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毅军突起-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刘克武那幅滑稽的模样,杨度虽然转身向门外走了,不过走出门外之后,爆出的是一声真正响亮的大笑之声。

就在杨度走出去的时候,从客厅后面,刘春茹蹦跳着跑了进来。一见到马夫人后,也是连忙一个礼,嘴上说到:“侄女春茹,在这给马家婶子请安了。”

好嘛,这下准要热闹了。看到刘春茹跑进房间,刘克武的脑袋立即就大了。怎么说,马翠莲那也是打小就和自己这个身体定了亲的。

现在,却比还不知道她爹那跟袁世凯退没退亲的刘春茹,要晚上一段时间和自己有什么真正的关系了。

这个时代,可不是自己那个时代。女人跟哪个男人睡了,很随便的。这个时代的女人,那可是相当重视什么名分啊、贞洁的。要让马翠莲和她那老娘知道了这事,自己还不有的受了啊。

就在刘克武不知所措的时候,马翠莲竟然快步走到刘春茹面前,将她的双手撰到自己的手里,亲热的说到:“茹妹妹,我们也有十多年没见了,没想你还真在他这吖。”

他,自然说的就是刘克武了。看到马翠莲这样的表现,刘克武心理的担心,顿时少了许多。

显然,刘春茹也没想到,马翠莲竟然会如此亲热的对待她。回了一下神后,她才露出笑脸的带着些许害羞的说到:“莲姐姐,小妹这有礼了。”

说完,刘春茹又是一个降身,冲着马翠莲做了个万福。毅军和淮军,本来很多将领就都是安徽人。

从两军成军之后,又是一直都是在一起灭太平军、剿捻军、进新疆、平定河南民乱。所以,这些将领的家眷,其实也都是很熟悉的。

根据刘克武的了解,马玉昆家在十年前,还曾经和刘盛休的家,住过同一条街。而且那个时候还是一住就是三年,两家的走动自然也就很是频繁。

不过让刘克武想不明白的是,马翠莲肯定也从她爹那知道了,自己和刘春茹的事。因为在自己离开九连城的时候,刘朝先到京城以后告诉自己,整个两军高层都已经知道了。

既然知道了自己对她不忠,未与她这个从小订婚却未完婚的妻子怎么样,却先与刘春茹有了夫妻之实,至少也应该是生气一翻的。可此时,却是如此亲热。

但旋即一想,刘克武就明白了。这是个封建时代,这个时代的男人有三妻四妾很正常,要是一个男人一辈子只有一个老婆,在这个时代才会让人感觉奇怪呢。

而在这个时代里,对女人的教育也是完全保守和封建的,哪象自己那个时代的女人,各个都喊着妇女解放,结果是妇女解放了,男人却回到了母系社会了。

马翠莲能这样做,显然也是和她的家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但刘克武还是想到了另一层的问题。

那就是,马翠莲很可能,这是故意在自己面前装出的大度,从现在就开始搞起了勾心斗角那一套了。在这个时代,为正室者,无不都是最善于心机的。

想到这一层问题,刘克武的额头不禁沁出了一丝冷汗。这自己要是一个不小心,别给这些自己的女人,哪天给算计的身败名裂了。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毕竟,自己现在的身份,可正朝着的那个目标,这些女人再大的能耐,也绝对翻不了天。

