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霸业-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林低低地闷哼一声道:“太尉莫不是急糊涂了、咸阳城中不过四万守军,你便是赶去了亦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反而将咸阳搞成了一座空城,难道要陛下自己来守咸阳?”
冯劫闻言猛地一呆,这才发觉自己情急之下竟如此失言,不觉脸上一红,艰难地道:“匈奴这次如此神速。实在令人难以想像,我们现在是否应该想办法怎样守住咸阳。眼下天下乱匪刚刚平定,还有不少心怀异心之人在暗中虎视眈眈,我们觉不能掉以轻心!”
说到这里,只觉自己一时也没有什么及时有效的办法,不由抬眼向张启望去,却看到张启依旧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心中虽然奇怪,却不禁十分佩服起张启的气度来。
左林这时拱手道:“陛下,依微臣看。不妨命蒙恬立刻赶回咸阳,函谷关的大军也全部赶至咸阳。如此只要三天即可准备完毕,待上郡战事结束,蒙将军统帅三十万大军固守咸阳,以逸待劳,未尝不是办法。”
殿中众人听得纷纷暗自皱眉,这种不战而弃的办法虽然有违于秦人一惯的思维。但是一时再没有更好的办法反驳,都不禁沉默下来同时向御榻上的张启望去。
张启听着左林的的话,越听越生气,正想喝止,想到对方不管怎么说都是皇后的父亲,位列三公在朝中地位仅次于冯去疾,不觉强忍怒气,勉强听他把话说完,看到大殿中无数目光都向自己望来,不觉冷冷地向韩焕道:“成泰来了没有?”
韩焕急忙上前恭谨地道:“陛下。成将军已在殿外侯旨,因御史大人正在进言,不敢擅自入殿正在殿外。”
张启点头道:“命他进来吧!”
说毕,逐一扫视了一眼殿中群臣,凌厉的目光让正自惴惴不安的大臣们更觉胆战心惊。听张启命成泰进殿,都不知道张启究竟要怎么办,不约而同地同时回身向大殿门口望去。
只见成泰身穿软甲,头戴玉冠,器宇轩昂地大步来到殿中,单膝跪地抱拳道:“成泰见过陛下!”
张启看着成泰。点头道:“你先起来吧。朕吩咐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成泰不敢怠慢急忙起身道:“一切按照陛下的吩咐进展顺利。若以陛下所言的办法,必定攻无不克!”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同时一惊,他们倒是都知道成泰一直负责飞行军的训练和作战,这时看到成泰进殿,便觉眼前一亮。对于那飞行军,这些人虽然都没有机会亲眼目睹,但却耳闻不少,心中都是万分地仰慕。
听到张启和成泰的对话,刚刚感到绝望的众人仿佛黑暗中看到了曙光一般,纷纷目不转睛地盯着张启。张启却点了点头道:“成泰立刻带领五百飞行军赶往上郡,务必在城破之前赶到,然后与城中守军里外夹击,务必拖住匈奴军三天,只要能拖住匈奴三天,蒙恬和函谷关的援军一到匈奴之围便可缓解,到时候再与匈奴正面展开决战。”
成泰这时因为燃烧弹的装备而早已跃跃欲试渴望有机会一上战场,试试这新式装备究竟威力如何,听到张启的出征命令心中万分兴奋,面上却不敢有丝毫流露。毕竟在这种大型朝会上,而且又是在这种全国安危系于一身的情况下,一旦战败便是身败名裂的下场,更是要小心翼翼。
想到这些,不觉将兴奋的心情一扫而光,抱拳道:“陛下放心,成泰一定竭尽全力,若是不能拖住匈奴,成泰便以身相殉!”
张启闻言举目望着成泰,起身摘下随身佩剑,点头道:“你去吧,这柄佩剑朕赠予你,算是朕与你同上战场并肩作战!”
侍立在旁边的韩焕正准备上前接过佩剑交给成泰,却被张启轻轻挡开,就在韩焕微微一呆的时候,已经大步走下御榻,来到成泰面前,亲手将佩剑递给成泰,这才微微笑道:“乱世之秋,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时候,朕静待将军凯旋!”
