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8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rì我只是不备,故而被你得逞。若再决战,我绝不负你!!”
  文舜见宇文恪中了他的激将法,心里一喜,轻蔑一笑,随即应道。
  “倘若再负,那又如何?!”
  “若再负你,我这xìng命如何,悉随尊便,任凭处置!!”
  宇文恪英目一瞪,扯声而喝。文舜心中暗笑,举枪喝道。
  “好!竟是如此,何不快快下城,与我决一胜负!”
  宇文恪听言,心中冷笑,心想文舜非富即贵,若是将其擒得,正好教唐军投鼠忌器。宇文恪念头一定,当即亦点千余兵马慨然下城。不一时,宇文恪骤马冲出,文舜早引兵退出数里之外,两军对圆。宇文恪、文舜更不答话,拍马出阵来杀。电光火石之间,宇文恪骤马冲至,大喝一声,一枪望文舜心窝就刺。文舜带着一抹轻笑,抡枪一挡,猝然杀出太极招式,以力借力,枪式陡地一转,飞刺向宇文恪的面门。宇文恪看文舜这枪来得忽然,急忙抽身避开,文舜一枪刺空,连拨枪而攻。宇文恪稳住阵脚,气势暴涨,对着文舜疯狂进攻。文舜以太极招式,徐徐纠缠,游刃有余。宇文恪暗中察觉到文舜今rì又使了另一套枪式,心中震惊不已,与文舜斗了数十回合,他渐渐力竭,而文舜却反而jīng神倍增,那诡异的枪法,时不时会有迅猛一击,杀得宇文恪叫苦不已。
  两柄宝枪飞碰不断,两军军士皆紧紧看着。又是数十回合后,宇文恪枪式凌乱,文舜看出一个破绽,使太极招式,一缠一荡,寸劲并发,倏然刺往宇文恪的心窝。幸好宇文恪早知文舜厉害,有所准备,当下猛地避过后,勒马拖枪就退。文舜闪烁,心知宇文恪yù出回马枪,哪里会去追。只见文舜快速地从马上鞍内袋子,取出三柄飞刀,大喝一声。
  “宇文将军,看我飞刀!!”
  文舜话音刚落,三柄飞刀从文舜手中倏然shè出。宇文恪听得文舜喝起,本以为虚张声势,却很快听得耳畔连声破空暴响,心里一惊,连忙挺枪而刺。嘭嘭嘭的三声脆响,飞刀落地。而就在此时,文舜早就骤马赶到,宇文恪吓得脸sè大变,举枪望文舜就刺,文舜将身一闪,宇文恪搠了个空,两马相并,文舜轻舒猿臂,当下就将宇文恪生擒过去。胡军军士,见宇文恪被擒,吓得望风奔逃。文舜挟住宇文恪,骤马奔回阵内,宇文恪奋力挣扎,哪知文舜臂力极大,宇文恪挣脱不得。待文舜回到阵内,将宇文恪砸落在地。左右军士,连忙将宇文恪擒住绑住。文舜笑望着宇文恪,凝声喝道。
  “昨rì你乃无备,如今你已被我所擒下,可服耶!?”
  宇文恪暴瞪英目,面sè狰狞如鬼,心中想起昔rì胡人奴役之苦,怨恨爆发,扯声喝道。
  “你使暗器,算甚英雄!!?我宁死不服!!”
  “哈哈哈。殊不知兵不厌诈。你既然败了,怎敢尚且大言不惭!?”
  文舜听言大笑。宇文恪却仍是竭斯底里地吼道。
  “你要杀便杀。我就是不服!!!”
  “好!我便让你心服口服。你若再败,那又何如?”
  “若再败阵,我愿一生为奴,任由你所驱驰。若违此言,教我不得好死!!”
  宇文恪咬牙切齿,怒声咆哮。文舜听了,淡然一笑,便叫兵士将宇文恪放回。宇文恪狼狈而走,直奔回城内,当下就命军士紧密把守城池,不得擅自出城,若唐军攻来,便据城而守,竭力抗之。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五十一章 麟儿初显锋芒(下)

      当rì文舜引军归寨,进帐报与高顺今rì战况。高顺听言,虎眉一皱,向文舜问道。
  “世子昨rì已饶其一命,今rì本以将其所擒,却又放其而归。那宇文恪虽发毒誓,但只恐不会再轻易出战。如此一来,小侄该当若何?”
