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哥!!我们此举可谓是九死一生,却要背负此等罪名!!”
  “够了!!别再说了!!错了就是错了!!纵然我等有千万种理由、借口去辩解,仍然无法改变我等已造成的错果!!”
  “难道,我等明知有数十万人将会死去,而冷眼旁观!而且还要认为他们的死都是理所当然吗!?”
  对于徐晃的怒喝,文翰脸庞抽动,无法说出一字。
  “有时候,人需懂得取舍。”
  贾诩冷不丁地说出一话,话中充满无情,但却是实在。
  “贾文和,没有人的死是理所当然的。汝说的罪名,吾文不凡愿意背负,但是如今还有弥补的机会,如果汝有心思责备于吾。为何不用汝的聪明才智去挽救这些无辜的凉州百姓。”
  忽然,文翰似乎想通似的,将内心的愧疚、痛苦强压。
  贾诩又是将眼神投在了文翰的眼上,这次文翰没有后退,而是正视着贾诩的目光。
  “不错,没想到他竟然如此之快便振作起来。敢于承担错果,也算他有些担当。”
  贾诩心中默默腹诽,随即神色一凝,平静地说道。
  “想要弥补,非是不可。但动作必须要快,趁董相国未曾下令迁离凉州百姓之时,将其势力瓦解。如此,便可救回不少凉州百姓。”
  “董狗势大,想要将其势力瓦解无疑是难于登天。贾文和,汝有何计策?”
  文翰平复下来后,思路亦变得清晰,他明白贾诩竟然有此一说,定心中已有对策。只是看他说不说而已。
  贾诩顿了一顿,好似故意挑衅文翰,那张口就是不张。
  文翰一咬牙,对着贾诩深深一拜。
  “请文和看在这近百万无辜百姓的份上,出计相助。事后,若是文和欲要离去,文不凡定不阻拦,更会将文和的家人毫发无伤的奉还!”
  贾诩嘴角上翘,心中暗道,这文不凡果然还是不够无情,就凭这点,便注定他在此乱世,难成大业!
  “文冠军此言当真?”
  “若有违此言,必遭天打雷劈,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
  “好!文冠军如此说誓,想必定不会反悔。如此诩便会凉州百姓略尽绵力。”
  贾诩最恨遭人威胁,自从他被文翰擒住后,便一直想计离开。而当他观察文翰的品性、性格后,很快便想出了今日之计。
  “旧时诩仍在董相国麾下时,在洛阳曾见过一女,此女有倾国倾城之美,足以令天下男人疯狂。如此天下无双的美人,诩亦不禁起了心思,四处打探后,得知此女乃王司徒近年从府中收得的义女。
  而后来,更是听闻温侯吕布曾在王司徒府中做客,见得此女,一见倾心。吕布更是恳求董相国,为他提亲。只是,此事未了。汝等十八路诸侯的义师大军便是分别攻向了虎牢、箕关。吕布被董相国派出征战,所以此事便暂时被搁置。”
  文翰听得心脏狂跳,几乎在一瞬间想起了一个名字,貂蝉。然后几乎猜到了贾诩要使何计。
  “等等。”
  文翰蓦然开口打断了贾诩,贾诩猛地一怔,一脸不明所以然的望着文翰。
  “汝是想使连环美人计!!”
  贾诩细长深陷的眼眸顿时瞪大起来,然后深深地凝视着文翰,他忽然觉得文翰似乎有些高深莫测。
  “文冠军之智,实在令人惊叹。没错,吾欲要使连环美人计,先让王司徒把此女许嫁吕布,然后又献与董卓。然后再从中取便,离间二人。董卓、吕布皆是好色之徒,而此女又有倾国倾城无双之美,定会令二人疯狂。
  然后再让此女教唆吕布让其弑杀董卓,吕布为了一匹赤兔马尚且能弑杀丁原,从此便知他是无情无义,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的白眼狼。到时吕布定然听从,将董卓杀死。董卓一死,凉州大军,群龙无首,定然大乱。如此,其势力便会迅速地瓦解。
  而诩听说,文冠军乃是王司徒之徒,王司徒深信于汝。还请文冠军,即日起立刻派人传信到长安,告之王司徒此计。”
  “贾文和,汝可当真恐怖。此计可谓是毒辣。”
  “呵呵,文冠军过誉了。诩不过是略施小计,略施小计。”
  “贾文和,你从一开始就是在算计于我!故意用这近百万的凉州百姓来做威胁,逼我放你离开!”
  “诩就知瞒不过文冠军,的确如此。”
  “你!!若是我不答应!!你岂不是眼看着近百万凉州百姓死于非命!!”
  “呵呵,诩知道以文冠军仁义的性格,必会答应。”
  “若是日后你离开后,再与我为敌,只怕你会成为我心腹大患。你凭什么就这么肯定我就单凭一誓言,就放虎归山!?”
  “文冠军非是背信弃义之人,这点诩深信不疑。更何况诩的行事作风,实在不适合在文冠军麾下入仕。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呐。”
  “这瓜甜还是不甜,我不管。我只管这瓜有没有毒!”
  “如此诩倒有一计,可解文冠军烦忧。”
  “何计?
  “取一刀便可。”
  “汝不怕死?”
