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业税方面则有着显著的增长,从去年的800万银元一路狂飙到了2800万银元,主要是因为海贸的开放,让各工厂都开足了马力生产,再则是许多工厂的免税期都过了,而商业税的征收规模又扩大到整个中国,同时铁路的建成,让商业进入了腾飞的时代。
    铸币方面,今年一共盈利3100万银元,大量的白银被套现到登莱铸币厂进行熔炼铸造,这方面只盈利了1200万银元。而银角、铜钱才是利润最高的,几乎不用什么成本,今年财政部陆续发行了2100万银元的零钱,而这些零钱很快被广袤的疆域与庞大的人口所消化。
    在疯狂的贵金属采挖,以及铸币税、商业税、农业税、殖民地收益、海外贸易、海关等总总收入的综合下,帝国元年的财政收入增长到了1。8亿银元。
    今年的财政收入与往年一样,收入的大部分都是从海外获得,只是今年的通过战争、抄家等方式来增收的份额小了许多。
    帝国的财政预算也接着展开,帝国二年要完成的目标很多。
    赵岩首先制定下了普及教育的五年目标,帝国必须在五年内普及小学教育,十年内普及中学教育。
    基础建设上,将在未来五年内,将帝国各省的铁路干线建成,至于西藏省这样的地方,那就另说了,但公路起码要打一条进去。公路方面则应在5年内覆盖所有州县。
    未来两年内,应将电报网络架设完全,必须是在帝都能够遥控美洲大陆,澳洲大陆的行政。
    科研方面争取在十年内完成电力**。
    陆军在帝国二年,在西伯利亚与西域应该再向前推进五百里,在南方必须征服中南半岛,以及南洋各岛上的所有国家。
    海军在明年必须控制整个印度洋,并将欧洲人驱逐出去,以垄断对印度的贸易,同时在中东开凿苏伊士运河,缩短亚洲与欧洲的海上路程。在美洲则必须扩大威慑力,以便在中美洲站稳脚跟。
    在扩张上,明年并不打算继续在美洲扩大地盘,美洲的地盘已经很大了,大到都来不及消化,美洲东海岸是一个理想的农业区,但现在帝国不缺农业区,美洲的银矿已经被控制在手上了,再扩张也没什么太大的必要。
    但这也不代表完全不扩张,在东海岸依旧会进行一些扩张,不过那是在瞄准了具体目标的扩张,例如某地存在着巨大的利润,那自然要毫不犹豫的抢下来,而不是那种纯粹的领土扩张。
    财政预算上,陆海军的军费只拨给了四千万银元,其中陆军三千万两银元,海军一千万两银元。
    陆军的开支依旧高居不下,以目前的战斗力来说,完全可以裁军了,但那些职业军人却是不好裁,义务兵就更不能裁了,义务兵是入伍学文化的嘛同时帝国疆域现在这么大,没有兵力驻守怎么整?
    这么高的军费,职业兵的军饷所占的并不多,其中大部分还是换装和装备维护,以及人马的吃喝拉撒所需。
    海军的军费反倒是不如陆军,这虽然是一贯的现象,但在帝国今后要在世界扩张的意图来说,并不是该有的现象。
    当然,现在是木质帆船时代,就算是现在制定的海洋霸主计划,估计最多也就支撑个二十年,最迟二十年,海军必然换上铁甲舰。不过海洋霸主计划的投资能有二十年的回报,也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项目。而这样的投入也已经足够了,毕竟已经没有什么国家的海军能够在海洋上威胁帝国的海洋霸权了。
    减少陆军的投入上,赵岩自然也是有办法的。
    军费之所以这么高,还是人马的吃喝拉撒要帝国拨款,而且标准还很高。当然,降低标准那是不行的,优待军人是帝国一贯的作风。
    赵岩想的办法就是效仿朱元璋的做法,但又与朱元璋的做法不同。即是将义务兵组建成生产兵团,一边驻防一边生产,同时学文化。
    这种生产不需要产出多少利润,只要能抵消士兵的消耗就可以,因此并不是要把士兵当成牛来干,而是每个月给他们布置少量的生产。
    义务兵在生产兵团干上三年后退伍回家,不像朱元璋的卫所制度,不仅是终生,而且还是世袭,那实在太恶心了。
    义务兵在生产兵团同样不要求有多高的战斗力,只需要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就可以,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文化。
    而士兵的战斗力虽然不高,但配备上优秀的军官,以及职业技术兵种,并不影响战斗力。
    像一战、二战的欧洲各国的军队,很多都是这样的模式,苏联就更极端了,士兵基本上没有经过什么训练就投入战场。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弱,首先取决于指挥官、装备、技术兵种三个方面的优劣,而对非技术兵种的素质要求并不高,只要一般般就差不多了。
    同时帝国成立之初,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
    此时的中国,文盲遍地都是,许多年轻人完全没有接受过教育,靠学校扫盲根本不靠谱。
    很多人到了一定岁数,在学校里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对思想的改造也不是那么彻底。
    学校相比军队来说,管理不那么强制性。而军队的管理却是强制性的,而且思想的改造上力度更大。
    那些年轻人已经到了进入社会的年纪,很多甚至都生儿育女了,急需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改造。
    而此时世界各国的军力根本无法与帝国相比,帝**队拥有先进的装备,就是陪上猪一样的指挥官和二流的士兵也能打赢战争。但帝国的指挥官并不是猪,而且也有一定的职业兵。
    义务兵只需要进行驻防,压制疆域内的异族与动乱,所面对的敌人战斗力就更低了,因此对义务兵的战斗力要求并不高,因此侧重的是文化教育和思想灌输。
    这种义务兵生产兵团的模式,也解决了养不起义务兵的问题,如此一来,整个帝国到了法定年龄,且身体上过关者(要求极低),都可以征召入伍。
    军部按照赵岩的设想计算了一下,若是推行生产兵团的制度,陆军军费支出起码能减少一半,而士兵依旧享有原来的待遇。
    一个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一个人的产出就能养活七八个人,用先进的生产方式甚至更高,一个士兵只要付出七八分之一的劳动程度,就能完全抵消个人的消耗,当然士兵的伙食待遇方面较好,因此消耗量算起来更高一些,但赵岩也并不是要求每个士兵都完全抵消他们的消耗,毕竟还要留给时间让他们训练和学习文化。
    若是放开手来让士兵死命生产,那么也就等于几百万人给帝国当免费劳工,每年可以创造不错的利润,不过这些利润还是看不上眼的。
    如果推行这种模式,就算是义务兵规模再大,也不用花几个钱,主要还是装备上的投入。
    如果只是装备步枪和步兵炮的话,那费用就更少了。而且有的装备甚至可以用十几年,这完全不是问题。投入大的大口径火炮之类,基本上没那个必要。
    不过刘恒却是更绝,他还补充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每个生产兵团再配备若干异族劳工,则完全可以抵消消耗,甚至有可能盈余。
    至于劳工从哪里来?
