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毅军突起-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东之任成行,那王文韶那个弟子就更高枕无忧了。

虽然很清楚,但刘克武也只能自己去受降。上面有两个说话底气硬的王爷在那帮衬,宫里还个李大总管有事没事帮自己那说话,刘克武就不相信那个老妖婆和皇上,还会把自己怎么着了。

送出了王文韶和聂士诚后,刘克武一转身回到军营,就点齐一营骑兵,朝着宁河县城急行而进。

进到县城的时候,只见诺大一个县城,已经给日军的自相残杀,弄的是到处瓦砾四卧、残垣断壁了。好在之前已经把整个城的人,都暂时的移往武清和宝坻了,不然的话,日军这一场内讧,还说不定要死多少中国的百姓呢。

刚一进县城没走多远,远远的刘克武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带着一大队东洋兵迎着自己走了过来了。不是别人,那个人正是上原勇作。

两队人马没用多长时间,就迎面碰到了一起。刘克武翻身下马,走到了上原勇作面前后,又换上了那幅神秘的微笑说到:“上原将军,切勿怪罪在下刚才未能派兵相助。方才实因我军将士,在为阵亡之将领送行发丧,事出又太突然。没想到上原将军如此勇猛,只在两个小时内,就如此迅速的平定了叛乱之军。”

微微低头,上原勇作回到:“刘将军乃战神在世,自有繁多之军务要处理。区区若干不服之莽夫,自是不必再劳烦刘将军亲自出马了。”

其实不用看,刘克武也能知道上原勇作那低着头下面,藏着的是一幅什么样表情。上原和他那些手下们,也都不是傻子,都应该很轻易就猜出了自己就是想让他们内耗的。现在,有那张脸上,准是又无奈又愤怒。

不管你什么表情,老子就是让你们狗咬狗一嘴毛。也不再多说什么,随后刘克武一挥手,就让跟在这身边和后面赶上来的队伍,迎着日本人的队伍走了过去。做什么?自然是收缴他们手上的武器和弹药。

第三卷 布政新军起 第124章 战罢方卸甲

部队去接收日军的枪械,同时将日军按编制移送到城外。刘克武带着那幅神秘的微笑,将日军所有的大队副以上(相当于副团职)军官,全都带了城中心的那家酒楼中。

等那些日军军官都坐好后,刘克武开口扫视了众人一圈,说到:“各位,虽然各位将军都已成为降将。但在下这,暂时是没那么多说道。至于各位的部下,本帅也有了安排。”

停了一下,刘克武接着说到:“各位总共是一万两千人,在下已经奏请皇上,无论在下调到哪里,各位都将以战犯和人质,暂时扣押于我国并跟在本帅的身边。而编制上,本帅也已得朝廷许可,一日贵国不确定,各位按战争所犯之罪行,都将接受我大清之法的惩戒。”

话说到声音变的严厉起来,刘克武继续说到:“上原将军带领部队投诚,虽功不可没。然,您在辽东所做之事、在朝鲜所行之为,都实为人道所难容。故,功抵罪,朝廷将派来大理寺按我大清之军法,惩处您的罪责。”

面前的日本人一阵躁动,反而是上原勇作坐在那里,默不作声。刘克武明白,他其实在同意投降之后,就已经清楚了他和他的部队,遇见自己这样一个把他们日本人当成死敌、愤恨日军到极致的人手上,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惩戒。

但若按大清军律,上原勇作自己心里也清楚,十过一功抵。即使他在朝鲜曾经下令屠杀了几万朝鲜军民、屠杀了几百清军降俘。

这次的带军投诚,至少也可以让他保住性命,有朝一日还可以回家乡去看他那一双儿女和贤惠的妻子。败军之将,能求保命,都已经是最大的奢望了。

见到在众多日军将领嘈杂之时,上原勇作却是很平静,刘克武的心里有了底。大声咳嗽一声,打断了那些鬼子军官的小声嘀咕,刘克武接着说到:“至于其他各位将军,除了黑木他们那些人,都是要接受我国大理寺审判的。毕竟,日本曾经就是我们的属国,于法、于情、于理都是说的过去。”

在坐的日本军官人,已经有人憋红了脸。日本的确曾经在上千年,都是中国的属国。但是因为清朝是满族人建的,也是一直以来被认成异族。所以日本和周边的那些个原来的属国,在清朝建立之后才会连连出现不臣之举。

这也怪不得人家,你满人原来就是渤海那一个大唐的属国。到了明朝初期和前期,也曾经多次到南京和北京朝奉人家明朝皇帝。凭什么这中原的天下你满人坐得,周边的那些和曾经的你们一样,曾是中国属国的国家就不能也坐上一下。

不过好在满清的八旗兵,在清初和中期还算有点型。要不然的话,光是西藏和新疆那些人,加上被满清安抚的很好的蒙古,可能早就给他们赶出北京城,还谈什么大清王朝。

到了中后期,西方列强先是冲上了印度,接着在整个东南亚都开始疯狂的建立殖民地。那些周边的属国,多数都自保不足,自然就没了和满清争逐天下的能力。这才有了所谓的大清朝三百年天下,清朝历代政府一直也很清楚这些原因。

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本来在明朝末期就已经开始不愿臣服于中国的日本,自然就不会再承认他们是中国的属国。此时再听刘克武这样的话,那些日军将领自然会有些受不了。

受不了归受不了,仍然一身杀气的刘克武,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被无声的认为是他们的那个什么织田信长和宫本武藏转世。

