以和猛虎决斗,这个人的勇武不是我们所能对付的,而且我们还要依*他的计谋,更何况这个人乃是袁术派来的使者,我们不可以得罪。”那人郑重点头。
    这些话远去的两人是不可能听到的,梁西本来就已经被那一阵大水冲得昏头胀脑,全身虚脱,现在再经战马这么一颠簸,更是有一种想吐的感觉,同时心里在想,自己和这大汉认识吗?怎么这大汉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一副凶恶的模样?难道和自己有仇,自己怎么没有印象?
    才要张开嘴去问,那战马上的大汉已经沉声道:”你不要问这么多,我只能告诉你我的名字,我叫徐晃,真正想要见你的人乃是我家主上,有什么问题,你倒时候再问,真是搞不懂,主上为何会对你这无名之辈这么感兴趣,居然要我一见到你就把你送的他那里去。”
    徐晃?梁西心中也在苦笑:还说我,似乎你徐晃也是无名之辈吧?难道有名望的人就真的那般厉害吗?
    又走了一会儿,徐晃来到一处草特别旺盛的地方,停了下来,梁西正在奇怪,却见地面上的杂草缓缓升起,梁西吓的连心都差点跳出胸膛来,还以为自己遇见了鬼神,仔细一看,才长长出了一口气,原来是两个人假装而成的,这两个人全身黑色,只有后背处的杂草是绿颜色的,旋即梁西又感觉到骇然,好高明的伪装术!同时心中好奇心大起,越发的想要知道这位徐晃的主人到底是什么人。
    只见这从地面上“升起”的两人一把接过徐晃手中的梁西,梁西还未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只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被这两人犹如铁钳一样的手拿捏住,只感到全身酸软,发不出声音来。只听徐晃说道:“你二人带此人去见主上,就说此人便是梁西,还有,主上计划已经成功,我已经把于扶罗和呼厨泉两人骗的深信不疑,主上可以展开下一步行动。”两人领命。徐晃掉转马头,向来时的方向折回,飞驰而去。
    梁西却被两人左拐右拐带到了山谷处,那山谷的入口极为隐秘,两人带着梁西进了小谷,登时别有洞天,只见其中有近百座中型帐篷。
    梁西正看时,却被两人带到了一处营帐,其中一人进帐通报,过了不一会儿,那人出来,把梁西松开,一推,梁西便进到了大帐里。
    大帐中的布置极为素雅,只有一人坐在其中,白银铠甲,身后则挂着一杆银枪,一把长弓。不问可知,这人当然是青州战神太史慈。
    梁西正发愣时,太史慈已经放下手中的兵书,大笑着站了起来,走到梁西的身边,一把拉起梁西的手,引他坐下,笑道:“梁西先生,手下人不知道规矩,难为先生了,当然也怪我,我忘记对他们说见到先生要把先生请来的。梁西先生受惊了。”
    梁西看着太史慈,心道今天碰见的全都是怪事,所幸对太史慈直言道:“情怪我梁西冒昧,阁下到底是何人?”
    太史慈早知道对方会忍不住,微笑道:“我就是青州刺史太史慈。”
    “什么?”梁西骇得站起身来,看向太史慈,用手指着太史慈说不出话来。
    太史慈对梁西的样子视而不见,淡然道:“先生不要惊慌,我并没有半句欺骗之语。”
    梁西看了太史慈半天,长叹一声道:“原来太史慈将军把天下人都骗了。”
    太史慈哈哈笑道:“梁西先生言重了,只要能够骗得过袁绍袁术和郭图,我便心满意足了。”
    梁西这是情绪已经平复下来,又坐在了太史慈的对面,苦笑道:“看来本初公这回要一败涂地了。”然后低头不语,眼中目光闪动,显然是在思考太史慈这么做的意图。越想越觉对太史慈这么做妙用无穷。
    太史慈不置可否,对梁西道:“梁西先生,莫要怪我说话不客气,我今天和你坦然相对就是希望你能归降于我。”
    梁西摇头道:“太史慈将军,你这是强人所难!我梁西岂是那中买主求荣之人?”
    太史慈心中赞赏,脸上却带着笑道:“可是张扬却对你并不好啊,在张扬那里没有发展的。”
    梁西连连冷笑,却不回答,太史慈对他心中佩服,对梁西笑道:“要对付张扬又或者袁绍哪里用得到先生?实不相瞒,今天打败常林的计策只不过是我牛刀小试而已。”
    梁西苦笑道:“太史慈将军神机妙算,在下十分佩服,现在我已经想明白了,于扶罗的大军其实就在谷远,只是按兵不动诱骗我等上当而已,至于呼厨泉的军队只不过是在安泽伏击常林大军而已,只有一点我弄不明白,这季节哪里来的那么大的水势?”