    这个更简单了,把义务兵运到殖民地去开垦嘛就在殖民地周边抓捕异族就行了,没就从其他地方补充。
    ——————
    今天要出去玩,就这些吧免费600字
    '  '
第287章:帝国调整
    第287章:帝国调整
    军费方面也就定在4000万银元,占帝国元年财政收入的23%左右。而在官员、公务员的开支上,预算了1200万银元,加上行政经费等,又预算了800万银元,一共是2000万银元。
    帝国的地方制度,在称呼上基本上维持前朝不变,但职权却有巨大的改变,同时也新增了一些官职。
    官员数量首先增多,一个县有县令、法官,下面还有各种局,例如国税局、卫生局、教育局、建设局、警察局。
    每个局里都有一些公务员,明庭找公务员一般都是随便找,一个衙门除了一个县令、县丞、主簿三个人,其他都是无品级的人员,这些人员都是官府自己找的,即没有进行过培训,人员也十分复杂,同时俸禄也不高。有点像后世的协警那类的人员。
    如今帝国完全摒弃了那种做法,所有公务员都是集中培训,统一任命,月薪也给得较高,一般每月都有三块银元,同时还有住房方面的福利。
    目前帝国的官员加公务员,人数已经达到了将近十万人了,同时还有十余万武装警察要改编成地方警察。
    养这些官员、公务员、警察的费用一算,上千万银元打底。
    好在对于帝国的财政收入来说,这些费用还是挨得起的,剩下的1。2亿银元,主要就是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医疗、科研四个方面了。
    教育方面,经过赵岩和内阁商议之后,决定拨款4000万银元投入教育之中,这4000万银元在扣除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前期投入的杂费后,可以让帝国50%的法定受教育年龄者入学享受免费教育。
    目前的法定入学年龄是8~15岁,8岁以下的儿童要想入学,必须交费后入学,这个年代基本上没有普及教育这个概念,因此未受过教育的青少年太多了,因此优先将他们召入学校,年纪小一些的再等等,等帝国的师资够用了,那就继续扩大教育规模。
    此时帝国的师资依然十分紧张,但相比以前来说,却是宽裕太多了,目前已经进入滚雪球的阶段,只要再滚个一年,小学的师资就够用了。
    当然,现在的师资质量也是比较低的,还需要时间来进行提升,这种提升将是很快速的。
    因为目前的教育体系,教师的分工性极高,有专门的师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在个人素质上还算是十分过关的。
    教育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改造品格,并不要求学生的文化有多高,文化低的无所谓,只要品格过关就可以。那么多学生里,肯定有许多学习好的,这些学习好的就可以成为帝国的高级人才,成为高级人才的要求也并不高,毕竟无论是什么行业,就算是科研方面,也只涉及到初级层次,要学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多。
    到了明年,就可以将帝国所有8~15岁的青少年拉进学校上课。后年,就可以将法定年龄降低到6岁。并且成立成人学校,可以让成人免费上学。
    建设方面则投入了3000万银元,建设的重点还是在河道、水利上,往年拨款的资金已经足够治理河道了,不过修水电站的话就不怎么够钱了。今年将投入1000万元,修筑两个大型水电站。
    水电和火电的原理都是一样的,火电是以蒸汽涡轮来带动发电,水电是以水流的势能来带动涡轮进行发电。这两座水电站预计三年内完工,算是一次常识性的投资,以积累水力发电的经验。
    其他2000万元,则是用来修筑道路、铁路的,其中殖民地的铁路已经列入修筑范围。
    殖民地有了铁路才能向内陆扩展,铁路修到哪里,就可以扩张到哪里。
    因为殖民地需要把原材料运回本土,若是没有铁路的话,都运不出原材料,那么殖民地就没有意义了。
    目前的移民,都是在港口、河流沿岸地区定居,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定居的才能将东西运出去,否则无法让他们改变贫穷的状态,或许只是比移民前好上一些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