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7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两声破空箭响暴起。潘凤抡斧劈开,曹洪捉住着空档,把刀直捅向潘凤的腹部。另一边,夏侯惇大吼一声,一枪飞刺而出,正是刺向潘凤的心窝。
  万分紧急之时。一股飓风诡异袭来,潘凤气势暴涨,如同一尊绝世魔王,一臂倏然飞抓,猛地抓住了夏侯惇刺来的枪支。同时,另一臂挥动巨斧,砰的一声,巨斧轰地砍飞了曹洪手上大刀。曹洪满脸骇色,又听潘凤竭斯底里地怒吼而起,手臂猛抽,如有无穷巨力,竟将夏侯惇整个人直抽落马下。夏侯惇慌乱之中,连忙弃了枪支,滚落在地时,已见潘凤拿枪打来。夏侯惇吓得一惊,连忙滚地避开。潘凤连搠三枪,并无搠中夏侯惇。曹洪见夏侯惇势险,情急之下,竟然赤手空拳往潘凤冲来。
  潘凤凤目一眯,正欲挥斧劈死曹洪。突兀之间,又是两道弓弦声暴起。弦响箭至,这箭速比之刚才的偷袭的箭矢,还要快了几分。射箭之人,正是曹操麾下,拥有第一箭艺的夏侯渊。潘凤脸色一变,急驱身避开,甚险避过。与此同时,夏侯惇忿然起身,一拳打在了潘凤的坐骑身上。拳劲之大,顿时硬生生地将潘凤的坐骑打死。
  潘凤那庞然的身躯骤地坠落,夏侯惇急来夺兵器。慌乱之中,潘凤怒吼一声,把枪往夏侯惇一投。夏侯惇虎目大瞪,一手急地抓住枪支。潘凤亦趁机,纵身跳到一处。此时曹洪亦取了一柄兵马,驱马而飞。潘凤见曹洪纵马冲来,毫无惧色,待曹洪冲近,猛劈巨斧,巨斧一飞而过,将曹洪的坐骑,生生地横砍成两截。曹洪料之不及,滚落在地。一时间,三人皆失坐骑,面面瞪视。
  潘凤凤目杀气腾腾,迈步而前,夏侯惇怒喝一声,提起枪支,先是冲向潘凤,曹洪随后跟上。潘凤一人力抗二人,巨斧挥动不停。又是数十回合后,曹洪渐渐力劲不济,刀法凌乱。若非在后面有箭艺超绝的高人连放冷箭,曹洪早被潘凤劈死。夏侯惇虎目中,连起急色,他已发觉到曹洪的颓势,唯恐曹洪有失,更是一力抵住潘凤的大半攻势。潘凤仿佛有使不尽的力劲,而且每每斧势劈落,必然又快又猛。眼见夏侯惇与曹洪两人抵挡不住,在后军的曹仁实在不敢托大,速速下令撤军。
  曹仁令声一落,各路曹军火速撤离。曹洪在夏侯惇奋力狂攻之下,趁机欲逃。潘凤凤目大瞪,一斧斜提而砍,荡开夏侯惇刺来的枪支,赫然奔动起来,眼见将要追近曹洪,大斧头如同半月般猝然坠落,同时听得潘凤厉声吼道。
  “曹子廉,纳命来!!!”
  霎时间,曹洪只感觉到四周狂风猛扑过来,浑身上下寒澈无比,惨胜暗道,我命休矣。
  千钧一发之际,左右各两声箭破虚空声暴起。四根如同闪雷一般的箭矢,应声打在潘凤劈落的开山巨斧上。强劲无比的箭劲,直把巨斧移开一丝。曹洪借着这一时机,拔腿就跑。潘凤一斧落下,轰的一声暴响,尘土飞扬。待尘土散去,四周正在逃散的曹兵投眼一望,个个吓得魂魄如飞,只见潘凤这一斧竟是劈出了一个宽大的窟窿,若是刚才潘凤这一斧打实了,莫怪是曹洪,纵使是一头巨象,也要被活生生地劈死!!!
  潘凤霸气逼人,力大如神,曹兵畏惧无比,舍命而逃。夏侯惇喘息一阵,正欲逃开。潘凤目光刹地投来,夏侯惇只觉心脏一阵揪紧!
  夏侯惇还未回过神来,潘凤那足足有三个汉子加起来巨大的身躯,正扑往过来!
  “这潘无双简直是一头怪物!!!”