除非,她们也敢学下潘金莲。但相信这两个女人,哪个也不会真有那么毒的妇人心。都是大家闺秀、都是深受旧式利学教育的,很快就把这可怕的想法打消了。

就在刘克武站在一边,自顾自的乱想着的时候,马夫人也走到了刘春茹的面前,和刘春茹热络的交谈了起来。

马夫人的加入,让刘春茹的尴尬感觉顿时减少了很多。于是,那娘三个,很快就不管了刘克武,在刘春茹的引领下,朝着后面走了过去,把刘克武一个人扔在了客厅里。

看到刘春茹竟然象足女主人,又是给马家母女安排房间,又是等饭上桌后频繁的给马家母女夹菜,刘克武的心算是彻底的安了下来。

哇靠的啊,难怪那些大大们,都喊着想要回古代啊。这个时代的女人,还真不是自己那个时代那群妖女可比的。刘克武在整顿饭的过程中,很快就变成了享受。

两个未过门的妻子,轮流着为自己夹菜。时不时的,还能看到两个女孩向自己抛个媚眼。这种感觉,那还真叫一个美。

尤其是,在饭桌上刘克武才敢仔细看了马翠莲。这马家最小的女儿,虽然不是国色天香,但却也是柔媚异常,有股大家闺秀的娟秀,时刻都在冲击着自己的视觉。

而刘春茹,则属于是那种粗枝大叶的类型。虽然也有含蓄的一面,但更多的时候,显示的都是泼辣。

两个女人,正好是一柔一刚,刘克武想不美都不成了。以后要每天跟这样两个性格迥然不同,但却都是足够漂亮的美女一起生活了,相信没哪个男人不会美上天的。

第二卷 京华谋基业 第078章 兵权争夺起

在饭桌上,马夫人最后说明了他们的来意。马玉昆在前线浴血,很是担心他最关爱的小女儿。

而刘克武此时在北京既然已经站稳了脚,并且打开了局面,马玉昆就是想让他的小女儿,先住进刘克武的男爵府中。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二人多些交流,不至于日后成婚的时候,显的有些生疏了。听到马夫人的话,让刘克武不禁更尊重马玉昆了。

这分明就是让自己和马翠莲自由的发展一下感情。嘿嘿,这个老将军,竟然还有自由恋爱的思想,真是难得。

从这一天之后,马家母女就算是在男爵府长住了下来。随行的,还有一个家丁和一个贴身婢女。对刘克武来说,只不过是加了四张嘴吃饭而已。

此时,在刘铭九男爵府内,已经是四个自己的丫鬟、两个厨娘、两个庆王爷送来的老奴,加上刘春茹和马家的四个人和杨度,每天都是十五个人吃饭。

吃饭的人多了,刘克武就要更想着怎么去找钱了。与英国人合作的建厂计划,算是定了下来了。

第一家的面粉厂,投资预算是45万两白银,刘克武直接交给王永江27万两,由王永江全权负责去了。

第二家纺织厂,投资的预算也是45万两白银。刘克武派去了吴景濂拿着27万两,跟着英国人在那打着算盘筹建起来。

十天后刘克武选定的地点,是广安门外的八王坟一带。在自己的管区,买地建厂自然都不是什么问题了。

按双方的约定,名义上是刘克武自己来办的厂。消息一传出去,北京城轰动了。光绪皇帝正为甲午战败闹心,听到刘克武也自己办起了工厂,不禁为之兴奋了一翻。

西太后听说后,立即就把庆王爷叫进了宫里去问话。当得知刘克武是在英国人帮助下,才得以全面建厂的,那个老太太乐了。

她坐在软塌上,微笑着盯着庆王爷问到:“我说奕劻啊,这回你又入了股没有啊?我上次就说了,这个年轻人啊,肯定是李鸿章第二,很会办洋务的呢。”

奕劻讪笑了一下,谦恭的回到:“回老佛爷的话,这孩子还真是很会办洋务呢。不过这次,臣的确没入股。那孩子,现在家底很足,就没我参合的机会。”

慈禧听完大笑了起来,笑声停止后说到:“你也有伸不上手的时候了吧,不过这孩子还真行啊,这么短的时间,就有了这么大的家底。他们毅军啊,这次在辽东打的也是够惨的了,正好让这孩子,帮着他那老岳父把毅军重新整备下。”

“太后您的意思,是等毅军回防以后,让那孩子去跟着他岳父一起重新整备毅军?”奕劻心里已经再乐了,西太后这话已经很明白,他是明知故问确定一下而已。

点了下头后,慈禧说到:“那孩子就是年纪太轻了,要不然啊,还真想给他一只独立成军的队伍,看看能不能也练成魁字营那样的精兵呐。不过啊,这次咱败的是太惨了,是该多出点那孩子一样的能打硬仗、能带精兵的人了。”

得到了确认,奕劻心里真乐了起来。但嘴上却说到:“那孩子今年才二十二,太后要是把他放下去,不知想给他个什么职务呢?”

