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可谓是鸟枪换大炮了。
    赵岩从第一师的5个步兵旅中抽调了1。6万人,组建新01师,亲自担任师长,然后开始换装。
    这次换装准备了将近半年时间,连头盔、军装都在换装之列。
    军装彻底放弃了铠甲,只保留了头盔。军装设计为三色迷彩服,头盔射击为两种,一种是步兵的防弹头盔,一种是炮兵的防破片头盔。
    目前新01师所需装备到位近半,赵岩在各军抽调军官,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官队伍,一起对新01师进行训练。
    各旅军官,及登莱军校的学员皆对新军感到陌生。
    但也被强大的装备给震撼到了,赵勇叫嚣着:“光凭步枪就能征服世界。”结果被赵岩以鼠目寸光的名义狠狠训了一顿。
    赵岩制定了为期两个月的训练计划,同时这两个月也是赵岩给这些军官、学员传授新战术的阶段。
    战术最大的改变就是加农炮的应用,以及散兵战术。
    以前使用的密集战术,加农炮并不是那么好布置,因此用的火炮大多是榴弹炮,而新军采用的散兵战术,加农炮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布置。
    赵岩确定的核心战术就是,步兵以机枪、火炮为主要战斗力,面对敌人以火炮、机枪进行压制,消灭其大部分有生力量后,步兵再以散兵战术突击。
    堑壕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目前的装备已经不比一战时的装备差太多了,打堑壕战完全有了可能性。
    堑壕在这个没有坦克、飞机的年代,只要军官素养不是那么差,在使用了新装备后基本上没有可能被力量同等的敌人突破,当然在力量同等的状态,也突破不了多方的堑壕,一战时双方打的就是漫长艰苦的堑壕战,也是一场消耗战。
    堑壕将成为山东军牢不可破的堡垒,目前在全球都没有能与山东军力量同等的敌人,被人突破的可能性等于零,就算敌人采用堑壕战术,演变成消耗战的可能性也等于零。
    就在赵岩编练新01师的时候,大明各省却是暗流涌动。各省皆有保皇会,这些保皇会纷纷接到消息,让他们起兵反抗赵岩的蚕食。
    杨嗣昌刚把崇祯的旨意传达下来,情报部就接到消息了。
    各省保皇会那么多,情报部收买了不少人,也安插了不少眼线,如此大规模的命令传达怎会置若罔闻?
    '  '
第279章:一战定江山
    第279章:一战定江山
    虽然杨嗣昌的动作很隐蔽,只通知了各地保皇会的会长,然而大明各省保皇会这么多,那么多会长。
    情报部已经收买了不下十数个保皇会会长,虽然说大明旧势力阶级普遍抵触赵岩,然而并非所有旧势力都愿意去与赵岩对抗。
    许多人都已经看出来了,如今的大明已是到了改朝换代时候。
    赵岩的山东政府早已尾大不掉,而且还在不断的蚕食大明,并且在积极的扩张,不断的壮大自身。
    明庭基本上已无获胜的可能。
    一乱一治,这是中国人普遍的观念,改朝换代在所有人看来只是很正常的现象,很多人反而庆幸是山东政府问鼎天下。
    山东政府行政清廉,赵岩爱民如子。凡做事皆有些底线。例如郑芝龙,虽然被赵岩打垮,不过现在郑芝龙好歹还在福建过着富家翁的生活。
    最让那些转而支持赵岩的上层阶级侧目的还是赵岩的治国手段,原本纷纷乱乱的天下,还未十年就已被其平定。
    建虏,蒙古都倒下了,日本也倒下了。流贼更是被打得不敢再冒头,纷纷向官军就抚。
    很多明庭的上层阶级早已与山东有所接触,甚至许多举家搬迁到山东发展。
    山东政府虽说取缔了传统既得利益者,但却培养出了一大批新的既得利益者,新的利益既得阶级以军事集团和工商阶级为主。
