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国大盗-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的品种数量比前世要精彩得多,但绝对没有任何人能有那么一点点踏青的闲情雅致,在这一刻,林风深深的领悟到为什么古代人不大喜欢居家旅行了——试想一下,在野外宿营时身边耳畔时不时响几声虎啸狼嚎,然后随手一抓摸出条毒蛇来,这种五更骤醒夜半惊魂的感觉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
    但这些对于正在逃命的林风来说还不算最痛苦,几千人在雁荡山转悠了了几天之后忽然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他们迷路了,这个难题倒大出林风意外,因为按照前世武侠小说的说法,象这样的深山老林里是肯定有什么古庙荒村之类神神秘秘的东西,而且一般世外高人也通常喜欢窝在这种地方看看书练练功什么的,可惜这回林风却很不走运,大队人马走了七、八天之后,居然没有遭遇到一个类似人工建筑物的东西,让整支部队陷入了茫然无措的状态。至此林风深深的恨上了金庸古龙,因为这个致命的误导很可能让这支部队全军覆没。
    这个难题的解决得益于赵广元的运气,因为他在某天探路时抓到了一名本地的山民猎户,很不巧,这名猎户当时正在追踪一只受伤的豹子,却不小心撞上了赵广元的骑兵,于是当即就被以清兵探子的罪名逮捕,一番暴打之后,这个倒霉的猎人委委屈屈的答应带路,然后报着愤怒而后惊喜的心情提前预支了二十两银子的带路费。
    根据对清兵探子(无辜的猎户)的审讯,林风这才知道其实方向并没有弄错,现在部队已经快要走出雁荡山了,现在所处的方位正是北雁荡的余脉,受温州府管辖,现在离自己最近的县城叫临济县,距大队不过两百多里。
    虽然自己的手下全是精壮的大汉,但经过这么多天的长途跋涉,现在都已经非常疲惫了,想来若再不找个地方休整,恐怕要不了几天,这支军队就会崩溃,看着这一张张精疲力竭的面孔,林风果断的下令进攻县城。
    当林风率领两千多名士兵潜伏在县城附近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看着这个所谓的“县城”,林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想不到想不到自己军事生涯中的攻城处女战居然奉献给了这么一个垃圾的地方,这个城市简直就是对中华文明筑城技术的侮辱。说是县城,林风倒觉得更象是一个村庄或者镇子什么的,土垒的城墙居然还不到三米高,就城市的大小来看估计住满了也不会超过一万人,林风本来忧心忡忡想了很多攻城的妙着,看来这根本就不可能用得上。
    之后的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就在城门的那几个老弱病残准备关门时,赵广元带着他的那二百五十名骑兵直接冲了进去,而县城内的守军则非常识相,不做任何抵抗的直接放下了武器,当林风率着大队步兵进城时整个城市家家关门闭户,得得的马蹄践踏声在空荡的街道上显得异常寂寞,开始还有几声狗叫相和,可惜叫了几声就嘎然而止,仿佛忽然被什么人卡住了喉咙。
    攻城战顺利结束,县城驻军连官带兵总共一百零七人全部成为俘虏,整个战役除了看城门的那几个老头受了点惊吓外没有任何人受伤。林风率领李二狗等一众亲兵和刘老四王大海诸将大摇大摆的进驻县衙,县令则早被赵广元从床上揪了出来,五花大绑捆得结结实实。
    这个县令是个二十多岁左右的年轻人,此刻穿着月白中衣,发辫乱糟糟的纠集在脑后,倔强着不肯跪下去。出乎林风的意料,他的表情似乎并不太紧张,也没有破口大骂“反贼叛逆”什么的,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注视着林风的眼睛里仿佛有点惊讶,可当林风和他对视时他马上移过视线,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
    有点意思。
    林风坐上原本属于县令的椅子,一拍惊堂木,笑嘻嘻的问道,“怎么这么早就睡觉了?晚上没安排节目?!”
    旁边的亲兵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林风居然会问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那县令也呆了一呆,“倦了,睡得早!”
    “松绑、松绑!”林风朝亲兵挥了挥手,转过头笑道,“大人贵姓?!——别站着,坐、坐,请坐,咱们聊聊。”
    县令理了理衣服,把发辫拢了一把,毫不客气的一屁股坐了下去,“不敢,小姓周——周昌,字培公,现任临济县县令,”他怔怔的注视着林风,忍不住问道,“将军贵姓?!”
    “呵呵,大人客气了,我姓林,林风,”林风笑嘻嘻的答道,“原来是周县令,我说培公啊……”他忽然好像被火烧了屁股,猛的从椅子跳了起来,不能置信的看着周昌,呆了半晌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的问道,“你……你……你就是周培公!!”在他的记忆当中,这个人好像就是康熙的重要大将,曾被委以大军征伐一方,而且听说中国的第一幅详细的全国军事地图就是出自此人之手,想不到现在却在这么一个小县里当县令。
    见林风如此失态,周培公倒很是意外,“将军莫非认识在下?!”
    “没有、没有!我认错人了!”林风从震惊中省悟过来,重新坐下,朝周培公挥了挥手,“周县令很象我的一位朋友!”
    原来如此,周培公虽然感觉有点奇怪,但也不便仔细询问,他微微一笑,“将军如此善待本人,莫非是要劝降?!”
    劝降?林风笑笑着挥了挥手,“实不相瞒,咱们这支队伍正在逃命,并非来此攻城掠地,眼下清军风头正劲,咱们借贵县避避风头,也不敢耽误周大人在朝廷里的前程!”
    周培公呆了一呆,“那贵军为何不投降我军呢?!”
