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霸业-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陈余带着两千精兵只是与秦军一触即退,心中不觉暗自冷笑,当日赵王巨鹿被围,陈余独领六万余人而不肯回身支援。致使赵军陷在秦军二十万大军的包围之中,若非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军,恐怕张耳早已做了秦军的刀下之鬼!
这次,张耳机缘凑巧地接替陈平做了刘邦的丞相,便有心提醒刘邦防范陈余,这种只为一己私利而忘义背信的小人,实在不是什么好人,也怪自己当初结交时有眼无珠,错交了歹人,如今还要背负不义之名!
思忖之间。秦军拼死打开的缺口由于少了燃烧弹的协助,渐渐被源源不断补充上来的汉军所弥补。而城墙上弩箭的攻击虽然并没有展开,却又抛下无数的巨石滚木,将已经攻到城墙下地攻城车砸的稀烂,抢上城墙的秦军士兵也越来越少。这场惨烈的战斗终于渐渐分出了胜负。
张启望着城墙下堆积如山的实体心中碎叶同样惨然,却更多地是一种抑制不住的亢奋,若非身份的限制,只怕也早已加入到这壮观而惨厉的战斗中去了!
蒙恬看到城墙上秦军的人数渐渐减少,便果断地下令鸣金撤军,当日影偏西的时候。秦军终于抛下无数势力。急匆匆结束了第一天地战斗。
御帐内,张启刚刚换下那还沾着血腥气的战袍。
匆匆用过一天来的第一顿御膳,还没有接过韩焕精心备好地热茶,便听帐外蒙恬恭谨地道:“蒙恬见过陛下!”
张启闻言连忙点头笑道:“将军用膳没有?若没有,便叫喊换再去取些来,我们边吃边聊!”
蒙恬拱手道:“多谢陛下隆恩,蒙恬已经用过了!”
张启点头道:“今天两战虽然皆以失败告终,只是将军也无须太过紧张,胜败兵家常事嘛!”
蒙恬看张启神色平静,并无怒意,这才微微放心了一点,这时闻言不禁点头道:“这倒没什么,对方避而不出,眼下只能如此消耗对方,只要围困日久,每日攻上几阵,便不怕他能坚持到几时!”
张启点头叹道:“还是要另想办法才是啊!”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历史上的张耳后来被刘邦封为常山王,位极人臣。而陈余却被刘邦以叛乱之名派韩信斩于水上。两者之间同是大梁名士,同在信陵君门下,为刎颈之交,后来却因巨鹿之围而反目的故事。只是这时看起来,似乎两人并没有如历史记载一般反目成仇。
不禁有些奇怪地望着蒙恬由于地道:“张耳和陈余难道,没有什么隔阂?”
蒙恬闻言点头道:“当年项羽解巨鹿之围时,的确曾经传出过不和的传言,但是自从赵王降沛之后,两人的情况便不得而知了!”
张启想了想,虽然感觉有点没多少把握,但是眼下这是唯一的突破口了,不觉点头道:“眼下看来只能从陈余和张耳之间试试这反间之计了!”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五章 陈余之死
         一连半个多月,秦军再也没有进行第二次攻城战斗,善无城平静的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城内的居民已经被提前遣散,余下的便是二十万汉军。没有战事的时候只能看到少数不肯离开的庶民出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
士兵们除了严密监视秦军的动向之外,几乎整日都沉浸在高度的紧张之中,毕竟面对城下黑压压的敌军围城,谁也轻松不起来。
对于半个月来毫无动静的秦军,刘邦这时却有些沉不住气了,每天除了与张耳和韩信反复商讨整个计划的每一个细节外,每天更是不断询问吕后在咸阳时张启的态度和鲁元的所有细节,将家中所有人都弄得忙碌不堪。
而在汉军小朝廷人人都忙得四脚朝天的时候,只有身为御史大夫的陈余显得分外清闲。刘邦商议军政大事时,谋略自有张耳出谋划策,军事有韩信一力承担,惟独他这御史大夫,刘邦对他不闻不问,在分封爵位领地时也仅仅只封了三县之地给他,却晋封张耳为常山王,无论如何都让陈余相当不忿。
只是面对刘邦对张耳的言听计从,他自己也只能借酒消愁,对于重兵压境的善无城只有独自冷笑罢了!
