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刀1937-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受过实惠的百姓,开始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想要见到他们的“总指挥”,不为别的什么,就为送点今年刚刚收上来的粮食蔬菜什么的。
    可不是吗?要是没有总指挥的,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也许已经饿死了
    可惜他们无法见到郑永。这也使得流言更加诡异起来。有地人在传说总指挥已经被软禁了。更加斜门地说法是总指挥已经遇害。
    一直到郑永派人出来告诉这些百姓。自己还活地好好地。只是一些特殊原因。自己现在必须要一个人呆上一段时候。
    这才让百姓放心下来。但总指挥说地“特殊原因”又是什么?是地。总指挥一定有自己无法说出地苦衷吧。
    原本最为担心地军队。却有些出人意料地平静。尤其是最让人关注地“青年军官卫士团”里地那些军官们。居然一点动静也都没有。
    这有些反常了。
    甚至在郑永辞职之后。政府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那些军官有任何不轨举动。立刻以武力解决以绝后患。
    但却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该训练的训练,该调往地方地调往地方,尤其是那些跟随郑永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所统帅的那一些部队,更是一点波澜未起。
    他们究竟在那想些什么?
    是树倒猢狲散,人走茶凉?还是有一些什么别人不知道地秘密,或者是在这平静之后是更大的狂风恶浪?
    起码现在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一些什么
    政府高层对待此事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派是郑永的老对手,陈诚系的那一些人,未免弹冠相庆。
    之前郑永占尽了上风,权利大到无法置信,排挤得陈诚系的人根本无法立足,但现在曾经风光一时的郑永终于垮台了。
    “党国的第二号人物”?现在不是郑永了!一个被踹翻,并且得罪了校长地人,很难想像还有翻身的一天,很难相信这个人有一天还会东山再起。
    “校长这次是真的生气了,没有杀郑永并且允许他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离开军队,校长已经很给郑永面子了,这个人彻底完蛋了!”
    这是郑永在某次和亲密同僚交谈时候私底下说的话。
    人得意时莫猖狂,不是不报,时辰未到,陈诚也开始用郑永的遭遇来警戒自己,有的时候自己也会想到,郑永的遭遇会落到自己身上吗?
    当然,还有许多政府官员对郑永保持了同情态度。
    在政府和军队之中,郑永始终是朋友多过敌人,不少人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郑永不少好处,尤其是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
    那段时候黄雨欣始终都在重庆活动,为郑永送出了大量礼物,结交了大量“朋友”,扎下了一个相对不错的基础。
    郑永在位置上也好,不在位置上也好,和他们本身的利益不是特别相连,又何必不在别人最需要关心安慰的时候表示下自己地同情?
    万一有哪一天郑永忽然重新回来了,这些同情可就是自己的资本。
    还有最重要地一点是郑永虽然倒了,但孔家可没有倒,孔祥熙一样在那呼风唤雨,在那影响着蒋介石做出的许多决策。
    更何况在郑永地身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靠山,那就是美国人!
    不光是孔令仪和春妮在美国频繁活动,无数美国上层社会地大财团、政界名流等等都是她们的座上宾,她们随时都能够影响那些并不知道中国国内情况的美国人的判断。
    还有去世的罗斯福、现任总统杜鲁门,和郑永的关系都非同一般,杜鲁门甚至还因为郑永的愿意在日本多投掷了一颗“白色丝巾”。
    天知道美国人会不会给中国施加压力,让郑永重新走到前台?
    何苦,何苦去得罪一个虽然下野,但身后依旧有着巨大力量,手里依然握着别人无法比拟的巨
    的人?
    所以尽管郑永已经“下野”,但他的家中却依然宾客如流
    至于美国方面?起码到现在为止美国人的表现还算平静,那些政客们担心的事情并没有立刻出现,美国人只是表示了自己对于郑永将军辞职的遗憾。
    “我的丈夫让我告诉您,现在他很累了,只是想好好地休息一下,我的丈夫感谢您的关心,如果需要的话他会第一时间请求您的帮忙的。”
    在华盛顿,孔令仪这么对她神秘的客人说道:
    “同时,在下一届美国总统选举中,我的丈夫将全力支持杜鲁门总统谋求连任,并愿意为此提供杜鲁门总统需要的一切经费!”
    是的,这是郑永让孔令仪在美国必须做的一件事情。
    郑永,来自于另一个时代,他知道很多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无法知道,也无从预测的事情,比如,下一届的美国总统会是谁。
    不,不是那个人气极高,在各项民意测验中都远远领先于杜鲁门的杜威,杜威这个让蒋介石投入了巨额选举经费地共和党候选人只是和蒋介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是一个天大的玩笑,以至于总统选举结果出来之后所有的人都傻了眼。
    杜鲁门,居然还是杜鲁门连任总统。
    也许到了那个时候只有一个人不会傻眼,那就是倾尽全力支持杜鲁门地郑永!
