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已经被郭嘉说得目瞪口呆了。
    郭嘉好像一点都没有注意到别人的崇拜目光似的,走到沙盘前,饶有兴趣道:“看来吕布现在已经准备好偷偷渡河,一举击溃孙坚了。不过我倒是很想知道那个给吕布出谋划策的人怎么骗过孙坚的。只是想不到吕布的手下还有如此的人物,我看这计策绝非出自董卓的女婿李儒之手,他还没有这个本事。”
    太史慈心中也在想着这个问题,被郭嘉这么一说,脑中突地灵光一闪,冒出一个人来:莫非是毒士贾诩!
    若是如此,这场仗就不好打了。这个贾诩太难对付,在历史上就是郭嘉也对其无可奈何,作为一个只重视个人利益的投机派,贾诩在出谋划策时的不择手段是出了名的,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他自己的性命外,没有哪一样东西是不可以舍弃的。而且贾诩所出的计策通常带有两面性,对敌不留余地,对自己却有更多的选择。就比如现在,贾诩现在正在为吕布出谋划策,但贾诩可以随时舍弃吕布,毕竟获取个人利益才是他的最终目的,唯其如此,这个贾诩才会成为天下三分的罪魁祸首。
    基于这种认识,太史慈快步上前,也走到沙盘之前,和郭嘉一起仔细看向沙盘,既然对方很有可能是贾诩,那太史慈就绝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轻视。
    众人也纷纷围了上来,看向沙盘。
    过了半响,高顺皱眉沉吟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无法知道吕布军的过河速度,若可知道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加以利用。”
    郭嘉点头赞同道:“高将军言之有理,而且我们还需要防备一件事情,就是眼前的一切有可能仍然是这神秘敌人设置的骗局。”
    众人大感错愕,太史慈却明白郭嘉的意思了,因为他想起了在历史上曹操与张绣之间发生的宛城之战。在那场战争中,自以为自己计策绝妙的曹操就被贾诩反过来利用,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般的反中了贾诩的声东击西之计。
    现在看看眼前的形势,太史慈就觉得郭嘉的说法大有道理,毕竟吕布过河攻击孙坚只是众人从蛛丝马迹中分析出来的结果,并没有实际的情报来支持,而且现在再去侦察未免为时已晚。毕竟贾诩可以从容布置出种种伪装来迷惑同盟军的探子。
    既然贾诩的风格是一环套一环的连环计风格,那么太史慈就更有理由相信贾诩不可能不留后手。
    要知道贾诩的计策虽然很难被猜透,但刚才至少郭嘉和田丰都已经看穿了他的居心,生性谨深的贾诩怎会不预计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若自己是贾诩,一定会另设一个陷阱看看有没有那个蠢蛋先跳进来,贾诩一定先做出要渡河的样子,看看有没有识破他先前计策的人物领兵来攻,若是有,则一举击溃自以为识破了他的计谋的敌人,若是没有,到那时再渡河击溃孙坚也不迟。
    太史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后,众人常常吁出一口气来,杜远这小子擦了擦自己头上的冷汗,心有余悸道:“这仗实在是太难打了,幸好主上和郭先生是自己人,否则自己脸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太史慈却淡淡道:“上兵伐谋。”
    众人点头。
    太史慈转过头来叹了口气,若是有可能,自己实在不愿意去救援孙坚,那会给自己树立一个强敌,既然原本不可能出现的贾诩现在都出现了,那孙坚到最后是否会死于刘表之手都很难说。
    若是孙坚不死,再加上自己的几个儿子,还真是不好对付呢!