    太史慈笑道:“我要徐晃在几天前建议于扶罗在安泽上游的不远处建筑临时水坝,带你等过河时把水坝弄到……”
    梁西恍然大悟,苦笑道:“我明白了。”
    太史慈笑道:“我派前几天刚刚归队的徐晃充当袁术的使者,自是为了骗取于扶罗的信任。”当下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梁西这才知道袁术想要勾结于扶罗的事情。
    太史慈看着梁西柔声道:“其实我要先生归降于我并非是为了张扬又或者袁绍,而是为了这并州。我想要在不久的将来任命你为并州刺史,为我扫平边患。”
    梁西闻言立刻霍然动容,看向太史慈。
    太史慈心中好笑,他当然知道这番话可以打动梁西了。坦白说,太史慈对梁西并不熟悉,这人的名字陌生得很,只是记得那本书里写曹操善于用人的时候写道:“并州初平,以梁西为刺史,而边境肃清。”太史慈便牢牢记在心里。
    一旦平定并州,自己一定要任用梁西为并州刺史。
    放着连曹操都赞赏不已的人才不用,那不是太过可惜了吗? 
第十一章并州(二)
           当梁西离开的时候,早已经对太史慈心悦诚服。更被太史慈心有大汉黎民的胸怀所感动。梁西向太史慈保证,在他有生之年定可让并州不再受匈奴人的荼毒。
    太史慈早就知道是这种结果,这时代男儿的血性并未泯灭,尤其是像梁西这种常年在并州的生活的人更是如此。
    太史慈因为听了梁西的一些对付匈奴的方法,先是推荐南匈奴人中豪强到中央任职,以防止他们在并州这片草原上兴风作浪;次即征发强壮男丁,远征的部队;对一般匈奴部众,则趁中央大军出征,分清以为“勇力”。这样,既可为国家补充精勇军队,同时也给匈奴部众开辟建立军功的机会。等匈奴人中难以对付的人离境之后,然后再把他们的家属迁往内地,充作质任。至于不服从调遣和政令的,则予以镇压。对于州界名士,皆量才录用,或贡达朝廷。这样,匈奴上下皆服从供职,同于编户。
    “主上可留单于于扶罗,以防其惑众生事;令比较顺附的右贤王去卑代行国事:分匈奴之众为五部,以削其势;再令汉人为各部司马,以收匈奴贵族之权。如此,则并州可定!”梁西的话犹在耳边,不过太史慈却对这方法有所保留,这么做段时间看来似乎效果很不错,但是也是在为留下了隐患。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若是在中央政府尚能控制大局时,固无问题,但如遇政治败坏或内乱迭起时,就会失去控制,甚至遭到倾覆之祸。
    太史慈当然知道匈奴的民族凝聚力极强固,即便是把单于与自己的部族分隔开,但其中大部分王侯犹足以兴风作浪,比如历史上的并州左贤王刘豹除非继续分割其势,当然若是能把把与汉人杂处的匈奴人设法移居边外,则可完全断其祸根。
    问题是这么做的难度很大,按照梁西的说法,现在在并州的南匈奴人已经汉化得十分厉害,很多的匈奴人已经开始农业生产,类似于汉人的佃户,为汉人地主耕种,更有匈奴的妇女被卖为奴婢者。总之,和汉人的生活习惯已经有很相似的地方。
    要知道在天灾人祸已经搅得各族人民无法安居时,强行迁徒数量众多的匈奴族人,恐怕是会招致反抗的,太史慈倒是想要对匈奴人举起屠刀,但是至少要有一个理由才行。
    现在太史慈面对战乱尚且自顾不暇又哪里有精力去应付这些外族人呢?但是太史慈却深深知道绝对不能让匈奴人在并州大地上待太长的时间,这帮南匈奴人在三国时表面似无作为,不过为军阀的附庸。然而匈奴入塞过久,其部众既渐从事农业,掌握中原比较先进的生产技能,上层部帅亦通晓中国传统文化。其民族凝聚力既然保存,但许多人口又沦为佃户、奴婢,深受汉族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此皆可资匈奴上层贵族利用。
    更令太史慈忧心忡忡的事情是这还仅仅是南匈奴一族,在中国的北方,除了南匈奴,还有羌胡、鲜卑、乌丸。无不在虎视我民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