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减少了。”
    “除了宫内开支,皇室还需开支。”曹化醇说道。
    “皇室无需两位公公担忧,那些藩王个个良田数万亩,自是不会在意朝廷这点禄米,至于其他旁支皇族,可开放工商士农,让其自力更生。”茅元仪说道。
    “祖宗法不可变。”王承恩言道。
    “全因各朝祖宗法不变,汉唐之强,终为过眼云烟,一切法令,都必须遵从实际情况。”茅元仪遭此反驳道。
    “100万两太少,必须再加一些。”王承恩坚持道。
    “好,再加10万两。”赵岩爽快的说道。
    “100万两。”曹化醇看了看赵岩,张口说道,赵岩笑了一声,“10万两既然不要,那便不用加了,下一条。”
    赵岩的直接变卦,把曹化醇气得直拍桌子,不过赵岩却是不急,他和茅元仪几个参谋淡然的坐在那里。
    因为曹化醇和王承恩不同意,谈判不得不暂时终止,双方开始互相扯皮,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公公,不好了,不好了,城外百姓暴动了。”突然一个小太监跑进来报告道,曹化醇和王承恩心下一惊,起身问道:“什么?”
    “两位公公,不如去城头看看吧”赵岩笑着对他们二人说道。
    “走……”王承恩和曹化醇坐不住了,两人急匆匆的跑了出去,不一会,二人来到城墙之上。
    从城墙上看下去,只见下面一大群百姓正在紫禁城下高声呐喊。
    “打倒杨嗣昌,严惩卖国贼。限制君主权利,施行三权分立。”百姓们高声叫喊着,那声势万分浩大。
    这些百姓全被山东军挡在宫门外,而紫禁城内的兵马,只有几百人,若是被这些百姓从进宫内,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王承恩和曹化醇二人看得双腿打颤。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曹化醇惊愕道,王承恩颤抖着身子使劲摇头,表明他也不知这是为何。
    下面的表现很激动,只见前面的百姓正在拼命的向前挤,那些全副武装的长枪兵横着长枪,一个接着一个的组成一道围栏,但就像是怒海中的小舢板一般,正摇摇欲坠,好似一个不好,那些百姓就会冲破阻拦。
    “这可如何是好?”曹化醇一时间慌了神,四顾之下宫中哪里还有什么兵马,王承恩稍稍定神,突然叫道:“好毒的计策。”
    “什么?”曹化醇问道。
    “我们若是不答应他的约法,他便将这些暴民放进紫禁城,到时候什么也不关他的事,再派兵进宫镇压,还能博得个救驾的美名,好毒啊好毒啊”王承恩被气得哇哇直叫。
    “那怎么办?”曹化醇慌了神。
    “为今之计,只能一切依他了。”王承恩神情低落的说道。
    两人迅速的回到了谈判桌,双方再对约法问题进行谈判,不过这次王承恩和曹化醇却是顺服了许多。
    王承恩对《立宪约法》第二条不再提出改动要求,只要求改动第五条,第五条规定:废除阉人制度,除宫内现有阉人保留外,不得以任何借口、形式招收阉人进宫。
    在这一点上,赵岩即坚决不退让,亦给出了另外一个解决方法,赵岩提议道:“本将军六月已发兵讨倭,七月已经围了倭国的江户,另外还抓了许多倭奴前来大明,若是两位公公嫌公众劳力少,大可选些倭奴进宫调教,到时公公们只需指挥倭奴做事便可,舞文弄墨的事情倭奴虽然做不来,不过干些苦力活,推推粪车还是可以的。”
    “……”
    王承恩和曹化醇二人目瞪口呆,一时说不出话来。赵岩竟然在与建虏作战的同时,还派兵讨倭。
    派兵讨倭的同时,竟然还敢出兵清君侧,这把二人惊得说不出话来,同时也是在惊愕赵岩的军力,竟能三线作战。
    三线作战对于赵岩来说,虽然比较紧张,但还是能应付的。一群未开化的野蛮人,用野蛮的方法,加上骑兵的机动性作战,山东军应付起来,只要步步为营便没有任何风险。
    至于日本,骑兵少得要命,大多都是步兵组成。而有强大火力和优势骑兵的山东军面前,比满清还好应付。
