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色的光芒是太阳的光芒,又象征大明属于火德,十二道光芒即指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光芒位于青天之上,表示大明光辉时刻都在普照万方。
    也许历史上设计日月旗的人并没有这么多的含义,只是按照“明,字来设计,但赵岩就这么的给船员灌输!
    目前海军已经初步建立,四艘福船上也都装上重型火炮,底层安装的是重达狂。斤的巧毫米加农炮小有效射程;如米,最大射程烈刀米,共出门,包括船头、船尾的2门,两侧各。门。
    第二层装的是劲斤的匠毫米加农龙,二射程;,最大射程其刀门,两侧各;”
    顶层甲板上装的则是乃毫米加农炮,有效射程勋米,最大射程沏权
    海军缺少的只是还缺少战斗经验。航海经验方面并不是太缺乏,因为舰队中有从福建招募来的船员。此次海军出现在青岛港,是要执行一次护航任务。
    只见港口中,一担一担的食盐正在往船上装,还有一些民工正在往船上装纱线。这些船不太多,只有四五十艘,且吨位都不大。
    那些运盐的海船并乃是那些私盐贩运商人所有,对外贩盐方面赵岩并不插手,除了山东商人可以到他这里买盐外,外地商人同样能来他这里买盐。
    山东的私盐的海上贩运,大多都集中在胶州湾的港口,常年都有私盐贩子驾着海船在这里出没。
    这些人也成了赵岩的主要客户,莱州湾产出的海盐,一部分被让东商人买走,有的走陆路运输。有的则从龙口港北上直隶省。
    还有一部分走的就是南面的胶州湾,胶州湾也有外地来的盐贩子,所以莱州湾出产的海盐正不断的往青岛港运输。
    山东盐运司上下都被赵岩塞了银子,到目前为止还没什么人多嘴,登莱各县衙的盐运衙门也都一个个闭上嘴巴。对赵岩的行为不管不问。
    赵岩预算出来的那三十万两贿赔官员的银子,大半用在这里人身上。至于其他的官员,也只是多多少少给一点。
    “兄台。怎么这里卖盐的就剩下一家了?”一个私盐商人刚到莱州湾,找了半天只找到一家卖盐的。
    昔日熙熙攘攘的私盐市场,此刻已经变成只剩下一家了,一个偌大的门面屹立在港口边,周围堆满了食盐。
    “呵呵!你不知道吧!这是登莱总兵开的铺子,现在登莱的海盐只能卖给他一人,听说他还在北边的海湾开了一片非常大的盐场。其他盐贩子早被他给撵出登莱去了。”一个私盐商人笑道,然后指着远处巡逻的一队士兵说道:“看到了没有,那就是登莱总兵派出来的大头兵,要是被他们发现谁在登莱贩卖私盐,就会被抓去劳改。”“什么是劳改?”那商人困惑的问道。
    “就是抓去挖矿、修路。”
    “哦!厚来如此,那没人管吗?”
    “为啥要管?人家官面上有关系。手上又有强兵,去年那赵岩在凤阳砍了几万个流贼的脑袋,去管他不是找死吗?”
    “那现在盐价如何?””二两五钱一担,还算公道,而且是不掺沙子的上等海盐,价钱比淮盐低上一些,来山东这里买盐比两谁要实惠一些,若是缺少人手护送,只要花些银子就能从登莱总兵那里雇佣人马护送,兄台要贩运到何处?”那商人说着问道。
    “要运到抑江,我在温州有路子。”那商人说道。
    “那赶紧装船吧!看到那四艘福船没有,可都是装了大炮的,后天这四艘战船就会护送海船到松江,买盐的客商可以随行。”
    “真的?”温州来的商人大喜道。
    “当然,那赵岩虽说上阵杀敌眼都不眨。但做买卖最喜欢给人实惠,可是山东大贾之一,信用上绝对没问题的。”
    “那太好了,我还担心路上被水匪给劫了呢!后天就要开船,时间是有点紧啊!看来我是不能磨蹭了。”温州来的客商说着打了个招呼,直接跑到港口上的那个盐铺。
    温州客商来到盐铺,店里的伙计热情的给他上了杯好茶,然后问道:“客官要多少海盐?”
