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看来以后你的政务就有得忙了。”颜玉瑶笑道,媛儿不太明白,颜玉瑶解释道:“有了电报后,信息传递这么快,地方官有什么事可以随时请示中央,就算地方官的请示丢给别人,外面打仗也要请示夫君的。”
    “嗯是哦”媛儿点头道,“那夫君就用功点吧”
    赵岩笑道:“电报一出来,还不止行政上的用途。行商方面也很方便,例如某地某种商品价格高,上就能知道消息,什么地方出现了什么灾害,会影响什么商品的价格,也都可以很快的获知。”
    “夫君你真是个财迷。”颜玉瑶调皮的说道。
    “夫君不财迷哪有钱养家糊口啊~”
    “哎呀夫君写的《精忠报国》要开始唱了。”媛儿这是看到乐队已经走到台上,连忙提醒道,赵岩连忙集中精神。
    这段时间赵岩弄出了不少乐器,各种表演乐器已经齐全,演奏方面训练了几个月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新乐器。
    今天《精忠报国》这首歌首次在歌剧院进行演唱。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台上的歌手用洪亮威严的嗓音演唱完这首《精忠报国》,剧院内一片寂静,过了半响,突然响起无比热烈的掌声,掌声持续了将近半分钟,才慢慢停息。
    这是一首歌唱岳飞事迹的爱国歌曲,同时在大明的演艺界开启了新的篇章,开创了一种新的演唱派别。
    同时这首《精忠报国》也迅速传遍整赵家堡,人们争相涌入歌剧院,歌剧院只好加紧培训歌手,之后这首歌广为流传,被各个艺术团体传播到了整个大明。
    赵岩听完自己剽窃的歌曲,确定剽窃出了水平,符合这个年代的人们的艺术审美观后十分满意,带着良好的心情与三位老婆前去科技院参观最新研制出来的电报。
    出了歌剧院,卫兵将赵岩最新打造出的马车拉了过来,这是一辆豪华的马车,虽然没有镶金带银,但马车却是用檀香木打造的。
    这辆马车不是传统的二轮马车,而是四轮马车,马车外面被漆成紫色,乘坐的地方放着柔软的毛毯,这是用藏羚羊的毛织成的毛毯,马车的座位有两排,能坐得下六个人,前面拉车的是三头俊朗高大的白马,一根杂毛都没有的那种。
    其实这辆马车也没花多少钱,原材料听起来蛮吓人,其实便宜得很,紫檀木在大明的存货较多,藏羚羊的毛是卢象升打吐番时顺手打的,至于那些骏马,本身就有,赵岩的马厩里还有十几匹好马。
    四轮马车也没什么技术性,二轮和四轮并没有技术上的差距,中国流行二轮马车是因为中国的地形复杂,两个轮子更实用。欧洲人流行用四轮马车是因为欧洲很平躺,四个轮子不会太颠簸。
    现在山东的交通改善了,四轮马车多得很,山东的马车制造厂现在生产的马车大部分都是四个轮子的。
    赵岩和三位老婆坐上马车,前面的白马拉动马车,马蹄踩在水泥路上发出清脆的喀喀声。
    阳光十分的明媚,路人见到马车行来,纷纷向停下敬礼。
    赵岩坐在马车上,感觉着车轮行驶在路面的微微抖动,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快要完成穿越时的目标了。
    是快了,但还是很漫长。
    就算是科技繁荣,兵力强盛,民族还需要进行引导,制度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科技院,赵岩见到了研制出的电报。
    电报小组兴奋的给赵岩演示,一条数百米长的电线连接两端的电报,电报小组翻出电码本,对照着向另一边拍出了‘大汉民族万岁’。
    不一会,另外一边的电报员根据电码本翻译出了这边发出的信息。
    “大汉民族万岁”
    “很不错,不过现在这电报的信号能传多远?”赵岩对电报小组问道。
    “报告将军,我们还没试过。”
    “嗯尽快试,想办法增强信号。”
    “不知道将军有什么启示?”
    “镜子可以反射阳光。”赵岩只是随便说了一句,深入的原理他还真不懂了,只是看电报历史的小故事时看到,英国佬架设海底电缆时信号强度不够,最后某人看到镜子,突然灵光一闪,之后……他不知道了。
    这天科技院进行了一次狂欢,赵岩给电报组奖励了五万两银元,山东各报纸的记者闻风而至,对电报展开报道。
    没几天,科技院就测试出了电报信号的强度,以目前的电报技术,走个三四几千公里不成问题,但要走个上万公里那就不可能了。
    根据测试出来的传播速度,从赵家堡传讯到西安,需要25分钟。
    “嗯,现在电报在本土使用是没问题的。”赵岩看过报告后点头道,对颜玉瑶说道:“下令让电报小组着手电报架设工作,我们要在全大明建起完善的电报网络,要分军政民三个体系。”
    颜玉瑶点了点头,提笔写了封命令,然后发出。
    电报小组接到命令,随即开始着手组织电报网络的架设,首先架设的自然是军用电报线和行政使用的电报线。
    电报线的生产也提上案头,登莱银行随即出资10万两组建电报制造厂,同样制造电报线。
    电报一现,全山东的知识分子都激动了。
    崇祯再次像是被打入冷宫一般,根据报纸的报道,电报一出现,中央可以直接遥控地方。
    还能遥控战局。
    在战争的信息传递上将比敌人快上许多倍,崇祯有些心寒,若是自己一动作,是不是赵家堡马上就会收到消息。
    赵家堡一收到消息,马上用电报下达命令,用火车在两三天内把驻守在他处的兵马调回。
    崇祯越想越心灰意冷,周皇后宽慰道:“皇上何必争呢现在大明不是很好吗?”