    可是眼前的情况却是若任由吕布和贾诩消灭掉孙坚,那么同盟军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众多部队的指挥不一,袁绍的刚愎自用都将成为毒士贾诩攻击的致命伤。到那个时候自己再动手对付吕布军可就牺牲太大了。说不准一个不好被贾诩给算计了,自己都没处说理去。
    问题是单靠自己贸然进军,面对贾诩自己实在是把握不大,即便有郭嘉在旁大概也仅仅是平手之局,天晓得贾诩会使出什么招数来在等着自投罗网的猎物。
    郭嘉看着太史慈,显然明白太史慈心中的想法,眼中露出笑意道:“主上莫要担忧,送死的绝不会是我们,我们会有一个很好的盾牌的。”
    太史慈愕然看向满脸轻松自得的郭嘉,恍然道:“奉孝说的是袁绍?”同时想起了那个急性子的田丰。
    郭嘉轻轻点头,一付成竹在胸的样子。
    嗯,倒也是,急性子的田丰再加上“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的袁绍,他们要是不趁此机会出兵去捡这个看似唾手可得的便宜,那可救活见了鬼了。
    当然那前提条件是袁绍绝对不会允许别人分他一杯羹,所以袁绍当挡箭牌的机会可就太大了。
    袁绍的大帐中。
    当袁绍听完田丰对于吕布军意图的分析后,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开口道:“元皓之言深得我心,想不到匹夫吕布还有如此的计谋,我就说孙坚绝非背信弃义的人,也好,就按照元皓的意思,我军迅速进军,待吕布军过河的时候我军趁他军中混乱在出手,如此取胜可易如反掌。”
    顿了一顿道:“哼!什么青州战神太史慈,待我击溃吕布的十万雄兵才要令天下人知道谁才是应运而生的人!”
    看来,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被郭嘉所料中,袁绍和田丰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面前可能是一个无比凶险的阴谋。
    在一旁满脸阴沉的郭图眼中闪过嫉妒的神色,看了看田丰,快步上前道:“主上,元皓言之有理,但我军在此的人马不多,就算是偷袭得手斩获也不大,不如命令王匡和韩馥还有其他人一同进军如何?”
    袁绍这才想起自己现在手中的人马实在是少得可怜,此刻一听郭图的主意连连点头,满脸贪欲的许攸怎会示弱?否则岂非显得自己太过无能了?连忙开口道:“主上进军的事情一定瞒不过众人,我看还是告诉他们的好,不过和主上面和心不和的人一定要让他们断后,不可给他们冲锋陷阵的机会。否则天下人还以为重伤这盟主是摆设呢!”
    小肚鸡肠的袁绍马上被许攸的这番话打动,要知道太史慈和曹操等人的扇子行动而后取得大胜的事实令袁绍丢尽了面子,此刻一被许攸说中了心事便不由的开口询问道:“依子远的意思当如何?”
    许攸得意洋洋地看了一眼表情木讷的田丰和眼中嫉妒之色更重的郭图,开口道:“曹孟德、鲍信、太史慈这三人一定要放置在全军之后,不可令他们扰乱了主上的大事。”
    袁绍不自觉的点头。
    曾经是袁绍的同僚,现在是袁绍的手下的淳于琼在一旁大拍马屁道:“还是本初公了得,竟然能得到三位先生的辅佐,真是令人振奋!所谓‘国无智谋之士不强,君无智谋之士不立,事无智谋之士不成,兵无智谋之士不胜’。如是而已。”
    这番话说得袁绍飘飘然,哈哈笑道:“说得好,如此,我们马上召集众诸侯,向吕布进军!”