他们,是不敢再和这样一个杀神,真是脚板什么的。卑劣异常的民族,正如刘克武所说的那样,只有你把他彻底打疼、打怕了,他们才会如此乖乖的听你的话。

敲了下面前的桌子,刘克武制止了那些日军将领的嘈杂,接着往下说到:“各位也不必为你们的人身安全担心。虽然各位现在战败了,而本帅也与朝廷那,要到了专权处置各位的权利。但不战之时即为邻,等你们的服刑期一满,本帅保证给你们发足路费,送你们回国。而且,在本帅的管区内,保证每位的安全。”

坐到椅子上,刘克武又说到:“好了,下面就让我们的杨度、杨大人,来具体和各位说下,你们一旦完成大理寺的审判,将会怎么样在我这赎罪。各位不必多想,本帅保证不会让各位和你们的手下,象我们的同胞,在你们国土上一样受到不平等待遇的。”

此时在日本,也是有不少华人在务工的,不只是中国人到日本去留学。最早中国人到日本务工,可见于史书的是远在唐朝。到了清朝,百年的闭关锁国之后,却只是从光绪初年开始有的。

飘洋过海的那些华工,本来到了日本是想多赚些钱,还回乡光宗耀祖。但到了日本之后,很多人却直接给扔到了矿山、渔港,变成了受压榨的最廉价劳动力。

若有华工不能满足日本人的要求,轻者是鞭打、罚薪。重者,打死以后直接就给扔进海里,日本人才没那时间去给一些已经被他们看不起的民族,搞什么优待、优抚和安葬呢。

许多华工踏上了去日本的船,他们的家人就开始日夜等候他们早日的归来。父母们想的,只是希望孩子能安全归来,不求他们什么衣锦还乡。

妻子想的,是丈夫可以平安,不求去日本回来后,能真给家里带来什么奢华的生活,只求对现在的生活有改变。

子女想的,父辈去了日本,见了世面是他们的光荣。等他们长大以后,也要去那个据说已经很发达的邻国,创业发展一下。

结果,却是光绪在位这前二十年的时间内,飘洋过海去了日本的有十万多华工。真正能好好的回国的,不足十分之一。真正能赚到钱的,更是不足百分之一。

这些情况,坐在刘克武面前的这些日军军官自然都很清楚。一面的军事工业、造船业和矿业,哪个行业没有华工的血泪再其中。刘克武说出了保证不让他们象华工在日本受到那样的待遇后,刚才还很是不安、不甘心的日军军官,顿时平静了下来。

等这些日本军官安静下来,杨度才站起了身,和他们说出了刘克武昨天夜里,将华世奎、吴景濂、王永江和宋真武等人着急到一起,研究好后已经上报朝廷准奏的日军战俘处置办法。

昨天夜里在商量的时候,痛恨日本人的宋真武等人,一直是想着最苛刻的手段来对付这样东洋鬼子。

而刘克武却在最后,通过交谈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降兵,实际上以后的用处无论是满清朝廷,还是刘克武这个即将上任的新军南镇编练使,都是很重要的。

上万日本人,里面还有不少日本的皇亲国戚,无论怎么样,刘克武也不相信日本人敢再贸然对中国出兵。3。6万人被全歼,这对全国实际兵力也不过才常备兵6。3万、预备兵23万的日本来说,相信也是一个真正沉重的打击。

再加上辽东之战中,刘克武已经给日本人根植下的恐惧心理。除非日本那个天皇真疯了,不然相信他们是不会再来轻易动兵的。至少只要刘克武在一天,他们就不会再敢轻易言战。

也会有意外,那就是日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征召出百万大军来。然后还需要出现几个,能够比山县有朋、桂太郎、大山岩更厉害的将军。不然,战则日本必败。

杨度和日本军官们去说他们的具体安置办法,刘克武只是听了一会后,就带人示意一下离开了那间酒楼。

回到自己的大帐之中,刘克武才在傅良佐帮助下,脱下了穿在身上已经三天的战甲。当战甲脱到胸部之处时,战甲一打开,傅良佐就被惊呆了。

站在一边的刘克文和带着重伤,刚能行走的刘朝先以及并未随王文韶离去的华世奎,也同时被震撼了。

战甲之内,血已经干涸却满布战甲内侧。观那面积与积淀的程度,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那至少不是一天之内就能形成血渍。

见到那战甲,刘克文第一个带着哭腔的说到:“仲远,你是何时受伤,为何就是不肯脱甲。这可好、这可好,快让大哥看看你伤的怎样?”

在场的其他人,也在他的话说完,同时围向了刘克武。看了这些人一眼,泰然自若的将肩上的甲片摘下,刘克武淡然一笑说到:“各位兄弟不用担心,我这条小命,阎王爷还是不会要的。”

回手又摘下另外一片肩甲,刘克武接着说到:“无非就是左边肋条不知什么时候,给扎了一下。右边这肩膀上,被那个乃木希典给挑了个口子而已。大家不用担心的,都没中要害,不然我早就又找辆马车赖上面去了,怎么可能再冲到前面呢。”

一瘸一拐的赵倜等他的话一说,笑着说到:“你可别上马车,你上了马车,在辽东伤的那么重,还能干掉那么些东洋鬼子。现在你这也不重的伤,你要上了马车,怕是这一万二的鬼子只能活下来一半了。”

“哈哈……”

众人听完这个在辽东的时候,就紧跟随在刘克武身边,现在也已经是一大营的统带官说完后,轻松了笑了几声。

第三卷 布政新军起 第125章 编俘思声事

战甲卸下之时,才知刘克武身带重伤仍坚持不战罢不卸甲的消息,当天就传遍了各营。那些将士们听到后,又添油加醋的传进了民间。刘克武想要的情况,自然就出现了。

另外一方面,杨度、华世奎和陆建章三人,在暗中提供素材又出钱,收买了大批北京的评书艺人、天津的评弹艺人,听闻此事后只用很短的时间就创作出了他们的节目,用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