看了他一眼,心里很清楚这是庆王爷在帮着刘克武要官了。慈禧却并不生气,歪了下身子后说到:“李鸿章那保奏的是马玉昆足当毅军之大任,宋得胜这次也炸没了一条胳膊。这毅军为咱大清朝,也是真的够忠、够壮烈的,就让那孩子,去做个分统吧。”

坐在边上的荣禄,却在这个时候咳嗽了一声。慈禧看向他之后,问到:“荣禄。你咳嗽什么。这么着,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连忙躬身一礼,荣禄从凳子上欠起屁股说到:“回太后的话,臣本来着,让那孩子直接去接受新军的。他懂洋务,又善于带兵,实为新军编练最好之人选。但既然太后您已经有了主意,毅军分统也的确很适合那孩子。”

庆王爷愣了一下,他可没想到,朝廷这刚确定要编练新军,让荣禄全权负责他就瞄上了刘克武。

新军编练,虽然不即毅军分统的正二品实授总兵品秩高,但权利上可是要比毅军个分统大的多了。

一来,新军将由朝廷全额拨款,这样就可以让刘克武在军费上减少不少压力。让他可以把节省出的钱,往他庆王爷腰包里送些,还能买更多的新式武器。

二来,新军是专权编练,要比去毅军上面还一个马玉昆,边上还定了一个姜桂题要好施展的多。

三来,毅军中关系错综复杂,而新军的人员选调上,谁去编练谁说了算,也就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人员关系上的问题。

庆王爷很快想清楚了这些,连忙从凳子上躬起身,对着慈禧说到:“太后,既然荣大人有意让刘克武去统管新军,而刘克武也实为不可多得编练新军的人才。臣保举,由其按荣大人之想,去编练新军实为上选。”

目光盯住了庆王,慈禧面色凝了一下。随后,将目光转向了坐在另一边一直没说话的翁同和问到:“翁师傅,你又怎么说呢?”

人老鬼精的翁同和,其实已经从慈禧的话音中,听出了些什么。于是他一躬身,哈腰说到:“回太后的话,老臣感觉刘克武也是最佳之新军编练人选。其人乃有当年曾国藩之潜质,更有左宗棠之武勇。”

“呦呵,今个儿这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慈禧听到翁同和竟然也这样说,不禁大感兴趣的接着说到:“这往日,你翁师傅可是向来都要跟庆王爷和荣禄这,有事没事的在我这掐上一翻。怎么着,今天这就给变了呢?”

三个人,在这一刻各有各的打算。翁同和的保举,原因是他真正的公忠体国,看出了刘克武要比李鸿章那保举的袁世凯,更适合操练新军。

首先,刘克武的年纪小,功劳虽然大,但必然要比袁世凯好掌握。至于忠心方面,刘克武的老爹就为大清朝尽了忠,这就是无可厚非必为忠良。

其次,在洋务上新军式上,虽然资历还很浅,但刘克武现在手上的魁字营,已经成了京城第一营。其对新法之练,在翁同和的眼睛里,要比那个袁世凯强多了。

最后,就是翁同和与已经去了日本下关谈判的李鸿章之间的个人矛盾了。一个洋务派的领袖,一个清流的领袖,二人一直以来就是死对手。

李鸿章要保举袁世凯,他翁师傅自然就要大不反小针对一下,非保举刘克武,来跟袁世凯争一下了。

当然,这里面翁同和还有一点自私的想法,就是想用这次的保举,争取把刘克武收进他的门下。帝党现在缺少的,恰恰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