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摩擦,但没有采取那么铁血的手段。
    而陆上的移民则更加频繁,这年上半年,也有近百万人移民到了东北、朝鲜、奴尔干都司,以及漠南、漠北、漠西、吐番,以及交趾地区。
    交趾地区是一个很特殊的地区,交趾也就是后世的越南,这个国家是东南亚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曾数次被纳入中国版图。
    更准确的说,这是一个汉化未进行彻底的中国省份,或者是民族融合未完成的省份。汉族与南方各种族的融合自汉人发展重心向南移动时,就从未停止过。
    从各种方言中就能看出,曾经中国各地存在过许多不同的部落和民族,这些民族后来都融合进了汉族之中,而这些方言大多都是原先语言融合了汉语后出现的。
    这个年代的汉语普及度是较低的,但语言融合现象很普遍,例如闽北方言,就是古越语与汉语融合后所产生的,大量发音与汉语相同,造词有带有古越语的特点。广东流行的粤语,也是古越语和汉语融合而成。自秦代以后,语言融合就在不断的持续。
    交趾就属于那种融合不彻底,自宋朝时中途中断的融合地区,这与朝鲜的现象有些相似。
    朝鲜和越南即有受汉族的民族融合所影响,但因为历史原因中断了融合,造成了即有汉化现象,又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的现象。
    在仔细研究了历史后,赵岩觉得应该在交趾将民族融合继续进行下去。
    在这个年代,连欧洲都没有产生民族意识,产生了民族意识的唯有中国,但中国的民族意识也不强烈。
    赵岩来到这个年代,成功的唤醒了民族意识。
    对交趾地区的民族融合,事实上是一种文化入侵,对方根本没有没民族意识,也就未形成自己的民族,只是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判定种族的界限并非根据血统,而是根据文化、习俗,就算是小国,判定种族也是根据文化和习俗,例如两个生活在同一个岛屿上,却拥有不同文化习俗的民族,他们的祖先血统肯定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却分成两个种族呢?
    区分民族的方式上,血统也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不过这是在不同的人种上时,黑人和白人自然不可能是同一个种族。
    对交趾的民族融合,并无血统上的障碍,同时交趾百姓确有汉族血统。因此对待交趾政策,就是加大文化输出。
    因此山东政府在上半年向交趾移民了二十余万汉人,并且还向交趾调派了一千余名教师,官方大力推行汉语。
    交趾的汉化程度较高,这样的文化输出很容易。
    不过大明突然灭了交趾,接管了交趾的行政,这让交趾人产生了如同明初的情况,各地反抗不断。
    对于这些反抗,官方的态度就是直接镇压。
    在交趾部署了两万武警部队,同时还有一个新成立的08山地团,镇压反抗还真是轻而易举。
    什么游击战,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后世的越南能以游击战与美国周旋,那是因为中国源源不断的支援,以及苏联的支援。
    中国在后世支援了越南可以装备200万部队的武器装备,还资源了各种物资,甚至直接给钱,贷款,还派遣了军事人员帮助他们指挥战斗。
    游击战那是火器成熟时的产物,而这个年代的游击战施展起来收效甚微,只要上点心能轻易剿灭。
    交趾的反抗从来都是以铁血手段镇压下去,每次镇压必然抓人,人自然是抓去当苦力。
    交趾频繁的反抗,主要原因还是官方的圈地。
    二十万汉民来到交趾,总得有土地吧因此官方直接向交趾的地主动刀,交趾和大明不同。在交趾对付那些地主完全无需任何顾虑,直接强行圈地,一分钱不给的那种。
    在这种圈地行为下,反抗自然此起彼伏,但官方却是很淡定,首先没有波及到大部分人的利益,再则手上有兵,谁反抗镇压谁。土地收上来后,便分给移民到交趾的汉民。
    交趾的局势基本上没什么变数,而那些交趾平民对大明接管交趾并无太大的反应,因为官府没有动他们的利益。
    或者说是他们即没有得到什么利益,也没有损失什么利益。移民到交趾的汉民取代了交趾的地主阶层。
    这些汉民都是来自传统的汉族活动区域,大部分都是从中原、江南地区招募而来,说的都是汉语或者是汉系方言,生活习俗皆是着汉人衣冠。
    在陆上的扩张在今年放缓了,奴尔干都司在前进的过程中,碰到了沙俄人的据点,碰上这些据点一律给与拔除,这些沙俄骑兵数量并不多,拔出他们的据点非常容易。上半年就推进到了预定地区,与漠西处于同一个南北纵线上。
    崇祯十二年并非一个快速扩张的一年,赵岩不得不将扩张的脚步停止下来,好好的把打下的土地消化掉再说。
    只有消化了这些土地,才算是真正的占领,否则只是一个过客。
    汉唐时期扩张得非常悍猛,但打下的土地之后为什么丢了?主要还是没有消化掉那些地区,说白一点就是汉民数量不足,异族数量太多。
    军器局在三月后恢复了火枪的大规模生产,因为三月后移民数量增加,必须有足够的武器来训练移民。
    凡是移民到有异族威胁地区的汉民,都必须定期接受军事训练,每个成年男子都可以配备一把火枪。
    而且是目前军队使用的火枪,有效射程500米,精度较好。
    个别极易遭到袭扰的据点还从山东运去了重机枪,还派遣了专门训练出的射击手。
    军器局经过近半年的研发,终于确定了平炉钢的技术,生产出了第一批初级炮钢,外加炮筒、缠钢丝,已经能承受黄火药的爆炸威力。
    这些新式火炮不仅重量减轻了,而且威力非常巨大。
    仅仅一门75毫米火炮,炮弹的有效射程就达到6000米,而爆炸威力则十分强悍,2公斤的炮弹,杀伤半径可以达到50米,比现在专门的200毫米火炮还要猛,火炮重量却降低到了150公斤。