    大战,迫在眉睫。
……(本卷结束) ……
第一部第六卷
第二章决胜(中)
           大河的岸边一片混乱,无数身着并州铠甲的士兵正在忙忙碌碌的准备着渡河的工具。这一切逼真极了。
    从表面上看绝对看不出来这是一个阴谋。
    成皋对岸的密林中。
    黑衣的贾诩与苍茫的暮色融为一体,表情说不出的阴森,脸上那似笑非笑的神情把英俊的贾诩勾勒地无比诡异。
    所有看见他的人都想要远离他。
    不过战神吕布却安然地站在贾诩的旁边。
    全然的红和全然的黑,烧灼着每一个埋伏在周围的并州士兵的斗志。
    徐荣敬畏地看着站在自己前面的两人。
    蓦地,耳边传来吕布金属般的声音:“贾诩先生,今次若是得胜而归,你居功至伟。本人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环环相扣的计策。”
    贾诩嘴角逸出一丝微笑,阴冷之气却更重,淡淡道:“温侯客气了,若是没有温侯今天白天的一番努力,今次的计划也不会进行的这么顺利。我贾诩不过是张济大人手下的一个小小幕僚,又何足道哉。不过现在算一算,袁绍方面也应该接到我们散布的假消息了。”
    吕布的好友李肃在一旁陪笑道:“贾诩先生才是客气呢!贾先生的算无遗策我早在张济大人那里听说过,岂是同盟军那种乌合之众所能比拟的?可以说贾诩先生要他生他就生,要他死他就死。”
    贾诩丝毫没有把卑躬屈膝的李肃的夸奖放在心上,不冷不热道:“李大人过奖了,若是同盟军中没有能人,贾某就不会费这么大的功夫了来布置整个计划了。至于孙坚,我还未放在眼里。”
    血气方刚的张辽知道贾诩说的能人是太史慈,不过他对太史慈印象一直不好,此刻闻言忍不住道:“贾先生这是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了,太史慈浪得虚名,何必放在心上?”
    吕布闻言,回头瞅了张辽一眼,那幽黑的瞳孔中闪过冷艳的火光,显然不悦之极,张辽马上吓得噤若寒蝉,低下头去,不再说话。
    吕布转过头来才要说话,贾诩摇头道:“温侯不用道歉,张辽将军只不过是发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见,有何不可?更何况这也代表了天下大多数人对太史慈的看法,不足为奇。不过任何轻视太史慈的人都会栽倒在他的手里。”
    众人闻言大为惊奇,因为他们实在是想不到智比天高的贾诩竟然对太史慈如此的看重,大大出乎众人的意料。
    要知道太史慈在天下人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较有才华的年轻人罢了,虽然有青州战神之称,更开创了五德终始说的新解,又有管宁这等大儒扶持,可谓是春风得意,但这又如何?
    一个寒门子弟能有多大的作为?每一个人都会这么想。
    太史慈现在的声望其实远远不如“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的袁绍,甚至和其他诸侯相比也颇有不及。
    可是现在贾诩却摆出独树一帜看重太史慈的样子,怎不令众人诧异?
    贾诩看也不看众人惊异的表情,缓缓道:“我贾诩一向很少服人,但太史慈却是其中之一,抛开敌我不论,单是那一份料敌先机的眼光就令贾某好生佩服。”
    看了看众人大惑不解的表情,贾诩解释道:“你们想一想,自洛阳的内斗开始起,一直到现在,太史慈可曾吃过半点的亏?”
    众人仔细一想,心中不由得凛然。
    贾诩眼中闪动着烁烁精光,冷然道:“每一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觉得他为人不错,甚至想要从他身上得到利益,无论是十常侍还是何进又或者清流都是如此,可是笑到最后的还是太史慈,若是一次或可说是运气,可是次次如此,哪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顿了一顿,声音更寒道:“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当初太史慈为何要匆匆忙忙赶回青州,毕竟洛阳的局势暧昧不明,可太史慈的样子却像是早就知道洛阳将会发生什么,知道留之无益。这太史慈好像知道未来发展似的,怎不令人惊异?”
    徐荣在旁疑惑道:“难道这太史慈能掐会算?”
    贾诩摇了摇头道:“人世间哪有预知未来这样的事情?骗骗无知的百姓还可以,实在是这太史慈的预见能力非同寻常、不可小觑。贾某颇有不及。”
    其实贾诩高估了太史慈的能力,他当然不知道太史慈的奇妙遭遇,就算是太史慈亲口告诉他自己的经历,贾诩也不会相信,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