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勤方面,则是士兵带5天口粮,各营带10天粮食,团带3个月粮食,建立一个有层次的补给系统。
    当然,这只是计划。目前军队还没建立起来。
    不过募兵已经在进行了,长枪兵一半从屯地选拔,火枪兵则从那些未安置的流民中选拔。
    骑兵方面,则招募会骑马的青壮,再由林毅加以训练。骑兵营暂定三百人,主要是马匹不够。
    至于之前淘汰下来的三十名家丁,则分配到各屯地当副团练,以后屯地规模扩大后,则转正。
    赵岩采取两种生产制度,一种则是屯田制度,一种则是当下时代流行的保甲制。
    流民与俘虏分配至屯地生产,所交地租更高。保甲制则是针对那些自己拥有生产资料的村落,所交的田赋更低。
    当然,现在赵岩又没官面上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去向那些村落征税。
    在春播前,三十个屯地的青壮都放下手头的事情,在各屯团练的带领下,参加了第一次乡勇大比。
    三千多名乡勇各自带着下发的武器,赶赴赵家堡。在赵岩的主持下,乡勇大比热火朝天的开始了。
    这天几乎三个堡的人都来了,到场的人数将近两万。
    每个参加大比的青壮都摩拳擦掌,上次在招募中落选,这段时间他们顿顿吃得饱,又勤奋操练,许多青壮身上都透出一股自信。
    赵岩坐在看台上,赵全、赵勇、林毅、王文岳一干核心人员坐在两旁,另外有农业部的唐正泽,民政部的张步云,以及三堡集长一干人等。
    看着三千名青壮列成整齐的三十个方阵,赵岩对赵勇说道:“开始吧!”
    “是。”赵勇站起身,走到看台前方,将手中令旗一举,喝道:“武演开始,一屯乡勇上前。”
    一百名乡勇在团练的带领下,手持长枪迈步向前。赵勇挥舞着令旗,发出一个个号令,那屯乡勇在号令中回荡着整齐的杀声,乡勇随着号令作出反应。
    “呵呵!这几个月看来他们没少下功夫。”赵全看着下面那还算整齐的队列,笑着说道。
    赵岩也笑着点了点头,这些乡勇在队列上的训练进度虽然不能说整齐划一,但也还凑合,业余的训练能达到这种程度,已经难得可贵,若是时间长一些,在队列上完全能够达到标准程度。
    随着一个个屯地的乡勇上前接受队形检验,几个时辰后开始了全体演练。
    “第一排,以为我基准……”
    “第二排,以我为基准……”
    “第十排,以我为基准……”
    随着一声号令,三千名乡勇再各自屯长的带领下,每屯乡勇排成两列,每列50人,5个屯组合成一个50人10排的横队。
    30个屯共组成6个横队。再每个屯长的带领下,竟然十分快速的就组成了6个横队,如林般的长枪森寒而立。
    张步云神色不由一寒,以往看到那些屯地的青壮训练,他不太懂兵事也看不出什么门道,只是感觉那些团练每天让人左转右转有些傻。
    但看到刚才三十个屯地的乡勇在之前没有配合过的情况下,迅速在团练的指挥下组成六个横队,这才知道其中的作用。
    他虽然不懂兵事,但也知道阵形在战场上的地位有多重要。更是被眼前这壮观的场面给慑住了。
    “平枪。”赵勇喝令道。
    “平枪。”
    “平枪。”……
    在呼呼声中,六个横队前两排的乡勇将长枪端平,两把长枪一前一后。
    “杀!”
    “杀~!”
    在杀声中,长枪向前刺击。
    “全体前进……”
    全体武演很快落幕,根据各屯在之前的表现,在赵岩与林毅、王文岳三人的商议下进行评分,很快确定下了各团练的成绩。
    接下来是乡勇个人的技艺比试。
    一个个乡勇手持长枪上前,对着靶子进行刺击。一旁着站着一名文书,记录下乡勇的成绩。
    枪术考核之后,则是箭术考核。
    但令赵岩皱眉的是,许多青壮拉不开长弓,能开弓的只有一大半。
    长弓虽然在成本和制作上比复合弓低廉、简单,射程、穿透力方面也比复合弓强,但开弓却比复合弓更耗费力气。
    长弓考核只有两项,一项是平射,要求准。一项是抛射,抛射分一到九级,每级距离间隔分三十米。真正考核的是二到九级,只要能准确的将箭支抛射到指定的距离,则算合格。
    结果长弓兵的成绩都不太理想,大部分都无法准确命中靶子,更无法准确的将箭支抛射到指定的距离,赵岩才发现长弓兵并非那么好训练。
    长弓兵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躲在长枪兵后面抛射,就算双方进行白刃战的时候,长弓兵依旧可以在后面压制敌人。
    火枪兵自然不可能具备这种能力,事实证明子弹是不会转弯的。就算会,那也只能是非人类才能做到。
    ————————
    票票,收藏!有评价票的也来几张吧!
    ahref=www。<;/a>;
军阀治世  第二卷:猛虎出闸
第一章:皇室之后
    看到乡勇的箭术的状况,赵岩不由微微叹了口气,说道:“看来还得加强长弓兵的训练啊!”