这天,善无被围已经整整半个月,陈余坐在自家后园看着枝叶渐渐微黄的葡萄架,身前的小几上摆着一碟盐水花生和一斛自酿的米酒,淡淡的酒香飘散在葡萄的清香中,显得分外宁静,只是这份宁静看在陈余眼中却是一种无言的苍凉。
想到当日大梁时,信陵君魏无忌的府中自己常常是最为得意地那个,高谈阔论,指点古今。何等的意义风发,少年名士!如今二十多年弹指而过,无忌公子早已作古,大梁城上荒草凄凄,刎颈至交反目成仇,自己空有满腔抱负却难得施展,当真是无限凄惶!
正自唏嘘感叹之际,只见自己的老家人,陈善上前小心地禀奏道:“老爷,门外有人求见!”
陈余不耐地挥手道:“不见!我一个闲人。见我作甚!”
他话音未落,便听一个声音朗声笑道:“大人贵为御史。竟将我这大梁旧友忘记了?”
陈余浑身一震,刚刚端起的酒杯落在身前的小几上,打翻了朱漆小碟。
回头看去,这才发觉眼前这人,大约四十岁上下,面色白皙。颌下短须浓密乌亮,双眉斜飞,一双虎目精芒闪闪,消瘦的双颊颧骨突出,额上几道极深的抬头纹颇见岁月沧桑。
看着眼前这人,陈余却大感陌生,不禁疑惑地道:“阁下是何人,何事来见陈余?”
那人却退后一步,长揖一礼道:“在下薛慕,昔日在无忌公子门下。曾听大人语惊四座,如今四海飘零之后,前来投奔,还望不弃!”
陈余微微一怔,无忌公子当日门下食客上千。若非特别有名或者出众者,自己的确是无法记得起来,不禁暗自放下了戒备之心,点头苦笑道:“我陈余如今备受冷落,你既来投,我这里也没什么前途。不妨休息几日。还是去见丞相为好!”
薛慕神色黯然地摇头道:“在下来此善无城已经两月有余,前些日子便的在丞相那里中日无所事事。本来是想求丞相引荐,投靠汉王,也好有个容身之所。可惜丞相日日忙于公务,根本无暇见我,无奈之下这才前来厚颜求见。”
陈余借着酒力冷笑道:“丞相如今百忙之身,自然不必我这我闲人了,薛兄放心,在下必定替你引荐!”
说毕,回到小几前坐下,陈善已经及时地撤下了打翻的酒盏和碗碟,重新端上酒菜。薛慕这才感激地望着陈余,感叹道:“难得大人如此不忘旧情,薛慕谢过了!”
陈余苦笑着摇头道:“你也无须谢我,如今我倍受冷落,尚不知能否帮上你的忙,自当尽力便是!”
薛慕闻言大为吃惊,讶然道:“当日在信陵君府,丞相与大人乃是刎颈之交,令天下共羡,如今怎么却……”
陈余这时已有三分醉意,被他提及当年,心中更是满腔怒意,冷笑道:“当年刎颈,如今却已反目!”
薛慕眼中精芒微闪,假意吃惊地拱手道:“即便大人与丞相交恶,以大人之才,难道竟不能被重用?”
陈余被戳到痛处,脸色一变,怒哼道:“若非张耳这奸贼向汉王进馋,我又怎会落个如下场?”
薛慕吃惊地望着陈余,半晌才皱眉道:“大人既然不被重用,为何不前往投靠秦王?如今天下人才齐聚咸阳,共拥秦王,汉王虽然可以暂时栖身,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啊!”
陈余被薛慕的话惊得脸色一变,骇然道:“秦王?我乃大梁名士,怎能投靠秦王,岂非令天下不齿?”
薛慕苦笑道:“非也,当年商汤代厦,武王灭商,如今大秦一统天下,都是天意所为,大人既然自命名士,难道不知顺应天意?大人降秦并非投降之举,乃是弃暗投明,何来不齿之说,况且秦王广罗天下人才,六国旧人哪个不是趋之若鹜,何来资格不齿于大人?”