  夏侯惇心里忿然一吼,猛地奔起,枪支一荡而起,连出七八枪,枪影快得无影,砰砰的直打在潘凤的斧刃之上。潘凤就要起斧作势要劈时,夏侯惇虚刺一枪,巧妙冲开潘凤。潘凤见夏侯惇欲逃,就在此时,夏侯渊、张颌左右张弓,望着潘凤狂射箭矢。潘凤急挥斧抵挡,步步逼近。夏侯惇亦趁机逃回人潮之内,一曹军将校让了战马,夏侯惇遂策马退走。
  少顷,夏侯渊、张颌皆见夏侯惇、曹洪逃离,速速引兵退开。潘凤急取了一匹战马,喝令兵士掩杀,杀得峡道内的曹兵丢盔弃甲,抱头鼠窜而逃。就在潘凤快要杀出峡口时,曹仁早在峡口外布好阵势,一声令下,阵内弓弩手万箭齐发。潘凤见势不妙,连忙急退回峡口之内。
  两轮箭潮落毕,因为潘凤撤退及时,并无伤及太多兵马。潘凤不敢杀出峡口,曹仁亦不敢冲入峡口内厮杀,两军就这般对峙。潘凤圆瞪凤目,乃厉声大喝道。
  “曹贼,潘无双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潘凤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无一赶动。曹仁脸色阴沉,眼观诸将,夏侯惇喘息不止,夏侯渊面色凝重,张颌如临大敌,曹洪面有余悸。其余将者,皆畏惧悚然。曹仁心知,若是斗将,单打独斗,麾下诸将无一人是潘凤对手,而那峡口狭窄,只能容三人在内厮杀,潘凤武艺绝伦,深不可测,纵使以二敌一,只怕亦非其对手。曹仁正在思索间,潘凤睁目又喝。
  “潘无双在此!!谁敢来决死战?!!”
  如震雷般的吼声又暴,一众将士又起悚然之色。曹仁见潘凤如此气概,颇有退心。后军一些将校,已不知不觉间,往后退开些许。潘凤望见曹仁后军阵脚移动,乃舞斧又喝道。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声未绝,潘凤作势便要冲杀过来。潘凤那如同绝世魔神的身影,仿佛瞬间在曹军眼前放大。曹仁身边一员曹氏年轻部将,竟惊得当场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仁听得坠马声,心里一揪,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皆一齐往后奔走。
  一时间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潘凤见曹军大乱,纵马杀入曹军人潮之内,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杀了一阵,方才收兵退回寨内。却说曹仁惧潘凤之威,骤马望西而走,冠簪尽落,披发奔逃。众将慌乱跟随,曹军退走数里之后。忽不远处漫天风尘,一阵兵戈马蹄响dang声,如同浪潮扑涌过来。
  曹仁定眼一望,正是自军大部人马。原来曹操听闻斥候来报,前军正与潘凤的部署厮杀,立即率领着典韦、许褚诸将,火速赶来。曹操骑着绝影宝马,冲到曹仁面前,见曹仁还有诸将面有余悸,眉头一皱,怒气冲冲地问道。
  “据斥候来报,那潘无双不过只有三千兵马,你等人多势众,如何败得这般狼狈!!?”
  曹仁连忙下马,跪拜在地,具告前事。曹操听闻,亲自前去刚才那峡口打探,果见那峡口狭窄无比,这等险要地带,只需一员猛将守着,纵使是千军万马亦难攻破。曹操见毕,瞪目转身呵斥曹仁。
  “你乃统军之将,竟见得这地势险峻,如何不知提防埋伏!?”
  曹仁唯唯诺诺,告罪而道。
  “将士冲得过急,待我见得时,前军大半已冲入峡口之内,呼叫不及。”
  曹操听言,心中甚是郁闷,呵斥曹仁一番后。此时各军走乏,都已饥饿,曹操便教众将先立营寨,歇息造饭。
  次日,兵士蓄养毕。曹操畏潘凤之勇,特令典韦为先锋,引军六千先往青泥隘口进发,曹仁引中军,曹操率大部兵马压后。近约十二大军,旌旗蔽日,刀枪遮天,浩浩荡荡往青泥隘口扑压而来。
  曹操欲以兵力之势,一举攻破青泥隘口。可待典韦杀气腾腾冲到青泥隘口时,却发现青泥隘口早已人去楼空,无一兵士把守。原来潘凤早按诸葛亮锦囊内的计策吩咐,彻夜将兵马撤退往襄阳城去了。
  话说曹操引后军赶至,见青泥隘口已无兵卒,各将皆劝曹操先占了青泥隘口,派斥候先往襄阳城一探虚实,再行动兵。曹操却是笑道。
  “不可。岂不闻兵贵神速。潘无双自知难敌孤之大军,当下应火速起兵,连夜往襄阳城进发。潘无双必然无备,待孤之大军盛势而至,兵临城下时,彼军定多畏俱。即时孤举兵强攻,定可一举破之!!!”