    而大明,应付起来更加容易,这个**不堪的帝国,军队战斗力大多都已经败坏了,这还不是好应付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赵岩是汉人,加上军队纪律严明,百姓不会对他有所抵抗。
    紧张的还是兵力问题,因此只能抽调乡勇作战,职业化的正规军显然数量不足,并不足以应付三线作战。
    赵岩回到山东后,扩军是肯定的。
    “二位公公可有异议?”赵岩笑问道。
    “没,没有了。”曹化醇讪笑道,王承恩也擦也擦额头的汗迹。赵岩接着说道:“既然两位公公已无异议,那便代陛下盖印吧一会我再拿去请陛下签字。”
    说着赵岩便将《丙子年立宪约法》、《山东特权约法》及《丙子年君臣谅解备忘录》的文件推了上去。
    曹化醇苦着脸取出大印,最后将大印一一歪着头盖了下去。
    赵岩看着不由露出笑容,继续说道:“另外朝廷还查封了我们山东开设的济民客栈,以及本人开办的《大明日报》,还请圣上下旨一封,将一切人员、场地、物件奉还,若有遗失,地方给与双倍赔偿。”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王承恩点头道,两人皆无异议,不过赵岩更大的要求还在后面……
    '  '
第一百五十一章:“此人定是杨嗣昌同党”
    第一百五十一章:“此人定是杨嗣昌同党”
    “另外,请陛下颁布‘罪已诏’一书昭告天下,以悔过与建虏议和,不允百姓迁移山东之政。并言从此退居宫内,内政之事交由内阁全权掌管。如此,再签《君臣谅解备忘录》,则君臣两相安。”赵岩再次提出了要求,然而这个要求却是不亚于签订几项约法。
    若是发布了罪已诏,崇祯等于是在天下人面前认了罪。这可不同崇祯之前发布的罪已诏,之前崇祯的罪已诏虽有悔过,但悔过的地方大多都是一些不痛不痒,要不就是责任在于臣子方面的罪责,他崇祯反而能用罪已诏收拢人心,让贫苦百姓知道崇祯是一个敢于悔过的皇帝,让他们对崇祯抱有改变不公现状的希望。
    “当然,这是受小人杨嗣昌蛊惑,陛下自无太多过错。”赵岩面露温和之色,微笑着对他们二人说道,算是给个台阶下,然后对茅元仪说道:“把范文拿出让二位公公一观。”
    茅元仪随即拿出一张早已写好的‘罪已诏’,递了过去。
    王承恩和曹化醇二人一人拿着一边,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封罪已诏上,用的是崇祯的角度来写的,用词痛切,深深反省与建虏议和,禁止百姓迁移山东的罪责。并言:“朕三省吾身,之以犯此大错,虽有受小人蛊惑之故,然君主权力过大乃是主因,华夏数千年,上至夏周,下至汉唐宋,因君主昏庸而使国之倾覆者数之不尽,朕虽不至昏庸,然难保子孙如此,故此,朕退居深宫,除掌军权外,国之政事,一律交由内阁全权处理。内阁者,四年为一期,首辅只可连任三期,若百姓不满,则需下野还乡,如此庸者去,贤者留,生生不息,用之不勤,则无昏君、奸臣可以一人之私而损天下之利。另行军、政、法三权分立,互不统御,互为制衡,一切皆以《大明律》行事,以保体制永存,皇室万代为尊,故朕亦受《大明律》约束,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矣……”
    王承恩和曹化醇二人皆是不语,此时他们的处境算是进退两难,不书罪已诏,宫外的暴民就很可能马上冲进来。
    可是真是照做……当然,这还得崇祯拿主意,两人都没办法答应,王承恩这时说道:“此事还得向陛下请示。”
    “自然,马上把陛下请来。”赵岩对边上秦致远说道,秦致远应诺一声,带着十几人就走了出去。
    不一会,崇祯带着几个小太监来到了会场。崇祯一进会场,马上看到十几个桌案拼接起来的大长桌,赵岩带着人坐在一侧,王承恩和曹化醇带着人坐在另外一侧,桌上正放着一些文件。
    双方看见崇祯进场,便都站了起来。
    “陛下请上座。”赵岩笑着对崇祯伸手比道,崇祯面色十分不好看的走到了上座,然后坐了下来,说道:“朕不是让你们全权代理吗?为何还要请朕过来?”