  “诩最怕的就是死。但是若文冠军要铲除后患,此计最是直接。”
  贾诩口中虽是如此在说,但脸上却不显丝毫惧色,反而气定神闲。文翰压缩着眼中的杀意,心中好似有一股魔力,在不断叫他,杀了面前此人。
  但是,他的良心又在提醒他,贾诩为他出计挽救了很可能是他一生犯下的最大罪孽,若是杀了他,实在有失情理。
  文翰大大地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我不杀你,是看在你挽救了近百万凉州百姓的份上,替我弥补了大罪过。只要董卓一死,我便会修书一封,让你毫无阻碍地从河东带走你的家人。”
  “如此,诩便谢过文冠军了。”
  贾诩好似早有预料,淡淡地点了点头。
  “二哥,给师傅送信一事,关乎天下大势,百万生命。而且董卓一死,长安必乱,到时师傅只怕会遭他人毒手。其他人我信不过,还需劳烦二哥,到时将师傅安全带离长安。”
  “三弟莫忧,关某定会不负重托。”
  关羽一拱手,神色不觉凝重几分,他明白这封信的重要性,当下便是抖数精神,心中暗道即使是死,也要将信送到王允的手上,并且将王允安全带出长安。
  “呵呵,有关云长在,此事便是十拿九稳。”
  在文翰的麾下,少有人能让贾诩敬重,而忠义无双,勇猛绝伦的关羽是其中之一。


 第三百四十九章 会师潼关

  “贾文和,这信是你写还是我写?”
  文翰皱了皱眉,显得有些不耐烦地向贾诩问道。
  “王司徒为人谨慎,还是由文冠军来写此信,比较合适。”
  “如此,汝便在旁边指点吧。”
  “自然如此。”
  文翰说罢,便走到一张桌案坐下,贾诩带着一抹轻笑,在旁边为文翰磨墨。而文翰落笔后,时不时还会在一旁指点。
  大约半柱香后,文翰将写好的信,给贾诩观阅,贾诩看了几遍,确定无误后,文翰将信交给了关羽。
  关羽慎重地将信收入怀内,又听文翰和贾诩各交代一番要注意地细节后,便是离去。
  却说,曹操领着义师大军往潼关疾奔而来,在关羽刚离开潼关一日后,便是赶到了潼关。潼关上的守军,见远方马蹄、脚步响个不停,又是旌旗蔽日,便知有大军压来,连忙向文翰禀报。
  文翰算算时间,猜到这很可能是义师的大军,立马便派出斥候去打探,一会后打探完毕的斥候回来禀报,这大军果然是曹操所领的义师。
  文翰大喜,便是领着一众将士,在潼关下迎接义师大军。
  随着那似能踏破天地的行军之声,越来越接近,文翰渐渐看到了,走在大军最前的曹操身影。曹操骑着宝马绝影,披着漆黑狮头兽面鱼鳞甲,身穿黑绸金龙纹战袍,尽显其霸气本色。
  而曹操亦同时发现了在潼关下的文翰,顿时脸上就升起了笑容,策马飞奔潼关而去。就在距离文翰仅有十步之遥时,飞身下马,快步向文翰走去。
  看着面前这个男人,曹操神色很是复杂,他不得不让曹操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因为,这是一个愿意牺牲的男人。
  “文不凡大义,请受曹某人一拜!”
  文翰不知曹操竟会有所一举,当他想要阻止时,曹操已是深深地施完这礼。在曹操身后的各诸侯,亦是纷纷下马,朝着文翰就是一拜。
  “文冠军大义,请受吾等一拜!!”
  而很快,在各诸侯身后的义师大军,亦是异口同声地齐声呐喊道。
  “文冠军大义,请受吾等一拜!!”
  文翰领八千人夺取潼关的义举,几乎传遍了义师内的各支兵马。无人不被其将置生死之于外的豪气义举所感动。所以这一拜,所有人都是真心实意,油然而发。
  而在义师内,除了总盟主曹操受过此等大礼外,现在又多了一人,那就是文翰。
  “诸位莫要如此,文不凡实在受不起大礼。”
  若是贾诩未将他阻止董卓迁都而带来的影响告诉他的话,或许文翰会欣然接受众人的拜礼。
  但此时他却是心中有愧。
  “哈哈,汝这文不凡又在故作谦虚。实在该罚!”
  曹操哈哈一笑,以为文翰在作谦虚,也懒得理他,然后又转身道。
  “好了,诸公此番跋山涉水,一路赶来这潼关,想必皆是疲惫,快快领各将士入关歇息吧。”
  说毕曹操便一把捉住文翰,甚是凝重地问起文翰在潼关经历的战事,文翰脸色沉了沉,想起潼关昔日惨烈的战事,在潼关周围已被大雨清洗的血色硝烟宛如又是历历在目。
  文翰一边和曹操述说,一边与他走入关内。在其中曹操少有发言,不过当他听得潼关曾遭滔天大火吞噬时,神色刹时变得紧张无比,而后又听忽然来了一场及时雨,将这大火扑灭,这紧张便转为了唏嘘和惊叹。
  “如此死境亦被能化险为夷,不凡汝的命可真够硬呐。看来汝是这天下为数不多拥有大气运之人!”
  义师大军已赶到了潼关,而此时在长安的董卓还未得知。
  长安城,在西周时称为沣镐。沣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沣京和镐京的合称。沣镐所在地区称为宗周。秦时称内史,至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定都关中,置长安县,在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名长安城,意为长治久安。
  而汉高祖刘邦,定都期间,曾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后又建造了未央宫。之后到了汉惠帝元在长安建造城墙。随后汉武帝设京兆尹治理长安,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并在城西扩充了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宫等。
  而在西汉二百余年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外域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全盛时期城中有近有十万户,数十万人。
  只可惜到了西汉末年王莽执政时期,长安城一度毁于战火。至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长安改为西京。
  如今汉献帝在董卓的挟持下,再次回到长安,此时长安已无西汉鼎盛时期的繁华,若要与洛阳相比未免有些冷清。
  未央宫内若显破旧,到处还有不少战火留下的痕迹。不过自东汉后,数代皇帝皆有意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