成泰没想到张启竟在如此众目睽睽之下,亲自赐剑给自己,一时大为感动,只觉一股心酸之气直冲心头,忙勉强道:“成泰一定不负圣望!”
张启这时也不觉大为感慨,原以为平定了项羽,将刘邦压制的没有喘息的机会,大秦应当暂时有一段安静的建设时期,也好为日后恢复国力打好基础,却没料到被匈奴所乘,落到这种异常艰难的局面中,心情不觉有些沉重。
听成泰这么说,心中不觉苦笑一声,反身回到御榻上重新坐下,这才点头道:“粮草方面,便有丞相全力去办,尽快筹措……”
说到这里,忽然看到冯去疾脸色不好,想到冯去疾终究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又历经忧患,如今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可想其身体必定难以承受。不由担心地道:“近来事情繁忙,丞相身体若是劳累,还是暂时先回去休息吧!”
冯去疾勉强挣扎着躬身道:“陛下如此挂念,微臣感激不尽,只是眼下正是大秦岌岌可危之时,微臣增能不顾陛下,不顾社稷而安心养病呢?”
张启点了点头,正要命御医进殿为冯去疾好好检查一下身体,只听一名内侍小心地在大殿门口禀奏道:“陛下,萧何有要事求见陛下!”
张启这时正在为没有看到萧何而大感疑惑,听到萧何此刻才匆匆赶来,不禁皱眉道:“命他进来!”
片刻,萧何那熟悉的身影自殿外从容走来,看到张启急忙急赶几步,来到御下,从容行过大礼,这才向张启拱手道:“陛下,萧何已经筹措粮草七十万石,加上内府调拨的二十万石,总算勉强凑齐了一百万石,总算可供大军数月之费,到时候巴蜀和江南的粮草已经成熟,困扰我大秦的粮草总算顺利解决了!”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原本死寂的大殿登时沸腾起来,大家都知道,眼下困扰秦军最严重的就是粮草问题,若是这个解决了,无疑是解决了眼下最重要的问题。
张启不觉吃惊地道:“这七十万石粮草你是从何筹措的?”
萧何正色郑重地躬身道:“微臣为筹措粮草,特意向天下富户广为征集,并许诺来年加利半成,连本带利一并偿还。要知巴蜀之地多有铜矿,这些矿主俱是大富之家,又因天下战乱不断,这些人往往大量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微臣诱之以利,动之以名,名利双收的事情,对于他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他话音刚落,张启正要询问,便听左林讶然道:“廷尉莫非替朝廷对这些商贾做出了什么承诺?你好大的胆子,竟不向陛下和三公请示,如此权力,竟是自比皇帝了?”
这样的罪名令在场之人都同时变色,情不自禁地纷纷举目向张启望来,在殿外值守的禁卫也开始在殿门外候命,等着张启的命令。
张启看了一眼脸上闪过一丝喜色的左林,又看到跪在地上,神色如常的萧何,筹措粮草擅自以政府的名义承诺,的确不妥,不过还问清楚详情才能处置。
思忖之间,不觉冷冷地点头道:“萧何你先把事情说清楚。”
萧何闻言,恭谨地道:“微臣给商贾们以半成利润,又承诺,来年他们会得到官府在赋税上的减免。擅自减免赋税,萧何自然甘愿领罪,只是希望陛下不要废黜这点承诺。”
张启闻言发觉这样的办法,竟与后世的国家贷款不谋而合,先进之处竟是直逼后世的现代文明,不觉大笑道:“好办法!好办法!朕该重赏你才对!”
萧何见机会成熟,立刻上前道:“陛下,此计并非萧何所出,而是狱中的张良所出,若陛下奖赏微臣,其实应奖赏张良才对!”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六章 萧何举相
         张启这才想起被自己关在咸阳狱中的张良,这些日子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巨大的压力下,张启早已将张良忘在了脑后。
不禁向萧何点头道:“这个办法果真是张良想出来的?”