    同时山东培养出的文人也是新的利益既得者。
    虽说赵岩此时已是旧势力阶级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情况并未那么糟糕,很大一部分还是认可赵岩的做法的。
    而且赵岩下达的调控政策历来不是无理取闹,每个政策都是有所依据的施行。
    在即将鼎革之际,一些旧势力阶级选择了向赵岩靠拢,至于自身利益是否被动摇,这已经不是考虑之中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岩在赵家堡对崇祯的动作洞若观火。
    “皇帝忍不住了。”赵全断定道,“不久之后必然有所动作,公子不可不防。”
    “他手中的三十万京营虽然看似兵力强盛,不过早已不是我们的对手。防备自是需要的,让各省武警部队查封保皇会。”赵岩自然不会让崇祯的意图得逞,虽然说就算所有保皇会拉起几万兵马都不怕,但战乱必然带来创伤,有损国力啊
    同时赵岩给崇祯发去了一封电报,询问:“陛下此番意若如何?攻我山东呼?可知已违约法。”
    电报传入紫禁城,崇祯看了之后面色苍白,赵岩的意思很明显,你违反约法,我随时可以攻打你。
    杨嗣昌匆匆忙忙的被召入乾清宫,一看此电,惊呼道:“走漏风声矣”
    “如何是好?”崇祯黑着脸问道。
    “此番只能矢口否认。”杨嗣昌苦着脸说道,他怎么也想不到,刚传出命令,就被赵岩给知道了。
    “否认有何用?”崇祯怒道:“他若以此为籍口攻打京师,到时成王败寇,朕还有翻身之余地吗?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杨嗣昌听了冷汗直流。
    就在此时,小太监匆忙跑了进来,报告道:“启禀皇上,建威上将军致电。”
    崇祯连忙伸手将小太监呈上的电报接过,摊开后看了起来。
    只见其上写着:
    “臣拥兵八十万,陛下可有胜算?若内战起,定然百姓流离,血流成河,为国之不幸。然陛下三十万京营已成,你我君臣间他日必有一战。今定局如此,你我不若一战定江山,臣以两万之兵,战陛下三十万雄兵,臣若败,则退隐,陛下若败,则退位。如此即不至百姓流离,亦不伤我君臣和气。”
    崇祯看完后目瞪口呆,杨嗣昌小心翼翼的问了句,崇祯将电报递给他,杨嗣昌看完惊呼一声:“两万对三十万?他当京营是纸糊的吗?真是自大,太自大了。”
    “我京营三十万对其两万,可有胜算?或亦是其另有所图?”崇祯狐疑的问道,赵岩此子竟敢出此狂言,说不定还真有什么杀手锏。
    “皇上,京营战里虽不及山东军,但孙传庭擅长练兵,京营上下未曾克扣军饷,决无贪生怕死之辈,三十万对两万,则应看如何打,若是山东军据险而守,则会久攻不下,若双方堂堂而战,则山东军必败。”
    “陛下不如先问其明细,再做定夺。”杨嗣昌说道。
    “好,随朕到内阁去回电赵岩,问问如何决战,再派人召孙传庭觐见。”崇祯下令道。
    很快,崇祯就带着杨嗣昌和一群太监到了内阁,孙传庭接到传召也匆匆赶来。
    “狂妄。”孙传庭看了赵岩发来的电报后怒然,这简直是对他赤luo裸的蔑视,两万人就想击败他三十万人?
    这三十万京营乃是他操练年余而成,同时还吸取了山东军的许多手段,例如思想教育等等。
    装备方面,这三十万京营可谓是装备精良,火枪、火炮皆出于山东军,同时长枪兵与骑兵皆身着板甲。
    虽说山东军所用火枪已经置换,这点孙传庭也已明了,但单独的火枪并不足以弥补兵力上的巨大差距。
    很快崇祯就用内阁的电台给赵家堡发去了电报,问其如何决战。
    赵岩很快给出了回复。
    只见他的回复是:“选平原视野辽阔之地,疏散周边百姓。双方约定时日,战前三日进入战场布置。臣遣新01师两万兵力进入战场。”
    崇祯看完电报,忧虑道:“可曾有诈?”
