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初唐-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被骗入皇宫,中大兄皇子亲率武士将其剁成肉泥,随后发兵剿灭了苏我氏家族。而苏我虾夷也在家中自杀。苏我家族几乎因此而灰飞烟灭。唯一走脱的苏我氏本宗,只有苏我入鹿之子苏我归德。被十数名忠心家仆护送其走脱。
    不过苏我归德年方十三,如今进奏院的情报人员已经接洽到了他们。可惜的是,苏我一族的大权已然被夺,只余下一些个虾兵蟹将,目前根本起不了什么大作用。这让我很是愤怒,这可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没想到,就是因为情报的延误。使得我们现在只能干巴巴地瞅着。要想苏我氏起复,至少得等上个三五年。等苏我归德这个年青人再长大一些,再来收拢势力,与倭国国主一方进行对抗。
    几位进奏院地情报头子都一副垂头丧气。恭顺听训的模样。“怎么了?为什么不作辩解?”我坐了下来,虽然还在生气,但总算是语气缓和了许多。
    “大人,确实是下官失职了,甘愿受罚。”裘丹墨有些沮丧地道,看到他这副模样,我也不好再作追究。“裘老坐下吧,你失职,本官也清楚,这事儿,不仅仅是你一人之过,就连本官,也有过错,虽然去年之时,就已经要求加大对倭国地渗透力度,借高句丽兵败,贵族逃往倭国之机,渗透过去,可我们还是因为自身的经验不足,所以,使得眼下对倭国地情报体系未能完全。”我也作出了自我批评。
    等大家的心情都恢复了一些之后,我抖了抖中手的情报:“此事,本官会在今天向陛下禀报倭国情况之时,向陛下请罪。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过了,我们就应该做好一切的后续工作,除了我手中的这份情报,还有没有什么消息?”
    “如今苏我氏本宗仅剩苏我归德,上层的实力虽是大损,不过,苏我氏一家掌控倭国数十年,其根基不可谓不深,倭朝中的大臣虽然此刻多有走避,又或是闭门归隐,其实也是怕被皇极女和中大兄皇子以霹雳手段清理,所以,如今我们只能等,另外,本宗虽然大损,但是其旁支仍在,苏我石川麻吕对本宗多有不满,投靠了皇极女,苏我入鹿之死,与他颇有干系,为其宗族所不耻,况且,旁支宗族,大都愤恨此人,其同父异母之弟苏我日向对其兄苏我石川麻吕更是恨极。苏我归德能得走脱,就有得了旁支之助。另外一件大事就是,皇极女退位,孝德上位,欲迁都往难波长柄丰埼宫。”
    我挑了挑眉头,嘴角总算是弯了起来:“嗯,好,总算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这样吧,让潜伏在倭国地情报人员,与苏我归德接洽,尽一切可能,先把他给扶持起来,但是要记住,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把苏我归德牢牢地控制在我们的手心,就算是把他当成傀儡都成,让他成为反对倭朝地一面旗帜,他们在关西呆不下去,这没关系,关东之处,倭朝的势力难及,让他在关中,修养生息,顺便借其手,让其国上下不得安宁,总之一句话,我不希望看到倭国有平静的一天?诸位可明白?”
    “诺!”这几位进奏院主官齐齐应命。
    朝会之上,李叔叔阴着脸,一语不发,冷冷地拧着眉头,边上,百多位官吏皆是面色阴黑,表情凝重,一些个武将已然气得在底下开始牢骚了起来。
    而立在堂前地史馆依旧在宣读着:“……前朝开皇二十年,遣使言'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前朝大业三年,倭国遣使递交的国书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大业四年,又遣使国书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岂有此理,弹丸小国,竟然如此藐视我天朝上国,陛下,这等事实,实在是让臣得听得愤慨之至。想我中华一向以仁义待其国,倭人遣求来我朝求学,皆是多有宽待,可老臣没想到,他们竟然作出妄尊大自之举,比之汉时夜郎,更是胜之一筹!”孔颖达孔老头今个倒是第一个跳将了出来,愤怒得连说话都打起了哆嗦。
    老爷子也同样吹胡子瞪眼地直发彪:“陛下,倭人也太狂妄了,竟然敢自喻为天皇,把我大唐置于何地?把我大唐天子置于何地?宵小之徒,安敢如此!”