萧何闻言急忙肃容道:“微臣一直仰慕张子房之才华,又知陛下一向看重人才,所以时常前往狱中探望。”
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没有做任何表示的张启,心中一虚,硬着头皮继续道:“今日微臣听说张子房身体不好,因担心当日韩非公子一事再次上演,所以匆忙赶去探望,想不到张子房虽在狱中抱病却依旧心系天下,得知陛下为粮草所困,特献次计只求陛下能赦免其当日年轻无知所做错事。”
说毕,郑重地跪在地上,叩行大礼道:“陛下,天下能出此奇计者寥寥无几,若就此困死狱中岂非莫大的损失?若陛下念念不忘当日之仇,天下有才华者都将远遁于山水之间,不为我大秦所用,若陛下能效法先贤,不拘一格招揽人才,我大秦必将称绝于天下!”
他话音刚落,便听左林不屑地道:“陛下,张良虽然有才,但是当日行刺先皇实在是令人发指,此人一直心怀叵测若是放了,便是放虎归山,大大不利于我大秦啊!”
这时,太尉冯劫忽然抱拳道:“陛下,以微臣看,如此危亡之际,若正有办法解决粮草大计,其功应当可抵其过。陛下为当世难得一遇的明主,必定早已有所决断,微臣所言只是一些浅薄之见,如何定夺自有陛下决断!”
张启看了一眼一直沉默无语的冯去疾,点头笑道:“不知丞相有什么看法呢?”
冯去疾垂下目光,躬身道:“张良不过区区一名死囚。如何处置,陛下自可决定!”
张启看着目光低垂的冯去疾和小心地向自己望来的冯劫,忽然想到冯氏家族自长平之战后弃赵归秦,一直是秦国举足轻重的大臣,如今冯去疾为左丞相,冯劫为太尉,三公之中独占两席,可以说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左林虽然实力上稍逊与冯氏,但是其外戚的身份也是自己不得不提防的一种势力。眼下的确到了提拔新人的时候,这些老臣已经应当放一放了!
想到这些。不觉点头道:“张良之计挽回了大秦的危机,的确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如此乱世,正是招揽人才的时候,既然张良立下如此大功,便免其死罪,以庶民的身份留在咸阳。”
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恭谨地跪在当地的萧何。点头道:“萧何能采纳张良的建议,而又能够不将功劳据为己有,一心为国家举荐人才,而且担任廷尉期间诸事妥当,极好的协助三公处置朝政,如今右相虚悬,便从今日起担任右相一职。”
张启的这道命令登时令殿内的百官同时一惊,大家都没想到萧何竟然只是因为一次小小的举荐而一举登上丞相的宝座,不觉同时吃惊地低声议论起来。只是张启这时的威望已经仅次与秦始皇在世之时,这时虽然吃惊,却都不敢公然反对。
萧何没想到自己竟会被张启任命为右丞相,次从赵高伏诛之后,冯去疾便升任了左丞相,右相一职一直空着,使得不少人虎视眈眈。萧何本是狱吏出身低微,升任廷尉已经惹来不少非议,这时根本就没想到张启会提拔自己,这时闻言不禁猛地一呆,旋即又明白了张启的用意,如今冯氏一门独大。左林又是外戚。赵高死后,朝中势力尽入这两人之手。张启这时提拔没有一点背景的自己,必定是准备开始铲除这些势力的时候了。
想到这些,只觉背后凉飕飕的,竟是被冷汗湿透了!
看到萧何呆呆地跪在地上,脸色苍白,张启暗自苦笑一声,冯去疾和冯劫虽然的确都是大秦绝对的忠臣,但是他们的势力太大了。如今实在是不能太轻视了。三公的位置之外,多了萧何,正好可以互相牵制。
思忖之间,微微一笑,正要安慰一下萧何,只听萧何小心地拱手道:“陛下,萧何初任廷尉不过短短两年,如今恐不能胜任,辜负了陛下的一片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