    王文岳说道:“公子,这长弓威力虽大,但开弓却是不易。想练出一支长弓兵,非一日之功可成。”
    “我们所需的长弓兵数量并不要太多,一个营配备五六百人应该就够了,直射用火枪,抛射用长弓,所以那些长弓兵直射不准也无甚关系,只要抛射能达到标准就行,要求并不是很高。”赵岩想了想说道:“不如将箭术前两百名招募入伍,你和赵勇各带一百人,先作为一个实验兵种。”
    “实验兵种?”赵勇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困惑的问道。
    “就是先试试长弓兵的战术是否可行,不不行的话就裁汰掉,可行则再多招募一些长弓兵入伍。”赵岩解释道,赵勇和王文岳了然的点了点头。
    第二日,各屯乡勇的成绩在张步云带着十几个文书的统计下排出了名次,枪术前一千名,箭术前一千名。
    张步云对于箭术前一千名的奖励有些异议,他认为能开弓着不到两千,能射出个模样的更是不到一千,这样奖励完全没有必要,按照他的意思,应该把奖励人数缩减到三百人。
    不过赵岩觉得既然言出就要必行,否决了张步云的提议。
    现在他手上的银子倒是不缺,和山东商帮的大商通气后,这些天根据济南方面的掌柜来报,已经卖出了四十多万两银子的玻璃镜。
    那些大商如果直接用银子买玻璃镜子,那就直接在济南城交易,若是要以物资换取玻璃镜,则要运到赵家堡来。
    白花花的银子发了下去,那些拿到名次的乡勇欢天喜地,特别是那些名次靠前的,不仅拿到了更多的银子,而且还被招募进了赵家的家丁之中。
    成为赵家的家丁,这是大部分乡勇梦寐以求的理想,赵家的家丁待遇高得让人咋舌。
    只是他们不知道,赵岩正打算削减家丁的月薪,只是目前已经征召入伍的家丁不在削减之列。
    他将士兵分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现在成为二等兵还算容易,等到以后兵源扩大了,这要求自然也要提高了。到时候大部分士兵都将维持三等兵的待遇,每月二两银子。
    不过在东三府来说,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收入已经是非常高的了。
    原因在于东三府(青州、莱州、登州)交通不便,所以商人往来不多,也就造成了农业产品价格低贱。
    农业产品的价格不高,也给土地开发造成了阻碍,有钱人一般不在东三府‘求田问舍’,因为土地的利润很低。
    造成了东三府存在大量荒废的土地,以及许多未开发的土地,却没什么人理会。
    土地所带来的利润有多少,决定了富人多土地的积极性。像江南一带赋重,江南富商多不买地。而福建的田赋较低,土地存在不错的利润,所以福建的商人、官员必定求田问舍,只要有钱大都购置土地。
    山东西三府(东昌、济南、兖州)则由于靠近运河,交通便利,所以山东的富户大多在西三府购置田产,并且在鲁西平原上初步形成了三大产棉区。
    关于改善东三府的建议,明代官员也提过不少,最主要的两个就是开放海禁,以及疏通胶莱运河。
    胶莱运河自元代就有开凿之意,但并没有真正实施。明代时也有多次争论,你有次批准了开凿建议,但那个官员刚开工就调任了,开凿运河的事情也就随之停工搁浅。
    解放后也曾经有疏通胶莱运河的计划,不过随着大跃进而未能实现。不过能不能开凿出胶莱运河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难度很大。
    有二两银子在东三府,绝对能过上不错的日子了。
    赵岩目前势力规模较小,所以花钱也没那么节约,但若是手下士兵的规模扩大了,自然要精打细算一番。
    两天后招募结束了,这次从那批未经训练的流民中选出了五百名力气大身体好的,又从屯地乡勇中选出了五百名枪术出众,两百名箭术‘高超’的。另外还从流民中选出了五百名身体素质次等的作为火枪兵。
    而林毅则从屯地和流民中选出了三百名会骑马,身体素质过得去的青壮。
    屯地青壮缺额达到七百,则需从流民中选出七百人接替,成为家丁后无需缴纳田租,六成粮食归家丁所有,四成则归顶上的流民所有。
    在屯地生产,四六分账的方式只能让那些屯民饿不死,想要靠生产富裕的话,除非生产出的粮食很多。
    赵岩让唐正泽发布了鼓励生产的政策,粮食产出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减免一些地租。
    但更多人达不到那个要求,因此只能努力训练。
    一条光明的通途就摆在眼前,只要努力训练,就能成为赵家的家丁,待遇优厚!
    乡勇大比之后,各屯乡勇归田准备春播,流民也再次开始做工。
    赵岩则召开了一次高层大会,文人、武人、匠人高层悉数到场,分职位高高低依次落座。
    张步云与唐正泽两人互相谦让了一会,唐正泽坐在了第二个位置,张步云则坐在第三个位置,第一个位置则是赵全。
    赵勇、林毅、王文岳三人则比较随意,先来后到的坐了下去。
    管着军器局的周铁明则有些别扭,匠人身份一向低贱,此刻竟然和文人平起平坐,的确是有些别扭。
    赵岩环视一圈,说道:“大家也知道,现今大明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不断,同时土地兼并严重,富人阡陌连绵,贫者无立锥之地。最为严峻的还是兵事荒废,对流贼围剿不力,辽东战事招架无措。兵事荒废又是因为天下糜烂,飞洒、诡寄、虚冒者数不胜数,天灾、兵灾不绝,官员贪墨无能,导致朝廷财政入不敷出,下拨饷银又被贪墨大半,兵事无银,又无人训练兵勇,若是我汉民江山天下继续糜烂下去,这天下不是被流贼窃取,就是被异族攻占。”
    众人仔细的听着,赵岩顿了顿,继续说道:“现今天下流贼,不过是土匪为了抢劫,裹挟活不下去的饥民冲击城镇罢了,本质上他们是土匪,若是流贼取了天下,免不了大乱一番。但这还算好,毕竟流贼也是汉人,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这天下依旧是汉人的天下,汉人依旧有尊严,有骨气。”
    “众位可曾记得元代蒙古屠杀汉民之史?”赵岩突然问道。
    “在下记得,蒙古征南宋,所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