    李叔叔是什么人?说好听点是一位自尊、自爱、自信的伟大君王,说难听一点,就是一位极度自恋,自傲的帝国主义头子,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屁大点地方,人口不过百万,还处于半奴隶半封建社会的小小倭国,竟然如此狼子野心,狂妄至斯。
    还敢自喻为天皇,李叔叔自喻为什么?自喻为天子,一来二去,竟然被一个小小倭国骑到了脑袋上,李叔叔能受得了吗?他是绝对受不了这种污辱的。至少我敢肯定,李叔叔的表情现在是我见过的最危险的形态,很有可能会天子一怒,伏尸千里。
    果然,在朝堂诸位臣工愤怒的声讨声和请战声中,李叔叔终于站了起来,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表情。缓缓地走下了龙榻,立到了朝堂中央,诸位朝臣都暂时收了声,静静地看着已经到了爆发边缘的李叔叔。
    “朕登基为帝近二十年来,对我大唐周边之属国,一向是仁宽而待,视尔等为我大唐兄弟之邦,尽量本着和平共处之则,来与诸国相处,可朕,”李叔叔表情显得有些痛苦地闭上了眼睛,然后缓缓地半张,眼中,尽是危险至极的杀意,李叔叔真的生气了。
    “朕从来没有想过,朕心诚待人,将心比心,倭国来使,学我华夏文化、科技,我大唐一应允诺其要求,好嘛,朕的好心都喂到了狗身上了!朕心甚痛!甚恨!”李叔叔气得拽下了腰间的玉佩,猛力一挥,啪的一声脆响,一块完美的玉壁几乎被击碎成细末,碎散于朝堂之上。
    朝堂之下所有的人都被李叔叔的怒气给吓得一哆嗦,可真从来没见过李叔叔这位皇帝陛下在臣子跟前如此失态过,“陛下请息雷霆之怒!”所有的大臣、宦官、侍卫,全都跪下,向李叔叔齐声慰解。
    李叔叔看也不看跪伏于地的大臣,并指如刀指着大殿的门口怒喝道:“传朕之诏令,凡在长安之各属国之使臣立即来此见朕,包括那个敢自喻天皇的宵小之国!”
    正文 第668章 如此“国书”
     更新时间:2008…5…21 22:45:33 本章字数:3076
    近百名各国使臣在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纷纷地赶到了朝会的大殿之中,所有的使节都是面有疑色,他们根本就没搞清楚状况,也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故,大唐的天子,正阴着脸坐在龙榻上,没有了往日会见使臣时的笑脸,也没有了往常那种和蔼的氛围,不过,也有些与使臣相熟的大臣也悄悄地露了些口风。而倭国使节一行数人方到殿门外,就被阻在门口,让他们先等着。
    很快,赶到的各国使臣也都安静地跪坐了下来,都是揣着一个忐忑不安的心,等待着李叔叔的发言。“陛下!倭国使臣小野基经求见。”
    李叔叔面无表情地挥了挥上,边上的宦官立即用他那尖细的嗓子高喊了一声:“大唐皇帝陛下宣倭国使臣进殿窥见。”
    “倭国之使,小野基经请见大唐皇帝陛下,代我倭国国主皇极谨祝大唐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小野基经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规规举举走到了大殿中央处,长跪于地。身边跟前两名副使,也恭顺地跪坐于地。
    “小野基经,唔……”李叔叔微微地点了点头,眯着眼,抿着嘴,冷冷地打量着这个倭国使臣,足足过了有半盏茶的功夫,李叔叔又才开口言道:“你是何时来我大唐的?”
