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从王豹那里得知,墨门现在的学说很多,比如此次黄巾军起义中就有墨门流派参与其中,这个流派很久以前就与道家学派的一些弟子联合起来,也深信“五德终始说”。 
  其他如一些杀手行会也是墨门的分支。像他们这种一心以民为本的墨家弟子已经不是主流了。 
  太史慈心中涌起了荒谬的念头:是不是武侠小说里的各大门派都是墨门进化来的? 
  摇摇头,太史慈抛开这个无聊的念头道:“承蒙王兄看得起,太史慈当真是惭愧。” 
  王豹肃容道:“主上言重了,只要能为民请命,让我华夏的子民过上好日子,王豹这条命就是主上的了。”言罢,与众弟子又跪倒在地。 
  太史慈啼笑皆非的同时也为其深深地感动,连忙又把王豹扶起,心中同时升起明悟,其实自己如果在这时代实行改革,以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少的政治常识实在是天方夜谭,要论打仗,自己无论如何出生入死都不在话下,就算是靠着自己的历史知识,以武力征战天下统一中国也非不可能。 
  但自己的心愿岂是华夏一时的繁荣那么简单? 
  以汉唐之盛,也不过烟消云散,终被扫入历史的尘封中,仅供后人茶余饭后以添谈资吗? 
  自己在历史上不过是沧海一粟,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掀起多大的波浪?如果能在有生之年,以称霸天下的雄姿,利用国人成王败寇的心理,为华夏播撒下一些进步的种子,则予愿足矣。 
  要知对太史慈而言,现在的生命本就是偏得,当然要放手一搏,在革新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但多了眼前的这些墨门子弟,实则是在自己的思想上多了若干的助力——虽然极其微弱,岂能不令太史慈欣喜若狂? 
  不过看他们把自己当成救世主的样子,心知他们还有待于自己的一些启发,更想起了眼前这些墨门子弟的师父的临终遗言,于是微笑道:“王兄,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如果日后我太史慈变成了一个不顾百姓死活,醉心于名利的人,王兄何以待我?” 
  王豹一呆,喃喃道:“这怎么可能?” 
  李仙儿早与太史慈混熟了,在旁无所顾及道:“那还用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太史慈喝道:“说得好!我要的就是这句话!” 
  王豹本待斥责李仙儿这自己一直疼爱有加的小师妹,这时闻听太史慈此言后,为之愕然。 
  太史慈对在场的墨门弟子朗声说道:“各位今日投奔我太史慈是因为我们道义相合,所以你们投靠的不是我太史慈,乃是这天底下的百姓,所以你们不是我的下属,如果说我们还有一个头领的话,那就是救民于水火的愿望,他日我若背弃了这个理想,就非你们同道中人,自不必在跟随我!” 
  一顿,高声道:“莫忘记,这也是你们的老师的遗命!”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看着太史慈严肃诚恳的样子,登时轰然应是。王豹更是眼中隐见泪痕,深幸自己没有投错人。 
  太史慈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墨门弟子,心中想道:至少,我教会了眼前的这些人不把希望寄托在某个人身上,让他们只忠于自己的理想。虽然要让他们真正理解此点还要很长时间,但自己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旁边的伊籍欲言又止,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太史慈看在眼里,不过却没有解释,因为他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就在这时,太史慈派出的探子传来消息:刘繇与刘岱败了,退守长广。 
  太史慈欣然一笑,知道离开创自己事业的日子不远了,虽然比较缓慢。 
  当然并非事事如意,主要问题集中在钱上。干什么都需要钱啊!可惜自己不会生钱,更不会在百姓身上打主意,那无疑是杀鸡取卵。 
  不过随后发生的一件令太史慈始料不及的事,大大加速了太史慈实力扩充的速度。 
  ============================分隔线=================================== 
  感冒了,昏头胀脑的打了一章,也不知道你们满意不满意。 
   
第十章敛财
       在刘繇与刘岱退守长广的五天后,一身是伤的张力来到了曲成,神色萎靡困顿不堪,显是一路赶来,没有片刻的休息。   太史慈心知肚明张力此来的目的,无非是调自己前往长广西北面的莱阳附近,与长广互成犄角之势。 
  看着张力说起北海国一战时,满脸的恐惧。显是被北海国境内的黄巾军强大的战力所震撼。 
  太史慈就知道是这种结果,刘繇出发前曾经在自己面前表露过对黄巾军的不屑一顾,认为张角起义号称三十六方(一方为一万)的黄巾军不堪一击。可是他却不知,只青州境内,响应者就有百万,正规的黄巾教徒只在少数,更多的是忍无可忍的青州百姓。 
  百姓对上位者那种刻骨的仇恨积压了不知多少年,一旦爆发,岂是几万刘氏子弟兵所能抵挡的? 
  所以刘繇和刘岱怕了,刘繇更急着把自己调到身边,以防万一。 
  不过这在太史慈看来无疑是一个非常蠢的主意,首先是黄巾军为什么没有渡河围城?要知道眼前的黄巾军完全有这个资格,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士兵的战斗力上看,这支黄巾军的实力并不亚于同数量的官兵。 
  其次是带兵的将领,管亥!这个黄巾军中少有的围城高手,在北海国时鲜有他攻不破的城。即便是在历史上如不是刘关张的救援,管亥攻破北海城是早晚的事。可是这一次管亥居然选择的是不围城。这太奇怪了。 
  还有一个人就是深深敬畏自己的智将臧霸。他是不可能估错当前的形势的。 
  因此只有一个解释,看来这只黄巾军的目的很明显,声东击西! 