    赵岩站起身,拿着一叠约法文件走到崇祯身边,将约法放在崇祯的身前,说道:“两位公公并不能代替圣上,约法除了盖章外,还需陛下与下臣双方签署大名,并那下手印方能生效。”
    说着赵岩扭头吩咐道:“笔墨呈上。”
    笔墨很快呈了上来,赵岩笑着说道:“陛下,臣已与二位公公商榷好了,陛下就签了吧”
    崇祯看了看王承恩和曹化醇二人,二人皆是点了点头,崇祯这才将文件拿了起来,一一看去。
    王承恩和曹化醇二人与赵岩商议了半天,也没改动什么地方,几乎就是完全同意,崇祯深吸了两口气,在赵岩的胁迫下,提起毛笔,颤颤巍巍的在上面签下了朱由检三个大字,然后将大拇指在红棉上按了按,接着按在了文件上。
    崇祯很快签署完了《丙子年立宪约法》、《山东军事特权约法》、《丙子年君臣谅解备忘录》三项文件,每项文件分两份。
    赵岩将文件接过,干净利落的在上面写下了赵岩两个大字,然后在上面按了个红印,接着赵岩将文件分开。
    “这一份由陛下保留,这一份由下臣保留,本法今日起,即时生效,双方不得单方面违背、撕毁条约。”赵岩起身扬声说道,然后拿出罪已诏,推到崇祯面前,“还请陛下将此书昭告天下,以证约法实效。”
    崇祯接过《罪已诏》一文,看到那三个大字,面部肌肉马上剧烈抽动起来,崇祯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大吼道:“朕签也签了,你安敢如此?”
    “陛下,将这封告书发出去,您就不用如此劳累了,从此深居宫中,大可声色犬马,亦无亡国之祸。”赵岩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把崇祯气得浑身发抖。
    赵岩对秦致远打了个脸色,秦致远悄悄退了几步,不一会,马上一个亲兵跑了进来,对赵岩报告道:“将军,不好了,城外百姓群情激奋,要冲进紫禁城拿皇上问罪。我们快拦不住了,是否增加兵力?”
    崇祯听得猛然一惊,赵岩则默然不语的坐在一边,崇祯握紧了拳头,半响无奈的咬牙道:“朕发。”
    “陛下英明。”赵岩笑道。然后歪头说道:“陛下且随下臣到城墙与百姓解释一番。”
    说着赵岩便起身走了出去,王承恩和曹化醇来到崇祯身边,问道:“皇上,我们……”
    “去。”崇祯从嘴里蹦出这么一个字,然后也站了起来,跟着赵岩走了出去。
    一行人很快登上城墙,下面的百姓正不断的推搡着前面的长枪兵,长枪兵被推得摇摇欲倒,不时还有人拿烂菜叶砸向长枪兵的脑袋,把他们身上的头盔弄得污迹斑斑。
    演戏自然要做全套,赵岩和崇祯登上城墙,下面的百姓看到穿着龙袍的皇帝出现,一时间全都看了过来。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赵岩压手高呼道。下面的百姓看到赵岩的动作,一时间都安静了下来。
    赵岩扬声喝道:“今天,是八月十九。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性意义的时刻,大明帝国第十六代皇帝朱由检,已同意还政于民,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