    “禀大唐皇帝陛下,小臣是贞观十九年四月到达天朝,六月末至长安的,至今日仍在驿中等候陛下之召。”
    李叔叔把手指摆到了案几上,轻轻地敲击着,声音清冷而又显得闷寂:“哦。这么说来,你既然是才来我大唐不久,想必对你的国家发生的事情应该清楚得很吧?”
    小野基经一愣,旋及答道:“小臣不明白陛下地意思。”
    “呵呵呵,不明白,哦,看来是朕问的不清楚。”李叔叔脸上挂着笑,可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受不到一丝的温气,就连我都觉得脊背嗖嗖的发凉,边上的苏定芳也跟我差不多。
    朝堂之上。除了几不可闻的呼吸声,就只有李叔叔手指敲击在案几上的脆响。在空旷的大殿内似乎都起了回声。
    “你既然来了,那今日就把你们的国书呈上来。让朕瞧瞧。”李叔叔伸手一指,边上地内官朝前数步,接过了国书,递到了李叔叔的手中。
    李叔叔言展开看了第一眼,目现厉色,双手猛然一合,把绢质地国书狠狠地揉在了一起。啪!狠狠地砸在上案几上!
    所有人都被李叔叔这个异乎寻常的动作给吓了一大跳。目光都落到了那张被李叔叔砸在案几上地绢书上边。“看样子,怕是跟呈与前朝的国书相差无二。”边上。裴行俭有些兴灾乐祸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还好,我们这几个年轻人全都蹲在边缘处。肃整朝堂纪律的内官离我们这边也较远,我也侧了侧脸压低了声音:“慢慢瞅吧,反正今个,陛下可是真被惹毛了。”
    “废话,不毛才怪,若非这儿是朝堂,事关国体,老苏恨不得现下就把这小矮子给剁了,他娘的,还天皇?!”苏定芳也是一脸气鼓鼓的,一双虎目恶狠狠地瞪着倭国使臣。
    老爷子招过了内官,附身轻言了两句,内官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从龙案之上取了国书,递到了老爷子地手里,开始在重臣地手中传阅起来,每一个瞅到了的大臣,无不面现怒色,双目几可喷火。
    李叔叔好半天才压抑住怒气,眉头紧锁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明显地川字:“这国书之上,为何有日出之天皇这等称呼?这是你们国主的自喻吗?!”李叔叔冷声喝道,此言一出,大殿之内顿时起了各种各样的震骇、惊疑、讶然之声不绝于耳,好几个使节甚至夸张地跳了起来。
    小野基经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唐皇帝陛下竟然就这么直问过来,呆了半晌,方才缓缓言道:“启禀大唐皇帝陛下,我国主确实被我国民奉之为天皇。”
    “好好好!”李叔叔气极而笑:“想不到,朕还真小瞧了倭国。”声音里尽是压抑不住地寒意,仿佛在瞬间,原本炎热的气候在这一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如入寒冬。
    “狂妄!”长孙无忌已然站了起来,手里拿着那份国书,递给了边上的大唐属国使臣,示意他们传阅,也让那些人明白,大唐政治高层何以有今日之表现。
    上前了数步,冷冷地看着跪在那里汗湿衣襟的小野基经。“老夫记得,汉时,尔国就来向我中华之国纳贡称臣,使人自称大夫,后汉光武帝赐以印缓,许其为汉倭奴国王,魏明帝时曾封邪马台国王卑弥呼为亲魏委王,假金印紫缓。一向为我华夏之属国,许你称王,已是天大之恩宠,如今,竟然敢以天皇自喻,不知道尔国是想作何打算?”
    小野基经倒也硬气,挺身了跪起的身板亢声道:“这位天朝上臣,我倭国数百年来,虽与中华上国交好,然我两国之间,并无臣属之关系,那些记载,历时久远,难以考究,故尔小臣也不敢妄认。另前朝之时,隋帝就曾接我倭国之国书,亦无异言,不知为何诸位天朝上臣对一个称呼如此看重。”
    “岂有此理!大唐皇帝陛下,此人该杀!”边上,新罗使臣立马跳了出来,指着小野基经怒斥:“狂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