  文舜似乎早有思量,笑声而道。
  “高伯父不必多虑。小侄已有计策。”
  ;
  高顺见文舜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亦觉欣慰,又见文舜行事循循渐进,缜密周全。加之文翰暗中命所派使者吩咐,可夺量让文舜发挥。高顺想了一阵,便遂文舜之意。
  次rì,文舜引兵再赶到临戎城下,哪知临戎城头早早挂了免战牌。文舜在城下搦战一阵,见城上毫无动静,心知宇文恪不敢出阵。文舜便教军士齐声喝骂,骂到晌午方归。一连数rì如此,临戎城下骂声不绝。宇文恪却依旧毫无动静,教军士塞耳守备。至第四rì时,宇文恪在关上看时,见唐军都弃马在于城下草地上坐,多半困乏,竟就于地上睡卧。宇文恪见之,火冒三丈,扯声怒喝。
  “汉人欺我太甚!!此番看我如何将其杀个片甲不留!!”
  宇文恪喝毕,便教军士备马,点起五千兵马汹涌杀出城外。唐军军士见胡人人山人海般扑涌过来,吓得纷纷弃马抛戈而走。宇文恪狰狞面容,骤马狂奔,为首当初,径直冲去。胡人见唐军逃跑,各个争先乱冲,互相推拥,毫无阵势,反而使得阵脚大乱,混乱无比。就在此时,一声炮响,一彪仅有数百人的铁骑从胡军背后杀出。为首之将,身穿青鳞麒麟铠甲,手执一柄青麟宝枪,英气逼人,正是文舜。文舜纵马引军从后掩杀过来。胡人见状顿时大乱,不知所措。文舜骤马杀入胡军人cháo之内,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杀得波开浪裂。胡人惨叫不绝,文舜从阵后径奔阵前,望宇文恪背后杀来。宇文恪正是心慌,连忙转马去迎。文舜加鞭飞行,冲开一条大道,两人相迎。文舜猝然杀出百鸟朝凤枪法,枪快如同梨花飘散之势,宇文恪被文舜杀得措手不及,节节败退。陡然间,文舜枪式又变,连出三枪。第一枪倏然望宇文恪胸口就刺。宇文恪急忙闪开,还未回过神来,文舜第二枪猛然又来,飞速刺往宇文恪眉心之处,宇文恪见这一枪更为势猛,急忙抡枪格挡。‘砰’的一声暴响,宇文恪手中枪支竟被文舜生生打断。宇文恪满脸骇sè,第三枪赫然又至,枪式之猛,掀起阵阵狂风。吹得睁不开眼,宇文恪只觉胸口被一股如能破山巨力打中,惨呼一声,翻倒在地。电光火石之间,四周胡人尚未回过魂来,宇文恪早已落败。文舜忽地下马,一枪抵住了宇文恪的咽喉,此时早前逃奔的唐军早就复回杀来,与文舜的铁骑前后赶至,避开四周胡人,拥护着文舜。胡人见宇文恪被擒,yù要去救,但又见唐军兵士各个英勇,却是举步不前。
  文舜面sè冷酷,一改以往那笑容可掬的面容,冷声喝道。
  “宇文恪,你此番又被我所擒,可服耶!!!?”
  文舜声若轰雷,宇文恪仿佛看到文舜身后一头巨大的青sè麒麟在仰天咆哮,顿时吓得浑身寒澈,满脸颓败。
  “我三番落败,两番被擒,我虽化外之人,亦颇知礼义,且早有誓言,直如此无羞耻乎?此条xìng命,但凭将军吩咐!”
  文舜听言颔首而笑,遂教宇文恪上马,两人并马走到胡人阵前。文舜威风凛凛,凝声而喝。
  “犯事贪污之徒,已被我父王一一所擒,并依法而罚。你等若愿招安,遵从王化,不但可尽得先前应得钱粮,亦可永为我唐国百姓。汉胡一家,永不侵犯。”
  文舜浩音震荡,五千胡人听言,面面相觑。文舜投眼望向宇文恪,宇文恪长叹一声,唐军jīng锐闻名天下,如今只是一员名不见传的小将,便可将胡人屡屡挫败,倘若胡人继续反抗,惹怒唐王文翰,派其麾下名将前来,胡人必有灭顶之灾。宇文恪心知事不可违,连忙下马匍匐跪于马下,肉袒谢罪道。
  “唐王天威,胡人不复反矣!!”