    但是郑永同样知道,自己的安排之中,杜鲁门只是以后的事情,对于自己来说,杜鲁门或者美国,一样是自己可以利用地棋子。
    尽管这个棋子太大了一些,运作起来会非常的吃力。
    还有那些孔祥熙在美国的关系网,尤其是在金融界方面,孔祥熙的关系网大到就连无所不能的联邦调查局也都无可奈何,孔祥熙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事情联邦调查局只能一无所获。
    还有未来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整个尼克松家族都是孔祥熙的挚交好友。
    在郑永知道自己即将下野之前,他已经对未来地中国胸有成绣。
    下面应该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实施下去。
    还给中国和平,让自己的国家脱离原有的历史轨道迅速强大腾飞起来。
    现在,这一切都已经开始。
    命运,将会掌握在有准备的人手中
    当然还有一个人根本就不相信郑永就这么倒台了,他甚至一点也不相信郑永那么爽快的辞职。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
    “蒋中正这是自毁长城啊,眼下大战在即,他却撤换了手下第一大将,可惜,可惜,这个郑永真的是可惜了。”
    当听到自己地好朋友白崇禧这么说的时候,李宗仁微微摇了摇头:
    “我看这也未必,郑永这个人那,我和他打过交道,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下一步想做什么,说的好听点是足智多谋,说的难听一点就叫狡猾。”
    白崇禧惑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老搭档:
    “你地意思是说郑永故意这么做的?我看不太可能,毕竟这样做付出地代价太大了,而且想要重新东山再起难度不小啊。”
    “郑永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他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李宗仁微微笑着,喝了一口茶说道:
    “当初为了打好安庆之战,他不惜以几十万人为代价,蒙骗了日本军队,几十万人那,他调度起来眼睛都不眨一下,让自己人和敌人都信以为真。
    还有郑永一次次地让日本人上当,他又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只要能够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郑永是绝对不会犹豫地。”
    看到好友还有一些将信将,李宗仁把白崇禧拉到了地图前:“看看,看看,郑永的那些老部下现在都在哪里,这些部队采取的是什么态势?”
    在地图上看了很久,白崇禧忽然苦笑起来:
    “郑永,郑永,好一个郑永啊,所有人都上了他的当了。只是蒋中正难道就没有看出来,就任这么摆布?就能把部队都安置到郑永想要派去的地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的时候连旁观者都未必能清,更何况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李宗仁一边笑着,一边坐了下来说道:
    “郑永的安排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是利用蒋中正在调兵遣将的时候,按照蒋中正军事上的那一些部署,把自己的部队顺着蒋中正的想法调动到了自己想要部队去的地方。”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是不是要把这些告诉蒋中正?”
    “郑永对我们桂系不错,他能上去,总比蒋中正在上面好,何况即便我们说了,有人也未必能相信啊,再加上郑永背后的那一些势力也未必是我们能够抗衡的”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七百零八章 磨拳霍霍
     更新时间:2009…11…16 14:53:13 本章字数:3941
    双十协定》的签署其实只不过是一张双方演戏的道具
    重庆-南京的国共谈判与全国的军事冲突同时进行,两者互相影响。双方的战斗主要在谈判争议不下的地区,如东北,苏北和中原等进行,而双方认定的“固有”地区如延安等地则几乎未发生战斗。
    反之若一方进入对方的固有地区,如**进入长春,**进入张家口,则会引起另一方谈判代表的强烈抗议。
    **仍然在国统区公开活动,并在重庆发行《新华日报》。因此,此时的内战仍未以国共公开决裂的方式爆发。
    自一月停战令之后,双方为抢夺苏联撤退留下的真空地带又重新开战。
    1946年3月,随着苏联军队撤离东北,国共两党在东北地区展开了激烈争夺。月到5月在四平街,长春均爆发了激烈战斗。
    5月,随着精锐111师等部投放,**在四平重创**部队,从辽北全线追击到松花江畔逼近哈尔滨。
    此时111师师长杜鹏,在四平长春等地与**部队前后交战三次,两胜一平,依旧保持111师不败神话。
    当**败北的消息传来之后,**紧皱着眉头只说了一句:“郑永虽然不在,但其部队仍然骁勇善战,111师一日不除,则东北局势一日难定。”
    此时,在美国特使马歇尔地压迫下,国民政府6月6日下达了第二次停战令,但停战期间国共双方代表仍未就改组政府和江苏北部政权问题达成协议。
    而就在此时中原战局又起变化。
    抗日战争期间**长期率领新四军在河南、湖北地区从事敌后抗战。19年抗日战争末期。**领导地八路军王震部359旅主力组成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湖南、广东等交界地区。试图开辟华南根据地。
    195年王震部返回湖北。和**部汇合。
    同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八路军王树声部南下河南和**、王震部汇合。三部分组成了中原军区。辖野战部队2个纵队、3个军区**旅及地方团队共约6万之众。军区首长**和郑位三二人。军区控制地地区被**称为“中原解放区”。是**地6大解放区之一。
    195年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第18军、第66军、第75军诸部在蒋中正地指挥下形成钳形包围。
    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任总指挥。南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主任程潜部。西北方有胡宗南部。在1945年11月将**中原部队主力4万人包围在宣化店周围方圆不足100公里地狭窄地区。
    从1946年1月,一直到6月为止,双方发生上千次大小冲突,**军队的地域逐渐缩小。
    **方面试图将中原部队安全转移。196年月29日,**致电在南京的周恩来与国民党及美国谈判代表,争取中原部队合法转移。
    月30日,毛致电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