    “这是祖宗家业,朕难道不能争吗?”崇祯高声道,情绪一时有些激动,周皇后连忙在崇祯背后抚了抚,低声说道:“皇上,可是我们争不过,就想鸡蛋和石头碰,最后吃亏的只是鸡蛋。”
    “朕……”崇祯捂着胸口,胸中那口气憋得难忍异常,半响叹了口气,道:“都怪朕当初没看透这个逆贼。”
    “皇上,赵岩若是逆贼,恐怕今日我们连这样的日子都没得过了。”周皇后叹道,他明白丈夫的意思,他是个很想振兴祖上辉煌的皇帝,可是他的才华并不高,而且登基时大明已是个烂摊子。
    “难道我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将朕祖上打下的万里江山夺走?”
    “人家未必想要。”周皇后说道。
    “你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他当初不想要是当初的事,不代表他以后不想要,朕若不争,岂不任其宰割?”崇祯怒道。
    周皇后连忙扶着崇祯,让崇祯平复了一番情绪,周皇后这才开口说道:“皇上,我们现在争也争不过,他若是想要坐这个位置,不如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这位置就一个,哪来两全其美?”崇祯怒道。
    “皇上,媺娖已经十二岁了,再过些年便可嫁人了,若是他真的对神器有心思,不如就把媺娖嫁给他,如此大明可保,祖宗血脉也可得保。赵岩他虽然胆子大了点,但起码待皇上还有底线。”周皇后突然建议道。
    “让朕做太上皇?”崇祯听了冷哼一声:“谁胜谁负还不得知。”
    “皇上说得是。”周皇后见皇帝没发火,知道皇帝最终会考虑这个退路。
    崇祯的确不是傻瓜,赵岩现在如日中天,若玩隐忍,他命不比赵岩长。玩武力,赵岩手上的兵马不仅比他多,而且比他的强。现在火车来了,电报也来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东西都来了。
    赵岩掌握这些利器,他愈发没有取胜的机会。
    “或许朕应该想想如何保住皇位,而不是想着夺回天下。”夜里,崇祯心里想道,但想想又不甘心,很快将这个想法推翻。
    争还是要争的,争不过再说吧最不济,把女儿送出去,把皇位让出来。到时候皇家血统依旧可以保存。
    ……
    登莱科技院的研究在年初遍地开花,先是火药和炸药方面研制出了威力巨大的黄火药,接着又是电报的诞生。
    很快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在赵家堡南侧20里外也建造成功。
    火力发电厂并不是特别复杂,也是利用蒸汽机原理,让轮机转起来,然后电就产生了,而水力发电是用水的势能让水轮机转动,从而进行发电。
    电线杆很快出现在赵家堡,电线被牵到了各个街道,电灯也安装到了各个街道上。
    山东的煤炭需求量现在天天在增长,现在依靠山东的那些小煤矿已经支撑不住了,煤炭开始从邯郸运,运输方式还是靠马车,用马车运输的费用也不是太高,毕竟马多得是,马车也多得是。
    运费也就是马料和赶马费方面,一个马夫月给薪金2两银元,也能运挺多东西。
    还有一些煤从朝鲜省运,朝鲜的煤炭也很多,朝鲜的煤炭以无烟煤为主,和邯郸的产煤用途不太一样。
    蒸汽机用的是烟煤,无烟煤是用来生火做饭的。
    不过随着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用马车运输显然不是那么回事,而且邯郸一地的煤炭产量也跟不上。
    因此在铁路的修建上,从年初起就开始重点铺设山东到陕西的赵太铁路,这条铁路的路基已经修成,就差铺钢轨了。
    邯郸的钢铁基地目前已经生产出了足够的钢轨,可以把赵太铁路铺设好,京浦铁路和朝鲜到沈阳,沈阳到京城的铁路所需的钢轨还在生产中。
    预计今年可以把这些铁路修好,到时候山西的煤炭可以运回山东,东北、朝鲜地区的牲畜、大豆,以及钢铁、煤矿等资源可以运山东,也可以南下运到浦口,再用船可以贩运到整个长江流域。
    ……
    科技院外面,许多商人都到科技院来申请专利授权。
    最近电报一出现,很多商人都打算开个电报局,特别是那些商帮,他们是合资办,并不是看重电报的利润,而是看种消息的传递速度,对于一个商人来说,信息传递速度是很重要的。
    而有了电报,行商就很方便了。
    山东政府是允许私人办电报的,但仅限在大明境内,还严厉警告商人不得将电报技术带到其他国家。
    这种严厉警告不是开玩笑,那些商人也不会闲的蛋疼去把电报开到其他国家去,在大明境内铺设电报就够了,能达到他们的目的了。
    私人开办的电报局要与官办电报局联网,而且得采取官办电报局的模式,当然也可以增加更好的服务,但官办电报局所具备的服务项目必须有,而且信息传递属于服务性的,若是服务态度太差,会被吊销资格。
    这是个节省经费的好办法。
    此时电报还是有线的,成本投入虽然不是太大,但若是把线路铺设全国,那费用还是较大一笔。
    而有商人投资,政府就不必要在这方面花钱了。投资方面由登莱银行投资一部分,私人再投资一部分,这个电报网络就能建立起来了。
    除了想办电报的,还有的商人想办电力公司,一些商人已经把公司注册好了,就等着科技院在专利上给与使用授权,然后交个专利费,下面的就是具体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