    “八千担可有?”温州客商问道,之前也到莱州买过海盐。不过没买到多少,到两淮买盐又没路子,淮盐都是有固定的盐商垄断,像他这种外地商人根本插不进手。
    “有,您就是要十万担都有。”那伙计热情的说道。
    “多少银子一担?”
    “二两五钱一担。”那伙计说道:“我们这的规矩是买一万担给九折优惠,若是买五万担,给八折优惠。一次买十万担给七折优惠,三十万担给六折优惠,客官若是带够了银子。可以多买两千担,就有九折优惠。”
    那温州客商听到这规矩,心里暗暗算了一下,八折优惠可就每担省了二钱五分银,多买两千担的确实惠,于是说道:“好,再给我加两千担。”
    “好嘞,一共两万两千五百两。”
    五月二十八日,在温和的早晨,莱州湾五六十艘帆船成群驶出港口,每艘货船都吃水身深,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装满了货物。
    四艘福船改造而成的军舰两艘在前,两艘分布在左右两翼,在这四艘军舰的护送下,向着南方驶去。苏步恒闻闻的站在福船的船头,手持着望远镜,膘望着远处那海天之间。虽是用侧帆逆风行驶,但福船却行驶得相当平稳
    “不知道路上会不会碰到不长眼的水匪。要是碰到,呵呵!这些舰炮可就要开张了。”苏步恒心中想着,嘴角露出一个狰狞的浅笑。
第三十五章
    么了第一次的护航任务很顺利,路并没有遇到什么爪陛,比接就南下到了松江府上海地区。松江府已经建好了码头,军舰护航的二十多艘装满纱线的货船进港后马上开始卸货。
    商行在这里成立了分部,并建立起了一个不大的棱堡,名为“上海堡”分部的掌柜带着人手开始清点纱线。
    。这次一共运来了八万担纱线,没错掌柜说着开张票据给船队的运输部的分管,双方清点无误后,船队马上开始装运在松江府准备好的货物。
    这只船队的货船大小不一,装载货物的量也不同,总共你二十三艘,总共运输量也就八万多担。
    这只船队是从去年开始组建的近海运输船队,近海航行的货船比远洋贸易的船只好买多了,价钱也不贵,购买这些船只花了十多万两白银,不过这些船只对海难的抵抗能力也低得多,只能在近海行驶。离开近海就有很大的事故风险。
    从胶州湾青岛港到松江“上海堡”运输的主要货物是纱线,而从上海到青岛,运输的主要货物就是棉花,还有一些南方出产的各种特产。
    来回贩运,自然要做到利润最大化。
    连夜装上货物的海船,第二天再次扬帆返航,夏季吹的是东南风,帆船的速度可就快多了。
    “小今年松江府的纱线卖得很紧俏。这批货定然能卖到个好价钱。”掌柜叼着个烟斗。对伙计吩咐道:“快把这些纱线运到商铺中上架销集。”
    果然,这批纱线刚上架,就被人们抢购一空,价格比常年还要高出将近再成,这就是囤积的力量。
    山东的棉花被商行买个精光,河南去年又闹流贼,南方更是被赵岩买走了许多棉花,这导致松江府的纱线供应不足,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许多人都感觉到今年的坊织市场十分诡异,生意也变得难做了。首先是棉花在去年突然少了许多“一开始市场并未有所反应。等到前年的棉花消耗光了之后,造成许多地方都为之停产。
    棉布价格在市场上也因为停产而一路走高。比往年价格高出了将近三成,多方打听之下。人们才知道棉花被山东人买走了。
    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山东出产的棉布,这些棉布的价格比其他地方出产的棉布价格要低上一些,一上市也被地方上的布店老板抢购一空。