    “陛下可宣扬此事,到时天下人皆知,若其真有诡诈,必然骑虎难下。”杨嗣昌说道,此时崇祯他们也认识到了舆论的重要性,舆论的力量若被调动起来。
    崇祯正与众人商议间,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山东又来了封电报,赵岩如是说:“陛下若惧臣有诈,可与臣共邀天下名流乡绅一同观战,以由天下人裁定输赢。”
    赵岩在赵家堡与参谋部一同正谋划着给崇祯下套,两万人对三十万人,山东军必胜无疑。
    崇祯用内阁的电台和赵岩发了一个上午的电报。
    崇祯那边觉得此战八成无乍,因为赵岩的品行较为磊落,行事亦有底线,对皇位并非饥不择食。
    因此崇祯接下了赵岩的战书。
    双方约定秋收之后,九月中旬决战于真定府以南的封龙山东侧。之所以选在秋收之后,是因为赵岩的新01师的装备还被到位,同时也是为了让百姓把地里的庄稼收上来。同时封龙山东侧、北、南三面都是平原地带,封龙山高600米左右,正好适合观战。
    真定府以南,封龙山以北中间就是后世的河北省会石家庄市,不过石家庄这年头还没影呢只是小村落而已。
    崇祯见没什么问题,就答应了下来。
    孙传庭在一旁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直觉告诉他,这次的决战并没有那么简单,但具体不对在什么地方,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并不赞同崇祯与赵岩对着干,以他的看法,崇祯最好是解除兵权,乖乖的进行君主立宪。
    如此朱家永世为皇,国家也可在内阁的治理下兴盛起来。
    大明能否兴盛的问题,孙传庭从未怀疑过,以赵岩的治国手段,大明兴盛已是必然,崇祯若与其争,恐怕要吃亏。
    然而这次的机会却又太诱人了,三十万打两万,简直是胜券在握。所以孙传庭即没赞同,也未反对。
    接着崇祯给赵岩发了封电报,上言:“你若胜,则朕将长平公主许配于你。”
    这封电报发出去了将近半个小时,赵家堡那边才发了封回电。
    赵岩在赵家堡接到这封电报,不由有些目瞪口呆,感情崇祯这家伙想当太上皇,就是否接受崇祯这个条件方面,赵家堡的高层存在激烈的争论。
    崇祯这个条件很明显,是要赵岩当他女婿,然后他退位让赵岩坐皇位,以此保全大明国统。
    赵全完全反对,他认为赵岩是宋代皇室之后,有资格自立门户。
    不过赵家堡其他高层对明庭依旧存在一丝感情,特别是那些文人出身的高层,若接受崇祯的这个条件,则赵岩能上位,明庭皇室也可有个延续,他们更偏向于这种皆大欢喜的结果。
    等他们吵完了,赵岩权衡了片刻,还是决定答应崇祯的意思。
    对赵岩来说,多一个少一个长平公主倒不在意,是否自立门户也不在意,等他上位了,也和自立门户没什么差别。
    赵岩还是偏向于保全大明国统,这个王朝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因为朱元璋出身的底蕴不够而走偏了。
    崇祯接到赵岩的电报后终于松了口气,现在对于他来说,能赢最好,输了的话,下场也不是太差。
    在如何决战上,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
    待秋收之后,于封龙山以东划出一个宽10里,长100里战场,双方于两端45里处进行布防,中间留出10里的距离,先被赶出划定战场的一方为败。
    本以为要磨些嘴皮子才可能让崇祯答应下来,让赵岩想不到的是,电报刚发过去一刻钟,崇祯就答应了。
    崇祯乖乖的钻进了赵岩布下的圈套之中。
    '  '
第280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