  这很好理解,臧霸现在非常顾忌自己,如果现在围城的话,身在曲成的自己完全可以对黄巾军进行突袭,到时与城里的刘氏大军里应外合,整个形势将会逆转。即便是未与自己交过手的管亥也应该知道如果出现这种情形的凶险。 
  可是现在却不同,黄巾军既不围城也不渡河分明就是等着自己前往长广。看样子明明就是想与自己和长广的守军僵持。 
  那么臧霸和管亥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了:调自己离开曲成,佯装要与自己在长广打一场持久战,实则另有大军通过卢乡、当利、掖县一线偷袭曲成,然后再自曲成向南合围自己和长广的守军,一举击溃。 
  太史慈当然不会上这个当了,自己又非刘繇和刘岱这样的蠢人。不过令太史慈感到疑惑的是即便刘繇的计策能行得通,可是自己加上五百名手下顶多只有骚扰骚扰敌人的资格, 要想在黄巾军的对面安营扎寨无异是飞蛾扑火的行为,不要忘了,黄巾军现在还没有渡河围城,自己的这支小股部队根本就不能叫援兵。 
  不过很快太史慈就从张力那里得到了答案,原来刘氏大军的援兵也会随后开到。 
  这在太史慈看来更是蠢上加蠢,如果刘氏宗族的援救大军这么配合黄巾军的行动的话,自己再轻易地离开曲成去救援,那可真是让黄巾军围点打援了! 
  不过这些都是空打算,因为太史慈知道根据历史此时刚刚击败张角的刘关张三兄弟正以雷霆之势向青州冲来,而随后的张角病逝时的青州的黄巾军方寸大乱,不战自溃,以占山为王的形式躲进了青州的深山老林里,采取了游击战术,从而横行青州多年。在长广的二十几万黄巾军自是不能例外。自己即便去救援也是画蛇添足,长广的黄巾军要不了多久就会不攻自破,问题是这种未卜先知不会有任何人相信。 
  太史慈叹了一口气,心中想着如何可以推托刘繇的这个愚蠢请求,左思右想没有办法,只好准备把黄巾军的意图告诉张力,让他回去力陈利害,免了自己这趟差使。 
  正要开口时,一个太史慈的手下匆忙地跑了进来,大声道:“太史将军,城中的大户开始逃跑了!” 
  “什么!”太史慈霍然站起身来。一直在旁的伊籍也不由色变。 
  两人对视一眼,知道大事不妙。 
  ===============================分隔线================================ 
  太史慈沉着脸坐在马上,一言不发,带着二十几个手下向曲成城门进发。脑中却并不是在盘算着如何处理大户逃跑这件事。 
  其实单看事件的表面,太史慈完全可以杀一儆百。甚至在内心深处太史慈反而希望这些大户离开曲成,因为日后自己为了扩充实力时的哪怕一点小小的变革也势必会触动他们的利益,这帮世家大族势必会在背后给自己捣乱。 
  比如在历史上曹操为父亲兴兵报仇讨伐徐州时,因为曹操的一些施政行为触怒了世家大族,导致了集体叛乱,其直接后果就是陈宫的叛变以及吕布的入主兖州。 
  而吕布丢了濮阳城说到底也是因为得罪了濮阳城中世家大族,被人偷偷开放城门,引曹军入濮阳。 
  因此太史慈早就下定决心在青州肃清世家大族,不过令太史慈始料不及的是,由于自己的出现使得历史出现了小小的变化,原本在黄巾军兴起时青州的世家大族由于抵挡不住黄巾军的攻势而纷纷逃跑,即便是刘繇刘岱也是被打的望风而逃,可以说黄巾过后大户十室九空。 
  但是由于自己的出现,导致了整个青州东部的形势稳定,这些世家大族也就没有如史书上记载一般逃往各地。这一点令太史慈头疼不已,大叹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自己扬名的同时也个自己日后经营青州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当然太史慈一点都不后悔,因为自己也从历史上那个小小的奏曹变成了曲成城守。还是利大于弊的。 
  可以想象如果这仅仅是大户的逃跑,太史慈高兴还来不及呢! 
  让太史慈真正担心的事情是,这些大户早不逃,晚不逃,偏偏在这个时候逃跑,这意味着什么? 
  早在刚刚进驻曲成时,自己与伊籍就对曲成的世家大族的叛逃的行为有非常充足的心理准备。而这些天与王豹这地头蛇的交谈,更让太史慈对曲成的世家大族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自他接收曲成防务时起,他就知道本城有两大家族,那就是“崔、封”二族,而且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历来共同进退。当然,这两人比不得刘氏家族这种受封于此的侯爵在东莱郡那样大的权势,只是在曲成很有声望,家中又颇有些钱粮罢了。 
  而刘氏家族的实力长时间以来一直停留在东莱郡的东南方向,刘氏家族的渗透更是遭到这些东莱郡西北豪强的强烈抵制。 
  经过黄巾军的洗礼,西北诸县的地方势力大大削弱,刘繇乘势而起,正是想要控制这西北六县,实际上这计划一直进行得很顺利,西北六县的豪强地主就算有异议亦因实力大减而忍耐,更何况黄巾军对他们亡族的威胁更使他们恐惧。 
  两权相害取其轻,实是万不得已的选择。 
  出发前,太史慈特地询问了张力在进城时有没有被熟人看见,岂料张力回答说自己是乔装进城,因为怕引起城内的惶恐。 
  这倒好理解,刘繇大败,亟待救兵,可情况似危实安,因为太史慈就在曲成,隐隐有牵制之意。这些世家大族中只要是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会看到这一点。因此,只要他太史慈不离开曲成,这些大户就是安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