    林风和大堂内的诸将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苦笑道,“投降这个问题太复杂,那还得讲究机遇,我们还得看看形势再说!”
    周培公皱眉道,“贵军深入我大清腹地,既不肯降也不与战,那到底做何打算?!”
    刘老四忍不住跳出来斥道,“他妈的,老子们怎么办关你屁事,你他妈的再罗里八嗦的老子就……”林风急忙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也不是说不降不战,只是得过段时间再做决定!”
    看着周培公疑惑的样子,林风笑道,“老实说咱们这些兄弟都是靖南王的老部下,是他从辽东带过的老兵,虽然他也没给过咱什么好处,但就这么投降了,恐怕旁人会说咱们太没义气!”林风转头朝堂内的赵广元刘老四等人望去,只见他们缓缓点头,深以为然。
    “但现在咱们成了孤军,无援无助若是要和大清血战到底恐怕也只是白白赔上性命,这样的傻事咱们也不干!”林风朝旁边的人笑了笑,一众军官连连点头。
    周培公不解的道,“那将军的意思是?……”
    “这么说吧,咱们就驻扎在这里,若是靖南王的兵马能够打过来,咱们就出兵接应,一定会顾全义气,”林风霍然起立,神色激昂,待军官们露出凝重的神色时,他却微微的笑了一笑,“不过,若是靖南王自身难保,咱们也得给自己找条活路,到时候投降大清,谁也没得话说!!”
    林风说完这话,军官们个个神色欣然,深感自己果然没跟错人,这个老大除了谋略过人之外,还既讲义气又有头脑,以后一定前途远大。
    周培公哈哈大笑,指着林风连连摇头,“将军果然老谋深算!!”
    “就这么着,咱们就在这里等,靖南王来了咱们依旧是他的部下,若朝廷大军来了咱们也就立马弃暗投明,反正这荒凉小县,一时之间谁也看不上眼,”林风笑嘻嘻的道,“这个临济县一切照旧,周大人呢,您还当您的县令,我还带我的兵,咱们谈谈说说交个朋友,公事上两不相干,如何?!”
    周培公想了一想,他深通韬略,自然也不是迂腐之人,眼下自己落入人手,若是说个不字多半马上人头落地,而且根据他对战局的了解,耿精忠一定是败亡收场,而这个林将军的部队以后也多半会投降,到时自己再好好周旋一下,不仅无罪,反而很有可能捞到一个“劝降敌酋”的大功——反正自己也没有投降不是?这么多人在场,以后谁也难得冤枉到我。
    想到这里,他站起身来朝林风拱了拱手,“将军安排如此周到,在下敢不从命?!!”
第六节
         临济位于雁荡山北侧,是一个依山临海的小县,与她在山东齐地的同名兄弟相比,这个县城贫瘠得出奇。据说这个县城在明朝原本是不存在的,只是因为后来连连战乱,又是农民起义又是清军入关,大批流民奔逃入山,人口渐聚之后,地方政府为了方便征税而设立,但在此时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清朝初定之后,流民陆续返乡,这里又重新沦为了一个穷山沟。
    虽然林风没有什么混军阀的想法,但作为第一个占领的地盘,他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去了解临济县的现状。
    经过初步清点,临济县在籍有百姓四万多人,其中一半是县城附近耕种山坡田的农民,另外还有六千多人是山中的猎户,剩下的就是海边的渔民。当林风率一伙人大肆搜刮之后才发现,这里的确是没什么油水,从县衙门的库房里就可以看出来,全县存银居然只有区区六百多两银子,而粮草则根本没有,一问周培公才知道,前几天他就奉令把所有的粮草上缴到台州府了,眼下的粮库自然空空如也。
    幸好林风的这支部队自身就是辎重部队,暂时不用为粮食着急,而那随军携带的七十八万余两银子,林风自然毫不客气的据为己有了,反正靖南王此刻焦头烂额自身难保,也不用担心他会来上门要债。
    林风占领临济县之后的第一措施就是下令全军上下剃头发留辫子,这个倒行逆施的命令倒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抗议,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此刻己军深入清军腹地,身边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朝廷大军,这样易服改容自然会对保全性命大有好处,而且现在身边临济县的百姓个个拖着辫子,自己脑袋乱糟糟的样子虽然保持了汉族本色,但也未免显得怪模怪样,所以仅从审美观念来考虑,这也是可以接受的。
    既然伪装了,那就得伪装到底,这个县城的武库虽然只有几把破枪烂刀,但清军的被服倒还存了五六百套,加上从被俘守军身上收缴来的一共可以凑齐八百件,正好可以伪装一个棚的步兵,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林风命令心思比较活泛的王大海率领他的部下伪装成清军出城驻扎,扼守各个交通要道封锁消息,此外还拿出几千两银子命令城里的裁缝加紧赶制清军军服,于是几天以后,林风在远在北京的朝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大清的游击将军,宣布了对临济县的合法占领。
    虽然是准备投降,但乱世之中有枪便是草头王,林风自然也得乘机扩大队伍,在大发了一阵银子之后,一声令下那两千多名精壮挑夫立即进入服役状态,除了充实赵广元、刘老四、王大海的部曲之外,林风也下令从各营中抽调有经验的老兵,以此为基干组建了自己的亲兵部队,分别交给李二狗和三个军官加紧训练,至于战斗力会如何林风倒不是什么很在乎,到底这也只是一个预防措施而已,不管怎样,即算是投降,一支四千人的部队也总比两千人的砝码要重,这样投降之后自己混的官职也肯定会更大一些。
    但就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整军运动中,林风手下的士兵闹出了一些很不和谐的噪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