    山东的坊织业突然崛起。让许多人一时间感觉到非常茫然。怎么也想不通,山东人什么时候有大规模仿纱、织布的习惯。
    人们普遍还没反应过来,乘着这个空档商行已经将松江府的水力仿织机械拆除,把仿织生声集中在山东。以防技术泄密。刚成立的第一舰队在返航途中。一艘军舰继续护航船队返航,其他三艘军舰带着两艘快舰脱离了队伍。朝着东方的海域驶去。
    苏步恒听从了一个叫文邦良的福建船员建议,打算出去抢劫。
    “再走一天的时间,我们就能堵在到日本的航线上,东番岛上的红夷人和郑一官每年都要走这条海路,由于日本不允许弗朗机人前去日本贸易,弗朗机人的货物都由郑一官转运,现在已经入夏。正是这条海路的通行高峰期文邦良指着海图说道。
    “嗯!不过他们在海贸时一般会出动多少战舰护航?”苏步恒问道。
    “一般至多也就四五艘。不过得是运送重要物资的货船才可能有战舰护送。红夷人虽然战舰犀利,但他们毕竟路途遥远,并且”诈,泛一人力受到很大限制,在东南沿海的力量只经矛法洲一宫抚争,货船经常被郑一官拦截,所以他们出动时都会更集中一些文邦良说道,“以我们的火炮犀利程度,就算是红夷人也无法与之相比。战数倍之敌极易
    文邦良从前是二十八兄弟盟盟主颜思齐的幕僚之一,后来颜思齐突然暴毙身亡,郑芝龙迎娶颜思齐的妹妹登上盟主之位,同时吞并了颜思齐的势力,他因反对郑芝龙的缘故被排挤得走投无路回乡下当小地主去了。
    文邦良在乡下也混不太好,虽说生活无忧,但大富大贵却是永远不可能,不甘寂莫的他正好在去年碰到高薪招募航海人员的商行。于是打算前去一试。
    到了山东文邦良才知道,他所投奔的是一个军力不亚于郑芝龙的军事集团,只不过郑芝龙的力量主要集中在海洋,山东总兵赵岩的力量主要体现在陆上。
    同时两者都保持着极高的独立性,朝廷都无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制约。
    但身为登莱总兵的赵岩显然比郑一官更有发展潜力,登莱有郑一官所不具备的先进火炮,并且火炮威力已经达到了红夷人、弗朗机人都无法相比的程度。
    红夷人的坚船利炮,已经能在东南沿海横行,但因为人员太少,郑一官发展起来后,经常用十几倍的船只去围攻红夷人,才让红夷人失去了抗衡的能力。但郑一官一时半会显然也奈何不了红夷人。
    登莱不仅有比红夷人更强的火炮,同时这里又是大明的地盘,人手总是不会缺的,也拥有郑一官所具备的优拜
    只要用心经营”必然能够凌驾于红夷人与郑一官之上。同时郑一官也有个非常显著的弱点,那便是太依赖陆地,同时陆战又不擅长,这就是所谓根基不稳。
    实在不行。登莱兵直捣福建石井、金门等地,郑芝龙没了老巢,没了海贸的收入来源,必然会衰败下去。
    赵岩手下兵强马壮,守住陆上却是没有问题,只要陆地不失,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海上争霸之中。
    “那便堵到他们的航线上,最好能抢到海船,我们现在不缺炮。唯独缺船,自己造又太慢了,到现在才造出两艘快船而已。”苏步恒点头说道。
    三艘福船改装的战舰,外加两艘龙门造船厂造出的狂吨级飞剪船,第二天就来到了前往日本贸易的航线上。
    三艘战舰原地等待,然后将那两艘飞剪船撒了出去,对周围海域进行侦查。
    这两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