  曹操那双如有吞天般威力的细目烁烁发光,诸将听毕,皆叹曹操韬略非凡,用兵如神。曹操军令一落,十二万大军连夜起行,各部兵马分批而行。
  却说,在襄阳城内。诸葛亮早派人从江夏取回张飞,加上潘凤的部署,此时正聚兵三万于襄阳城内。此时,诸葛亮正与潘、张二将商议抗曹之策。
  “曹操素来行兵极快,想必此时已起兵杀来。襄阳城外,有一林口名为针织林,此林树木茂密,恰合埋伏。潘将军你引六千兵马埋伏在那,若见曹军往林口下道行来,不可出战,任其而行。但听第一波厮杀声起,亦不作动。只等第二波厮杀声大作,方可从后袭击。而在针织林西边三里外,有一谷口,名为荡龙谷。张将军你引六千兵马在谷内埋伏,但见亮之信号行事,万不可轻举妄动,以误大事!”
  “偌!!”
  潘、张二将,拱手接令,兄弟二人深知诸葛亮之能,并无丝毫怀疑,当下便是领命而去。诸葛亮计策定落,同时又召糜竺、糜芳教计如此如此。糜竺、糜芳领命,亦速往城内校场调配。
  是日午牌时分,典韦引先锋兵马,来到一坡口前。忽然一阵动dang声四处响起,望见坡前一簇人马,尽打青、红旗号,正是荆州兵马。典韦恶目顿暴恶煞之光,驱马加鞭飞行,催军向前。糜竺、糜芳将兵马分为四队,青、红旗各归左右,坡口旗帜片片,不知有多少兵马。典韦策马飞近,见旗帜数量越来越多,风尘滚滚,不敢大意,猛地勒马,与身后将校说道。
  “诸葛孔明多谋,前面风尘遮天,旌旗无数,想必定有伏兵埋伏。我兵只在此处住下,不可妄动。”


 第八百七十一章 襄阳大战(上)

  典韦多年追随曹操征战,耳目渲染,已无当年那般急躁,知得凡事看定而动。典韦令兵马停住,即派一骑马飞报曹仁。曹仁听得,眯着虎目一阵分析,忽地翘起一丝冷笑,与那斥候说道。
  “此乃诸葛亮之疑兵之计也,必无埋伏。你快传恶来,可速进兵。本将军当催军继至,若有万一,且有本将军接应!”
  斥候遂复回坡前,典韦听得,心中大定,立即提兵杀入。曹兵先锋大军冲至追寻时,却只见旌旗,不见一人。时日已坠西。典韦才知中计,怒不可及,立即令先锋兵马速行。
  夜色渐渐昏黑,典韦引兵一路火速前进,直到针织林下道时,有一曹军将校,见道口两边皆是密林,忙劝典韦谨慎而进,此处树林茂密,大有可能埋有伏军。典韦却是不信,又想曹仁大军就在后方,故而无虑,令催军前进。先锋大军过了道口,果真必未有遭遇埋伏。典韦遂笑言而道。
  “哈哈!你等皆俱诸葛孔明之谋,以致处处谨慎,若是如此,定然耽误军机。诸葛孔明亦不过凡人之辈,岂有料事如神之智?”
  典韦话音一落,忽然只听得不远处一高坡处,大吹大擂。抬头看时,只见坡口上一簇旗,旗丛中一把伞盖,伞盖下隐隐可见坐着一人,正抚琴而弹。而在坡口四周,有数千兵马摆阵而列。典韦恶目一瞪,驱马向前探望,冲进之时,忽听到那弹琴之人叫道。
  “古之恶来,不愧是世之悍将。亮今日看得恶来风采,实乃亮之幸也!恶来可敢一战耶?”
  典韦听言,遂定眼一望,隐隐见那人手执鹅毛扇,身披洁白鹤氅,不正是那诸葛孔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