陈余被这话说地心中一动,萧何以狱吏之身而晋丞相之位,连张良这样的始皇要犯,也因才华而被秦王赦免,虽然依旧关在狱中却是宽待非常,时令其伴在身边,共听政务。如此种种,的确令不少自负才华的人前往一试。只是如今自己若想投秦,恐怕便不是那么容易了!
想到这里,不觉低头沉思起来,薛慕看到陈余犹豫不定的样子,淡淡一笑,起身告辞道:“在下出来已经不少时间,恐丞相见疑,这便告辞了,薛慕所言,还望大人多多考虑。若有决定,薛慕一定誓死相随!”
陈余闻言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起身相送道:“阁下的好意在下心领,只是如今秦汉兵戎相见,陈余既然已经身为汉臣,便不能再做他想,阁下还是另谋高就吧!”
薛慕微微一笑,长揖一礼,这才转身离开。望着他的背影,陈余心中大感疑惑。这个薛慕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种两军对峙之时他却前来劝自己降秦,其中莫非另有用意?
思忖之间。只听一阵脚步声从身后响起,回头望去,却是陈善。不觉皱眉道:“陈善,你出去打听打听,这个薛慕究竟是什么人,我总觉得这人似乎另有所图。”
陈善闻言。急忙躬身道:“此人两个月前来到善无城中,在丞相门下做些撰写之事,并不十分显眼,想不到竟是老爷的大梁旧友。”
大梁往事过去已经二十余年,对其中的一些人陈余早就难以回忆,魏无忌当时的门下又号称食客三千,这时闻言虽然疑惑,却也找不到可疑之处,只好苦笑一声,准备回到房中休息。
还未转身。便听到前厅传来一阵隐隐的低喝,心中登时一紧,要知道自己虽然倍受刘邦冷落,但好歹也是做过大将军的人,家中便有五百多随身家将。由那忽然出现的薛慕。立刻联想道前院的喧闹心中便知不妙,也不出去,径直前往房中,穿上战袍,披上重甲。
命陈善牵来战马,这才冷冷地道:“前厅什么事情?”
陈善还未说话。便见一名家将大步冲到后园。抱拳道:“将军,大王已经派兵包围了府邸。丞相要大人亲自出去谢罪!”
陈余闻言勃然大怒,厉声道:“我陈余自从反秦以来历经生死,何来谢罪之说!”
说毕,将战马交给那家将,大步来到前厅,远远便看到樊哙亲自带着数百亲卫将大厅挤的水泄不通,不觉怒道:“樊将军何时如此兴师动众?”
樊哙神色不变地望着陈余,微微抱拳道:“奉大王之命,前来擒拿反贼!”
说毕,神色一冷,厉喝道:“拿下!”
陈余勃然大怒,“锵!”地一声拔出佩剑,厉声道:“我陈余何时成了反贼,你不要血口喷人!”
他话音未落,只听一阵冷笑陡然从门外传来,举目望去,赫然正是从前的至交张耳,他身边一人赫然便是刚刚离开地薛慕!
陈余看到薛慕满脸笑意地站在张耳身后,便知今日恐怕难逃一劫,不觉冷笑一声,也不畏惧,只是拱手道:“不知丞相前来,陈某失迎了!”
张耳这时却是满脸笑意,指着薛慕道:“陈大人记得薛慕否?”
陈余脑中飞快地无数念头,这时闻言却陡然冷静下来,淡淡一笑,拱手道:“昔日大梁旧人,令人心生感慨!”
张耳看他还是一副倨傲之色,心中冷笑,面上却淡淡地道:“刚才薛兄已经将大人劝其降秦之举向张耳举报,如今多事之秋,为善无城中数万人的安危着想,张耳奉大王旨意前来,还请陈大人随我前往。”
看着张耳那熟悉的冷笑,陈余便知道他已经起了杀心,可叹自己已是笼中之鸟,插翅难逃了。想到这里主意打定,不觉冷冷一笑,也懒得去理会那出卖自己的薛慕,拱手道:“陈余既然已是汉将自然当随丞相前往,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