  宇文恪此举一出,那五千胡人沉寂一阵后,便纷纷效仿,齐声喝道。
  “唐王仁义。某等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绝不造反。”
  文舜听言大笑,遂教宇文恪前往城内,引城内剩余三万余胡人来投。军中数员唐将听言,连连变sè,急向文舜投去眼sè,暗暗制止。文舜却视若不睹。宇文恪默默地望着文舜,拱手拜道。
  “将军教我前去,倘若我有何歹心,当之若何?”
  文舜闻言一笑,平淡而道。
  “宇文将军竟以服我西唐,我又何必过多怀疑,如此一来,只会生出空隙。”
  宇文恪听之,暗暗倾服,遂骑马望临戎城而赶。文舜则引军带领五千胡人回归寨中。高顺早听闻斥候来报,文舜大败胡军,生擒贼首宇文恪。当下见文舜军马归来,连忙引诸将前往迎接,众将纷纷道赞。文舜却毫无傲sè,一一回礼。忽然,高顺脸sè一变,见军后仅有五千余胡人,又不见宇文恪的身影,连忙向文舜问之。文舜遂将前事具告。高顺听闻,脸sè一变,眉头皱起,沉声说道。
  “世子此举实在欠妥。胡人毕竟是异族,倘若宇文恪心存歹心,一去不返,该当若何?!”
  “高伯父不必多虑。那宇文恪必定归来,还请早设宴席,以作款待。”
  文舜淡然而笑,甚是笃定。高顺还有一众唐将皆是心疑,但又不好碍了文舜的面子,便依其所言,就在寨中筹备宴席。
  至夜,仍不见有丝毫动静。帐内诸将皆生异sè,唯有文舜悠然自得,正是闭目养神。高顺眉头一皱,正yù张口。忽有兵士来报,寨外有大量胡人赶来。高顺神sè一凝,忽然心里一紧,速叫兵士守备,以防胡人袭寨。文舜摇首而笑,与高顺说道。
  “高伯父大可不必多此一举。倘若胡人因此生出jǐng备之心,退回城内,如此一来便是前功尽弃。”
  “可!!”
  高顺虎目一眯,话刚说出。就在此时,又有兵士来报,宇文恪先引一部人马前来拜见。原来宇文恪亦是心细之人,唯恐唐军见其引大部人马过来,有所提备,故而先来通报。高顺一听,面sè一沉,遂又望向文舜,踌躇一阵,叹声而道。
  “看来果如世子所料,胡人乃真心降服,适才确是我杞人忧天。尚好世子及时阻止,否则我几乎酿成大过。”
  “高伯父乃三军统将,责任重大,自然要谨慎而为。却是小侄屡屡僭越,还望高伯父莫要介怀。”
  文舜谦虚有礼,高顺见之,暗中称赞不绝。
  后来,高顺接见宇文恪,宇文恪跪伏帐内,道说其罪。高顺好生安抚,遂教宇文恪引胡人入寨,犒劳三军。之后,高顺亦依照承诺,命并州官吏,将亏欠胡人钱粮,一一分拨。同时又在并州各地颁发文令,大肆宣扬汉胡一家,汉人不可乒霸凌胡人,不可强夺胡人之物,不可藐视中伤胡人,但有所犯,依法处置,绝不轻饶。然后,又命各县官员,安排民房,安置胡人。胡人经过数年汉礼渲染,相融甚快。而并州百姓,因见有法令,又知得前番乒胡人的官僚,皆被重罚,皆不敢犯事。至此,北羌造反之事,告一段落。同年,张绣前往招安西羌,胡人怨恨极深,张绣亦无强硬镇压,但招安之事,却因此一直毫无进展。待北羌定后,西羌见西唐果真还与钱粮予北羌之民,且再无劳役,方才信了张绣所言,愿受招安。
  一月后,文舜带同宇文恪一同回归长安。文舜在朔方的活跃,早已传到长安,文舜行事不喜张扬,因此并无随同并州之使一同归去。且说,宇文恪后来得知,文舜果真就是西唐世子,脸上反应可谓是jīng彩。宇文恪自少天赋过人,手有擒虎之力,乃是同辈之中的佼佼者,深得胡人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