    150毫米火炮的射程达到十一公里,杀伤半径达到80米,炮重300公斤。
    炮弹也发生了改变,由于触发雷管的应用,炮弹演变成了触发爆炸,当炮弹触碰到目标后随即发生爆炸。
    这种爆炸方式相比时间引信更具有精准性,时间引信发射的炮弹很考验炮兵的估测经验,若是估测错了,很可能没打到目标就发生爆炸。
    触发引信则是触碰到目标后爆炸,也就确保了大部分炮弹都可以爆炸,但不会产生时间引信的那种半空爆炸的杀伤力,而且炮弹爆炸时,只要不是太近,卧倒在地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被炸死的命运。
    步枪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赵岩画出的毛瑟98图纸,军器局于三月成功造出第一支钢、木结构的步枪。
    经过测试,有效射程达到一千米,精度度极高,杀伤力巨大,射速达到每分钟10发~15发。
    这种毛涉枪的图纸是毛瑟98b,并非德国人在二战时使用的毛瑟98K,98b枪管更长,射程更远,后来德国人需要适应堑壕战,把枪管弄短了,98k原本属于卡宾枪,也就是骑枪。
    目前军器局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很多,主要的问题就是生产线的建立。
    其他装备方面,出现了新型手榴弹、地雷等等武器,军器局在武器的研发上可谓是全面开花。
    大部分创意都来自于赵岩。
    军器局已经走到了一个需要全面更换生产方式的岔口,从年初开始陆续在给地成立了五个军工厂。
    将所有武器集中在一个地区生产是很不好的安排,因此军器局正将军工厂分散开来,而军工厂的分布地区,往往都是靠近原材料产地,又属于安全地域的地区。
    蒸汽化生产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军器局很多流水线的生产环节都进入了蒸汽化生产。
    步枪、机枪、火炮都开始向大规模生产迈进。
    整个上半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很快的,特别是电报线,截止六月,电报线已经拉遍了数省。
    现在赵岩可以在山东,直接遥控东北、朝鲜、山西、陕西、漠南、湖广、河北,电报线正在朝着四川、漠北、漠西、奴尔干都司,以及南方各省架设。
    这些电报线属于行政电报线,只有官方使用,预计在年底将电报线覆盖整个大明,北方到奴尔干都司,西方到漠西,南方到南洋、交趾地区。明年之内将电报覆盖到美洲、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区。
    官方使用的电报不仅是行政上的,商业部同样也可以使用。
    而民用电报,在山东已经开始架设民用电报网络,而其他以掌控了行政的省份也陆续有人斥资修建电报网络。
    虽然允许私营,但各省电报网络必须能够联网使用,电报员成了一个热门的职业,培训学校里十分火爆。
    而在铁路方面的建设,到了六月底,赵太铁路的铁轨已经铺设完成,目前正处于验收阶段。
    而京浦铁路已经铺设了大部分,只剩下中间一小段没有铺设完成。东北、朝鲜的铁路也已经铺设了一半,九月份可以铺设完成。
    火车运行系统也已经做出来了,这需要有电报的配合,电报线开始沿着铁路线铺设,而火车在技术上已经完善。火车的时速最高可达到30千米/小时,一般时速为20千米/小时。
    而山东的铁路系统,已经竣工了80%,一些路线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尝试通车,在铁路系统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水利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展,山东经过这些年的水利建设,已经确保90%的耕地旱涝保收。
    东北、朝鲜的灌溉系统也已经初具规模。
    河南、湖广、四川、陕西四省灌溉系统已经修筑了五分之一,黄河防洪堤坝已经修筑到了尾声阶段,淮河的防洪堤坝则已经竣工,长江防洪堤坝修筑了三分之一。
    火电厂则在山东遍地开花,几乎每个州县都有一座火电厂正在建设,电线也开始往那些工厂、居民区架设。
    赵家堡率先进入电力应用阶段,各部门,及各官办工厂都点起了灯泡,街道也架设起了路灯。
    大量人力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之中,招募局的活动更加频繁,随着工人需求量增多,以及移民需要,招募局开始在江南地区大量招募百姓。
    而这正好消化掉了因为山东的工业扩张而造成的失业人口。
    但也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农业生产,因为许多佃户跑去做工了,导致了许多土地没有足够的人力耕种。
    有些地主在土地无人耕种的情况下只好抛荒。
    地主分两种,一种是自己找长工,自己经营土地,另一种是出租土地,让佃户去生产。
    佃户原本不一定能离开土地,因为人们出门要路引,江南地区社会稳定,行政管理上还算完好。
    只是招募局可以随意将人带走,着也就导致了人力的外流。
    整个大明出现了两个格局,一个如同旭日东升,朝气蓬勃。一个压抑彷徨,放眼旁观。
    '  '
第165章:熬出头
    第165章:熬出头
    随着电报线的架设,赵岩在赵家堡也变得忙碌起来,每天都要处理一堆地方官员上报的问题。
    不是这里出现暴动,就是那里出现什么问题。
    有的地方官员甚至连屁大的事情也上报赵家堡,赵岩只好让电报员一一回复,不过这样下去显然也不是个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